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捷報連連越雄關

捷報連連越雄關——全國鄉鎮企業家馬海泉的創新征程困難和挫折,在弱者麵前,是傾覆生活之舟的波濤;而對強者來說,則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重錘,打掉的是脆鏽的鐵屑,鍛成的是鋒利的鋼刀。全國鄉鎮企業家、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會員、“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證書”獲得者、天津市勞動模範、津南區人大代表、天津天順化工染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支部書記馬海泉,就是名副其實的生活和事業的強者!困厄逆境的砥礪和生活強者的駕馭,恰如正電和負電,一經碰撞,就能閃射出勝利的火花。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自主創新提到了實現科學發展、推動民族振興的戰略地位。鄉鎮企業的勁旅英豪馬海泉,躍馬揚鞭排萬難的拚進之路,就是他“閃射出勝利的火花”、“捷報連連越難關”的“自主創新”征程!

刻苦學習、勤於實踐的馬海泉識見卓然地講:“搞企業,一定要有勇於進取的緊迫感,今天的新產品,就意味著明天被淘汰。因此,要不斷用最新科技武裝頭腦,堅持自主創新。要用科技含量高的優質產品,拓展銷路,市場是闖出來的,守株待兔,就是坐以待斃!我的具體做法和切身體會——治廠方略,我提倡:‘團結、拚搏、務實、高效’;對外經營,我主張:‘誠信、交友、合作、成功’;領導作風,我堅持:‘經常深入員工中,解決問題在車間’。我認為:隻有這樣,我們的觀念才會與時俱進,我們的產品才能出奇製勝,我們的企業才能永立潮頭、乘風前進!”

他22年的創業曆程及其豐碩成果,即是他這獨特觀點的形象而翔實的注腳。1998年他以6千元創業起家,曆經千辛萬苦、自我滾動、增加產品、擴大規模,創新發展,年上層樓,業績驕人,產品盡產盡銷,多年來,一直保持收入、利稅、員工工資同步持續增加!2005年,這個有278名員工的天順化工染料公司,總資產達7500萬元,是當年創業投資6000元的1.25萬倍,而在銀行的貸款總額隻有1600萬元,僅占總資產的21.3%;銷售收入1.36億元;創利稅1430萬元,全員年均工資2.2萬元。這在全區、乃至全市同行業,大概也是名列前茅的吧!尤應一提的是,近年來該公司還在天津市同行業創出了“四個第一”:1999年首家取得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並在2001年順利轉為2000版;同年,美國紡織染料協會破格接受其為全市唯一會員,此後出口產品免驗;率先從國外引進成套先進設備,在清華大學等單位協助下,於2005年6月2日,使企業達到國家環保要求;從2003年開始,該公司在財務、經營、生產和技術等方麵,進入ERP全麵信息化管理,榮居全市之首!

經有關領導和天津市勞模、企業家孫鳳安等諸位好友的介紹、推薦,早在兩年前,我就曾數度造訪。如今,馬海泉統領的這個同泰國合資的鎮辦企業,其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佳績,已引起世人矚目,我聞之欣然。

2006年元旦剛過,我又慕名來,到這座落於鹹水沽鎮南、排汙河北畔的公司。嗬!這今非夕比的企業生態環境,令我驚歎不已:在座南朝北的寬寬不鏽鋼伸縮門兩側,有一對昂首雄踞的高高漢白玉雕獅守護;門右側的黑色大理石牆上,橫寫著兩行鬥大金字:中國天津市津沽染化廠和中國天津天順化工染料有限公司;我踏進大門,但見彩色油麵磚墁地的院子正中,在堅實的黑色大理石底座上,三根淩空挺立的銀色旗杆,高擎著中國、泰國和公司的三麵鮮豔旗幟,日夜高歌歡舞地獵獵飄揚;望右邊,是花池、樹木、彩磚甬道等連綴而成的精美廠內花園;看左邊,那由淡黃牆、淺灰柱、墨綠角、磚紅瓦、天藍頂巧妙搭配的新蓋三層辦公樓,真正是五彩繽紛、嬌豔奪目——也許這是睿智精明的馬海泉,匠心獨運地以此昭示染料廠的特色吧!綜觀全廠,既有合理布局,又顯絢麗而氣派!在辦公樓左側,有雄偉壯觀、鋼骨架結構的4000平米現代化新廠房;直通的後院,是路潔地淨、花樹環繞的排排車間,但卻聽不見嘈雜的機器轟鳴,嗅不到任何嗆鼻的異味,使人根本想不到這裏是化工產品的生產基地——由此足見,勤學覃思的馬海泉,按照科學發展觀,以超前意識,堅持生態環境和企業發展統籌考慮、整體推進的治廠方略!

我剛跨上二樓,聞訊而至的馬總,就爽朗地笑著向我伸出大手,熱誠地表示歡迎。我一打量,這是個典型的燕趙彪形大漢:1米85的魁梧身材,105公斤的體重,大臉長發、濃眉、亮目,顯得樸厚、勁健而又和藹可親,加之他宏鍾般的談笑和那豪爽俠義的品格——不禁使我聯想起“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讚語:“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我環顧他那布置獨特、彰顯個性的敞亮辦公室:對窗的一麵寬牆上,並排掛著中國和世界大地圖;在他座椅後麵的正中牆上,一幅波翻浪湧、氣勢恢宏的彩色國畫,格外搶眼,上麵那行雲流水般的狂草,寫的是郭沫若和毛澤東《滿江紅》詞中,大氣磅礴的謳歌:“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他辦公桌對麵的山牆上,那蒼勁有力的書法,寫的是明朝詞人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辦公桌兩邊,是他伸手可取的透明書櫃:左櫃裏有《現代企業製度》、《哈佛管理製度全集》、《有機染料化工及工藝》、《由小做大的經營智慧》等;右櫃裏是《鄧小平文選》、《法律知識讀本》、《新編領導學教程》、《經濟學》等。在桌上、窗台和室內四周的適當之處,得體地擺放著盆栽榕樹、鐵樹、蘭草、雲竹、金虎、雞血紅、鴨掌木等,雖不開花,但都是四季長青的植物。馬總這別具一格、體現追求的辦公環境,深刻地蘊涵和生動地詮釋著,他“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和搏風擊浪的驍勇氣概!

