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曾經拜訪過一位聖人。他住在山那邊一個幽靜的林子裏。正當我們談論著什麽美德的時候,一個土匪瘸著腿吃力地爬上山嶺。他走進樹林,跪在聖人麵前說:“啊,聖人,請你解脫我的罪過。我罪孽深重。”

聖人答道:“我的罪孽也同樣深重。”

土匪說:“但我是盜賊。”

聖人說:“我也是盜賊。”

土匪又說:“但我還是個殺人犯,多少人的鮮血還在我耳中翻騰。”

聖人回答說:“我也是殺人犯,多少人的熱血也在我耳中呼喚。”

土匪說:“我犯下了無數的罪行。”

聖人回答:“我犯下的罪行也無法計算。”

土匪站了起來,他兩眼盯著聖人,露出一種奇怪的神色。然後他就離開了我們,連蹦帶跳地跑下山去。

我轉身去問聖人:“你為何給自己加上莫須有的罪行?你沒有看見此人走時已對你失去信任?”

聖人說道:“是的,他已不再信任我。但他走時畢竟如釋重負。”

正在這時,我們聽見土匪在遠處引吭高歌,回聲使山穀充滿了歡樂。

——紀伯倫

習慣是很難打破的,誰也不能把它從窗戶裏拋出去,隻能一步步地哄著它從樓梯上走下來。

要挑錯總是容易的,隻要你有這種癖好。從前有個人挑不出他的煤炭有什麽毛病,就抱怨那裏麵含著史前期的蛤蟆太多了。

亞當不過是個人罷了——這就說明了一切。他並不是為了蘋果而吃蘋果,他之所以把蘋果吃掉,隻是因為它是禁果。錯就錯在那條蛇不曾被列為禁物,否則他也會把蛇吃掉的。

——馬克·吐溫

有三種最有把握的辦法,都可以使一個作家高興。這三種辦法的恭維程度是一個賽過一個的:一、向他說,你已經讀過他一部作品;二、向他說,他的書你全讀過了;三、要求他把將要出版的作品的原稿給你拜讀拜讀。第一種方法可以贏得他對你的敬意;第二種方法可以贏得他對你的讚賞;第三種方法可以使你成為他的心腹之交。

——馬克·吐溫

勇敢是抵抗畏懼、控製畏懼的本領——毫無畏懼並不能算是勇敢。一個生物如果沒有一點膽小的心理,那你說他勇敢,就不能算是一句恭維話,而隻是把這兩個字用得不恰當罷了。試想想跳蚤吧——如果不懂得畏懼就算是勇敢的話,上帝所創造的一切生物中最勇敢的莫過於跳蚤,它的膽量比其他一切生物要大得多了。無論你睡著了或是醒著的時候,它都要侵害你。雖然以身體和氣力的大小而論,你比它不知要大多少倍。好像全世界的軍隊合攏起來與一個吃奶的娃娃相比一般,但是它卻滿不在乎。它日日夜夜、整天整夜都生活在危險的境地,時時都有遭到死亡的可能,它卻並不害怕,就像一個人在千年以前受過地震災禍的城市的街上行走,並不感到害怕一般。我們認為克萊武、納爾遜和普特南都是“不知什麽叫恐懼”的人,可是談到他們的時候,還應該加上跳蚤——並且還要它領隊才行。

——馬克·吐溫

借錢給一個敵人,你會贏得他;借錢給一個朋友,你會失去他。

——富蘭克林

讓你的不滿成為你的秘密——如果讓世人知道了,他們會看不起你,而且會增加你的不滿。

——富蘭克林

許多人抱怨自己記性不佳,幾乎每人說自己判斷力差。

——富蘭克林

玻璃、陶瓷和名譽都很容易破裂,而且永遠無法彌補。

——富蘭克林

黃金時代永遠是現在的時代。

——富蘭克林

如果你自家的窗戶是玻璃的,就不要向鄰居扔石頭。

——富蘭克林

世上最高尚的問題是:我能做什麽有益的事?

