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革除舊習開新風

革除舊習開新風——天津市勞模劉延魁創新之路200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晴空麗日,惠風和暢,花木葳蕤,春意盎然。天津市領導同誌在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鄭重宣布的名單中,曾是津南區九個鎮級衛生院中最髒亂、最落後的雙港衛生院院長兼黨支部書記、中醫主治醫師劉延魁也在其中——全區衛生戰線僅此一人!這喜訊通過電視、電台、報紙等新聞媒體,翩翩飛傳,在茫茫400多平方公裏的津南大地,尤其是在城鄉結合部雙港鎮16個行政村中,廣大群眾心悅誠服地交口讚頌:“咱延魁院長就是功有應得嘛——他創新的義舉真是不少!”

“是啊,他令人感動的事跡太多了!他身先士卒地率領全院醫護人員,創造性地在全市農村,首開了衛生工作為社區服務的先河,打破了過去‘醫不扣門’的官醫陋習,樹立起今天‘主動上門’的服務新風!”

黨給的榮譽最光榮,群眾的評價最公正。那麽,剛屆知天命之年的劉延魁所領導的衛生院,現狀怎樣?在他十二年前“受任於敗軍之際”時,用的是什麽回天之術?後來,又有哪些與時俱進的創新之舉呢?

兩個效益,全區之冠

在天津市區東南五公裏的津南區雙港鎮政府馬路錯對過,有一座去年投資493萬元,今年剛剛建成的新穎、氣派、麵積達2400平米的綜合門診樓,這裏設備先進、科室齊全、功能完善,可以極大地滿足全鎮人民的衛生需要——這就是劉延魁他們,十多年來,千方百計地自籌資金110多萬元,大大改善了醫療條件,並在局、鎮領導支持和幫助下,新建的衛生院。

在劉延魁擔綱的這隻有20名醫護人員、7名臨時工和11名退休職工的鎮級衛生院中,有他引進的本、專科醫務人員12名,這就確保了較好的技術水平和人才梯隊建設。全院上下,在醫術精良、率先垂範、服務熱誠、樂於奉獻的劉延魁帶領下,從便民、利民出發,以改革創新的思想和堅持不渝的行動,徹底擯棄了“醫不扣門”傳統舊習,代之而來的是主動走出院門、踏進社區、登門服務的清新之風!這積極服務“三農”,堪稱天津市廣大農村的衛生創舉,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名冠全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他們精心的診治和周到的服務,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博得群眾的廣泛讚譽。全院預約送醫、送藥年均600多次;電話出診、入戶查體連年都超4000次;建立家庭病床1000多張,每年都為2000多患者解除病痛——通過問卷調查,患者滿意率達100%!

在經濟效益上,也頗為可觀:在1993年,全院虧損9萬元,出人意料的是,劉延魁出任院長一年後的1994年即扭虧為盈!此後,一直保持著跨越發展的可喜之勢,營業額年年成倍增長:從1993年的6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302萬元,增加了49.3倍;近兩年來,該院人均收入,連續榮居全區衛生係統榜首,2004年的人均收入高達13.5萬元!

正因如此,該院實至名歸地獲得了一個個金光閃閃的榮譽:先後蟬聯在全區開展的多項活動的先進集體和紅旗文明單位、“十五”立功先進集體等20多項,湧現出先進個人40餘人次,在2004年堅決落實戴相龍市長提出的“為農民查體”活動中,該院又被評為先進集體;領軍者劉延魁院長,也連年榮膺區級優秀黨員和衛生係統優秀院長,天津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市級“九五”和“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在2003年抗擊SARS中,他榮獲“天津市抗擊SARS先進個人”,2005年,他被評為市級農民查體先進個人,並獲天津市勞動模範殊榮!

由於十二年來,書記兼院長的劉延魁領導有方、經營有道,所以,該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曾在區、市電台、電視台和報刊上屢作報道,區、市領導同誌也數次蒞臨指導,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並在全市農村衛生工作的改革中,起到了借鑑、示範和推動作用!

