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唱和

南北唱和

和其他民族一樣,壯族也有自己的戲曲劇種,即壯劇。百色地區是壯劇的發源地。

根據流傳地域、方言和音樂唱腔、表演技藝等方麵的差異,廣西的壯劇分為北路壯劇和南路壯劇。

北路壯劇產生於田林舊州鎮。《田林縣誌·娛樂章》載:“元宵燈節,以舞獅及唱土戲為無上之娛樂。”所謂土戲,即最初的北路壯劇。北路壯劇源於“八音坐唱”(或稱“唱詩”),是一種集體演唱形式。演唱的內容,多為祝賀之類,有時也有唱民間敘事長詩的,一般都加入一些簡單的表演動作。哪一家有了喜事,村民就自動組成戲班,來到這家人的屋裏表演。這個階段的戲叫“板凳戲”。後來,看戲的人多了,屋裏的板凳不夠坐,戲班就移出了門口,在屋簷下演,這時候就叫“門口戲”。看戲的人更多了,戲班隻好搬到了村鎮空曠的場地上演,戲名又改叫“地台戲”了。後來因後麵的觀眾看不到,就搭高台演,這戲又叫“搭台戲”。搭台戲不過癮了,每逢過年過節或其他喜慶,這戲班就走村串寨地到處演出,這戲種又稱為“遊院戲”了。看戲的人多了,流傳就廣了,除了田林,西林、隆林、百色一帶(屬壯語北部方言區)都興演興看。從“八音坐唱”到搭台演出,土戲逐步有了舞台裝置、服裝化妝,豐富了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成為真正的戲曲。自清朝順治年間孕育、形成、發展到今,有200多年了。

傳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田林舊州鎮那渡村有個年輕歌手,叫楊六練,在四川做生意,虧了本,不敢回家,就在當地拜師學曲藝。三年後,他學成回家,把村裏的“板凳戲班”和舊州的“遊院戲班”合並成“龍城班”(舊州古稱龍城),演他編的戲——《農家寶鐵》。劇中有人物有情節,生、旦、淨、醜,唱、念、做、打,樣樣不缺,是田林土戲由曲藝發展成為戲劇的重要標誌。此戲在田林舊州上演後,引起轟動。宣統年間,田林、隆林、西林、百色戲班發展到50多個,上演的劇目200多個,進入興盛時期。

南路壯劇形成於德保縣的馬隘村。馬隘的山歌、小調,唱腔多以襯腔“呀哈嗨”收尾,南路壯劇的音樂就是采用這些山歌和小調加工發展而成,故稱“馬隘戲”。後來逐漸流傳於靖西、那坡一帶(屬壯語南部方言區)。

馬隘戲的創始人叫黃現炯,原為德保縣城人。年輕時當過兵,後到南寧邕劇戲班當夥夫。也許他不甘心一輩子做夥夫,就拜師學邕劇。學成後,帶妻子回到馬隘定居。此時,他戲癮大發,就組織戲班上演邕劇。邕劇是用漢話演唱的,但這些演員都是本地的壯人,不會講漢話,他就在後台用漢話代念、唱。結果,聽眾聽不懂漢話,演出失敗了。黃現炯不服,兩年後,他又組織戲班,用壯話演唱,唱腔就用馬隘山歌加工成“馬隘調”,沒想到,這回成功了,馬隘戲漸漸地傳到了外麵。

光緒十一年(1885年),靖西縣人木偶戲師韋公現、李瓜迭等人組織了戲班。他們一反常態,用演員代替木偶表演,用當地壯話演唱,不想竟創出了南路壯劇的另一種雛形——足院戲。隨著時間的推移,足院戲和馬隘戲在擴大發展中不期而遇。經過交流,兩個劇種不知不覺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南路壯劇。

壯劇在表演形式上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其唱腔主要從壯族山歌演變而來,經過曆代藝人不斷加工而成。比如,北路壯劇主要唱腔是三大支係“哎的奴”、“哎依呀”、“乖海列”;南路壯劇是“馬隘調”、“呀哈海”,保持著山歌濃鬱的韻味。舞台音樂則以本地區獨有的馬骨胡為主要奏樂器,高亢、尖厲、脆響;表演動作有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扇法等“五法”和唱、念、做、打等“四功”。

壯劇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扶持。自治區專門成立有廣西壯劇團,靖西、德保、百色等地仍保留有業餘的壯劇團。近些年來,壯劇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創編人員創作出了不少優秀的劇目,如《追趕太陽的母親》《將軍與哥王》等,這些都是取材於壯族民間傳說,上演時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壯劇作為一個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產,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