——富蘭克林

若要在死後屍骨腐爛時不被人忘記,要麽寫出值得人讀的東西,要麽做些值得人寫的事。

——富蘭克林

不要出賣道德去買財富,也不要出賣自由去買權力。

——富蘭克林

讓你的小孩先學會服從,其次才學你要他學的東西。

——富蘭克林

如果你損害良心,良心就會向你報複。

——富蘭克林

把你欠的還掉,你就知道什麽是你的了。

——富蘭克林

不要把你知道的一切、你欠的一切、你擁有的一切,以及你所能做的一切都向人公布。

——富蘭克林

狼隻是偶爾吃羊,而人卻吃了千萬隻羊。

——富蘭克林

人的舌頭既軟又沒骨,但它可敲斷人的脊梁骨。

——富蘭克林

若是怕幹壞事,別的就都不用怕了。

——富蘭克林

與狗一起躺下的人,起來時滿身跳蚤。

——富蘭克林

請聽又窮又跛的理查一句話——凡以憤怒開始的事必以恥辱告終。

——富蘭克林

讓你的孩子住嘴,他就很快學會說話。

——富蘭克林

不能服從的人,就不能指揮。

——富蘭克林

法官應服從法律,人民應服從法官。

——富蘭克林

守株待兔者,美餐無保證。

——富蘭克林

你把商店管好,商店管你吃飽。

——富蘭克林

對上級謙恭是職責,對平輩謙恭是禮貌,對下級謙恭是高尚。

——富蘭克林

以魚待客三天之久,魚和客人都會臭了。

——富蘭克林

財富不屬於擁有它的人,而屬於享受它的人。

——富蘭克林

人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明白事理,而是通過日後的耳濡目染,品嚐甘苦,切身體驗,才日漸成長,才得以明辨人世間的善惡。這種見多識廣的人,終會成為智者。當然,能夠銘記有識之士教誨的人,自己也將成為一個明智的人。然而每一位明智的人並不一定都是成功者,隻有記取有識之士的經驗之談,盡量避免出現錯誤,這樣才會成功,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當一個人在聆聽智者教誨時,倘若過分陶醉,興奮不已;或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抑或不甚明了,也不再請教;即便當場歎服確是真知灼見,出得門去便置若罔聞,凡此種種,聽與不聽有什麽兩樣?

正如一位學者所雲,與其向這種不知良言價值的人們說教,還不如養一頭能認出你這個主人的牲畜快活。真乃不幸而言中也。

——阿拜

眾所周知,命運與前定無可改變。

人有一種特性曰厭倦。它是同人的命運一道與生俱來的東西,並不是有誰自己占卜求來的。人一旦陷於其中,便難以自拔,即使你下了決心奮力去擺脫它,也隻是一種枉然,它終將會來製服你。

若是一位理智健全、頭腦清醒的人稍做留意,不難發現,人們還有什麽不感到厭倦的東西?無論是麵對吃喝玩樂,還是麵對炫耀與虛榮、婚宴聚會,甚至妻室,都會或多或少讓人厭倦。因為總會從中看到一些缺陷與不足,於是,愈發地心灰意冷起來。

世上的事不可能一成不變,人的精力與生命亦然。對於每一位凡人,真主並沒有賜予他一種永恒,那麽,他們的情感又怎麽會永恒不變?

然而,真正的厭倦當屬那些無所畏懼、且見多識廣、對一切都品味過、領略過、懂得其價值與徒然的意義的大智若愚者。而那些深諳生命之無常、人世間歡樂之短暫者,更當對人生感到厭倦。如此說來,愚昧與無憂無慮未嚐不是一件幸事。

——阿拜

凡人很難擺脫一種自傲情結,隻不過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程度不同罷了。我以為自傲有兩類:一曰清高,一曰炫耀。

所謂清高者,是自視比他人尊貴;或者生怕被別人視為無知、冒失的自吹自擂者,沒有修養的寡廉鮮恥之徒,貪婪而毫無信義的小人,妖言惑眾、行騙有術的頑劣之輩。生怕自己沾染了這些惡習,潔身自好,傲視這些芸芸眾生。這種秉性當屬那些品德清貴、出類拔萃的智者。他們並不在意別人是否讚譽,孜孜以求的卻是不想聽到他人的微辭。

至於自我炫耀者,從不去勸止他人的讚譽,甚至渴求讚譽,期望聽到人們說他富有、勇敢、精明、幹練。無論如何,總是渴望聽到讚譽之聲,從而忘卻了應當勸止這種讚譽。何止是忘卻,他從來不曾有過這種意識。

——阿拜

高尚的人所得比所求少也會滿足;卑賤的人所得比所求多亦不知足。

——阿拜

為利私奔波的人,與畜類無異;為民操勞的人,才會受主喜悅。

——阿拜

如果我有行使法律的權力,我將割下那些宣稱人的秉性不可改變者的舌頭。

——阿拜

被人唾棄的孤立者,無異於行屍走肉,一切煩惱均與他相隨。世上的苦難與眾人相伴,不過歡樂與快慰也與眾人同在。有誰能夠忍受前者之苦,又有誰不為後者沉淪?

