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上個世紀70年代,北京西城區一所條件較好的幼兒園招生,報名的孩子很多,還要經過考試。試題“你最愛誰?”標準答案是“最愛毛主席”。可惜這些三四歲的孩子沒一個如此回答的,多數答案是“愛我媽”,還有“愛小貓”、“愛小狗”的。有關部門為此發了一份“內部情況簡報”,大意是說孩子們的答案並沒錯。這是“文革”期間,簡報不敢直接批評那個“標準答案”,而是從側麵提出問題,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看過這份簡報,心想,三四歲的孩子,最愛媽媽,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麽?如此政治化的“標準答案”倒是脫離了幼兒的思想實際。

80年代強調解放思想。當時電視台有個流行的節目“智力測驗”。我也寫了一篇小小說《智力測驗》發在雜誌上,還被拍成電視短片。內容如下:

一個小型攝製組來到某機關進行智力測驗,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個圓圈兒,問機關幹部“這是什麽?”科員不敢回答,看著科長;科長看處長;處長看局長。局長發了脾氣,反問電視節目主持人,“誰批準你們來的?黨委沒討論!”攝製組又來到某大學,測驗題同前。大學生們看了一會兒,不敢回答,反而哈哈大笑:“用這麽簡單的問題來考我們,不是開玩笑嗎?”攝製組來到一所中學,用同樣的題目測驗。中學生在老師的監視下規規矩矩地坐在教室裏,望著黑板上畫的圓圈兒,隻有老師預先指定的兩個尖子學生起立回答,一個說,“這是阿拉伯數字0”,另一個說,“是英文字母O”。攝製組最後來到幼兒園,在黑板上畫個圓圈兒,孩子們很活躍,爭著回答:“是月亮!”“是燒餅!”“是鐵環!”“是皮球!”“是李穀一唱歌的嘴巴!”

小說到此為止。我想說明什麽呢?今天倒是可以做些解釋。有人統計,一個孩子從上小學到大學畢業,要回答六千多個考試題、作業題和課堂提問,每一個試題都有標準答案。答錯了就要扣分,而分數又決定著學生的優劣,說明教師乃至學校的成績。事實上,許多問題都有第二答案、第三答案……隻有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的孩子才是好學生嗎?能獨立思考問題,答案“出格”的孩子就是劣等生嗎?應該看到,這種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的“應試教育”必然培養出許多“考試機器”來。這種思想上的“規範化”從小就限製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前不久,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在北京科學會堂演講時,談到美國的中學裏,考前幾名的大都是華裔或亞裔學生,美國學生往往考試不及格。而美國的科學技術是全世界最發達的。這為什麽呢?他說,“大概就因為美國的中學生考試不及格。”這句話獲得在場二百多位科學家會心的笑聲和熱烈鼓掌。

楊振寧抗戰時期讀西南聯大,之後又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以及長期在美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他對中美教育思想和方式都有切身體會。我想,他所說的美國中學生考試不及格,而美國的科技最發達,並非一句笑話,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由此聯想到,我國的中學生在多次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物理考試中摘取金牌銀牌,此後卻沒見到有關他們成為世界級科學家的相關報道;而那些“考試不及格”的美國中學生,為什麽成人之後發明創造碩果累累,以及年年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呢?

《共鳴》雜誌2002年第6期的一篇文章《預警信號:我國青少年創造能力低於英美》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研究和解釋,可供學校和家長們參考:

在全國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教育專家和有關人士認為,中國學生的智商不低,可是科技創造力卻明顯低於英美等國家。

一項抽取2000餘名中學生樣本的研究表明,在衡量青少年科技創造力的7個項目中,我國學生隻在創造性問題解決方麵(即通常說的解題)強於英國青少年,而創造性物體應用、創造性問題提出能力、產品改進能力、創造性想像力、實驗活動設計能力、創造性技術產品設計能力等6項,都明顯弱於英國青少年。

根據另一項有關中、美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研究,我國青少年創造力較弱的原因有兩方麵,即人格因素和環境因素。中國青少年在創造性人格自評、創造力自評方麵較美國低,美國家庭、學校、社區在青少年科技發展方麵明顯比中國做得好,如中國家庭不鼓勵創造、探索、冒險,學校以考試成績評價為主,答案以確定性為主,社區很難為青少年提供科技、環境、語言、音樂活動。

專家認為,中國青少年智商高,而創造力弱,原因是社會文化大環境影響的結果。要改變這一狀況,首先學校要開展創造性品質的培養,解決教師的觀念和知識落後問題;其次是將創造力培養滲透到各學科教學當中,而不是單靠一個學校科技節來解決問題。

這篇文章提到的我國“社會文化大環境”造成了青少年“智商高,創造力弱”的問題,必須給予重視。他說得很準確:家長“不鼓勵創造、探索、冒險”;學校偏重考試,分數第一,而考試題的答案又是“以確定性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準答案”、“惟一的答案”、“死答案”,考生若是有一些自由發揮,有點“出格”,反而要扣分。這種考試製度,嚴重地挫傷了青少年的創造性能力,禁錮思想,好比逼迫千千萬萬青少年去過獨木橋。這種考試製度和教育思想,可以把思想鮮活的青少年變成書呆子,我上學的時候就有“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和“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因此,必須看到我國科舉製度的種種弊端,切實改革考試製度,改變上述“社會文化大環境”,讓我們的孩子既聰明又能幹。

