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巧妙地轉化矛盾

今天做父母的人,中、小學生的父母們,二三十年前也是小孩子。今天的政府公務員,聰明的科技人員,能幹的企業家,很有學問的專家教授,從前也當過學生。您不妨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往事而有趣者就是故事,想想“家長”是怎樣對待你的?哪些公平,哪些不公平?哪些對你的性格、成長有益,哪些有害?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有助於你正確地對待你的子女。

我小時候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那時候北京的冬天比現在冷得多,要穿棉衣戴棉帽,出門還穿棉袍。過年那天,媽媽給我穿了一件新棉袍,一再叮囑別弄髒了。我去胡同口的公共廁所出恭,家裏的大黃狗總是跟著,怕弄髒新棉袍,就脫下來給狗穿上了。待我解手完畢,大黃狗已經跑回家門口蹲著,那件新棉袍卻不知被什麽人扒走了。媽媽氣急敗壞地要打我,還要打狗。爸爸趕緊出來攔住,笑著說,“孩子沒錯兒,他是怕弄髒了新棉袍。大黃狗更冤枉,它哪兒穿過袍子呢?算啦,別打啦,還是高高興興地過年吧!”爸爸是國文教授,很有學問的人,從來不主張打孩子。他的一段話,不但免去孩子挨打,化解了家庭矛盾,還把這件不愉快的事情推向了藝術境界,多年來都是我們家庭溫馨和睦的趣談。

弟弟在家裏受寵,常常與我發生矛盾,媽媽總是那句話,“大的應該讓著小的!”不講是非,簡直要影響我的性格了。爸爸的做法不同,每當弟弟弄壞了我的玩具,或是抓人、咬人,他就拿出個小本來,認真地記上一筆賬,說弟弟年紀小,不懂事,等他將來長大了,一定要按照“賬本”向我賠不是,道歉。見到爸爸的態度很認真,弟弟知道自己錯了,有些害怕,至少在一段時間裏不敢再向我挑釁。我也感覺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對待。

又一次,我和弟弟帶著大公雞睡午覺,起床後,好心好意讓大公雞多睡一會兒,用棉被蒙住,拿枕頭壓嚴,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待到媽媽疊床時,才發現大公雞差點沒憋死,還拉了一被窩稀屎。媽媽氣昏了頭,攥著雞毛撣子等我們放學回家。幸好是爸爸先回到家裏,又攔住不讓打,對媽媽說,“這事可得研究一下:孩子是好意。而且,大公雞怎麽就不能睡午覺呢?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砍斷孩子們幻想的翅膀!”當年我並不懂得什麽是“幻想的翅膀”,長大成人,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後,才明白了千萬不要傷害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兒童天真無邪,頭腦裏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卻有個美麗的“童話世界”,這也是“人之初,性本善”吧。做父母的應該保護孩子的想像力,了解兒童心理,承認孩子的許多想法本來就不可能與大人相同,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天真的,“出格”的,不現實,富於幻想色彩,這有什麽不好呢?應該認識到,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是很可貴的。人世間各種發明創造的初始狀態,都富有幻想色彩。哪項創新不“出格”呢?英國人布萊克有句名言:打破常規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雖然我們並不要求兒童搞發明創造,但是兒童的想像力應該得到愛惜和保護。我參觀過中學生的“小發明”展覽會,各種展品琳琅滿目,一件件都凝結著孩子們的聰明才智,使我相信這些孩子當中將來必定會出現發明家、科學家、有才華的工程師和建築師。

我的母親畢業於天津女子師範專科學校,當過中學美術教員和小學校長,這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已經是文化程度較高的新女性了。但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死板,又很嚴格,要求我和弟弟事事循規蹈矩。後來我想,假如我們被母親管教成了“小大人兒”,木木訥訥,或者小孩子說大人話,那多討厭呀。幸虧我父親是個“開明家長”,不讓砍斷孩子“幻想的翅膀”,才造就了我弟弟這位有才華的高級工程師,他主持設計的幾座建築物,被譽為“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品”。至於我本人,當作家,寫小說,“文無定法”,要有點兒創新,靠的也是想像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