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小氣”

我們一行五人是應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之邀訪問日本的。在日本的一切費用全部由他們承擔。也是一種“大鍋飯”。

我外出是非常隨和的,堅決奉行“入鄉隨俗”、“客隨主便”的原則。無非是想過幾天鬆心日子,吃幾天省心飯。日本對我們的接待無可挑剔,吃飯更沒有說的,這個請那個請,基本上是大宴會接小宴會。自己在賓館或到大街上的飯店裏點菜吃飯隻是有數的幾次,而且也不用我們付賬,或在賬單上簽個字,或由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實報實銷”。這是多麽省心!以往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根據自己的胃口挑選新鮮的感興趣的飯菜。這次日本之行卻沒有吃“省心飯”的感覺。每逢自己點菜時總要動腦子斟酌一番,不光考慮口味,還要考慮價格,盡量給主人省一點。

為什麽一個外國人在十幾天裏就能形成這樣的心理?

日本不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嗎?

不錯,世界上沒有人能否認日本的富裕,日本人自己也不否認。日本有幾個世界第一:

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百分之三點七。

在海外投資世界第一,一千二百九十八億美元。第二位的英國隻有九百億美元。

機器人在工業上的應用世界第一,九萬三千個。

人均收入世界第一,一九八七年就達到二萬五千美元。其次才是聯邦德國、美國、法國、意大利、英國。

儲蓄率世界第一,百分之十六點五。美國隻有百分之五點八。

平均壽命之長也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如瑞典、挪威、美國、法國、德國等。

還有兩個世界最低,失業率和離婚率。

一九八八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五,而人口隻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左右。

簡直是富得驚人!

然而日本人的節省也令人震驚,有時甚至讓人難以理解。

不管是別人請客還是文化交流協會自己請我們吃飯,幾個很辛苦的普通幹部從來沒有份兒。把我們送進餐廳他們就走開了,我們的酒菜還沒有上齊,他們不知到什麽地方已經吃完回來了。可想而知那飯菜一定是相當簡單便捷,也許就在賓館的房間裏吃盒飯。

我們離開東京到外地幾個城市去訪問,日方派一位“局級幹部”陪同。每到一地,凡當地的主人設宴請客(也就是說不花他自己單位的錢),他都陪著一塊吃。沒有人請客,當我們自己用餐的時候,他把我們領進餐廳,囑咐我們想吃什麽就要什麽,然後就消失了。不知他到底吃不吃飯,吃什麽,到哪裏去吃。很神秘,也弄得我們很尷尬。我們是他請來的客人,吃飯的時候主人竟然不陪同。我們就真誠地讓他一塊吃,他當然不肯,也許是不敢。倒好像我們是主他是客。以後就習慣了,也不再讓他。但點菜時不自覺地就注意到節省了。

我想這是文化交流協會的製度。定這製度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節省。如果說這個組織不是很有錢,那麽大名鼎鼎的世界最富有的豐田汽車公司,職員們每次隻能申請領到一支鋼筆,足可作為佳話流傳。

一個月薪三十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近九千元)的職員,在神戶參加一個豐盛宴會,飯菜剩得很多,“打包”後帶回京都。當晚由京都快件郵回東京給家人吃。

這大概就是日本人被世人指責為“小氣”的地方。然而這“小氣”,卻大有研究的必要,一個窮國倘若也敢如此“小氣”,肯定也能富起來。

日本人為什麽會如此“小氣”?

在日本人傳統的價值觀念裏,從小就灌輸一種“貧國心態”與“危機意識”——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島國,人口密度大,必須兢兢業業,嚴密保護自己的市場,外國產品不要多買,工作不能鬆懈,精神不能放鬆,收入要盡量儲蓄。總之,“日本時刻準備應付不可預測的經濟及其他大地震”。

在困難時期,這種“危機意識”正是日本民族急起直追的重要動力。現在日本成了“世界第一金融大國”,“世界首屈一指的財主”,仍然是這種心態,且對自己的經濟行為不做大的調整,難免會引起國際上的妒忌和指責。

當一些落後而又沒有危機感的國家指責日本時,就不能不深思一下了。

我也認為日本人的生活質量低於其他許多發達的國家,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剛剛開始學習生活,過去在物質的大循環中人是機器”。根據我的觀察,目前普通日本人的主要娛樂形式就是喝酒和電子遊戲,電子遊戲可以用錢買到自己需要的夢幻,在想象中自己很快成為“大明星、勇敢的武士,或與美貌熱情的戀人相見,或享受慈母的愛撫”。喝酒幾乎又是工作的延續。一家保險公司證實,東京百分之八十的大公司職員“經常處於疲勞狀態”,三分之一的人稱他們“是用酒同疲倦鬥爭”。厚生省一位官員說:“日本人天生靦腆、規避。酒精可使他們輕鬆愉快。”

在酒肉之間,同事的關係得到加強,新職員借著酒勁兒敢於批評其公司和上司。同時,他們也得到告誡,不要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女友或公司之外的朋友身上,而應把精力集中在公司的繁榮上。這漸漸地變成一種習慣,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家隻是睡覺的地方。日本百分之十二的家庭婦女每天隻有十分鍾時間與丈夫說話,另有百分之三十,每天隻有一個小時能見到丈夫。

而酒吧,僅在東京的銀座區(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就有兩千六百九十個,全國有十萬個,女招待至少有一百萬。每個公司都有一份允許其職員光顧的酒吧名單,人們在那裏可受到等級相應的招待,有時還可以把費用納入公司的賬號。

日本人拚命工作、拚命存錢幹什麽用呢?

他們的老板們有想法:高價收買和兼並外國企業;進軍新行業,多元化經營和發展自己的公司;增加研究開發費用;向慈善機構捐款改變自己的形象。

再過十幾年就可實現“日本世紀”的構想,依靠強大的經濟、金融和技術的綜合力量,領導世界潮流,驅動世界經濟。

日本人既然為自己製定出了誘人的目標,就沒有什麽力量能阻止他們。為了這一目標,他們“小氣”得可敬可畏。

1989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