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法則

麵對苦難人生,有些人站立了起來,有些人卻倒了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在於每個人做人的目標不同,不同的目標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有了積極的做人目標將會引導你做一個真正的人。

《猶太箴言》說,在長距離賽跑中,堅定和穩重者會贏得勝利。

做人的法則就是要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那麽猶太人的做人法則到底是什麽呢?我們下麵要談的就是,如何欲望專一、勤奮努力、積極進取和挑戰自我,如何懷抱著希望奮鬥到底,才會奪取勝利,因為這是猶太人做人法則所包括的內容。

欲望專一 走向勝利

因為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所以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欲望。有了強烈的欲望,才可使你走向成功。所謂需要,就是沒有得到基本滿足的感受狀態,猶太心理學家馬斯洛·格金把人的需要分級排序,他認為,人的需要是由最低層的食物與性的需要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人需要了,才會采取行動。需要則是人一切行動的原動力和出發點。所謂欲望,就是指滿足自身需要的願望。自身需要的願望越強烈,你就越來越希望走向攝取需要的途徑,來滿足你的願望。比如,你渴望擁有100萬嗎?你渴望成為令人尊敬的企業家嗎?你渴望發明一種新的產品嗎?正因為人有這些需要的東西,就產生了欲望要攝取到這些東西,會付之行動。所以說,有了需要,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有了目標;樹立了目標,就有行走的方向。有了方向,你就會義無反顧地去順著這個方向走下去,走下去了就會取得成功,得到你所需求要的欲望中的東西。

欲望有多種多樣,如幾乎每個人都欲望得到需要的食物、性、衣服、住所、安全、歸屬、受人尊敬和其他一些東西,他們就會自我實現需求,去追求目標達到目的。因為欲望就是種種個體願望的舵,於是有了欲望前進就有了動力,它就像點燃了人體內的發動機,讓人們努力滿足和實現自己的目標,進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人類沒有了需求的欲望,那麽人類今天的一切也就無所謂存在了。

成功者強烈的成功欲望促成了他們進取的原動力,他們懂得前進的艱辛苦難,但他們有很好的心理控製能力,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麵性,有得到的一麵必然就會有失去的一麵。比如,今天晚上,你不可能既做在家裏享受輕閑,又同時在家裏做著工作。假如,你有50元錢,不可能既享受了美味佳肴,又看了電影聽了音樂會,還要去逛公園,在這裏你隻能選擇一項來花費這50元錢,否則這50元錢是不夠用的。做事業的人也一樣,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比如你一心鑽在工作中,顧不得照顧家庭、妻子和孩子,你有財富,但你卻生活得不美滿,因為你沒有精力來享受生活,倘若家庭、妻子和孩子及財富都沒有了,你還會有精力、體力、智力和時間,去重振精神,重新再來,重新創造。但創造成功,卻又失去了精力和美滿的生活。

所以,猶太人認為,我們不能控製一切的重要原因,是我們欲望太多了,分散了精力,使它不能集中,因為事業和家庭你隻能選擇一個項目來照顧,兩者兼得,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的攝取都需要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正如猶太商人所說的那樣:無需付出任何代價而獲得的東西通常一文不值。所以我們要想獲取有價值的東西,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當你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必須考慮怎樣支配你所擁有的資源,安排好對你來說最優秀的需求組合,然後再采取行動你必定會得到想要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你便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成功者了。

200多年前沃爾曼就指出,成功者在這些問題上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

首先,成功者在某一方麵的欲望異常強烈,往往要超出一般人的水平。對某特定目標的強烈渴望,是成功者前進的巨大動力。一般來說,那些成功的企業家不隻是這樣認為:我要過得好一點。而且他們會常常這樣想:我一定要成功。

其次,成功者懂得,為實現自己確立的目標,要放棄許多其他方麵的欲望,為了走向成功要懂得自我克製。精力與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有限的,如果你在每個方麵都有強烈的要求,往往會耗費你的精力,使你應接不暇,最後在任何一個方麵都難以取得較大的成就。而當你確定方向,瞄準目標,集中全力時,你就更容易成功。