麵對豐收的碩果,人們習慣於沉浸在慶賀的喜悅之中,而往往未念及或忽略了播種、施肥和澆灌時的艱辛,殊不知,那當初勞作的鹹澀汗水,遠比這甘甜的果汁,更有一番內涵豐富的滋味……如此說來,今天掌聲盈耳、鮮花滿懷的劉延魁,過去是以怎樣的心態和雄姿,贏來而今的輝煌呢?

苦能煉誌,學可成才

困難對於成功者,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它是礪石,磨練你的意誌;它是鐵砧,鍛打你的毅力。無數成功者的經曆,都印證了這一道理,劉延魁就是一例。

浪花因撞擊而絢麗,人生因拚搏而精彩。劉延魁正是在困境中的奮然拚搏,才譜寫了他人生事業的精彩之歌。

1955年出生於天津市津南區文化之鄉高莊子村中醫世家的劉延魁,雖自幼聰慧好學,但因“文革”中父親被迫害至死而殘遭株連,被迫輟學插隊務農,與母親等一家老小,過著食不過腹、受人歧視的困苦生活。這就注定了他要比一般孩子遭受更多的磨難、錘煉和考驗。但生性好強、永不服輸的少年延魁,硬是起早貪黑地天天下地,他咬緊牙關,默默拚幹,得到父老鄉親們的一致讚許,並先後選他為生產隊的農業隊長、工業隊長、全麵管理隊長,他一幹就是十年!這期間,他遵照先父教誨,每天下地回家,都在燈下刻苦鑽研《中醫基礎》、《藥性歌訣四百味》、《中藥分類歌訣》等醫書和祖傳脈學。對初中尚未畢業的他來說,要讀懂、學通這些文言專業書,難度可想而知。但他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堅信葉劍英元帥寫的“苦戰能過關”的道理。不認的字就查字典,不懂的詞語就請教胞兄延昌。他以這種“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還向胞兄學習了《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熟讀了《瀕湖脈學》、《方劑學》等醫書,並掌握了祖傳醫道和醫術,為他日後的臨床治療,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猶如春風化雨,潤澤萬物。1979年,延魁之父甄別無問題,他也如願以償地被分配到區衛生學校工作。然而,因他無正式學曆而不能從事醫療工作。於是,他在主動進行初、高中文化補習的同時,又擠時間參加北京中醫光明函授大學班和在天津市河東區舉辦的中醫夜大學班學習。每逢上課日,他就和延昌兄騎車數十裏趕到河東,歸來時已是夤夜,翌日一早,仍提前上班。就這樣,宵夜旰食、風霜雨雪地苦學了三個寒暑。緊接著,他又參加了區衛生局舉辦的中醫經典提高班、中藥學習班、西藥學習班,與此同時,他還穿插在區黨校參加“企業管理班”的三年學習,後又考上市職工醫學院醫士班學習三年。在任院長期間,他還參加了區黨校黨政幹部大專班三年的學習。英國哲學家兼政治家培根說:“奇跡是在厄運中出現的”。自找苦吃的劉延魁,在整整十年的各種各樣的攻讀深造中,都以令常人驚羨的優異成績,拿下了一個又一個結業證書,這不能不說是個勇攀知識山峰的莘莘學子中的奇跡!

