第8章

講這個題目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什麽叫傳統文化。

對傳統文化,我們所下的定義已經有很多,弄得很複雜,讓人費解。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一代一代地往下傳。這樣談起來有點空,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回老家過春節,回家的路上,車陷在了新修公路的泥潭裏弄不出來,我去找旁邊村子裏的人,給他們錢,請他們幫忙把車子弄出來。他們說:“那不行,因為剛吃完年飯,貼了對聯就不能幹活了。”我問:“你們這裏都這樣嗎?”他們說:“都這樣。”這就是一個傳統。再說一個事例。我的父親去世了,我想給他立碑,被告知不能立,要三周年後才能立碑。為什麽呢?他們說:“不知道為什麽,老輩就是這樣立的規矩。”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是我們民間所遵循的一種代代相傳的鄉風民俗。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傳統。在古時的蒙古,如果父親有兩個或更多老婆,父親的大老婆生了兒子,兒子成年後父親死了,那些小老婆就要嫁給他這個兒子。我們漢族認為這是**,是不可理解的,他們卻司空見慣。當然,現在蒙古族接受了漢文化,再沒有這種婚俗傳統了。所以,世界矛盾其實是不同文化的矛盾。德國人在二戰結束後,為民族犯下的錯誤道歉,日本人卻拒不道歉,這就是日本的傳統。你想讓日本改變這個態度,就要改造他們的文化。隻要這個傳統文化在,就不要期待他改變自己的這樣一個態度,就不要指望他道歉反省。日本在中國明代那個時候,對中國的入侵,就是這樣的,包括在朝鮮的戰爭,日本從來就沒有認過錯,對任何一次侵略戰爭都沒有認過錯,就是這麽霸道的一個國家。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個人,秉承的性格、思維、生活等所有的方式,就形成了不同國家、民族、個人的文化,長久延續下來,這就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不容易被改造的,能改得掉的,不用我們強製,曆史就會把那些文化淘汰掉、過濾掉了。改革就是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留下來,把不合適的改掉。

第二個問題,講講文化傳統的脈絡是怎樣產生的,中間有哪些大的改變影響了文化的走向?

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這四百年,是中國文化由萌發到定型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裏,產生了先秦諸子百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老子、莊子等,他們都是大學問家,其中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這十家為代表,共產生了十種學問,這十種學問就是出自中國古代的文化,隻要通讀過這些書,就能知道中國文化的範疇。而在這個文化之前,已產生了八卦。南宋的朱熹曾對它做過闡釋。孔子奠定了儒家,也曾對八卦做過解釋。漢代的王充算是道家,他從道家角度也對八卦做了解讀。八卦圖也稱太極圖,這個太極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圖騰的第一圖案。第二個圖案是伊斯蘭教的星月圖案。

關於太極圖,有一種誤傳,說太極圖最早的發明者是陳摶,其實不是。去年,我到荊門屈家嶺文化遺址參觀,看到了一個出土的陶輪,非常激動,因為在這個陶輪裏麵,有一個完整的太極陰陽圖。這個陶輪距離現在已有了四千七百多年,通過這個陶輪可證明,太極圖早在商代就出現了。這個太極圖,就是中國文化最早的象形符號,也被聯合國組織認定為人類文化的第一符號,再沒有什麽比這個符號更富有哲學意義了。它由陰陽兩極組合在一起,我們打太極拳,實際是抱著一個球在轉,這叫作內太極與外太極相結合,因為太極是不可分的,一分開的話,一半是陰一半是陽,陰陽就是兩儀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傳說發明八卦的人是伏羲,周文王把八卦用文字的方式演變成六十四卦,然後孔子把六十四卦爻辭全部寫出來了,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早的《易經》。《易經》之後,又產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天幹地支。天幹十位,地支十二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是十二地支,也就是十二生肖,天幹和地支依次相配,並互爻五次,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就是一個甲子。

上麵由太極圖而衍生出的術數,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母本”的學問導致先秦諸子百家的產生,他們皆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

中國曆史的演變非常有意思。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幾百個,每一個小國的最高統治者叫國君。皇帝是秦統一中國之後才有的,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是秦始皇。過去能稱為“皇”的就是三皇五帝,“皇帝”這個概念既包括了三皇也包括了五帝,統治了天下也統治了國家才叫皇帝。這種演變在我們楚國,是叫王,王的正式稱謂是國君。羅馬時代叫城邦製,歐洲由城邦製發展到今天的聯邦製,我們是郡縣製,這也是對中國統一的最大貢獻。現在有一些學者說,中國沒有演變成城邦製,這是中國走向專製的一個弊病。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它混淆了兩種文化時代,就像說“這個人如果當年變成男人,他肯定會成為一個英雄,可惜他變成了女人”,這種假設是不科學的。