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某方麵的欲望以求得資源效用的最大奉獻,這時,要控製好自己的精力以求得最大的滿足——成功,也就是說在欲望中計劃好舍誰取誰。

成功者為了他們晚年的榮譽,他們在青年時代就要付出很多;為了有更大的收獲,他們不得不放棄很多閑暇時間,不辭辛苦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很多成功者的創業資本都是他們在從事最普通勞動者的工作時一分一分地積蓄起來的,而積蓄資本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自我調控。

白手起家的富翁們,在性格上具有共同點:致富欲望和恰當的自我克製。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麵:第一,這些人對金錢的興趣濃厚,甚至是一種強烈的欲望;第二,這些人工作起來極其賣力,他們一星期都做滿7天,每月做滿30天,每年做滿360天;第三,他們有極大忍耐性和堅毅精神,極度自我控製,不因工作挫折而氣餒,永遠堅持自己既定的信念;第四,這些人剛剛起步時,即使一般人不屑幹的工作,他們都樂於接受。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成功是隻有欲望專一,才會自我控製走向勝利的恰當舉措。

勤奮努力 必定成功

我們知道,所有的偉人,包括心理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和著名的工匠,他們的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惜時如命的意識,和有勤奮實幹的精神,這從如下幾位著名人物身上就可以得到證實:

1.猶太思想家、曆史學家克維托·吉絲就是以勤奮刻苦著稱的。克維托出生在貴族家庭,他不很聰明,但是勤奮好學,為了工作盡心盡職。曾專門赴美國考察該國的機製,曆時達9個多月。回國後,他發表了《論美國的機製》一書,一舉成功。後來,他又出版了他的名著《舊製度與更新》。在《論美國的機製》一書中,克維托對美國的組織結構和體製、政治製度、鄉鎮自治、公民權利進行了係統的考察,大唱美國製度的讚歌。而更為重要的是,克維托在書中預言了世界更新趨勢的必然性,這使他成了所有專製者的敵人和所有熱愛自由者的朋友。

《論美國的機製》一書是克維托孜孜不倦地勤奮努力的結晶。克維托的朋友、同他一起到美國遊曆的夥伴古塔夫這樣描述克維托的美國之行給他留下的印象。他說:“克維托的本性是與懶惰格格不入的,無論是在旅行過程中,還是在休息的時候,他的頭腦一直在活動……同克維托在一起,他最願意與你聊天的內容就是什麽東西是最有用的。對他來說,最糟糕的日子就是無所事事的日子,也就是時間白白浪費了的日子;哪怕是浪費一丁點時間都使他坐臥不安。”

克維托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曾這樣說:“在生活中,人們不能一時一刻沒有行動;因為個人的外在努力,同個人內在的努力是一致的,隻有勤奮工作,才能獲得成功。”克維托成功的經驗也恰好說明一個道理:天生具有充沛精力和偉大才能的人並不一定就能取得偉大的成就,隻有勤奮認真,能充分發揮自己才能和力量的人才會取得偉大的成就。

2.著名的猶太心理學家沃爾曼·柯達斯在《窮理查德曆書》中說:“個人的勤勞實幹和奮發向上,是取得傑出成就所必須的條件;任何一種傑出成就都必然與好逸惡勞的懶惰品行無緣。正是辛勤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才使得人們富裕起來,無論在自我教養、在智慧的生長,還是在商業的興旺等方麵都會得到實惠,取得好的效果……事實上,任何事業追求的優秀成就都隻能通過辛勤的實幹才能取得……同樣完全正確的是,富裕和閑適對一個要達到最高教養的人來說是毫無必要的東西,而且那些出身於社會底層的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從未給這個世界增添任何巨大的、沉重的負擔。實際上,貧窮非但不會變成不幸福和痛苦,而且人們通過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實幹,或許會轉化成為一種幸福;它能喚起人們奮發向上的**,並為之勇敢地戰鬥。”而安逸閑適和奢侈浮華的生活狀態無法把人訓練成艱苦奮鬥的人,或者敢於直麵艱難的人;也不會促使人們認識到朝氣蓬勃、精力充沛和努力認真在生活中所煥發出來的巨大力量。

