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井裏的風和月

落在井裏的風和月

在清光緒七年(1881年)編纂的《百色廳誌》裏,有一幅《百色廳城廂附近圖》。古人的地理示意圖,不像現在的印刷品那樣精致、準確,隻是用毛筆勾勒。在這幅圖裏,百色城內外的河流、山坡以及主要的古建築都被畫了進去。其中,百色城裏的七口井也無一例外地在圖上顯示了出來。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水井根本就不是什麽重要的建築和目標,而古人卻一本正經地把井標在地圖上,何故?理解起來也許十分簡單:古人的生活與水池十分密切。那時沒有自來水,水池就是百姓生活用水的水源。城池城池,逢城必有池;無池即無水,無水黎民百姓如何生活?“無糧不駐兵,無水不紮營。”萬一發生戰爭,城被圍困,無水之城就成為死城了。

百色城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七口古井,即是當時百色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七口古井的遺址,如今還可以找到。太平街後麵龍平巷有“三隻井”。“三隻井”,早些時候在百色無人不曉。自清朝起,百姓就一直使用。隻是這三口井的井水帶鹹味,不能飲用,可以洗滌。多少年來,當黃昏降臨,金色的陽光灑滿小巷的石板路,忙碌了一天的居民便三三兩兩地拿著水桶、衣物來到井邊洗滌。當中還摻雜有一些駐紮的軍人。隻見井口邊,打水用的木桶不斷地被人接過,丟在井裏舀水。每一次,水井裏都發出叭的一聲打水聲,以及水被倒進另一隻水桶的嘩嘩聲。裝了水的人會自動把水提到另一邊去,搓洗衣服,邊搓邊談家常,談戲文。有的則用木槌錘打衣服。啪啪的錘打聲又蓋過了打水聲和談話聲。不一會兒,水井周邊濕漉漉的一片。

後來,自從有了自來水,“三隻井”很少有人使用了。1982年,在修建中山路居民大樓時,有一口井被填平了。“三隻井”變成了“二隻井”。次年,當地居民實在懷念這些老井,在當地駐軍的幫助下,修複了二隻井,並立碑紀念,刻有“飲水思源”四字。

另外的四口井是百色中學門前的兩口水井(後因建公房被填平)和中山公園舊址的兩口水井(現已建為右江革命文物館宿舍)。當年,百色中學門是學生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放學的學生調皮,一路走一路玩,玩得滿頭大汗,口也渴了,正好路過水井邊,就自己舀水喝,還順手洗一把臉。但往往遭到大人善意的叱喝:“喝生水,找死啊!”

其實,距“三隻井”不遠的地方(現市環衛站院內)還有一口井,人們慣稱“大井”,可飲用。此地曆來為兵營及衙門所在地。近百年來,這口井為當地軍民解決了飲水問題,功不可沒。1962年因有小孩落井死亡,曾被填埋。後又因用水不便,群眾重新修複使用。再後來用上了自來水後,水井就廢棄不用了。

這些井,都因為有了自來水而漸漸被人們遺忘,但使用過這些老井的老一輩人倒是念念不忘的。常常有人到那些老井遺址去走走看看,看到一些井被埋了,便感慨萬千。知道百色曆史的人都知道,這些老井都曾救過百色城裏的百姓啊!1860年2月下旬,太平天國的石鎮吉部隊一萬多人攻打百色,將百色城圍得水泄不通。沒想到守城的清軍早有準備,拚死抵抗,一個多月過去,太平軍用炮轟,用火藥炸,竟然無法攻下百色城,最後隻得撤退。這一個多月,百色城內的百姓就是靠著城裏的水井維持生命。

古井雖然作古,但百色城裏百年來流經的風和灑下的月,全都裝在井裏了。時間是帶不走的,土是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