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種聲音美妙無比

第六章 餘音不絕

那一種聲音美妙無比

百色地區多產銅鼓。

銅是一種金屬元素。與少量的錫、鐵按比例混合後製成薄片,敲打時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音。

古人就是通過銅鼓聽到了銅的聲音,欣賞到了銅的聲音。銅的聲音,自春秋中期起,悠揚地穿越過歲月和山川,傳向了東、南、北方向。向南傳到了廣西、廣東,使百越民族懂得了製造銅鼓,形成了粵係銅鼓和俚僚銅鼓。也就是說,壯族先人自春秋起,就聽到了銅鼓製造出來的美妙聲音了。

在壯語裏,銅鼓被稱為“咽”,原意為“聽”、“聽見”、“可傳音”。可以說,壯族先人對銅鼓的認知,就是從銅的聲音開始的。他們對銅鼓的熱愛,也是出於對銅鼓所發出那種奇特、悠遠而神秘的聲音的迷戀。

銅鼓作為一種民族樂器,作為少數民族的古代藝術,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百色地區出現了。原先,銅鼓是沒有聲音的,它隻是作為炊具讓先人們煙熏火燎,但不知是哪一天,他們也許是在一次無意的擺弄中,就將銅鼓弄出了聲音。那聲音響亮、渾厚、悠長,讓他們感到驚奇、詫異,於是,他們就好奇地不斷敲打,伴隨著節奏,他們激動的腰肢不由得扭動起來,並唱起了歌。此後,他們再也舍不得將那種能發出如此美妙聲音的東西煙熏火燎了,他們把它當作了樂器,歡慶節日時伴以歌舞使用。

但壯族先人並非如此簡單地理解銅鼓。他們總覺得,銅鼓的聲音神秘又神奇,已不是一般金屬發出的聲音,它無影無蹤,但似乎懂得人性,能主宰人間禍福,在人間無處不在,所以,唯獨它可以與神靈溝通,更可以與死去的人對話。於是,他們又將銅鼓作為法器,在祭祀時使用。在祭祀儀式上,人們通過敲打銅鼓,向祖先傳遞祈禱的信息,以求得祖先的保佑。正因為銅鼓有著如此威力無比的神力,銅鼓又被作為重器,成了權力和地位的象征,誰擁有銅鼓誰就可以當首領。

同樣作為法器和重器,同樣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銅鼓與北方的鼎幾乎是同一時期問世的。但今天的鼎已作為文物收藏於博物館了,顯得冰冷和寂寞,而銅鼓仍然在壯族的民間使用。這是因為銅鼓一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銅鼓的紋飾可以看出來。銅鼓的形製,“通體皆銅,平麵曲腰,一頭有麵,中空無底,側附四耳”;一般銅鼓的鼓麵,中心為放射狀、如乒乓球大小的太陽,而鼓邊圍繞著太陽的飾紋多為青蛙、龍、雲雷紋、水波紋等。青蛙、龍、雲雷等都是鎮妖之物。壯族作為山地耕作民族,生活在山區,山多地少,生存環境惡劣,主要靠山靠天吃飯,故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氣候十分敏感,凡遇到旱天,就備齊供品,舉行祈雨儀式,向天神雷王祈雨。祈雨儀式要使用到銅鼓;而在一般的歡慶活動時,銅鼓則成了一種助興的樂器。人們專門選擇一塊空地,用橫杆將本族收藏的銅鼓掛起來(有幾麵的,也有十幾麵的),然後,鼓手按節奏不停地敲打。一般是用木錘敲打,要打在鼓心上,亦即太陽的紋飾上。每擂一下,銅鼓就發出“咚——”的一聲,那聲音渾厚、響亮、悠遠,餘音在耳邊漸漸消失時,眼睛似乎看得見那聲音慢慢離去的影子。而此時,還有一個人配合鼓手站在對麵,在鼓手錘落鼓麵之時,用木桶從鼓底往鼓心灌風,銅鼓就發出“咚——嗡,咚——嗡”的聲音。閉目傾聽,又似乎感到有大片的風和大片的雲從遠山之端急馳而來,掠過頭頂,然後又向另一處遠山急馳而去。村寨裏的人聽到鼓聲,就漸漸走出家門,集中到了空地上。年輕的男女跳起了銅、鼓舞,唱起了山歌;老人和小孩,則圍成了一圈,邊看邊“吃吃”地笑。

據查,古代的銅鼓製造技術已經失傳。現在製造的銅鼓,都是通過焊接把鼓麵和鼓身連接起來的,無法像古銅鼓一樣鼓麵鼓身同時灌注而成,所以,現存的古銅鼓就顯得十分珍貴。現在,很多壯、瑤的家族或個人都收藏有祖傳的銅鼓,不到祭祀或節慶時都不使用,而且打鼓有專門的鼓手,外人一般不能隨便亂敲,甚至不能**。

很幸運,在西林、田林、隆林、樂業、那坡等縣的壯、瑤地區,我們還能聽得到銅鼓的敲打聲。每逢慶典、宴會、賽神、祭祀,這些村寨都會拿出祖傳的銅鼓,敲打助興。其中,西林的銅鼓鑄造最為發達。據查,西林縣在解放前就存有銅鼓400多麵,其特點是鼓麵小於鼓胸,胸部龐大突出,腰部緊束,足比較矮,鼓麵有太陽紋飾,太陽紋外有光環紋、翔鷺紋、“回”字紋、雲雷紋等,鼓身紋飾有牛、馬、羊、狗、鳥、魚、船、羽人等。可以說,西林的銅鼓鑄造工藝,是百色地區最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