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歌響徹

壯歌響徹

壯人善歌。

據西漢劉向《說苑·善說》載,楚國令尹鄂君子晰泛舟湖中時,突然聽到一陣陣悅人的歌聲,一打聽,那是當時流行的“越人歌”。後經考證,這是今壯侗語民族民族先民唱的。《太平寰宇記》也有昭州(今廣西昭平、平樂)壯人“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毫無疑問,壯人以歌代言,以歌行樂,早就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習俗。

壯族古代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字。交流感情、傳播曆史文化知識,通常以山歌為載體。過節喜慶之時,大家高興,就聚在一起,唱歌以樂;擇偶時,不知對方底細,就用歌來探詢;勞作時,累了乏了,就用歌來消解;農事節令,怕後人記不住,就用歌來記錄;哪怕是問路,善歌者也是用山歌來探問……在壯區,空氣裏都是音符,大地上都是琴鍵,揮揮手,跺跺腳,便有歌聲應和,此起彼伏。

在百色,山歌的格體有很多種。田東的嘹歌是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的;靖西、德保的山歌是二句式的;田林、西林的山歌是三句式的;田東、田陽的山歌則是自由式的。曲調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或委婉深沉,或悠揚嘹亮,借景抒情,托物言誌,各具特色。而在所唱的山歌中,田東的排歌、嘹歌最為著名。右江兩岸,幾乎人人會唱。

排歌,壯語叫“歡排”,多以五言七言為基礎(也有字數不定的),每首句數不限,短的幾句,長的幾十句、幾百句,可以“成排成排”地唱下去,直到把想表達的內容唱完為止。嘹歌的格體則嚴格一些,每首四句,尾部“嘹”音必須拖長,故稱“嘹歌”。早在明代,嘹歌就產生了。傳說當時戰事頻繁,田東一帶的青壯年為躲避征兵,躲進了廣養村廣養岩洞裏,平時煩悶,就唱山歌。後被一個歌師發現,得以整理成冊,但在返歸途中,風大船翻,歌師隻好攜帶歌書在當地教歌,嘹歌就這樣傳開了。

壯人好歌。

百色所屬各縣,在不同的節日裏都設有歌圩。

這是個專門為唱歌而設定的一種活動形式,壯話稱之為“圩歡”、“窩坡”等,就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裏聚會唱歌。歌圩自宋代始流行,宋周去非《嶺南代答》已有記載。其內容無非有三:一是交友擇偶,二是賽歌,三是自娛。歌圩有節日性的,有臨時性的。節日性的歌圩一般是在農曆正月至五月,以及秋季八、九月間的節日裏舉行,多設在數村交界的空曠的田野或坡地;臨時性的歌圩是在圩市、婚嫁、廟會賽歌、新屋落成之時舉行,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最隆重的是節日裏的歌圩,來唱歌的和來看熱鬧的,少則一兩千人,多則上萬人。那一天,四方的來路上,赴會的壯人絡繹不絕,語音四起,塵埃滾騰,驚得飛鳥不敢落腳……連續兩三天都是這般情景。

趕歌圩的人各懷心思。上了年紀的,隻想趁這機會,會一會以前的老友,過過對歌的癮;不唱歌不會友的,純粹就是來看熱鬧,打發時間;小孩子隻因覺得好奇、好玩,就緊趕慢趕地扯著大人的衣襟跟著來;未婚的男女才是這歌圩的主角,因為這是一個社交場所,是擇偶的一個好機會,所以,彼此的眼睛都是瞪得亮亮的,心都是跳得急急的,都希望能在這幾天裏心有所屬。

原先,彼此都是不認識的。男的一夥,女的一群,在歌圩裏盲亂地顧盼生姿地走動著。後來,這一夥的眼神和那一群的眼神突然就對上了,就都停下來,男的拋出《見麵歌》:“風吹馬尾千條線,高機打布萬條紗;不知妹你叫什麽,不知何處是妹家?”女的就接住:“哥問妹家也好查,妹住坡腳那一家;四周種有相思樹,中間有蔸木棉花。”彼此就對唱起來。唱著唱著,就有男的看上了某個女的,男的就有意專門和她唱。女的臉一紅,男的就知道有戲了,就靠上去,把她帶到另一邊去了。這一回,孤男寡女在一起,唱的內容就不一樣了。《愛慕歌》《交情歌》,越唱越深入,唱得臉紅耳赤,唱得詞窮語乏,唱到日落西山。此時,看熱鬧的人已漸漸散去,剩下那些以歌交友的男女了。草叢旁,大樹下,水溪邊,石縫中,都是一團一團的黑影。歌也是斷斷續續,時急時緩。最後,歌停了,男和女互贈信物,再唱一次《約歌》。這《約歌》正如電影《劉三姐》裏所唱的:“想吃荔枝不怕遠,想吃龍眼不怕高,來日歌節再相會,莫學吃蔗把尾拋。”相約下一次見麵,這次歌圩就算是有了個結果。

盡管現代社會的戀愛方式多種多樣,但百色的很多壯族地區,仍然沒有改變以歌會友、以歌擇偶的傳統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