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活,通篇活

編輯部把老朋友鄧宏順的新作《鄉村博士帽》交給我,囑我看過後寫幾句讀後感。

拿到稿子,便來到我那百友書屋看起來。看著看著,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十分熟悉卻又離別多年的故鄉,走進了我一直思念著、卻又多年不見的鄉親們中了。兒時,蹲在母親身邊,看母親在門板縫隙的光亮處照看雞蛋的鮮寡;和小夥伴一道,看鄰居嬸嬸家的豬婆子下崽;跟大人們一起下田栽秧……一幕一幕十分親切的情景,浮現在自己眼前了。頓時,我感到麵前的空氣無比新鮮起來,令人心肺舒暢。這新鮮的空氣,就是這部作品字裏行間飄逸出的濃鬱的鄉村生活氣息啊!

文學即人學。文學中的小說尤是。一部小說裏的人物如果不“活”,那不是一部好小說。人物要怎麽樣才能“活”起來呢?有經驗者說,要從生動的語言裏走出來。老實說,《鄉村博士帽》語言十分平實。然而,它卻平實得很生活化,很個性化,因而很有“嚼”味。嚼著嚼著,就有人影兒在麵前晃動了。二要從鮮活的細節中站起來。這篇作品,也沒有曲折動人的故事,通篇是鄉間平淡無奇的生活瑣事。諸如牛工換人工,豬郎牯配種換小豬崽,用人工換抱雞婆孵小雞,等等。然而,這些瑣事,卻是從老博士與小博士兩個農婦為著各自的利益而較量心智中冒出來的。於是七十多歲的老嫗——老博士張媽與三十多歲的少婦——小博士米嫂,就鮮活地從這些瑣事中站起來了。米嫂,一個鄉村小寡婦,嫁給全村最窮的光棍漢進哥後,靠自己的智慧與勤勞,一步一步擺脫貧窮,走向富裕。在這一步一步脫貧致富的過程中,一個有心智、肯吃苦、渾身充滿陽光的鄉村少婦的形象,就活脫脫地站在讀者麵前了。

人物活了,全篇就活了。

感謝宏順帶給我一次愉快的鄉村遊。

(原載2011年第6期《創作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