我倆剛一交談,馬總就謙遜地說:“我們的企業,雖然在天津市名列前茅,但同發達國家和國內江、浙、粵等南方先進廠家相比,還有差距。”

接著,他以拳拳深情,抒發他“利為民謀”的雄心壯誌:“我出生在周辛莊的貧苦農家,我的衣胞還埋在村裏頭——我永遠不會忘記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我要把為村裏做公益事業和幫群眾排憂解難,當作自己重大的責任、崇高的義務和神聖的使命!所以,作為躬身踐行‘三個代表’的共產黨員,我帶領大家辦工廠,絕不是為自己發大財、享清福,而是為了使老少爺兒們變富裕、得幸福——這正是我創辦企業的初衷和目的!因此,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我不斷增加村民務工的就業崗位,如今已達百餘人,其年均工資都在兩萬元以上,這就解決了一百多個家庭的生活問題;從2001年起,我還為全體員工都上了養老、醫療、工傷保險。上這‘三險’,雖然每年都要支出200多萬元但卻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所以我認為非常必要和重要,我心裏也感到格外坦然和踏實!”

隨著我對馬總采訪的深入和廣泛,我漸漸走進了他日新月異的染化事業和豐富多采的內心世界。

那麽,撫今追昔,被員工們由衷地譽為“津南奇才”的馬海泉,是如何赤手空拳地披荊斬棘、嘔心瀝血地慘淡經營的呢——

窮煉壯誌苦成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天然的教師。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講:“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時期形成的。”性格決定命運。因此,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育,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馬海泉之所以能夠用超人的苦幹、毅力和智慧,在雲譎波詭的商海中,破浪飛進、連傳捷報、頻奏凱歌,是與他“窮煉壯誌苦成才”的困窘家境和父母的諄諄教誨,一脈相承和順理成章的。

生長於南大排汙河北畔窮村周辛莊的馬海泉,其家庭的貧窶和艱辛,是令如今的年輕人難以想象的。父親4歲即無爹娘,與其僅16歲之兄,在要飯、逃荒中相依為命。母親也是命運多蹇,17歲結婚後,即同其父一起闖關東。先是在吉林省曠野種地糊口,後又給侵華日軍在鐵路上當裝卸工。這對舉目無親的年輕夫婦,在霜凍期長的東北,“上無片瓦遮身體,下無寸土立足基”,加上慘絕人寰的日寇鐵蹄的**,其生活的痛苦與艱難可想而知……倆人在東北的20多年中,生了10個孩子,夭折了8個。1947年,在抗日戰爭中,因饑寒交迫,難以為生,其父用二輪小推車,推著母親和兩個姐姐,隨著逃荒的人流,向天津走。幹糧吃完了,盤纏花光了,就賣掉小車和外邊的衣服,4個人一路要著飯,經過47天漫漫行程,最後來到周辛莊的姥姥家,在四麵透風、屋頂漏雨的土坯水車房子裏棲身,靠父親給人扛活,勉強維持一家生計。1950年9月27日,馬海泉就呱呱墜地在這水車房子裏。盡管家貧如洗,但已41歲、膝下隻有女孩的母親,生了這個白白胖胖的男孩,高興得一個月都沒有好好睡過覺!妹妹出生後,全家6口在這一間半的土坯房裏,一住就是17年。窮人的孩子早幹活。從小海泉4歲記事起,他放過雞、拾過柴、撿過稻穗……樸實、正直的爸爸經常耳提麵命地教育他:“不論窮富,做人要有誌氣,做事要能夠受苦——有誌氣、能受苦,才能成大事!”

樂善好施的媽媽也不斷情意綿綿地對他說:“兒呀,日後你在外邊,對人要真誠,要寬厚,多幫助別人,別光顧自個兒——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嘛!”