沃爾曼把自己的視野擴展到了更廣泛的領域,他把很大精力用來觀察職業、家庭、愛情、生活習慣、童年環境對人一生的重大影響。他在自己的作品和信件中,係統地考察了自製、慎言、秩序、堅定、節儉、勤勉、誠實、公正、寬容、整潔、平靜、忠貞、謙虛在人生中的價值。沃爾曼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通過對自己一生的細微觀察,得出一些普通人都能身體力行的成功經驗。

而在這所有的經驗中,名列第一的就是勤勞。在沃爾曼寫的書中,所有有埋頭苦幹、勤勤懇懇、刻苦耐勞、堅忍不拔品格的人都受到他的熱情謳歌與讚揚;所有有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缺乏毅力秉性的人都受到他的無情批判。沃爾曼說:“最窮苦的人也有位極頂峰的時候,在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沒有被證明有根本不可戰勝的困難。”這句話可以作為世界各國年輕人的座右銘。

3.著名的猶太物理學家與化學家道格爾·倫道夫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麽天才,他認為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奮鑽研點滴積累而成的。正如他所說:“從很大程度上講,推動世界前進的人並不是那些嚴格意義上的天才人物,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奮、埋頭苦幹的人;不是那些天資卓越、才華橫溢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論在哪一個行業的勤勤懇懇、勞作不息的人們……天賦過人的人如果沒有毅力和恒心做基礎,就隻會成為轉瞬即逝的火花;許多意誌堅強、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較為遲鈍的人,都會超過那些隻有天賦而沒有毅力的人。”

積極進取 挑戰自我

一個人有進取心表現在他敢於麵對困難永不氣餒積極向上,在風雨中挑戰自我,在艱難萬險中勇往直前。人生路漫漫,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萬丈深淵,在這樣一種境況下,沒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沒有敢於與困難做鬥爭的信心,就永遠不會跳出壑穀。正如猶太人所說:麵對困難,隻要富有進取心,困難就會一個一個被克服。

以色列廣告界的工作狂人克羅爾·杜布拉斯出生在貧寒的家庭裏,他邊打工邊學習。由於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沉重壓力,克羅爾對未來有些迷茫,所以,學習成了他的包袱,他沒有心思積極進取,所以,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裏不算很好。有一次,學校有個刊物要招主編,克羅爾想試試,但由於他的文筆不好,學習成績沒有達到主編職務的標準,而落選,他很喪氣。因為校長、老師、同學們都很看重那些有進取心的人。18歲那年克羅爾進了大學,兩年後他離開了大學,進了陸軍憲兵隊,在那裏他受到了磨煉,性格有些改變,他有了挑戰自我的信心,有了積極的進取心,他也沒有對學習失去希望,又一次進入了學堂,畢業後,離開了憲兵隊。他在《時代潮流》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魯比肯廣告公司的一位副經理知道了這個消息,馬上打電話邀請會見克羅爾,誠懇對他說,寫作在廣告公司很有用武之地,希望他能夠加盟該公司,他就會得到能夠發揮自己能力的小天地。這一天,魯比肯與克羅爾的談話長達兩小時,魯比肯的誠意打動了克羅爾,就這樣克羅爾選擇了這家廣告公司。

克羅爾一進廣告公司,就被破格提升為主管以色列國內廣告業務的總經理,克羅爾努力工作了2年,克羅爾被任命為總經理,執掌著擁有21億資產的魯比肯廣告公司的大權。克羅爾談及個人的成功時總是說:“隻要有進取心,困難是暫時的,通過努力,最終是能戰勝它的。”

20世紀70年代初,魯比肯公司經營不善,一些高級職員紛紛辭職另謀出路,克羅爾也曾動搖過。董事長奈伊·伊凡挽留他,並讓他把設計部整頓一下,設計部是公司的頂梁柱,對克羅爾來說從來沒有接觸過設計,但他的挑戰自我的決心促使他接受了這一任務,他分析了設計部的症結在於雜亂、驕縱,也就是明明在廣告設計上大有作為,可內部管理混亂,人員搭配不合理,沒有團隊的合作精神,有時候,甚至把客戶需要解決的問題壓了下來,置之不理,而且人人各行其是,各自為政。他認為設計部是決定公司興衰存亡的關鍵部門,搞不好會直接影響公司的運營。根據上述分析,克羅爾設計了一套管理設計部的製度和工作流程。

