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鹹魚

說來惹人見笑,我兩次赴澳門印象最深切的是鹹魚。聽來未免顯得有些貪嘴,可貪嘴一般都是貪饞好東西,而澳門並不缺少好東西,諸如木瓜翅、鮑魚膽、龍蝦粥、燕窩羹……我怎麽會先想到鹹魚?這似乎太上不了台麵啦。

跟鹹魚沒有特殊的情緣的人又怎知鹹魚的奧妙?鹹而又是魚,可油炸,可清蒸。油炸則焦黃晶亮,進口滿嘴酥香。清蒸則佐以薑絲、蔥絲,香而不膩,鹹而不齁,配任何主食都非常適宜。有一小塊鹹魚足可以就下一大碗米飯,倘若是饅頭、窩頭、大餅之類,會下得更快。就著鹹魚喝大米粥、綠豆粥、玉米粥等等,簡直可以算是人間仙品。

鹹魚佐餐,可高攀,也可低就,貧富皆宜。腦滿腸肥見飯就飽的,有鹹魚佐餐保你食欲大開。大肚漢,又想吃飽又想省錢的,有手指肚大的一塊鹹魚,就一頓飯已經足矣,以鹹勝淡,以少勝多。這是因為鹽保鮮,鹹魚是經過風幹、蒸發、凝縮、精製之後,隻剩下了魚的精華,所以鮮味悠長。

第一次邀我去澳門的朋友,喜歡鹹魚,在歡迎我的第一頓飯上為自己要了一小碟鹹魚。一見我愛吃,便頓頓都少不了鹹魚,訂飯時先聲明:別的菜可以沒有,不可沒有鹹魚;別的菜馬虎一點可以不計較,鹹魚必須做好。但他每頓又要勸我不能多吃,說現代醫學要求嚴格控製鹽的攝入量,最好是無鹽。我甚不以為然,說鹹魚想多吃也吃不了,都吃光了不就是那麽一小碟嗎?你吃別的菜都是大口吞,一口接一口,每一口感覺不是很鹹,但加起來鹽的攝入量肯定會高於吃鹹魚。人活著難得一個“想”字,想吃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東西,就是身體需要的東西,想吃的能吃到嘴,就是口福,就是美,就叫心想事成。千萬不要一邊饞,一邊又叮囑自己小心副作用,這就大煞風景,敗壞自己的胃口。

再說鹽,現代人怕死畏鹽如毒。其實哪有這回事,我從小愛吃鹹,平時聽別人的嘮叨聽煩了,就給自己也查找了一些吃鹹的根據。《說文》上講:“天生曰鹵,人生曰鹽。”人生就是鹽,離開鹽就不叫人過的日子,野獸吃東西才不放鹽哪。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說鹽“得清明之氣”。《尚書》裏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見,五味之中,鹽為首,在調味品中鹽列第一。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品,可調節體內的酸堿平衡,鹽的所謂副作用,最明顯的就是好吃鹹的人皮膚黑,就像我。但男人黑了不寒磣,國際上不是正流行到海邊把小白臉曬黑嗎?再說出門在外,每天的活動量這麽大,鹽吃少了恐怕不夠用的。夏天出汗多了,醫生不是會讓你喝杯鹽水嗎?春天困乏難挨,醫生開出的處方也是叫你多喝點鹽水和糖水。

朋友承認我講的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還是有點詭辯的味道。我隻好如實地向他講出我的鹹魚情結的由來:小的時候經常把飯拿到當街吃,隻要是從外麵一回到家,比如放學回來,下窪打草回來或幫著大人從地裏幹活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翻找吃的東西先慰勞自己的嘴,通常是一個玉米麵的餑餑上麵放一小塊鹹魚或鹹蟹,舉著就跑到外麵去了,邊玩兒邊吃,香啊,那真是美味。以後考到城裏上學,畢業後在城裏工作,吃鹹魚成了難題,鹹海蟹竟是自打離開家鄉後就再沒有吃過。“**”後期,大的副食店偶爾會賣鹹帶魚,消息一傳出會排長隊,有時候排隊的人可以塞滿兩條胡同,真是人比鹹魚還多,但鹹帶魚的味道卻無法與家鄉的鹹魚相比,隻是聊勝於無罷了。那時候講究全國保北京,有好東西先給北京,以後聽說北京人對特供給他們的鹹魚並不是很感興趣,排隊的人不多。我隻要去北京出差,辦完正事後就到處轉副食店,踅摸鹹帶魚。人有個習性,小時候常吃什麽,就會變成終生都會喜歡吃的東西,越上了年紀就越想吃到它。於是在澳門第一次吃到鹹魚的時候,猛然找回了少兒時期大餅子就鹹魚的感覺,你說叫我如何不喜歡?

要離開澳門的時候,同行的人要買金製品和珍珠製品,我卻隻想買兩條鹹魚帶回家。朋友帶我來到澳門路環島的西南端,小島大海,滿眼都是風光,沿海岸並排著幾十家鹹魚鋪,隻見旗杆上、廊簷下懸掛著一條條、一串串或一捆捆的鹹魚,大的有半人高,小的隻有手掌大,形狀不同,色澤也不同,在微風中搖搖****,閃閃發光。待到近前,看見所有鋪麵的案子上、牆壁上也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鹹魚,如同落進了鹹魚陣,真是大開眼界。

朋友說澳門最好的鹹魚都在這兒了,你隨意挑吧。別看我想了大半輩子鹹魚,到底哪種鹹魚好卻並不懂,隻要不是鹹帶魚就行。最後在店老板的參謀下我買了兩條中溜的,一條鯪魚,一條鯿魚。回到家切成小塊,泡在食油裏,吃的時候拿出來,或油煎或清蒸,都非常方便。前年老伴兒在英國逗留了一段時間,多虧那兩條鹹魚幫了我大忙。到超市買回一堆主食往冰箱裏一放,炸上一盤鹹魚,敞開地吃吧。隻要有鹹魚,獨身怕什麽,空巢怕什麽!

有愛吃鹹的朋友知道了我有這等寶物,都來品嚐,吃完了還可以帶一點走。真沒想到澳門鹹魚還有這個優點,用它待客很簡便,不俗,主人不必太麻煩太破費,客人也就吃得輕鬆隨意,大家就顯得真誠、自然。在物質極大豐富汙染防不勝防的今天,大家都口高了,不知道該吃什麽好,沒有什麽特別想吃的東西,要返璞歸真就得先從熱愛鹹魚開始。特別是在流行SARS和鬧禽流感的時候,鹹魚一下子成了絕對安全的綠色食品。

我第二次再去澳門,就直奔鹹魚,回來的時候帶了八條,分贈有同好的親友。從此,我的家裏就沒有斷過鹹魚,兒子在珠海工作,打個電話就給捎來了。今年春節,女兒從國外回來經香港入境,特意拐到澳門給我帶回兩條鹹魚。

於是,我成了澳門鹹魚的長期客戶,兼義務廣告員。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