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月城雕塑

西昌市的雕塑很有特色。第一個是老城區街頭的大理石雕:一輪新月。設計古樸,製作精美,齊胸的石礎上有邛海卷起的浪花,高聳的山巔托著彎彎的月牙兒。《中國航天報》的記者小趙給我在這月牙兒下拍了一張很好的照片,如果不加說明,別人看了還可能認為我是回民呢——這月牙兒的造型很像銀川清真寺頂的新月。但這裏不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

西昌原屬西康省,解放後劃歸四川,坐落在四川盆地西南“盆沿”的雲貴高原上,海拔兩千米,天高雲淡,這裏看月亮的確比“北京的月亮”大一圈兒。因此西昌又有個美麗的名稱:月城。

第二個是市中心的巨型石雕像,也是彝胞的驕傲。當年紅軍長征路過涼山,劉伯承將軍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許多彝胞為紅軍帶路、送糧,青壯年還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這座雕像由冬青綠籬環繞,花崗岩的石礎就有兩米高,氣勢恢宏,再現了劉伯承與小葉丹舉杯結盟的豐采。

第三個是新城區街心花園裏醒目的火箭模型,挺拔秀麗,通體銀白,直指藍天,威武壯觀。火箭上部漆印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有“LM-2E”標記,是長征2型捆綁式火箭的縮寫。說起“長2捆”,它是我國高科技的結晶,是全國人民和海外華人的驕傲。自1985年我國代表在日內瓦宣布中國火箭可為發射外星提供商業服務以來,西昌基地已承擔了多顆歐、亞衛星的發射任務。前幾年為澳大利亞發射美造通訊衛星,由於衛星重量較大,需用大推力火箭,我國科學家便在長征2型火箭上捆綁4個助推器,將衛星送到3萬6千公裏的高空“定點”——與地球同步運轉。現在我們又有了“長3甲”等三級火箭,今後將有更多國內外的衛星在這裏發射,西昌因此又獲得一個現代化的美稱:航天城。

西昌火箭發射中心是對外開放單位,它美麗的花園裏還有一座金色的萬戶雕像。萬戶是我國明朝的一位武官、“科學迷”,也是全人類第一個乘坐火箭升空的探索者。雕像是根據史料記載進行設計的:萬戶坐在椅子上,肩頭捆紮著鳥翼式的翅膀,背部和椅子四周綁滿了碗口粗細、一尺來長的火箭。用世俗的眼光看,這些火箭如同煙花爆竹之類的“起花”,萬戶也是個著了魔的狂人吧。然而,他真的點火升空了!結果是悲壯的。四百年後,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將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以紀念這位勇敢的科學家和偉大的航天先行者。

我站在萬戶雕像麵前,沉思良久。中國是火藥的故鄉,也是火箭的故鄉,由於封建主義“官本位”的社會意識,各種典籍,包括文學、戲劇、雕塑,大量作品過分宣揚帝王將相“推動曆史前進”的功績,卻不認識或不願承認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偉大作用。事實上,火藥、造紙、活字印刷、羅盤、火箭的發明,都促使全人類在軍事(戰爭及版圖)、文化(信息傳播)、航海(包括發現新大陸)、宇航(人類衝出地球,進入宇宙)等領域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偉大革命。沒有這些發明創造,怎有當今的世界格局和現代文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前不認識這條真理,發明火藥的國土反而遭受洋槍洋炮的**,今天開始認識這條真理,萬戶雕像才有可能在航天城豎立。這也是宣傳上的一大進步。城市雕塑,能夠反映一座都市的曆史和精神文明,西昌市在這方麵給我留有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