苦學精神可貴,應用才是目的。劉延魁在臨床實踐中,為不斷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他還不恥下問,拜訪名師,認真學習哮喘等疑難雜症的治療。那麽,他的醫療效果如何呢?還是讓我們用實例來回答吧。他行醫十多年來,共治療患者2萬人次,能運用中西醫結合良方治療各種疾病,尤其對癲癇、哮喘、心髒病等頑疾有獨到之處。身患癲癇多年難治的大港油田職工高學雲,慕名找到劉延魁,施治半年就痊愈了;當地前三合村52歲的婦女倪成菊,因嚴重心髒病造成活動受限,在空軍271醫院住院兩月餘,仍未好轉,有人把他介紹到該院,劉院長運用中醫藥辨證施治,僅20天,病情就得到根本控製,又經過幾個月的鞏固治療,使其完全康複;鹹水沽鎮患者楊榮芬,子宮癌術後合並**炎,造成10分鍾一次的尿頻痛苦,經天津總醫院多方治療無效,劉延魁對症下藥,采用中藥內服、外洗之法,一周後即痊愈;本區八裏台鎮村民王鳳英,自幼患哮喘,多年來,多方求治未果,2001年,她前來求治,劉院長仍采用傳統中醫辨證施治療法,經兩年就治愈了……劉延魁不僅在臨床治療上卓有成效,在醫學理論上也有所建樹。他通過學習和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撰寫了不少文章,如,《中西醫結合治療闌尾炎28例》和《米索前列醇用於足月妊娠引產26例療效觀察》,分別在《全國中醫疑難病症》雜誌和《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上發表。

迎難拚幹,巨力回天

誰若在驚濤駭浪中拋卻雙槳,誰就會被水吞沒;隻有以必勝之誌,在波峰浪穀間迎難拚進,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劉延魁就屬於後者。

1993年9月,區衛生局黨委為重建業務停頓、百廢待舉的雙港衛生院領導班子,決定招聘正在市內進修學習、時年38歲的劉延魁等3人競爭院長。條件是:局下放權、責、利;寫出治院方案;聘任3年後,幹好了局任命,否則回原單位,局不在安排。第一輪,另兩個同誌就打了退堂鼓,劉延魁隻身前往。

他到雙港衛生院一看,不僅大吃一驚,這哪像個衛生院啊:低矮的破舊平房,圍著個髒亂不堪的大院,院裏的蘆葦和蒿草有一人多高,草叢中,肮髒的泄水溝裏,活躍著蛤蟆、泥鰍、小魚和蛇,令人生厭、作嘔……由於地勢低窪,雨天積水深達60厘米;科室裏,陰暗潮濕,門窗殘破,窗上多處堵著硬紙板,僅存的幾塊玻璃滿是汙垢,連陽光都透不過來;陳舊、破損的診桌上,沒有起碼的資料和處方箋,有的是厚厚的塵土;塵封的藥架上,藥品寥寥,僅有台老式的心電圖機;全院各項工作,尤其是婦保、兒保等最基本的職能工作無人負責;職工消極,有的坐在家裏混工資,有的到港田集團或濱江商廈去打工,勉強上班者,來後也是打牌或睡覺;因經營太差,應診者甚少,故入不敷出,一看帳,叫人寒心,這個年收入最多不過6萬元的小單位,竟虧損9萬多元——要收拾這樣一個人心散漫、工作癱瘓的爛攤子,談何容易!對劉延魁來說,這可真是像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的“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啊!

劉延魁的走馬上任,引起眾人關注。有的朋友好心勸他:“延魁呀,不行別幹了,那個地方不好弄!”還有的人說:“隻要你到這兒來了,就陷到了腰深,如果你還呆在這兒,就會陷過脖頸兒!”更多的人是在觀望他下步棋怎麽走。

麵對這積重難返的困境和職工們等、靠、要的惰性,劉延魁決心重整旗鼓,背水一戰:“不把這衛生院搞好,我誓不離開!”

他用他在區多次獲獎的書法,鄭重寫下並掛在牆上:“院興我榮,院衰我恥!”

他認為:“千頭萬緒抓人頭,抓人先抓精氣神。‘精氣神’的核心是什麽?是昂揚鬥誌,是艱苦奮鬥!”