也正是他小時這些潛移默化的良好家庭影響,使他受益終生……馬海泉7歲時,揹著母親用白羊肚兒手巾縫製的書包,到離家2裏地的頭道溝村上小學,父親又語重心長和滿懷熱望地對他講:“咱家祖祖輩輩都沒人上學,你可一定要立誌氣、努力學習呀!你記住:將來有了出息,要讓全村同咱一樣受苦、受累的鄉親們,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這刻骨銘心的教導,成了他永遠的動力、夙願和奮鬥目標!所以,他學習自覺、勤奮、品學兼優,每學期都得到獎勵,上四年級時,就當了少先隊大隊長。早慧懂事的海泉,深知家境的貧窮和父母的不易,每到假日,他就隨父到河邊墓地空隙,開種小塊荒地,或者在父挖水溝時,用小籃子幫著提土。國家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在11歲那年的周日去放雞,曾兩次餓昏倒在地裏;那時他家每人每頓隻有一個小窩頭,他怕父母舍不得吃而盡他,就吃完了一個喝點水,趕緊上學去了……1962年,馬海泉以全區數學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取了他夢寐以求的津南區重點校鹹一中。入學時,家裏無錢,父母就分別到各家去求借,才湊夠了總計5元的書費和學費。深諳家貧的海泉,為減輕家裏的負擔,從上小學到中學,夏日,他每天下午放學後,就用小竹簍在稻田裏逮泥鰍和鱔魚:簍裏放上食,簍下有口,魚能進不能出。他把20個魚簍分別放到村東幾公裏外的小營盤、劉家圈等地的稻田裏,第二天一大早,再走著取來,一次能逮五、六斤魚,把它存在家中水桶裏,然後再去上學。等存到10多斤,其父再拿到集上,以每斤2角錢賣出,這樣,他每天可以收入1元上下,以此補助全家生活和自己上學的費用。因他比一般家庭更困難,故學習更加努力,成績也更突出,他擔任學習委員,享受本年級最高額每月3元的助學金,可他每月隻花0.5元,剩下2.5元交給母親,接濟全家人生活。這年的中秋節,別家的孩子都吃月餅、水果等食品,而窮家之子馬海泉卻不敢奢望。下午四點多放學後,12歲的海泉帶著魚網,同提小藍的8歲妹妹,在村邊的大沽排汙河撒網拉魚,他倆順流而下,一直拉到幾裏外的王家場村邊,接著又原路拉回。到傍晚一清點,共撈到一斤左右的兩條黑魚和一、二寸長的十幾條小鯽魚。回到家做時,無錢買油、醋等佐料,隻用鹽水在燒柴草的大鐵鍋裏熬一下。全家四口,每人隻有一個大麥麵的薄餅子,就著魚吃。敬老疼小的海泉,總是默默地用筷子,把大一點的魚夾給爸爸、媽媽和妹妹,自己挑最小的吃——他家就是這樣過的中秋節!作為一個十二、三歲的農村少年,能有此義舉,別說是今天絕無僅有,就在當時也是鳳毛麟角的——他這求學中的艱苦奮鬥精神和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是多麽難能可貴、值得倡導和弘揚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64年春天,因62歲的病父住院,家庭極度困難,海泉就被迫離開了他情有獨鍾的鹹一中,回村幹活掙工分。他把自己的書包掛在屋牆的釘子上,每天下地前和回家後,都要含情脈脈地望一望,異常留戀地回憶上學時的幸福時光,書包整整掛了兩個月。後為專心致誌地幹活,他幹脆把書包藏起來,以徹底忘掉它——但實際上,他求學上進、誓幹大業、富裕鄉親的宏願與壯誌,卻深埋心底,它猶如一顆極富生命力的良種,隻待春風雨露一來,就會勃然萌發,奮然成長,燦然開花,赫然結果!

在這聞名海內外小站稻發祥地的津南,5月份是鄉親們不誤農時快插秧的繁忙季節。回村當年的海泉,先下水田挑芽子,後學技術性強的插秧活。當地老農說:“在咱這地方,隻要你學會插秧,就一輩子有飯吃!”

海泉決心學會。由於他悟性好、又認真,很快掌握了插秧要領,質量和速度,堪與生產隊的青壯年比。談及此,自幼同他一起長大的津南區建設開發公司黨員幹部周玉池說:“當年6月份,我倆同社員一起,到20公裏外的板橋農場給人插秧,管吃、住,每天掙3毛錢。有的剛幹幾天,就累得跑回家了。可生性倔強的海泉,卻一直堅持下來。他從三、四裏地遠的地方挑芽子,一路都是蘆葦茬子,所穿的球鞋,三天就給紮爛了,底兒掉了,不能穿,他索性光著腳丫子幹。腳底紮破化膿,他晚上用清水洗洗,把膿擠出來,第二天一早,仍赤腳上陣,日子一長,新傷加老傷,疼得鑽心,不敢著地,可他卻一直堅持出勤。晚上他們住的,是位於荒郊野外的板橋3分場勞改犯住過的房子,就睡在地上鋪的稻草上。往往有這種情況,早晨剛坐起,就從被窩裏爬出條蛇來!有經驗的老農說,蛇最怕煙味,所以,就在那時,海泉學會了抽煙葉兒。在赤日炎炎的田間路上,別人都買三分錢一棵的冰棍兒解渴,而他卻舍不得買。”

到第17天完成任務一回家,年方14歲的海泉,就把他平生首次掙的5.1元錢,一分不少地交給了媽媽,媽媽激動而又疼愛地把他緊緊樓到懷裏,一迭聲地說:“我的好寶貝兒,你這麽小就知道過日子、疼媽媽了呀——我的兒子真有出息!”

直至而今,馬海泉還清晰地記得,媽媽不禁潸潸,滴滴喜淚,從她那飽經風霜、皺紋縱橫的臉上,淌到了她的胸前……在朔風凜冽的冬三月,像海泉這麽大的農家孩子,有的在教室上課,有的在生爐火的屋裏玩兒,可他不能啊——父親的病情牽著心,家庭的重擔壓在肩,他得幹活養家糊口啊!他每天淩晨五點半摸黑起來,拿著鐮刀,扛著上拴兩根繩子的扁擔,懷揣兩個玉米麵餅子,在黎明前黑夜中的坎坷土路上,踉蹌到15公裏外的大韓莊荒窪去拾柴禾。他把人家打完蘆葦、露在地上的根部,連同野草,用鐮割下來,一是自家做飯當柴燒,二是可買些錢。餓了,他點著幹柴草燒燒餅子吃;渴了,就吃溝裏的冰塊,這一涼一熱,把他的牙給破壞了。到日薄西山時,他吃力地挑著七、八十斤的兩捆柴禾回返。每走兩根電線杆的距離歇一會兒,太累、太餓了,就每走一根電線杆的距離歇歇,直到天黢黑了才到家,翌日一早又去。他堅持了一個多月,拾來的60多捆柴,在家堆成了垛……人的曆史,要用行動去寫;人的表現,群眾自有公論。1964年,天津地區發生的“02”病,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12月份,根據村民推薦和黨支部研究,決定派“正直、好學、寬厚、實幹”的馬海泉,到區參加為期4個月的紅醫培訓班學習。在全區每村一名共173人中,14歲的海泉是年齡最小、文化底子最薄的一個。去前,他把30捆柴禾用小車拉了兩趟,到鎮上,以每捆5毛錢所賣的15元,給媽10元,自留5元買學習用品。他們在鹹水沽教堂集中吃住,一天6毛錢的夥食費由村支付;每天在區文化館聽醫生上大課,課後留作業,還要考試。海泉在課上聚精會神地聽講、記錄,課下見縫插針地複習、強記。晚上,他怕影響別人睡覺,常到路燈底下學習,即使在下雪天,也從不間斷。天道酬勤。最後,他以良好成績畢業回村。