首先,調整設計部的領導班子,選拔一批精明、強幹、勤勞、能吃苦的骨幹;其次是堅決杜絕設計部工作自行其是,各自為政,不尊重客戶的現象。克羅爾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終於使設計部煥然一新,公司很快打開了新局麵,扭轉了形勢。從此,克羅爾也從普通的設計人員一躍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成為主管複雜的服務性企業的實幹家。

席夢思床墊公司突然宣布,要求終止委托魯比肯公司經辦廣告業務。克羅爾知道後,就與席夢思床墊公司談判,要求再給他一次機會,若再不成功,那時將負責補償造成的損失,在克羅爾的百般勸說下,席夢思床墊公司終於給了克羅爾這次機會,克羅爾感到這又是一次挑戰,挑戰使他感到刺激,在這刺激下,他可以衝破自我的極限,可以達到更高峰,積極進取的他馬上召集公司設計人員開會,僅僅用了36個小時,就準備出了一整套配有布景和音樂的“席夢思床墊公司”專題廣告藝術宣傳。該廣告在電視台一播放,立即得到企業界人士的關注,好評如潮。不出一小時,席夢思床墊公司宣布,鑒於魯比肯公司出色的廣告設計,取消同其他公司的業務合作。這次富有極大挑戰性的廣告戰,是克羅爾領導的一次漂亮的廣告戰,給以後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克羅爾就是一個不畏懼困難的人,他一生是“埋頭苦幹”、“循序漸進”的典範,他還成功地把一個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奪魁稱雄的進取精神運用到企業經營上,使他在奮鬥中屢屢得勝。他的信條就是:“隻要有進取心,困難是暫時的,挑戰自我,努力再努力,最終是能戰勝它的。”這種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終於使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總認為,成功最大的報酬是自我的滿足,而不是財富的累積;財富雖然重要,但是達到目標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成功指標。

記住,整體上人隻要有積極進取心,勇於挑戰自我,對自己的信條堅定不移,就沒有做不到的。

懷抱希望 奮鬥到底

如果一個人不僅具備了經營所需的基本素質,而且擁有了自身的優秀品質,那就懷抱 希望,永遠不放棄走向成功的決定,奮鬥到底,最終勝利是屬於你的。

傳說中,美國猶太名將占西士·多倫,在他年青時,在一次戰役中,他受了傷,敵人在後麵緊緊地追趕著,他感到渺茫,逃不出去怎麽辦?他跑累了,不得不想著要躲起來,聽天由命。這時,他看見了一間坍塌的破屋,覺得在這裏可以避難一時,於是他跑了進去。他靠在破屋的一個角落,便陷入了困惑與沉思中,這時,他看見一隻螞蟻吃力地背著一粒大米向前爬進。螞蟻重複了5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個突出的地方連同大米一起摔下去——它總是翻不過這個坎。哦,瞧!到了60次,它終於成功了!這隻螞蟻的所作所為極大地鼓舞了這位處於彷徨中的英雄,使他開始對未來的勝利充滿希望,他重新振作起來,堅強地站了起來,衝出重圍,在以後的幾次戰役中,那隻螞蟻搬大米的情景總是激勵著占西士勇猛殺敵,充滿希望,奮鬥到底,結果他戰戰告捷。

占西士退休後移居美國,他攢了不少錢,他突發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鋪設一條通往歐洲和美國的電纜。隨後,他就全身心地開始推動這項事業。前期基礎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條1000英裏長、從紐約到紐芬蘭聖約翰的電報線路。紐芬蘭400英裏長的電報線路要從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穿過,所以,要完成這項工作不僅包括建一條電報線路,還包括建同樣長的一條公路。此外,還包括越布雷頓角全島共440英裏長的線路,再加上鋪設跨越聖勞倫斯海峽的電纜,整個工程十分浩大。

