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河畔說美酒

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嶺間,流淌著一條美麗的河。原本,她在華夏大地上,並不知名。上世紀三十年代,這裏來了一支隊伍。在一位偉人的指揮下,這支隊伍在這片山嶺裏,在這條河流上,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出奇製勝的戰爭史奇跡。後來,一位外國記者問這位共和國的締造者:“您這一生,哪一場戰役是您的得意之筆?是遼沈、平津,還是淮海?”他沒有思索,就十分肯定地回答這位記者:“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

共和國記住了這條河,中國革命記住了這條河,這條河從此聲名顯赫。

為此,這條河被人們稱之為英雄之河。

這條英雄之河,又是美酒之河。被譽為國酒的茅台,產自這條河邊;稱雄華夏大地的習酒、郎酒,也都產自這條河邊。有趣的是,當年英雄四渡赤水的四個渡口,有三個就在酒廠旁邊。

為何這麽多的名酒都產自這條河邊?是這裏的水好?是這裏的人手巧?又是,又不全是。

很早很早以前,公路沒有進山,鐵路沒有進山。這裏的人們出山進山,靠的就是這條河,一批批山貨,靠它運出去;山裏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靠它運進來。就說那一日三餐離不了的鹽巴,就全靠這條河,從四川自貢運進來。這條河,又是這一方山民的母親河啊!

這條河從大山深處闖出來,水急灘險。船工、纖夫拉著纖繩,在河岸邊的陡崖上攀爬前行,身弓如猴,揮汗如雨。天黑下來後,他們到河岸邊的小夥鋪落宿。勞累一天,十分疲乏。落宿以後,夥鋪的老板,端出自製的高粱酒,供纖夫們解乏。於是,這條河邊,家家戶戶都是釀酒的高手。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製酒工藝便越來越高超。酒好不怕巷子深。漸漸地,這裏的酒就聲名遠播了。

十幾年以後,當年在這裏創造戰爭史上奇跡的那位偉人,站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第二年,以華茅、王茅、賴茅三個廠子合並起來的國營茅台酒廠成立了。一九五二年,今天的習酒廠也誕生了。當時,她是茅台酒廠的一個分廠,生產的也是茅台酒。後來,行政區劃變動,習酒廠區從仁懷縣劃歸習水縣。生產的酒也就更名為習水大曲,後改為習酒。如今,這個酒廠,又回到了茅台的懷抱,成為茅台集團中的一員。

酒,是神工巧手造出來的,而酒,更是天地的造化,大自然創造的精靈。一家一家酒廠,坐落在赤水河邊。赤水河,奔湧在一個一個狹長的山穀之中。於是,這些酒廠的廠區,就被擠壓在狹長的山穀裏。有一年,有人決策,要把茅台酒廠從山穀裏搬出放到遵義市區地勢相對平緩的地方來。他們在新廠區,同樣的師傅,用同樣的原料,同樣的工藝,而釀出來的酒,卻總是差一點味。後來,他們又從茅台酒取水處運來了同樣的水去釀造,仍然出不來茅台的味。習酒廠的董事長老張告訴我,釀酒的原料蒸熟後,放進地池裏發酵,吸收空氣中的各種微生物,產生自然的香氣。水可以運,而空氣怎麽運呢?赤水河道峽穀裏的空氣,是非常獨特的。這是天地的造化啊!

聽了董事長的這番話,我從心中發出感歎:赤水河,英雄之河,美酒之河,名副其實啊!

飲酒者,講究酒德。喝酒時,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耍狡。而造酒者,更要講究,講職業操守、職業道德。高德才能出佳釀。這些年來,市場經濟的興起,人們變得浮躁了。有些人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把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放到了一邊。許多酒就這樣變味了,名不副實了。而赤水河邊的造酒人,嚴格地遵循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工藝,一道一道地設關把卡。至今,隻有灌瓶等少數工序,采用機械,其他仍全部堅持人手操作。新酒釀出後,存入酒庫的大瓦罐中,茅台酒存五年,習酒存三年,少一天也不行。酒存在地窖裏,讓它們慢慢地自然老。存期滿了後,把數百個罐子中的酒勾勻成一體。這時候的酒自然天成了,再灌入瓶中,送到消費者麵前。

美酒河邊的造酒人,不僅職業操守高,而且社會責任感強,有擔當。它們造酒的原料,如果從加拿大等國進口,運到廠區,價格還比使用當地老百姓產的小紅高粱便宜一半多。但他們堅持用當地老百姓的貨。因為這山區老百姓的生活,還沒有擺脫貧困。他們責無旁貸地要幫老鄉們一把。這裏許多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學卻上不起。茅台集團下的這個隻有三四千員工的習酒廠,這些年,卻投入六千多萬元,供了一萬多名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學深造……

我們來到習酒廠的酒庫。廠裏的同誌從一個大瓦罐中取出收藏了多年的好酒,讓大家品嚐。頓時,一股濃濃的酒香,撲鼻而來。此時此刻,我忍不住想說:這濃鬱的酒香裏,有造酒人的美德,有造酒人的操守,有造酒人的擔當啊!

(原載2015年5月7日《貴州商報》,選入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中國精短美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