沒有資金,他就動員、組織和帶領大家清理院容:割除雜草,抽去積水,平整院子,墁上地磚——不論幹什麽活,他都是風風火火地勇打猛衝!別人看他渾身泥土、滿臉汗水地忙這忙那,勸他休息一會,他卻風趣地說:“我在農村當了十年隊長,沒有我幹不了的力氣活;這算得了什麽,不過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兒!”

他這坦誠的俏皮話,把在場者都逗笑了,這開懷的笑聲驅走了疲勞,活躍了氣氛,鼓舞了士氣。在他拚命苦幹的感召下,年近古稀的原朱副院長,淩晨3時到診室搞衛生,當劉院長早7時進屋時,隻見朱老滿頭滿身都是灰塵、蛛網……劉延魁又向親友借來錢,修葺、粉刷了房屋,購置了必備藥品。經曆一個多月緊鑼密鼓地全麵整飭,於當年10月28日複診開業——職工們看到了曙光,歡呼雀躍;區、鎮領導喜出望外,充分肯定!

複診後的創業更加艱辛。在一沒錢、二沒信譽、三沒社會地位的窘境中,工作起來困難多多。有這樣一個事例,為讓職工喝熱水和吃熱飯,院裏生了個爐子,有一次煤不夠了,職工到旁邊的單位去借,卻被無情地拒絕說:“把煤借給你們,你們還得起嗎!”這個職工隻能忍氣吞聲地悻悻而歸,他回來一學說,一個個心旌搖曳,議論紛紛,善於言傳身教的劉延魁,借此告誡大家:“我們不要生氣,要爭氣!隻有摽起膀子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地拚幹、創新,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才能博得群眾信任,提高社會地位,增加經濟效益!”

他語重心長的一席話,使在場者都頷首心服地取得了共識。緊接著,就打了一場改善醫療環境的人民戰爭。

劉延魁來後第二年的夏季,一下雨,不僅低窪的院裏積水一尺多深,室內的雨水也有半尺,他勇率全體醫護人員,挽起褲腿赤著腳,揮動鐵鍁打壩、排水,既保護了藥品不受損,也能正常應診。

這年10月,局、鎮領導決定翻建該院,以改變現有的醫療環境。翻建本身就是傷神耗力之事,對該院來說更是一波三折。在為期9個月的翻建中,光是繁雜的搬遷臨時辦公地點,就達4次,而每次都是精明強幹的劉院長帶領職工自己動手。別人不會騎三輪車,他就一趟一趟地運送物品,從未向任何單位伸過一次手,要過一個人。1995年7月15日,450平米的兩層新門診樓交付使用,全院**漾著從未有過的歡波笑浪……

情係群眾,深入社區

大家夢寐以求的新樓是建成了,但如何管理和應診,以充分調動全體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並使患者感到方便和滿意,這才是最重要的。

為使新醫院,出現新氣象,善籌謀、重實幹的劉延魁的治院韜略,主要有五個高招:一是,堅決走以法治院之路。這個“法”,就是全體職工都必須恪守的規章製度。到今天,全院有方方麵麵、大大小小的製度、規定100多項,大到涉及全院的改革決策,小至一個燃氣灶的使用,事事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是,以人為本聘請醫界高手,增強技術實力。他從市內先後請來醫大三院主任、中醫學院教授、兒童醫院主任等名家坐堂應診,既優質服務了群眾,提高了本院的知名度,又在傳、幫、帶中,培養了技術骨幹。

三是,添置先進設備。劉院長根據孔夫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語,著眼最新科技,購置醫療設備。他上任伊始,就從兄弟單位借錢,加上他從家拿來的5千元,購進了一台B超機。盡管有人疑惑,有人擔心,但事實驗證了劉院長決策的正確:當年就收回4萬5千元的投資!接連購置的血流變、一滴血,等等,社會和經濟效益也很顯著,且都走在全區各衛生院之前。有的說:“劉延魁就是膽兒大!”其實,在“膽兒大”的背後,是他遠見卓識的洞察力。

四是,千方百計提高服務質量。他提出的讓患者看病舒心、診病順心、拿藥放心的“三心服務”,廣受好評!

