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王

歌王

在當代廣西文藝界,黃勇刹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名字和符號。

黃勇刹原名黃玉琛,1929年生於田陽。

“黃勇刹”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十分奇特的。上初中時,他考取了一所不用交學費的學校——百色師範學校,但夥食需要自理。黃勇刹交不起夥食費,無法進入食堂開飯,於是在校內自己砌了一個火灶,一日三餐熬粥吃。學校三令五申取消這個有礙觀瞻的行為,但黃勇刹拒絕執行。校方十分惱怒,加上發現他閱讀進步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鐵流》等,學校開除了黃勇刹。但黃勇刹求學心切,又想報考省立百色高中,卻因沒有初中文憑無法報考。於是,他就向本村一個叫黃勇利的學生借了一本初中文憑,在“利”字上麵加了一畫,變成了“刹”,並考上了百色高中。“黃勇刹”這三個字後來就成為廣西乃至中國文壇上一個響當當的名字。

黃勇刹著作甚豐,尤其在山歌創作、民間文藝理論研究上更是獨樹一幟。這得益於他自小受到民歌藝術的熏陶。他母親在當時就是一個當地有名的歌手,耳濡目染,使他愛上了民歌。那時,村中還有一個盲人歌手,遠近聞名。黃勇刹虛心好學,在放牧的空隙,就跟盲人歌手學習。除了學唱歌,他還背誦壯族各式長歌短謠,長時間下來,他已將各種山歌背得滾瓜爛熟。此後,他每逢去參加各類大大小小的壯族歌圩比賽,常常奪魁,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歌王。此時的山歌,在黃勇刹的心裏,已經不是一種消遣和愛好,而是生活的內容,是生命的一部分了。

但黃勇刹並不因此而止步,他沒有因為獲得歌手的一切聲譽而感到滿足,他還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並且要爭得一席立足之地。黃勇刹之所以有這樣強烈的想法,是緣於小時後的一次經曆:那時,他常常和父親一起上山砍柴燒炭。炭窯對麵的山中隱居著一位身世不明而知識淵博的老人,黃勇刹在與他玩耍中從他那裏學到了不少東西。有一天,父親表情肅穆地提著一包東西回到炭窯,告訴黃勇刹,老人已經被老虎吃了,這是他的骨骸。黃勇刹一時驚得無言,各種滋味湧上心頭。就在那一刻,他就產生了要離開山裏,到外麵闖**的念頭。

而要實現這個願望或目標,唯一的途徑就是讀書。正因有了這樣的認識,才出現了校內煮粥、借文憑改名的傳奇。那時候,盡管剛剛上中學,但黃勇刹已經顯示出了文學才華,不斷在《中央日報》《廣西日報》《南寧商報》等發表詩歌、散文和小說。得到的稿費,正好接濟讀書的費用。

新中國成立後,黃勇刹先是在柳州的政法部門工作。後因文藝創作才能突出,被領導發現,調至柳州彩調劇團。從那時起,黃勇刹就開始了彩調劇《劉三姐》的創作。幾易其稿,劇本於1959年發表;1960年,《劉三姐》劇團赴京演出,轟動京城。後來飲譽全國的電影《劉三姐》之劇情,基本是按照彩調劇《劉三姐》拍的。

黃勇刹是個壯族歌手,所以他沒有忘記歌唱。他翻譯整理了壯族英雄史詩《莫一大王》、壯族經典愛情故事長歌《馬骨胡之歌》、集壯族歌謠之大成的抒情長歌嘹歌中最精彩部分《唱離亂》,因此獲得了廣西作品最高獎——銅鼓獎。

黃勇刹也是個思想者。他的三部理論著作《歌海漫記》《采風的腳印》《壯族歌謠概論》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思想與創作理論,充實了民歌理論的寶庫,有係統有深度地全麵闡述了民歌(尤其是壯族民歌)的起源、發展、內涵、形式及收集整理方法與創作法則等,成為民間文學的必修課。黃勇刹可以說是集歌者、思想者於一身的真正的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