——阿拜

沒有不曾經曆過磨難的人,隻有弱者才會感到絕望。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磨難也不會永恒存在。在冰封雪蓋的寒冬之後,綠草如茵、碧波**漾的盛夏已為期不遠。

——阿拜

顯赫的爵位有如高聳的峭壁,雄鷹憑著雙翅飛上絕頂,毒蛇憑著耐性也能爬上峰巔。慣用伎倆的人善於憑空吹噓,而那些喜歡輕信的人常常信以為真。

——阿拜

世界猶如海洋,時代猶如勁風,前浪如兄長,後浪是兄弟,風擁後浪推前浪,亙古及今皆如此。

——阿拜

憑著鴻運超群的帝王,不如憑著智慧超群的庶民;倚老賣老的長者,不如自食其力的少年。

——阿拜

虛偽的朋友猶如人影,當陽光高照時,你無法擺脫他;當烏雲壓頂時,你又無法找到他。

——阿拜

對不善交往的人可以傾心交談,對交際廣泛的人可以友好相處,對無憂無慮的人要小心提防,對不幸的人要真誠相助。

——阿拜

無可奈何的憤怒,不著邊際的愛情,沒有門徒的學者,皆為枉然。

——阿拜

我發現區分智者與庸人有一點明顯的不同。

首先,人來到世上,對周圍的一切並不會無動於衷。一個人對自己興趣所至一旦執著追求,終會在他人生之旅留下一段最美好的記憶。

於是,智者全身心地投入他所認定的事業中,致力於不斷追求,不斷探索,樂在其中。對他而言,可謂人生無悔。

庸人往往漫無目的,庸庸無才,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虛度年華,雖終日後悔不迭,但也於事無補。年輕時總喜歡朝三暮四,顯得無所不能,似乎對他來說韶光不逝,精力永遠旺盛。然而當他真正追求某一項事業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力不從心,隻能徒歎心有餘而力不足矣。

再者,過於熱衷某一件事,這會使你產生一種癖好。每一種癖好自會有它的痛苦。當你實現或接近實現你的癖好時,會令你陶然入醉。

而每一次陶醉都會導致你有所疏失,甚至失去理智。於是,給那些搬弄是非者以評頭論足的可乘之機。

每當這種關頭,智者絲毫不會驚慌,既保持了清醒的頭腦,避免成為眾矢之的,同時依然孜孜以求。

庸人則早已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卻又不顧首尾,目空一切,搞得到處沸沸揚揚。

倘若你想站在智者的行列,如果不是每天都有什麽收獲,也該每周有所收獲,哪怕一個月總該有一次收獲。否則,你就應該反躬自問,檢討一下你的這一段人生是怎樣度過的?是否真正做到獻身科學,或為後世積德,或為今世做些有益的事,從而沒有虛度年華?

抑或連你自己也不清楚你的作為?

——阿拜

為什麽哈薩克人隻有當一個人故去了才會人人說他是好人,而活著的人沒有一個可以躲過流言蜚語的中傷?

——阿拜

為什麽一些人遠走他鄉時,人們個個猶如親人一般柔腸寸斷地思念他;一旦他重歸故裏,要不了多久又要逼得他再度出走?

——阿拜

為什麽見到一位略顯體麵的異鄉人,便要對他讚不絕口,推崇備至;而本鄉本土有比他更為出色的人物,卻視而不見?

——阿拜

為什麽一些人到了外鄉誇自己的家鄉好,而回到家鄉又誇外鄉好?

——阿拜

為什麽破落子弟寧肯偷盜麵無愧色,讓他再興家業卻大為尷尬?

——阿拜

為什麽兩個能人在一起不能長期友好相處,反倒那些背信棄義的小人往往會一拍即合?

——阿拜

為什麽你對朋友十分慷慨,而你的敵人隻給他蠅頭小利,朋友即刻會背棄你?

——阿拜

為什麽許多人並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出人頭地;一旦當真出人頭地了,第一個便要與他朋友反目為仇?

——阿拜

為什麽有的人明明苦於找不到一位可以指點迷津的人,卻要極力回避那些知根知底、明察秋毫的人?

——阿拜

為什麽苦於不得安寧的人們一旦過上安寧的日子,轉瞬便覺得百無聊賴?

——阿拜

為什麽偏房總占上風,歹人總是膽大妄為,窮人總是一根筋?

——阿拜

為什麽安分守己的人往往落得個惡名,而從不安分、好惹事端的人卻備受讚賞?

——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