五是,改革創新地在全係統率先開展卓有成效的社區服務。從1994年開始,劉院長他們就在社區開展電話出診、家庭病床、巡回醫療、預約定藥、送醫送藥和B超、心電圖入戶檢查等多種社區服務;到1998年,又健全了組織,完善了服務,設專人、專櫃、定期入戶檢體,進一步擴大了服務範圍,同時,開拓創新的劉延魁,又推出了“健康檔案服務”的新形式,這就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官醫作風,滿足了廣大群眾的需求,使醫療服務如柔柔輕風、絲絲春雨,一年四季都滋潤著普通百姓的心田……十二年來,社區衛生服務小組,不僅走遍全鎮的機關、學校、工廠、家庭,而且在辛莊、灰堆、鹹水沽、小海地、西青、大港等地,也都留下了他們上門服務的足跡。一位大港居民,在寫給劉院長的信中情深意摯地說:您治好了我這多年的頑疾,親友們都驚歎不已,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身有病痛,不知貴院能否也為我們建檔?

以治病救人、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的劉延魁當即回信:“可以!隻要能解除患者的病痛,我們就願意去做,並樂此不疲!”

當談到劉延魁的為人處事時,敬業、幹練的衛生係統先進個人、“巾幗文明示範員”王明俊心悅誠服地說:“劉院長對醫護人員,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人感到他有一種與人為善的人格魅力,不得不心折首肯地言聽計從!他謙恭寬厚、熱心助人,誰有困難,他就主動伸出援手,比如,一個家庭困窘的遺孀在我院做臨時工,劉院長一上任,就把她的工資上調了兩倍,還耐心教她中藥知識,以使其適應工作需要;有個青年職工的家境不好,情緒不高,劉院長就通過談心,激勵他的鬥誌,使他成了院裏骨幹,還為他做了月老,成立了幸福家庭;兄弟單位有個青年職工個性很強,經常與領導發生衝突,劉院長發現他業務能力較強的長處後,就主動把他調來,通過循循善誘地幫助,使他很快成了業務骨幹,並加入了黨組織——我們的劉院長就是這樣以幫人之難、解人之困的菩薩心腸和以理、以德治院的!”當然,德治也並非萬能,必須輔之以法治。在這方麵,劉延魁做得恰到好處。他無論對己、對人,都嚴格要求,誰違反院規都一視同仁地處理,被譽為“鐵麵無私的包公”。該院有個自由散漫、嚴重違規、影響很壞的職工,盡管劉院長苦口婆心地對他耐心教育,可他不但不聽,還以暴力相威脅。在處理他的過程中,有一次劉院長雖被磚頭打昏了頭,仍毫不畏葸地說:“我是黨員,既不怕工作困難,也不怕別人恐嚇!”

那人受到了應有處罰,淨化了職工隊伍,大家心舒氣爽地拍手稱快:“咱劉院長真是個既柔又剛的好領導呀!”

春種秋收,碩果滿枝。在劉院長十年殫精竭慮地領導和經營下,雙港衛生院由全區最差,一躍而為最優,全體員工心齊氣勝、爭創佳績。高大寬敞的四層綜合門診新樓開始運營後,大家更是神采飛揚、幹勁倍增!

一個成熟的優秀領導者,不但能識才用才,精於指揮,善於實幹,還應能睿智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在2003年春夏之交抗擊SARS戰役中,作為天津農村衛生戰線基層院長兼書記的劉延魁,勇率全院醫護人員,以臨危不懼、敢打必勝的雄姿和舍生忘死的感人行動,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戰鬥風彩!

如今,劉延魁領導的雙港衛生院,已作為天津市積極推行的津南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單位,他們正準備開設病床,完善服務,要在這項“簡、便、廉”的利國利民工作中再創佳績!

(2005.7.3於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