1965年4月,15歲的馬海泉,在這交通閉塞、有1300多人的周辛莊村,創建了有史以來的首個保健站,他掙的是工分。獨自一人,白天頂班給村民看病,晚上住在保健站,誰家有病人,隨叫隨到。為了掌握農村常用的醫學知識,他先後到市一中心、韶山醫院、兒童醫院、傳染病醫院等單位去學習深造和實習,這樣,他基本上學會了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有關醫學知識和醫療方法。他先後擔任北閘口公社和鹹水沽公社衛生院合作醫療領導小組副組長,並率先在周辛莊村實行了合作醫療。從1964年底到1983年初的整整18年間,他每天挎著個小藥箱,走街串戶,不管患者有錢與否,他都進行認真治病、精心服務。而且,隻要他去過第一次,就會主動登門看望、打針、投藥,為本村和周圍部分村民解除病痛。一年四季,不論是白天晚上,風霜雨雪,隻要有人找,他就迅速前往,從未耽誤過一個病人,有的甚至守護幾天幾夜;急、重病人需到醫院他就隨車護送;對醫治無效而病逝者,他還要幫助料理後事,多苦多累,也毫無怨言,他想:“我能用我學到的知識,為鄉親們服務,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滿足!”

在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的70年代,馬海泉一家老小7口人的收入,隻靠他當紅醫和妻子下地幹活掙工分,實在是難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當時還不限製捕捉青蛙,海泉在夜裏10點鍾後沒病人找的情況下,拿著手電筒和布袋子,獨自順著稻田埂子向東走,照青蛙,最遠走到十公裏外的葛沽地界,一直到淩晨三、四點鍾才能回到家。夫妻倆,把青蛙切下腿、剝掉皮,一夜可弄三、四斤,到區食品公司,每斤賣4毛7分錢——以此解決生活困難。

那時,他家的生活水平雖屬低等,但海泉的醫術、醫德卻是一流的。比如,1976年7月28日淩晨唐山地震,當大地還在震動時,住在保健站的馬海泉,機靈地從窗戶跳出來。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他,盡管家有年逾古稀的父母和嬌妻病子,但他並未回家,而是到各家去看望受傷群眾,然後才到自己家裏……事後,村民們口碑載道:“海泉是在窮苦中磨煉出的優秀人才;要論先人後己的可貴精神,海泉可是咱大夥兒學習的好榜樣啊!”

感天動地父子情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人高馬大、性情豪爽的馬海泉,不僅在事業上是個永不服輸、爭先創優的強者,在生活上,也是個重情篤義、敬老睦鄰、愛妻疼子的俠骨柔腸之人。他平時覃思寡語,而對一些人生重大問題,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在談到一個人緣何能夠成功時,他慧鋒迭出地講:“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既需要較高智商,更應有出眾情商。而性格則是構成情商框架的主體——積極的性格極其重要!在環環緊扣的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隻有忠實重信、精誠合作,方可安身立命,成就功業。而要做到這樣,性格則起著決定的作用。積極的性格,諸如認真、勤奮、樂觀、沉著、剛毅、大度、慷慨、坦誠、重信、謙虛、熱情等,定會使人更有關愛心和進取心,也更具人格魅力和競爭實力,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上佳的連心橋、強磁鐵、粘合劑!我認為:一個完美的人生,應有成功的事業、幸福的愛情、和諧的親情和真誠的友情,而這四大要素所依賴的,也都是積極的性格!”

馬海泉這源於實踐的深入思考和獨立見解,完全符合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對生活的理想追求。

人的一生,即使英雄豪傑,也不能總是風口浪尖,刀山火海,金戈鐵馬,叱吒風雲,他們也應有夕陽素月,花前柳下,鶯歌燕舞,溫柔旖旎……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國家大事,固然能彰顯主人公德才的本色,夫妻恩愛、兒女情長等家庭瑣事,也大多打上當事者品格的標記。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在《答客誚》中說:“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馬海泉就有一個為給長子麗川治病而嘔心瀝血譜寫的感天動地的生動故事。

在馬海泉當赤腳醫生8年後的1972年初,他同本村小他1歲、4歲就沒娘、跟著扛活父親長大的孫春茹結婚。性格爽朗、幹活麻利的春茹,裏裏外外挑起了全部家庭重擔:既做衣、做飯、精心伺候年邁有病的公婆和日夜在外奔忙的丈夫,又下地挑溝、推車、插秧、割稻……日子過得雖然緊巴、清苦,但卻如民諺所說:“家貧和也好”!當年12月生子麗川後,全家人歡天喜地,早就盼著孫子的海泉父母,更是樂得合不上嘴,一天不知要笑多少遍、親吻多少次!

