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怎樣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聰明,這兩個漢字很有學問,一個從耳,一個從目,可見,多聽多看人就聰明。耳聰目明,都是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

有一次,浩然在北京作協的會上說:“我看作家都是人精。”當時北京作協有30位專業作家,一多半沒上過大學,怎麽會聰明到“人精”的程度呢?我看就在於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曆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譬如楊沫,半自傳體小說《青春之歌》的讀者就很容易理解“林道靜”的經曆。又如蕭軍、駱賓基、雷加,都是“九一八”事變時東北的文學青年,逃到關內,在上海、武漢、延安、香港等地從事革命文學活動,他們的作品都來源於火熱的鬥爭生活。年輕些的如鄧友梅,12歲當小八路,經曆了日寇殘酷的“大掃**”,13歲被抓到日本當勞工,14歲又進新四軍文工團……這樣的經曆,今天的孩子無法相比。浩然當過兒童團長,其作品主要是他熟悉的農村生活。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這些人沒法上大學,豐富的鬥爭生活使他們變得很聰明,在多聽、多看之外,還有多想、多寫,實踐出真知,才變成了“人精”。

今天的孩子肯定更聰明。除了有個穩定的學習環境之外,電視、電腦、錄音、錄像,都是我們小時候根本接觸不到的,何況現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呢。有人說,現在的小學生,知道的事情比從前的秀才多;中學生除了寫字和古文不如從前的狀元之外,知識結構比狀元郎寬闊得多。在我國,電視進入千家萬戶是近20年的事,也是一件改變人們生活的大事情。兩歲的孩子會看天氣預報,三歲的孩子看到埃菲爾鐵塔就能認出巴黎。可見今天的兒童也是“人精”,不可等閑視之。

利用雙休日和假期帶孩子參觀博物館,逛公園,到郊區或外地旅遊,都是“多聽多看”增長見識的好機會。我小時候沒有這些條件。前文說到,“七七”事變後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從北京逃到天津英租界,她就給我講過什麽是租界,中國的地盤上為什麽有外國租界?後來搭乘招商局的輪船經青島、上海、廈門、汕頭到香港,每到一地,媽媽都要帶我上岸看看,講當地的特點和物產,結論總是“咱們地大物博,中國不會亡!”住在香港的棚戶區,她也曾帶我到繁華的大街看看,講林則徐燒鴉片的故事,說“這裏為什麽叫維多利亞港灣?”“為什麽英國人住高樓大廈,中國人反而住棚戶區?”當時我不滿七歲,媽媽的這些話卻一直記到了今天。我認為這是非常生動的、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受的愛國主義地理課。以後在中學的課堂裏,老師再講有關的曆史、地理課文時,不但容易理解,記憶也更深刻了。

您是否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呢?北京的博物館就很多,然而前去參觀的青少年卻很少。其實,不論曆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科技博物館、自然博物館,那裏都是知識的寶庫啊。帶孩子參觀博物館,雖然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某一門功課的分數,卻可以擴大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孩子愛好學習的興趣。參觀博物館,好比實物教學,比閱讀課文和聽老師講課的印象更深刻。“為學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讓孩子多看一些事物,就是給孩子的知識結構打下比較廣闊的基礎;而知識結構狹窄,單攻一門,那“塔尖”也是高不起來的。為什麽不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呢?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說:大概就因為做父母的缺乏“博物館意識”。

帶孩子逛公園,除了遊樂和休息之外,還可以增長知識。譬如看定陵地下宮殿;(闖王進京,崇禎皇帝自縊的)景山公園;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遺址;明、清故宮;“東方第一皇家園林”頤和園……再有意識地讓孩子聽一聽有關的講解,我國近代史的許多實景也就展現在孩子眼前了。看世界公園的各國微縮景觀;民族公園不同風格的建築物,同樣可以增加感性知識。如果孩子在閱讀文學名著《紅樓夢》,再去看看大觀園公園,更會興趣盎然。去植物園、動物園,尤其是野生動物園,必定受到孩子的歡迎,動物是兒童天然的朋友嘛。這些“直觀教育”,寓教於樂,孩子們沒有思想壓力,高高興興地就獲得了知識。