如果地球上隻有一種文化存在,這種文化最終也會重新演變成若幹種文化,這是人類文化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楚國是崇尚八卦的,齊國崇尚陰陽,魯國、吳國也崇尚陰陽。他們之間的文人互不服氣,所以當時李白到湖北來,在安陸隱居時寫了一首詩,其中有言:“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用現代話說就是:我本來就是楚國的狂人,你孔子也沒什麽了不起的!孔子辭了魯國的官位,到處講學。當時伍子胥是一個楚國的英雄,楚文王把他一家人殺了之後,他跑到吳國幫助其強盛起來,然後要滅楚。孔子很崇拜伍子胥,是他的粉絲,他說,隻有伍子胥來到我國,才可以幫助我國強大,可以救我們的社稷。可見伍子胥在當時的地位。

孔子的文化主張比較保守,一輩子要“克己複禮”,要恢複幾百年前周朝的人文禮儀。孔子說過一句話:“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意思是說,我很長時間沒有夢見周公了。他是怕周公拋棄了他,這是孔子的文化觀。當時魯國國君聽他的,所以能把周朝的文化保留得原湯原汁。吳國的公子季劄到了魯國,魯國彈奏了一二十首音樂給他欣賞。回國七年後,季劄還如醉如癡,說:我在別的國家聽不到周朝這樣的音樂,魯國是真正的周文化繼承者。韓國的公子也到了魯國,他在魯國見到了最圓滿的祭奠和樂舞,這兩項也都是周朝的禮儀,魯國都將它們保存了下來。孔子堅持恢複周禮,把魯國看成是周朝最後的一塊“根據地”。但完全繼承了周文化傳統的魯國,並沒有避免覆滅的命運。

今天探討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問題,我讚同這樣一個觀點:沒有創新就沒有國家的未來。為什麽這樣講呢?這是有根據的。孔子所心儀的周文化,凝重典雅。把寶雞博物館和我們湖北省博物館所藏的青銅器做一個比較,便可明了。楚文化的特點是奔放、飛躍、熱烈、流動;而周朝的青銅器古樸、厚重。應該說,相對於代表主流文化的周文化,楚文化幾乎是處處洋溢著創新精神。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周朝對楚國的不認同。諸侯們聚會的時候,楚國是沒有地位的。楚王第一次到岐山參加周天子召開的諸侯會議,在正規的宴席桌子上,沒有他的位置,隻好站在旁邊。楚王因此很是生氣。周文化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楚文化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這完全是兩種思路。

楚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當了“叛逆”,對強勢的周文化進行了偉大的改革與創新。有人會說,創新有什麽用呢?你再創新,最後不是也被秦國滅掉了嗎?這就是我們要認真探討的問題。

曆史上有兩個朝代,值得我們仔細研究。一個是秦朝,享祚十五年;另一個是隋朝,享祚三十七年。這兩個朝代都是二世而亡。秦修了長城,隋修了運河;秦發明了郡縣製,隋發明了科舉製。這兩個都是在文化創新上做出很大貢獻的朝代,結果都很短命。這說明一個問題,文化創新還要看當時的國情、國力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如果把老百姓的生存需要忽略掉,而突擊搞創新,去改變一些東西,最終矛盾激化到一定地步,是會傷及自己的。

在中國曆史上,我們把所有皇帝分析一下:從秦始皇開始,包括隻當了一天皇帝的,總共二百五十位左右。三皇五帝再加上夏、商、周的王,也不到五百位。我們的研究一般都關注那幾個開國皇帝,幾個中興皇帝,對皇帝的整體研究相對要少一些。中國的《易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從每個朝代以及每個皇帝的興衰更替,是能夠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承轉合與流變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有點像我們從騎自行車到踩三輪車這一個驅動方式的變化,在“儒為龍頭,道佛為兩翼”這樣一種文化作用之下,中國文化作為社會力量一直相當穩定。隻不過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文化遭遇到西方文化的侵略與碰撞,這種超穩定結構才遇到了強有力的挑戰,探討傳統文化在改革中的作用,需要弄清楚以下幾點:第一,弄清什麽是傳統文化;第二,傳統文化的傳承脈絡;第三,怎樣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開創我們的文化未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應該期待有先秦諸子百家那樣一種文化土壤的出現。隻有那樣,真正的文化大師、聖賢般的思想家,才有可能出世。

2014年4月29日

在湖北省“人大幹部講堂”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