然而,豈料禍從天降!正當11個月健康可愛的小麗川咿呀學語、在炕上邁步學走之時,一天,海泉家正吃早飯,有個村民揹著生病的孩子進來,那孩子在海泉家拉了一炕。海泉發現病孩腿軟、發燒等症狀後,建議家長到醫院複查。第二天一查,那孩子得的是小兒脊髓灰質炎。作為醫生的海泉知道,這是傳染性很強的一種病毒!一個可怕的念頭浮現於他的腦際:“我的孩子可能被傳染!”

那年全區有100多個這種病人,但當時無特效藥,沒法預防和醫治!13天後,果然大禍臨頭:原本白胖健美、聰明伶俐的小麗川,開始發燒、吐泄,除兩臂和頭部外,其他部位都不能動!夫婦倆抱著愛子到天津市傳染病醫院一檢查,得到證實,住院輸液4天後,權威醫生說:“將來這孩子最好的結果是,隻能坐著,別的全不能。”夫妻倆一聽,有如五雷轟頂,頓時萬念俱灰,淚如雨下,隻得無可奈何地抱起孩子,邁著極其沉重的腳步懆懆回家……此後,馬海泉四處尋醫,八方覓藥,在當時農村生活困難之時,全家人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想盡了中國能找到、中醫能采取的各種辦法,救治麗川之病,諸如,吃藥、針灸、按摩、竹管療法、中藥熏洗……海泉從村保健站下班回家後,每天用一個小時,給麗川按摩,幫其被動鍛煉,一直堅持了6年!蒼天不負苦心人。到孩子5歲時,盡管腿還有些麻痹,但已能推著三個軲轆的小車,一拐一瘸地自己走了。1978年上半年,在孩子6歲時,格外留心的馬海泉,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河北省元氏縣有個公社衛生院的大夫,可以用肌腱移置手術治愈此病。於是,他懷著一線希望,抱著麗川,帶著做飯的煤油爐和米、麵,同本村另兩名得一樣病的孩子及其家長前往。他住不起醫院,無錢下飯店,就住在當地小學裏一間閑置的舊房裏,用煤油爐自己做飯吃。因病人太多,說半個月後才能挨上個兒。經托人說情,加之作為同行的海泉真誠而得體的傾心交談,很快得到了大夫的同情和信任,一下子拉近了兩顆心的距離,這就得以在第三天做手術,並同意讓海泉親眼目睹全過程。大夫給小麗川每打一針麻藥和每動刀拉一下,孩子那聲嘶力竭地號啕哭叫,都使馬海泉撕心裂腑地疼痛!他看著、聽著、想得很多:“如果我不當村醫,孩子就不會被傳染,也不會有眼前慘然的一幕——我真是對不起孩子喲!”

可他轉而又想:“幹村醫是領導的信任,群眾的需要——我不能光顧自家,要為大家!孩子的病我當然要治,村醫也要繼續幹,而且一定要幹得更好!”

此刻,馬海泉那遠在千裏之外家裏的賢妻孫春茹,既要照看上下都差兩歲的麗華、麗瑩兩個幼子、侍奉病弱的公婆,又要下地幹活、頂家過日子,還魂牽夢繞地日夜惦記著丈夫和長子:“海泉這個27歲的大老爺兒們,怎麽能擺弄從未離開過媽媽的孩子呀,何況他還要自己買菜、做飯、抽洗;手術做得如何?術後他又怎麽辦呢?”

那時附近沒有電話,也難以郵信——她想著想著,熱淚漣洏……知夫莫如妻。春茹的擔心果不其然!麗川的兩個膝蓋做手術後,雙腿都打了石膏,大夫不讓彎曲。海泉怕他動,就兩手托著。孩子的吃喝拉尿,他都要一手小心地托孩,一手艱難地料理——他就這麽一直托著,托著,連續三天三夜都不放下,隻有等哄著孩子睡著了,自己才肯坐著稍微眯一會兒。當傷口疼得孩子一聲聲地哭鬧時,海泉就一針針刺心般地難受。馬海泉講到這裏,哽咽話止,淚水奪眶而出,我的眼睛也情不自禁地濕潤了……這真可謂:感天動地父子情,世間誰能不動容!可憐天下父母心呦,所有做兒女的,難道能不深切牢記、高度珍惜、全心回報父母這白璧無瑕的崇高親情麽!世上的兒女們,就是用怎樣的孝舉之舉,也難以報答父母養育、摯愛自己的深恩厚澤啊!

馬海泉在那裏操勞、苦熬17天,經主治大夫同意,帶著孩子回家。在他和全家人的精心護理下,3個月後,一拆掉石膏,麗川就可以拐著雙拐走路了。到麗川8歲在本村上學時,海泉讓6歲的二子麗華背著書包,作為因不足歲而無學籍又無課本的旁聽生,陪拄雙拐的哥哥一起去上課。海泉循循善誘地教導他倆:“我和你媽都是苦水裏泡大的,你倆能有今天也挺不易——你們要永遠牢記這一點,把它作為學習、工作和進步的動力!今後,你們一定要正直做人,踏實做事,敬老愛小、寬厚待人,努力為大夥兒多做好事,隻有這樣,人家才能看得起你,你自己也感到活得有意義。能為大家多做好事,也要有真本事,這本事來自勤奮學習和實際鍛煉,哥倆要互幫、互學、互相促進:麗川要在文化上指導弟弟;麗華在行動上幫助哥哥!”

個子高、悟性好的小麗華當即就說:“現在我陪哥哥上小學,以後我還要帶他上中學,您就放心吧爸爸!”