占西士使盡渾身解數,總算從美國政府那裏得到了資助。電纜一端擱在停泊於塞巴斯托波爾港的英國旗艦“阿伽門農”號上,另一端放在美國海軍新造的豪華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上;不過,就在電纜鋪設到5英裏的時候,它突然卷到了機器裏麵,被弄斷了。

占西士不甘心,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在這次試驗中,在鋪好200英裏長的時候,電流突然中斷了,船上的人們在甲板上焦急地踱來踱去。就在占西士先生即將命令割斷電纜、放棄這次試驗時,電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現,一如它神奇的消失一樣。夜間,船以每小時4英裏的速度緩緩航行,電纜的鋪設也以每小時4英裏的速度進行。這時,輪船突然發生了一次嚴重傾斜,製動器緊急製動,不巧又割斷了電纜。

但占西士並不是一個容易放棄希望的人。他又訂購了700英裏的電纜,而且還聘請了一個專家,請他設計一台更好的機器以完成這麽長的鋪設任務。後來,英美兩國的發明天才聯手才把機器趕製出來。最終,兩艘軍艦在大西洋上會合了,電纜也接上了頭;隨後,兩艘船繼續航行,一艘駛向愛爾蘭,另一艘駛向紐芬蘭。兩船分開不到3英裏,電纜又斷了;再次接上後,兩船繼續航行,到了相隔8英裏的時候,電流又沒有了。電纜第三次接上後,鋪了200英裏,在距離“阿伽門農號”20英尺處又斷開了,兩艘船最後不得不返回到愛爾蘭海岸。

很多參與此事的人一個個都泄了氣,公眾輿論也對此流露出懷疑的態度,投資者也對這一項目沒有了信心,不願再投資。這時候,如果不是占西士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說服力,這一項目很可能就此放棄了。占西士繼續為此日夜操勞,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決不甘心失敗。

於是,占西士的第三次嚐試又開始了,這次總算一切順利,全部電纜鋪設完畢,而沒有任何中斷,而且他們通過這條漫長的海底電纜發送了幾條消息出去,很順利。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電流又中斷了。

這時候,除了占西士和一兩個朋友外,幾乎沒有人不感到絕望。但占西士和一兩個朋友始終抱有信心,正是由於這種超常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最終又找到了投資人,開始了新的一次嚐試。他們買來了質量更好的電纜,這次執行鋪設任務的是“大東方號”,它緩緩駛向大洋,一路把電纜輔設了下去。一切都很順利,但最後在鋪設橫設跨紐芬蘭600英裏電纜線路時,電纜突然又折斷了,掉入了海底,他們打撈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隻得返航。這次的失敗,令那一兩個朋友徹底失望便放棄了這項工作。所有這一切困難都沒有嚇倒占西士,他覺得次次都差一點點就成功了,現在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他常對別人說,差一點點就成功了,上千英裏都輔好了,都就差這麽一點點,還是有希望獲得成功的,隻要有一絲的希望,他就要繼續下去。於是,占西士抱著一線希望花了一年的時間,又籌建一個新的公司,繼續從事這項工作,而且依照上幾次斷繩、斷電流的教訓,總結了經驗製造出了一種性能遠優於普通電纜的新型電纜。不久,新的一次試驗又開始了,並順利接通,發出了第一份橫跨大西洋的電報!電報內容是:“今天,我們晚上9點到達目的地,一切順利。感謝上帝!電纜都鋪好了,運行完全正常。占西士。”不久以後,原先那條落入海底的電纜又被打撈上來了,重新接上,一直連到紐芬蘭。據說,這兩條電纜線路使用數十年也不成問題。占西士也就此出了名,名聲響譽歐美兩大洲,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決不放棄一線希望,奮鬥到底才能成功。無論生活、工作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困境都可能成為我們放棄希望的理由,但希望始終不能被放棄,因為放棄了希望,任何成功都不可能取得。沒有希望,成功隻能是空中樓閣。隻有懷抱著希望,奮鬥到底,才能引導著每一個渴望成功、不甘失敗的人們最終走向輝煌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