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這一口

就好這一口

百色地區很多人都愛喝羊憋湯。這個湯最先是從苗家傳出來的。苗家人有一句俗語:殺羊不吃羊憋,等於沒殺羊。

羊憋是什麽東西?

“羊憋”是苗語裏一種食物的名稱,這種食物就是羊湯。殺羊後,把小腸、羊胃裏還沒有完全消化的草和胃液一起煮湯,加上薑、酒等配料,去腥,即成羊憋湯。

苗家人對羊憋湯情有獨鍾。在苗家人看來,山區裏有百草,百草可治百病。而羊吃百草,吸收了百草之精華,用小腸、羊胃裏的草和胃液做湯,則是菜肴中的上品,可養胃,有祛濕消炎之功效。不管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科學根據,反正苗家人就是這樣理解的。尤其是苗家的男人對此深信不疑,每逢殺羊,最渴望的就是喝這口湯,羊肉可以不吃,但羊憋湯不能不喝。可以說,喝羊憋湯是一種享受。

所以,在苗家,哪一家人殺了羊,最用心做的事情就是做羊憋湯。因為人人都在乎這羊憋湯,不用心去做不行。而羊憋湯各有各的做法,隆林苗族的做法與桂北就有所不同。他們喜歡把新鮮的羊血、羊腸、羊肝、羊筋煮熟後切碎放進湯水裏煮,然後把羊膽捅破,讓羊膽汁慢慢滴進湯中。一經攪拌,湯水就形成微藍的顏色,其味香而濃,十分誘人。

把湯和其他菜做好了,就去請隔壁鄰舍和親戚朋友過來,一起吃飯。苗家人殺了大牲口,肯定要請客的,這裏包含有禮尚往來、有福同享的意思。

客人到齊了,在動筷之前,每人首先上一碗羊憋湯,一般都是先喝一口湯水。這湯水進到嘴裏,先是覺得甜,慢慢就感到有一種甘苦,於舌頭和喉嚨裏縈繞。這甘苦之味,不斷誘發著食欲,使人再想多喝一口;一喝,這甘苦之味又冒上來了,使整個嘴巴甘甜甘甜的,十分暢快。喝夠了,就用湯勺舀碗裏的羊雜吃。羊雜裏的腸、肝、筋、肚都是脆爽的,吃起來有嚼頭,與喝湯相比又是另一番風味了。這一喝一嚼,就把這碗湯美美地喝完了,個個都是一副滿足的樣子。

一般來說,能夠上到主桌喝羊憋湯的人,都是寨子裏有頭有臉有輩分的人,所以,久而久之,喝羊憋湯就變成了一種上等的待遇。如果那天是打火鍋,那這頓飯就吃得久了。大家邊燙肉吃邊喝酒,還時不時要猜碼。猜碼是一種娛樂和遊戲,可以助興,又可以把肚子裏的酒氣喊出來,所以大家就大聲地喊。一喊口就渴了,渴了又想喝羊憋湯。碼終於猜累了,大家就停下來,談論寨子裏的大小事以及各自家裏的農事。有時是大夥一起高聲談論,有時是個別交頭接耳地低聲細說,一頓飯的工夫,寨子裏的所有信息都在這飯桌上傳播完交流完了。

漸漸地,這羊憋湯就傳到了城裏。現在,在許多的飯店裏,就設有羊憋這道湯。有些人開始不習慣喝,但聽說這湯有藥用價值,就喝了,一喝就習慣了,以後就經常到這些飯店裏點這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