小麗華真的是說到做到。哥倆小學畢業後,又同時升入鹹二中。麗華每天騎自行車帶著哥哥上下學,風雨無阻,從未遲到過。倆人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多次受到老師表揚。說起自小機靈、懂事的麗華來,性情爽朗的媽媽,燦爛地笑著,讚譽聲聲:“我們小二呀,可有心路哪!12歲那年,騎車帶我到4公裏外的鹹水沽去趕集,因人多擁擠,娘倆失散了。正在我焦急之時,二子爬上樹,又從樹上跳到旁邊碼好的磚垛上,用兩手做成喇叭形,拉長聲音高喊:‘媽媽——媽媽——我在這兒哪!’這使我很快找到了他。還有他對哥哥的照顧,使我和他爸很省心,他倆從上小學到高中,一直都是弟弟陪伴和馱著哥哥,倆人形影不離,而且從來沒有打過架、罵過街——這,恐怕在全區、甚至全市也是少有的吧!”

對孩子疼愛有加、教育有方的馬海泉,對父母又是怎樣的呢?這裏也有諸多感人至深的濃情故事,我們且舉一例。1981年2月18日早晨,他78歲的父親,在院裏突然摔倒,得了腦意外,作為醫生的孝子馬海泉,天天為父輸液。到第6天,慈善仁義的父親,堅決不輸了,再給他打針,他就自己拔了,並叫著海泉的乳名說:“小老兒,你媽身體不好,又拉扯著3個孩子,我不能再給你遭罪了!”

海泉哀求地堅持給他輸液,可輸一次,他拔一次,後來就閉著眼不能說話了。到第七天,他突然睜開眼睛,到處找人,海泉的兩個姐姐來到跟前,他搖頭;海泉妻和妹來了,他還是搖頭;當海泉緊挨他身邊時,他用那隻好手,顫巍巍地攥著海泉手,放到他肚子的棉褲外邊,海泉不知他要幹什麽,他就讓海泉手模。這才知道:在棉褲裏邊,他自己用大針腳縫了一個小口袋,把裏麵的東西掏出來一看,是11塊3毛錢,多數是毛票和鋼板兒,最大的票是1塊的!在家境拮據的當時,這些錢,是他自己幾年積攢的。臨終前,他看著自己唯一的兒子親手拿錢後,嘴唇微微翕動了一下,然後才安然地閉上了眼睛。此情此景,使海泉和所有在場者都失聲慟哭……誰都看得出,這位從舊社會跋涉而來的農村慈父,在他曆盡滄桑、飽經苦難的人生征途終點,仍在耿耿於懷地惦念著自己的愛子,直到剛才如願以償了,他才了卻了一件魂牽夢繞的大事——這看似簡單的細枝末節,卻把敬老愛小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體現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是國家和諧的基礎,是個人幸福的港灣。提到馬總這心直口快、人緣很好的家庭主婦孫春茹,全村男女老少都誇她:“幹活強亮,心慈麵善,孝敬公婆,支持丈夫,疼愛孩子——最使人尊敬和佩服!”

這裏不妨引用一段她對我講的樸實無華、令人欣慰、啟人心智的話:“一個家庭幸福,不在窮富,主要在心心相通、和睦相處。因為海泉心眼兒好、很能幹,所以我嫁給他這35年來,不管生活多苦、身上多累,我心裏都感到挺幸福。前些年,吃喝困難住土房,加上年邁患腦意外的公公、小腦萎縮的婆婆和殘疾的長子,全家7口人裏,有3個拄棍兒的,海泉忙得整天不沾家,我一個人要管全家人的吃喝穿用,還得下地幹活,有時我扛著50斤一袋的化肥,到幾裏遠的地裏去施肥,你說難不難、累不累?可我怎麽樣,一點兒也不怵頭、沒怨言,整天總是心氣兒很高、樂樂嗬嗬地幹;如今條件好了,住上了新樓,倆老人不在了,又娶了三房兒媳、有了4個孫輩,全家12口,一直在一塊兒吃飯。每個兒子一結婚,我都當著親家的麵兒,把話亮在桌子麵上:‘我把兒媳當閨女一樣疼、一樣愛,那麽,許我疼、許我愛,就得許我教、許我管!’他們都非常同意我的話。兒子們結婚後,我讓他們各自起火、單過日子,可你說怎麽著,兒媳婦們堅決不幹,她們像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那樣,頑皮地賴著不走,你聽聽,她們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這麽說:‘媽媽呀,大夥兒在一塊吃飯熱鬧、高興、吃得多,您老就別讓我們走啦!’這不麽,現在每天下班後,是我這‘大管家’最忙活、也最歡喜的時候。我這老少三輩一大家子人呀,從來沒有拌過嘴、紅過臉兒,有的是無盡無休的說說笑笑、親親熱熱、歡歡樂樂!”

麗川哥倆出了校門,先後到其父擔綱之廠工作。雖拄雙拐,但舉止麻利的麗川,先當化驗員,又做保管,後任會計,幹什麽都勤勤懇懇、板板生生、清清楚楚;身高1米84的麗華,善學習、重科技,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進步很快;後來麗瑩也到廠上班。對這三個孩子來說,既慈祥又嚴厲的父親,經常嚴肅地對他們講:“在這有幾百人的公司裏,因為你爸爸是一把手,所以你仨要永遠記住、堅決照辦:你們隻有謙虛謹慎、吃苦在前的責任,而不該、也決不能有任何優越感、搞特殊的權利;如果你們誰跟員工鬧矛盾,我要首先公開批評你;你們每個人的表現如何,要讓群眾去評說,去打分!”

我國“五經”之一的《周禮》中有句名言:“上行之,下效之。”由於馬海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和言傳身教,他們都待人以誠、紮實肯幹,不慕時尚、不進舞廳,而且不抽煙、不酗酒、不打牌,都爭先恐後地幹好工作、要求進步。因此,如今麗川已升任公司財務部部長,並於1999年光榮入黨;儀表堂堂、精明幹練,大有其父風範的麗華,挑起了常務副總的重擔,也於2002年入黨;膀乍腰圓、幹多說少的三子麗瑩,則是個開車嫻熟的出色司機!公司員工們都豔羨地說:“咱馬總不但自身優秀,還有個賢內助和三個爭氣的好兒子!”

