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川“狗肉經”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而著稱於世,你到桂林不一定找得到“山水經”,滿耳朵裏聽到的卻是這樣一句話:“來桂林不吃靈川狗肉,等於沒有到過桂林。”

靈川——是指廣西桂林地區的靈川縣。中國有三個地方的狗肉最出名:貴州花江的“水煮狗肉”,吉林朝鮮族的“燒全狗”,再就是這個靈川的“黃燜狗肉”。前兩個地方雖然狗肉出名,卻沒有關於吃狗的著作傳世。唯靈川人,不僅擅食狗肉,還把吃狗肉的種種經驗體會以及烹狗肉的絕招秘方著書立說,流傳於世。

《靈川狗肉雜談》就被靈川人奉為“狗肉經”中的經典之作。其作者蔣毅即靈川本地人,後來當到桂林地委書記,人稱“狗肉書記”——萬不要以為這是貶詞兒,在廣西能被尊為吃狗肉的權威是一種榮耀。靈川能夠開發狗肉業,並使之成為全國的名牌,蔣毅的“狗肉經”功不可沒。靈川還是全國“百強縣”之一,狗肉已成為他們的重要產業,人們談不談吃狗,蔣毅寫不寫“狗肉經”,狗肉反正還會繼續吃下去的。在廣西,“狗肉”還泛指朋友,據說北方人常掛在嘴邊的“酒肉朋友”一詞,就是從廣西傳過來的。由於發音的差異,把“狗肉朋友”誤傳成“酒肉朋友”。

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個秋天,我遊桂林,蒙靈川現任縣委書記黃榮健請我吃狗肉,在狗肉尚未上桌的時候他先講了一副關於狗肉的對聯。

上聯:狗肉吃狗肉越吃越狗肉

下聯:牛皮吹牛皮越吹越牛皮

橫批:兩個畜牲

上聯裏的第一個“狗肉”顯然應該理解成朋友,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朋友吃狗肉越吃越朋友……”靈川人就是這麽厲害,狗肉還沒有吃到嘴,先跟你大談“狗肉文化”。我自然要打問,靈川吃狗肉是怎麽興盛起來的呢?有客人發問,主人就樂不得地借機講起了“狗肉經”……

其實,廣西人曆來視狗為吉祥動物。過去農民燒石灰在點窯和滅窯的時候要殺狗,修堰築壩要殺狗,一個家族在祭祖的時候要殺狗,娶親時在轎夫出發去抬新娘之前要殺狗……總之,凡有重大活動都要用狗開道,可以辟邪,求得吉順。久而久之,由對狗的喜歡和尊敬變成了對狗肉的嗜食,視狗肉為一種高貴的奇特的食品。富貴人家在過年的時候都要殺一條狗以示其富有,沒有錢的人家就隻好“殺豬過年”,或多拿一點豬肉去對換一塊狗肉。就這樣,狗肉業便漸漸大紅大紫地發達起來了!

人類一方麵稱狗是“最忠誠的朋友”,一方麵又大嚼其肉,總覺得有點過意不去。為了自欺和欺狗,就給狗肉起了許多別名,嘴裏可以吃狗肉,卻盡量回避從嘴裏說出這個“狗”字來。比如,把狗稱作“梅花印”——指狗爪子踩在地上像梅花;“香肉火鍋”——實際就是狗肉火鍋;“地羊”——也是指狗,好像真正的羊是在天上飛的,為此中國人還創造了另一個家喻戶曉的句子,“掛羊頭賣狗肉”。

狗的種類繁多,怎樣選擇食用狗呢?在蔣毅的“狗肉經”裏,明確申明不吃狼狗、警犬、獵犬和觀賞狗。對食用狗排隊,依次是“一黃二白三花四黑”。黃狗燒掉了毛,連皮也是黃的,其肉才是上乘。黑毛狗,皮發青,肉質差,有腥味,是狗肉中的下品。對狗的大小又有什麽講究呢?過去講究“斤雞六狗”——一斤重的雞六斤重的狗最好吃。老稱六斤等於現製七斤四兩,這種狗仔還在吸食母乳,剛出滿月,肉質細嫩。但,我們蔣家的“狗肉書記”蔣毅,積多年吃狗肉的體會,認為“已經成年卻還沒有**過的黃公狗最佳”。

好啦,現在狗選好了。要想將狗肉吃到嘴裏,第一道程序就是殺狗。其他地方殺狗不外乎兩種辦法:一種是用繩子勒住狗的脖子,掛到樹上吊死。這未免太殘忍了!還有一種辦法是先把狗裝進籠子,然後沉到水裏淹死。這滋味也不好受!靈川人對上述兩種殺狗法均嗤之以鼻,認為太笨了,被這樣“勒死”和在水裏“悶死”的狗,會把血留在狗肉裏,這叫“嗆血”。“嗆”了血的肉做熟了會發黑,味道也欠鮮美。

那麽,靈川人又是怎樣殺狗呢?他們在背後會藏一根小木棒,先是跟狗戲耍,趁狗玩兒得高興毫無防備的時候,用木棒猛擊一下狗的鼻梁——那是狗的命門,受擊後會立即昏倒。然後再用刀殺死,放淨狗血,緊跟著燙毛……

靈川的“黃燜狗肉”關鍵還在一個“燜”字上。但程序複雜,非常細致,而且牽涉到“技術專利”的問題,我在這兒不能講得太多。隻提綱挈領地透漏一點精華,讀者諸君可據此去慢慢揣摩:

“吃狗要吃全,頭腦、心髒到足尖。”

“狗鞭一根,價值幾十金。”

“吃狗不吃腸,等於沒有嚐。”

“狗肉不帶皮,味道降三級。”

“一隻狗腳,三服補藥……”

怎麽樣,您會做了嗎?

200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