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門

十二道門

戰爭最容易給後人留下記憶。引人回憶的東西無論是事件還是實物,無論是失敗還是勝利,占據記憶的時間總是十分的久遠。一塊磚,一堵牆,一件衣物,一個彈坑,一條戰壕……都可以引起追撫和反思,引發內心的哭泣或歡呼。

距靖西縣城42公裏、龍邦鎮南1公裏處的七星山,就有這樣一座山。

看上去,七星山並不是特別高大。大大小小的林木攀爬於石縫中或疏或密地生長,山便多出了幾分生機;偶有山鷹在山頂盤旋,便襯托得那山透出一種靜謐的氣息。靜靜的山,靜靜的樹,靜靜的風和雲,沒有人煙,看不出有任何的殺機。但是,一百多年前,這裏就曾是戰爭的前沿。

中法戰爭(1884年—1885年)前後,廣西邊防督辦蘇元春為加強我邊防建設,在中越邊線龍州、大新、寧明、憑祥、靖西、那坡等地建設了一批軍事設施,包括炮台、地堡,防禦性的連城以及軍事指揮機構等,其中,在靖西邊線就有炮台等軍事建築12處,七星山上的十二道門便是其中之一。

十二道門是建在山頂土層下的一個圓盤狀軍事大堡壘,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這個堡壘,長31.5米,寬22.5米,高11.4米,占地708.3平方米,頂上覆蓋著一兩米厚的土層。堡壘共有12道拱門,由12條1米左右寬的通道與內室連接,故得名“十二道門”。整個暗堡,呈梅花形,均用大塊料石砌造。堡內設糧倉、水池、彈藥庫、觀察所、隱蔽部等,可謂設施齊備。因堡內空間寬闊,還可以屯兵五六十人。向北的正門,門額刻有蘇元春所書“邊民永賴”四字,另有門額“十二道門”和“堅守十二道門”。拱門後麵連接著多個暗道,暗道之間,如交如織,若不熟悉暗堡內部結構而隨意進入,必定分不清東南西北。其中有五條石級通道通往山頂。上了山頂,可見周邊都設有多個炮位。堡壘的外沿山邊,挖有一道半環形的戰壕,作為前沿防禦陣地。站在海拔853米的山頂上,眼下景物盡收眼底:正前方是龍邦口岸,口岸連接龍邦圩、靖西縣城的公路就在眼皮底下通過,而十二道門正扼守此咽喉之地,山下的一切都在炮火的射程之內。

想當年,七星山上一定很寧靜。偶有農夫到山上砍柴、放牛,這山才有了些許人煙。但自從來了一隊清兵在山頂建了堡壘並進駐以後,此山便彌漫著戰爭的氣息。盡管戰爭最終沒有在七星山上打響,但那裏曾經是一個準備迎接戰爭的戰場,這是曆史無法磨滅的記憶。經過百年的風雨衝刷侵蝕,堡壘以及坑道的石牆已經發黑,苔蘚斑斑,顯得十分凝重。在堡壘頂上,看山下田疇片片,綠野如茵;公路上來往的汽車川流不息,一派和平景象。但回顧四周,堡壘、坑道、炮台、槍眼,似乎與山下的氛圍反差極大。有時候,戰爭就隱藏在和平之中,和平隨時都麵臨戰爭的威脅。隻有國家強大,戰爭才盡可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