您是否帶孩子外出旅遊呢?城裏的孩子到郊區看看,農村的孩子到城市看看,組織學生參加夏令營、冬令營和野營、野炊活動,有條件的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到外地旅遊,包括乘坐火車、輪船、飛機,或者馬車、纜車,都會使孩子大開眼界,多方麵地增長見聞——知識。

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提高其生活能力和使之變得更聰明的重要方法。從小就讓孩子自己洗臉、刷牙、穿衣、穿鞋襪、鋪床疊被,把自己的文具、書包、玩具整理好。長大一些之後,還要鼓勵他做家務,先是把自己用過的碗筷收拾到廚房,自己洗淨;進一步還要幫助父母擦桌子、掃地、洗碗筷,不要怕孩子洗得不幹淨,那就教他多洗幾遍。也不要怕他沒時間,吃完飯就去做作業,效果並不好。還要向他說明,他是家庭平等的一員,分擔家務勞動是他應盡的義務,能做的事情不做,不會做的事情不學,就是懶惰,而懶惰和依賴是沒出息的表現。當然啦,在他學著做家務的時候要多加鼓勵和表揚,人都是有上進心和好勝心的,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動手是光榮的,懶惰和依賴,當少爺小姐,“小皇帝、小公主”是無能的表現。

其實,當家長的也要知道讓孩子自己動手的重要性。因為多動手的孩子就聰明。這有科學道理。古人說“十指連心”,因為從前人們認為心是管思想的,漢字“思想”都從心嘛。現代醫學證明了大腦管思想,但有很多成語諸如“心想事成”、“全心全意”,改不勝改,隻好保留下來。我這裏要說的“十指連心”應該是“十指連腦”,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了多動手可以激活腦細胞,右手連著左腦,左手連著右腦,十指活動足以鍛煉大腦。我曾經寫過一篇隨筆《搓麻》,說打麻將包括“搬磚砌牆”,尤其是摸麻將牌,增加手指的活動和靈敏度,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道理也在於“十指連腦”,因此,可以說,多動手的孩子一定聰明。

您知道嗎?近幾十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一種新文盲,或曰功能性文盲,這些年輕人都有較高的學曆,大學畢業了,卻不會算術,不會寫信,甚至不會讀書看報。據報道,這種新文盲在美國和英國各有300萬。出現新文盲的原因就是孩子們的生活太方便了:到處都有電話,床頭、衛生間、汽車裏都有,還有移動電話,有事就打電話,用不著寫信。電子計算機的普及,還有計算器、信用卡,使得小孩子做作業、買東西都不用心算、筆算,犯不著經受“雞兔同籠”之類四則題的磨煉,連“九九表”都不會背,也能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電視更是孩子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家家有電視,車、船、飛機裏也有,電視內容無所不包,上百個頻道24小時滾動播出,躺在**也能看電視,孩子放學回家就看電視,何必讀書讀報?許多孩子連“小人書”也沒看過。上大學和工作以後,更有電腦網絡、傳真、錄像、錄音、複印機,現代化使人懶得動手。因此,許多孩子從小就缺少筆寫、筆算、心算和閱讀的鍛煉,或者說沒有開發這些領域的功能,也就造成了功能缺陷,出現新一代功能性文盲。

我在紐約、洛杉磯、休斯敦都見過這種新文盲。一次“黑色星期五”,電腦病毒作祟,洛杉磯的公司、銀行紛紛停業,工廠停產,機場停飛,整個城市幾近癱瘓,嗚乎哀哉。超級市場的出口排起長龍大隊,收銀小姐拿著個計算器,忙得滿頭大汗,還要請顧客自己算一算貨款加上7%的所得稅總共是多少?

