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之樂

旋轉之樂

右江高山地區的各族人民都喜歡打陀螺。

打陀螺的人一般分兩撥,小孩跟小孩玩,大人跟大人玩。暑假到了,孩子們就玩瘋了,摘野果,掏鳥窩,遊泳,釣魚,捉迷藏……幾乎什麽玩意都玩遍了,但漫長的假期還沒結束。突然有一天,有人拿出了一個陀螺,在什麽地方玩了一下,第二天就有一幫人跟著拿出來玩了。無論城裏還是鄉下,幾乎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玩。而這時,大人們還忙著呢,鄉下的農人還忙著收玉米收黃豆。到了春節期間,沒農活幹了,大人們這才玩陀螺。那時,鄉鎮裏的圩亭圍滿了人,十幾個打陀螺的人站在中間,把碗口大的陀螺,在地麵上轉得呼呼響。

玩陀螺的人一般都會做陀螺,陀螺是用圓木做成的。陀螺的形狀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橢圓的,如雞蛋形或梨子形;一種是扁的,即上麵平,下部逐尖,如碗狀形。做雞蛋形的陀螺花的功夫大些,得慢慢地削、刨;做碗形的陀螺則可以粗糙些,體型大小則由個人的愛好來定。一般都會選擇質地堅硬的木料來做,梘木最好,龍眼木次之,番桃木亦可。這些木材都比較堅硬、沉,在左江一帶都很容易找到。

無論雞蛋形的或碗狀形的陀螺,在接觸地麵的部位都要修成一個大拇指大小的奶嘴形,用於繩索的捆綁。比賽時,用繩索從奶嘴處往上把陀螺身緊繞,右手中指扣上一圈繩尾(以防脫繩),然後用力一甩,陀螺就旋轉了。誰的陀螺旋得最久,誰就獲得先打權。

打陀螺也是一種競技遊戲,有一塊空地、兩個以上的人就可以進行比賽了。陀螺比賽有單打和雙打。無論單打雙打,獲得先打權的一方,都是早早就用繩子把陀螺綁好,在一邊等著了。被打的一方,把旋轉的陀螺放出來;打的一方,就用手裏的陀螺往被打的陀螺身上狠狠砸去。結果無非兩種:一是把對方的陀螺打中,並使之不旋轉了,就算贏了,那可以繼續打;若是打不中,或沒把對方的陀螺打到停止旋轉,那就算輸了。這回就得反過來,讓對方打了,依此類推。

打陀螺最好玩之處就是在打中對方陀螺之時。陀螺一般都在奶嘴尖口處釘上一顆短釘子,目的是使陀螺摩擦小,旋轉得更久。同時還有一個用處,就是用釘口紮對方的陀螺。被打的陀螺,如果頂部正好被對方的陀螺釘子釘中,一般會出現一個深深的紮口,陀螺立即就不旋了。當主人拿起這陀螺的時候,大夥兒都圍過去看。如果這陀螺是梘木做的,紮口就不太深,因為梘木硬,但如果是其他木頭做的,那紮口就深了。大夥一看見,都“哎喲”一聲,有幸災樂禍的味道。陀螺的主人有點尷尬了,幹幹地站一旁,無奈得很。

小孩玩的陀螺一般都是雞蛋形的小陀螺,因為體型小,易甩;大人玩的陀螺則是大陀螺,像飯碗這麽大,甩起來像甩磚頭似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