馬海泉為何由從醫轉為務工?他又是怎樣在這世代種田的窮鄉僻壤辦起了化工廠呢?

艱難創業拓富路

馬海泉在村醫的崗位上,除為千餘村民治病外,還管衛生預防工作,他用漂白粉為各戶的飲水消毒,並定期逐戶更換。為消滅蒼蠅、蚊蟲對病菌的傳染源,他還被派到河北省南宮縣去學習高溫封肥,回村後,即到全村5個生產隊,親自教授和幫助他們對糞便、垃圾、雜草搞封肥……父老鄉親們都說:“海泉這孩子真是個人才:聰明任幹又厚誠,動腦動手全是好樣的——他就是咱的健康保護神啊!”

一個人要取得成功,除自身具備較好的整體素質外,客觀上還需有適合的機遇。在1982年大地收獲的金秋,一天下午,與村“兩委”同院的保健站來了個陌生人,海泉一問才知,這是鹹鎮黨委書記張書香,因村幹部沒在,就來這屋看看。在隨便交談中,張書記提到其妻病情,海泉請她來站診治,治好後,書記和海泉自然成了朋友。時間一長,了解一多,倆人無話不談。張書記說:“你性格豪爽、精明強幹,群眾對你的反映又很好,你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為群眾幹一番事業——你到村當書記吧?”

海泉聽了,赧然笑答:“我還不是黨員呢。”

張書記訝然道:“你表現那麽好,怎麽還不是黨員呀?”

其實,好強上進的馬海泉,早在他19歲時,就寫了入黨申請書,可村黨支部一直沒有研究,也未找過他。從此,在鎮黨委的關心下,一個多月後的1982年9月初,村黨支部經過調查研究和認真討論,吸收他為預備黨員,翌年轉正後,任村委會副主任,兼管村辦車圈廠,並以次為依托,根據毗鄰南大排汙河的地理優勢,籌辦化工廠,不再當村醫。家屬知道他當幹部後,因不理解而很有意見。妻認為:“當醫生為村民看病,一輩子有飯吃!”

他耐心向妻解釋:“當醫生是為村民辦好事,我當了幹部,可以為全村人辦更多更大的好事——讓家家都由窮變富了,這你肯定高興吧!”

他那通情達理又助人為樂的賢妻一聽,噗嗤笑了,她以激發性的口氣反問:“你的願望我知道,可你有這個本事嗎?”

“有!隻要你全力支持我,我就有決心、有能力開拓出一條使大家富裕的路!”

“好!一言為定:咱家裏的一切大小事情,全由我包啦——為了全村人由窮變富,你就一心一意地去幹、去闖吧!”

就這樣,他心如鐵石地走馬上任了——開始籌建村辦向陽化工廠。

我們的先賢有言:“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馬海泉那極其典型的痛苦經曆,和他即將進行的“艱難創業拓富路”之壯舉,就是對這句名言的最好注解。

馬海泉此次前去建廠,正如三國蜀相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所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麵對艱難困苦的現實是:無資金、無技術、無產品、無廠房、無設備,怎麽辦?

艱難困苦,對懦夫是前進途中的攔路虎,對勇士則是砥礪鬥誌的磨刀石——前者望而卻步、束手認輸,後者披荊斬棘、昂首闊步。永不服輸的馬海泉就屬於後者。他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天津理工學院的一些教師和科研人員,為了拜師取經,海泉每天或隔一天,坐公交車到理工學院登門求教一次,他靜聽默記認真寫,餓了,就在路邊吃碗鍋巴菜和一個燒餅;渴了,就用手捧著自來水,咕咚咕咚地喝一通……經一個月的奔波、苦學,他準備生產紡織品印染用的粘合劑。與此同時,他還以車圈廠的名義,向信用社借款5萬元,又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然後就自力更生、因陋就簡地蓋起了車間、倉庫、鍋爐房、辦公室,並壘起了院牆;他又遵照孔子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購買了舊的、自製了簡易設備。用一些陶瓷罐,盛鹽酸等有腐蝕性的原料。他們買不起化工廠的主要設備反應釜,就自己動手,土法上馬:用按一定角度精心製作的木板,以鐵箍圍成水梢式、高和直徑各兩米多的圓柱體木桶,再用電動機帶動減速機,減速機帶動盛著原料的木桶裏的攪拌機,以此進行原始的染料生產。生產初期,馬海泉宵衣旰食地在廠裏摸爬滾打。談及此,從一開始就盡心竭力地同海泉一起創業,先當會計、後任副總、今為顧問的58歲女黨員周玉英心慕手追地講:“在創業中,操心最多、出力最大的是我們馬總。在資金極少的情況下,他既要購原料、抓質量,又要跑銷路、催回款,否則,生產就難以為繼。他馬不停蹄地晝夜鏖戰,從不言難,從不說累,簡直就是個鐵人,我們都說他是個工作狂!當時的產品單一且量小,收入少又不穩定,員工隻有到年底才能一次性開工資。我記得1983年底,大家都等發工資過年,廠裏卻無錢,心急火燎的海泉廠長,到客戶天津市化工站借現金支票發工資,整整等了一天也未拿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去借,經過千言萬語地對人家講實情、立保證,到中午才拿來一張5萬元的支票,而這天已是臘月二十八了。多年掙慣了工分的兩廠近百名村民,當每人首次都拿著四、五百元工錢,喜笑顏開地嘎巴嘎巴點著那一張張‘大團結’新票回家過年時,全村**漾著心滿意足的歡波笑浪和對馬廠長的聲聲讚語!因此,我說馬總是個奇才,是我認識人中,最使我佩服的人!”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馬海泉,根據捕捉到的信息,同業務員,每人揹著一桶25公斤的產品,先後到本市、保定、石家莊等地去打市場。他聽說西北需此產品,就揹著樣品星夜前往西安。他們想方設法認識了有6000多人的國營大廠——西北第一印染廠的一個車間主任和供銷科長。並經多方打探,了解到科長的家址。當他和業務員趁科長在家之時,冒著滂沱驟雨登門拜望時,人家隻開了道門縫,不屑一顧地冷眼回絕:“有事明天到廠裏談,就這樣吧!”話音未落,“嘭”地一聲關上了門。