我國的科舉製度始於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用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比“任人唯親”是很大的進步;但是它要求學生苦讀聖賢書,“十年寒窗”,以先賢的論述規範青年人的思想,也就帶來了禁錮思想的弊端。到了明、清王朝,以八股文應試,進一步把考生的思想死死地限製在這些條條框框裏,嚴重阻礙了人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歐洲文藝複興、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還陷在“非禮勿聽,非禮勿視”、“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食”的泥淖裏。以至發明火藥的國家反而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打得落花流水。推翻封建王朝,廢科舉,批八股,辦新式學校,“五四”新文化運動,都給國人帶來一次次思想解放。然而,直到今天,我們的考試製度仍然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巢穴。認清這個現實,家長們就要積極配合教育製度的改革,要看到青少年全麵發展的素質教育遠比“分數第一”重要得多、優越得多。

有一本熱銷的書《清華北大人大十省高考狀元向家長老師呼籲——請你這樣教育我》,其中宋婷寫的《老師把我培養成考試工具》真實生動,請允許我摘抄一段高三語文老師與宋婷的談話:

“你其他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為什麽語文總在十幾、幾十,甚至一百多打轉。這是不正常的。你語文不好肯定不是智力問題,為什麽總上不去。”

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歡語文的考試形式。”

他說:“我也不喜歡,但這不是你喜歡不喜歡能改變的。我也不喜歡教書,但我還是很盡責,人要分清輕重。是你的前途重要還是你的意願重要?你現在處於這個教育製度下,就得按它的規則來。等你出去後,就可以按你的意願了。你要現實一點,認清你現在的任務和責任是什麽。明白嗎?我要把你這孤魂野鬼拉到正確的軌道上。”

“好好去研究一下曆屆高考題,找找規律,有些人語文功底並不好,但能取得高分,就是因為他們摸透了這些規律和解題技巧。你的功底不錯,為什麽不試試?你現在要做個功利主義者,為考試做考試的準備。考試製度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它的生命力能維持這麽久,就說明有它存在的理由。至少目前為止沒有比考試更適合的方法來選拔人才,它是相對比較公正的。”

“你的作文為什麽總上不去?你還沒有把握考試作文的要求和精髓。它的要求我想你是很清楚的。為什麽總是按自己的意思想當然?那些範文你有什麽看法?……”

他總在把我培養成一個厲害的考試工具,而我違心地接受了他的建議:先成工具再變回人。

我高三的語文……在一顆功利心的驅動下我老老實實地做了一個虛偽的考試工具,安安分分地去尋找規律,去投機取巧,到後來,有幾次躥到第一。

這是一位“高考狀元”的自白,也是一位高中老師的自白。從表麵上看,宋婷以高分考上了名牌大學,而且是“狀元”,她是成功者;老師把宋婷“這孤魂野鬼拉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也是成功者。然而,實際上,老師和學生都處在這種考試製度的強迫下,老師違心地要求宋婷“你現在要做個功利主義者。……等你出去後,就可以按你的意願了。”宋婷“在一顆功利心的驅動下……做了一個虛偽的考試工具……去投機取巧……先成工具再變回人。”

問題已經很明顯了。為考高分而投機取巧,“虛偽的考試工具”怎能掌握真學問?中學生的可塑性很強,是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思想方法逐漸形成的重要階段,老師怎能教育學生先做功利主義者,畢業以後再好好做人呢?而學生“先成工具再變回人”也要繞一個很難很難的大圈子吧?在這種“模子”裏,青少年可貴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必然受到傷害。

任何發明創造的前提都是一種假設。能否提出這種新的(不同於學校考試題標準答案的)假設,就仰賴於人們的想像力;而證實或實現這個假設,除了基礎知識還需要創造力。誠然,讓孩子上學讀書就是為了掌握基礎知識,但是學校和家長又不可把學生培養成考試工具,當分數的奴隸。

我很喜歡“學生”這個詞。它的本意就是學習生活,學習人生的知識和本領。不論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處在學習的長過程之中(即使大學畢業了,學習知識和本領的過程也不能結束,當今科技日新月異,要與時俱進,就得不斷學習),由此看來,在這個學習的長過程之中,有幾次考試不及格,那真是很自然的小小插曲了,何必大驚小怪!他還在繼續學習嘛。國內有些學校取消了(考試不及格就)留級的製度;有些學校不再評定“好學生”和“差學生”,也因為他還在繼續學習嘛。評定一個老人尚需“蓋棺論定”,你怎能根據幾次考試的分數就評定一個學生好壞呢?切不可把“差生”、“留級”、“頑劣”之類的帽子扣在孩子頭上,這種壓力往往不會變成動力,卻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時傷害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回過頭來再看楊振寧博士所說的“美國中學生考試不及格”與美國科技最發達之間的辯證關係,我以為,就是他們沒有把考試不及格看成什麽嚴重問題,不給孩子施加精神壓力,保護了青少年的自信心、自尊心、想像力和創造力。舊中國的舉人、進士會做八股文章,現在的中學生能考高分,然而從自行車到飛機,從電話到電腦,從步槍到火箭,還是處處模仿人家的發明創造。看來,“分數第一”、“考試工具”、“考試製度”等等“應試教育”的弊端非改革不可了。作為家長,也要改變這種教育思想。“望子成龍”,並不是要求孩子成為“考試工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