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憶台灣

到了台灣,親戚要照顧我的“北京口味”,就領我到一家名叫“京兆尹”的小吃店去品嚐台灣產的北京小吃。屋裏的裝修陳設,都模仿北京的傳統風格。連桌椅也是仿硬木清代造型。看了一下菜單,有晶糕、芸豆卷、艾窩窩、奶酪和小豆粥。我各樣都點了一份。心想能在台灣吃到地道北京小吃也是一喜。不料東西端上來一看,猴吃麻花滿擰!晶糕是黑紫色的,芸豆卷成圓筒狀,有一種東西下邊墊著錫紙,中間一個白團,上邊粘著個大紅棗。我問侍應生:“這是什麽?”她說:“這就叫艾窩窩!”我聽了一笑,告訴她說我從小就吃艾窩窩,沒見過這樣的!夾起一塊晶糕放進口中,味道比形狀更不像晶糕,顯然不是山楂做的。我說:“原來台灣的北京小吃是偽劣假冒!”親戚就說:“這跟大陸的偽冒不同。這種偽冒在台灣倒是受歡迎的。您看,這不是滿座嗎!”我問為什麽?親戚就說:“台灣的北京人和在北京生活過的老人很多,走進這個環境,看到盤裏東西的樣子,就仿佛回到故土,對味道就不能那麽較真了。不過做得地道的東西也有。比如蘇州采芝齋的小食品,山東老兵賣的大鍋餅,就比現在大陸原地出的還地道。”後來我就認真去品嚐一次山東鍋餅,證明此話不虛。深一步了解,才知道台灣是不產山楂的,店家無奈才用草莓之類水果代替,原料缺乏,隻能取個“形似”。做大鍋餅的又都是山東老兵,幹起這套活就有股又回到故鄉和童年的快感,所以絕不偷工減料。來吃這個的,多是家鄉人,要的就是這個家鄉味。

我覺得台灣在有些方麵(當然不是所有領域)保存的傳統,比大陸還完整些。在那裏,保持祖宗傳下來的本色,是含有不忘根本,懷念故土的心理情結的。

很多台灣朋友,不論地位高低,操何行業,都愛說一句口頭語:“我們中國人。”一位地位很高長者,談起抗戰時和我嶽父並肩工作時的情況,歎口氣說:“我們中國人真是苦難太多了,再不能那樣,我們一起努力吧……”街頭碰見個賣烤白薯的說山東話,我問他回過家鄉沒有。他說:“前幾年回去過一回,把幾年攢下的錢全花光,還沒夠打發人情的。三姑二嬸,誰來看我也不能空著手走,臨回來就剩下身上一套衣裳了。再回去還得攢幾年。”我說:“回去也不一定非那麽鋪張嘛,這兩年咱家鄉也富起來了……”他說:“咱們中國人的脾氣你不知道嗎,回去一趟總得給自己家人爭個臉麵吧?我能說在台灣賣烤地瓜嗎!”

這個口頭語也用到談論大事上。海基會的朋友熱情招待我們,閑談中大家對祖國的統一既有信心,又對進程遲緩表示憂慮。副秘書長李先生笑著說:“我很樂觀。咱們中國人是聰明的,總能找到解決我們自己問題的辦法!”

都是“咱們中國人”就省去不少外交辭令和客套。大同之下,小異也有解決辦法。即使是微妙的事情,互相一看眼神,就可心照不宣。訪問一個主張統一的民間團體時,進得門去見會議桌上擺了件飾品不合時宜。我並不以為那是專為我們陳列的,但也不便遷就。主人讓座,我笑了笑站在原地沒動,同去的一位同誌說:“咱們是談文學交流,還是遠離政治好……”話沒說完,主人馬上會意,把那些飾物急忙撤了下去。

因為是第一次中國作家協會組團訪台,許多在台的親朋故友,都要趁機相聚,日程安排很滿。白天參加集體活動,晚上再和親友會麵。這一來許多人就晝夜奔忙,不得休息。我也覺得不合情理,卻又想不出好辦法。主人尹雪曼先生卻主動給我找台階:“咱們不是要促進交流,增進理解嗎?這親朋之間的交流最親切,理解得也最深刻,不能算私事,除去重要會議,一般活動還是準許請假的好。大家都能理解,不會有意見。”這兩件事都不大,卻看到了台灣朋友對促進交流,加深理解,互相體諒,攜手共進的誠意。

“咱們中國人”在一起,心靈容易溝通。交談起來熱情誠摯,肝膽相照。台灣作家講:“我們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一度忽視了文化、道德的建設,後患無窮,十年八年彌補不過來。你們現在搞經濟建設,要記住這前車之鑒,別犯我們犯過的錯誤!”談到文學現象時,他們又說:“台灣年輕一代,有人隻強調文學的消遣作用,當作純粹抒發個人情感的手段,這令人擔憂。文以載道,寓教於樂,是我們中國的寶貴傳統,丟不得。道的內容、標準,可以隨時代發展而變化,而為文必須有益於世道人心這個原則不能變。娛樂的東西,也還要陶冶性情的。若把隻要名利不講良心的俗物當成青年模仿的偶像,中國人還有什麽希望?也對不起祖宗!”這些話雖說的是台灣,但對大陸也有現實意義,作為提醒怕不算為時過早。

我確實看到他們在文化道德建設上的努力和成效,台灣當然也有追星族,但更惹人注目的是書店中讀書購書的青年,在博物院熱情服務的“義工”(他們業餘來此服務,不取報酬),坐在故宮博物院地板上聽講解做筆記的小學生。

我在台南見到一對青年結婚,也穿禮服披婚紗,但是行禮後卻趕到鄭成功收複台灣的紀念碑前去拍紀念照。我故意問他們為什麽要在這裏照相,他們說鄭成功是使台灣回歸中國的功臣,當地人尊為“開台聖王”,在這裏照相表示不忘根本。鄭成功受降碑不遠處就是清朝皇帝為他建的“明延平郡王廟”。盡管鄭成功一生是堅決反清的,清朝皇帝還是為他建廟。可見“咱們中國人”向來講究內外有別。不因內部紛爭而影響一致對外,中國人是有原則講分寸的。

台灣歸來使我更堅信祖國會統一,中國會富強。因為兩岸都為“咱們中國人”的大事操心,都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十幾億人口,五十幾個民族的泱泱大國。還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