我們作家代表團乘大巴在美國東部旅遊一周,年輕的導遊員安琪兒十分能幹,他是華裔大學生,國語(北京話)和英語是他的母語,還會講粵語、閩南話,以及簡單的日語和法語,會講故事,說笑話,唱歌也很好聽,聰明活潑,服務周到,很快就和遊客們結成了朋友。他每天在車上收一次小費,大大方方地說:“我們導遊和司機是靠小費生活的。每人每天向每位旅客收取3美元,車上總共48位旅客,您算一算這是多少錢?並不多吧?可見美國的導遊和司機生活並不富裕。”此時司機必定插話:“安琪兒是一位優秀的導遊員,他會很好地為大家服務!”安琪兒也說:“他是一位優秀的司機,每天都很辛苦,為了保證大家旅途安全,他時刻都是小心謹慎的!”互相誇獎幾句之後,安琪兒就開始挨個兒收小費了。入境隨俗,大家也都樂意給小費,況且要價不高,每位旅客一天才掏6美元嘛。大家掏錢的時候並不小氣,一般都多給一些,整票也不要找回零頭。安琪兒笑眯眯地說著“謝謝”,把錢放進他的挎包裏。一次中途停車吃午飯,旅客們都進了麥當勞快餐店,我返回車裏取一件東西,恰好看見安琪兒和司機分小費:安琪兒把挎包裏的鈔票統統倒出來,你一張20元的,我一張20元的;你一張10元的,我一張10元的;你一張5元的,我一張5元的……最後剩下一張了,沒法平分,安琪兒做出撕成兩半的動作,當然並沒有真撕啦,而是笑眯眯地拍給了司機。如此分錢,有點像幼兒園的孩子分糖果。

又一次在紐約乘出租汽車,到了地方,計價器顯示應付28美元。由於沒零錢,我給司機58元,讓他找回30元。這位司機怎麽也想不通,皺著眉頭說:“總共才28元,我為什麽反而要給你30元呢?”

上個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期間,有兩則新聞報道反差極大。一是美軍前線的武器裝備急缺若幹零件,便將這些零件的數碼編號發送給衛星,又立即轉發到設在澳大利亞的美軍倉庫,那邊也是由電腦檢索提取,當天就可以裝上飛機運往前線。可見數字化的威力,你不能說美國人數學水平不高。另一件事發生在德國空軍部隊,北約的指揮部調遣德國飛機轟炸科索沃某目標,這些待命於基地的轟炸機原本3分鍾就可起飛,然而電腦發生故障,隻好由人工計算有關數據,結果費時3天,耽誤了戰機。你又怎樣評價德國空軍人員的算術能力呢?

日本人就比較聰明,雖然電子計算機已經普及,他們在中、小學又恢複了珠算課和勞作課,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多動手,避免出現功能性文盲。他們堅持使用筷子,而且認為這是一種有益的“筷子文化”。許多日本人還喜愛書法,喜歡搓麻將牌。這都是多動手——鍛煉大腦的好方法。

我國是珠算、筷子、書法和麻將的故鄉,有人說這也是中國的“四大發明”。

用兩根筷子夾起光滑的油炸花生米,或從米飯裏挑出一粒小小的稗子,這對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韓國人、越南人……“筷子文化圈”裏的人們)來說,真是“家常便飯”了。但在歐美人看來卻如同表演雜技。西餐的餐具好幾樣,兩隻手拿著刀叉吃飯,這在中國人看來又顯得笨拙了,一隻手能辦到的事,何必用兩隻手呢?

中國人曾經用算盤跟電子計算機比賽,甚至用心算(速算法)跟計算機比賽,互有勝負,雖敗猶榮。美國人用智能計算機“深藍”跟國際象棋大師比賽,互有勝負,但是,即使大獲全勝,又能說明什麽呢?是想證明機器比人更聰明嗎?難怪有哲學家說:人類創造了智能機器,人們將要變成機器的奴隸了。

練習書法,揮毫潑墨,舞龍走蛇,力透紙背,對身心有益,被認為是老年人的愛好,可以益壽延年。其實,寫字繪畫(書畫同源),包括硬筆書法,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樣有益。老一代知識分子大多寫得一筆好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要用毛筆寫大字,從描紅學起,一筆一畫,橫平豎直,端正勻稱,“字無百日功”,從小打下個基礎,再也不會像今天大學生寫的字如螞蟻爬。寫一筆好字多麽風光!而且好處不止於此,多動手還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

西方科學家認為東亞國家“筷子文化圈”的人們之所以靈巧,與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筷子、算盤,喜愛書法、刺繡和“食不厭精”的烹飪技藝直接相關。並且由此推論,這就是我們在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棋牌和雜技等技巧含量高的比賽中頻頻獲勝的原因。

所謂“筷子文化”,說的就是手指頭經常性的靈巧活動,也就是“十指連腦”,激活和開發大腦,使人變得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