渾身濕漉漉的他倆,在淒風苦雨中,心中沉沉甸甸、腳下跋跋擦擦地回到了簡陋、廉價的旅店。此時,他卻風趣而又信心十足地對業務員說:“今天咱不花錢,就在這大西北的天然洗浴中心,痛痛快快地衝了個露天冷水澡!其實呀,碰壁,並非壞事,它可以使咱頭腦清醒地再想辦法、多出智慧!我說咱明天還去,不成功不罷休,你說呢?”

年輕氣盛的業務員,被他說得嘿嘿嘿地點頭笑了……此後,一連7天,他倆都到該廠推銷產品。隨機應變的馬海泉最後講:“貴廠可否試用一下我們揹來的兩桶產品,如果你們認為合格、滿意,咱們接著談;如果你們不滿意,我們分文不取。您看可以嗎?”

北宋哲學家程頤說:“以誠待人者,人亦以誠而應。”馬海泉那真誠耐心的態度、樸實可信的言語,終於使供銷科長深受感動地說:“好吧,我們試用一下再定。”

結果,一次試車成功:這小小村辦廠的粘合劑產品,不但合格,而且質優!

於是,當即簽訂供銷合同,產品很快打開了西安、鹹陽等西北市場;緊接著,他又南下武漢、長沙,也都出師報捷,大大鼓舞了全廠員工的戰鬥士氣!

乘勝挺進的馬海泉,又貸款15萬元,建了個新車間,購買了有關舊設備,並著手研製第二種產品——製作墨綠大理石油漆用的有機顏料綠。在研製過程中,作為一廠之長的馬海泉,總是身先士卒地在車間跟員工一起苦幹,那可真是赤膊上陣:夏天,他光著膀子,隻穿條大褲衩,別人幹完一班去休息,他卻“快馬加鞭未下鞍”地接著幹下一班。等身材高大的他大步流星地走出車間時,全身上下。連頭發、眉毛都是紅紅綠綠的顏色,人們由衷敬佩而又謔而不虐地說他“活象個外星人”,他則樂嗬嗬地詼諧回答:“好哇!你們太榮幸、太有眼福了——這麽容易就見到外星人啦!”

寫到此時此刻的馬海泉,我不禁聯想起這樣一個司空見慣而又蘊涵哲理的物理現象:用熱水衝沏的上乘茶,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浮起又沉下,沉了又浮起,到最後,茶葉還是泛著嫩嫩的綠意,溢出淡淡的鮮馨。英雄的人生也如此,即使是曆盡太多的磨難與苦楚,仍然會葆有一顆健旺歡跳的鮮活童心,並以其持之以恒的雅言義舉,傳達出濟世宜人的脈脈清香……經曆崎嶇坎坷的年輕馬海泉,在艱辛生活的鍛打和辛勤耕耘的收獲中,曆練得愈益剛強和走向成熟,所以,即使在這“雪上加霜”的最難之時,他那廣袤的心田,依然充盈著蓬勃活力,**漾著和煦惠風,飄灑著淅瀝春雨……於是,他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衝霄壯誌,也就赫然化為“誓創偉業”的實際行動!

英明的黨組織最了解馬海泉的為人和處境,當時不但信任他、鼓勵他,還委任他為村黨支部副書記,全權主抓村辦向陽化工廠。他頂著壓力,要緊牙關,狠抓了兩手:一是,四麵出擊,繼續尋找和開拓兩種合格、定型的產品市場;二是,重新誠聘有關科技人員,開始研製有機顏料“金光紅C”。

在整個研製攻關過程中,他一直是全身心地同科技人員並肩戰鬥,很少回家,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在采訪中,三次榮獲全區“賢內助”美譽的孫春茹,指責裏含有表揚,嗔怪中帶有自豪地對我說:“我們老馬租出去了——不顧家,隻管廠!連說夢話都是研製新產品;要不就是在夢中揮舞著手,大聲給客戶打電話,談價格,把孩子都給吵醒了!唉,他就是這麽個人,恨不得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所以,他個人和家庭就全然不顧了!”

到當年11月底,這個新產品就研製成功。馬海泉又找信用社貸款10萬元,12月份即生產出合格產品,他們又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陰霾中,看到了初露的曙光!可意想不到的困難又來了,就在大家情緒高昂地抓緊生產新產品“金光紅C”、滿懷熱望地準備過春節的臘月20日上午,信用社要全部追回10萬元的貸款,而這時,全廠60人半年的工資都未發,大夥兒還盼著拿錢回家過年呢。海泉尋思:“群眾的利益比天大,群眾的情緒最重要——我要想盡一切辦法,在節前給大家發工資!”

天無絕人之路。臘月22日,馬海泉抱著一線希望,來到國營大客戶——天津市外貿有關領導辦公室,當他說明原委、提出請求後,這位通情達理、解人之難的領導同誌,當即慷慨地說:“誰都背不住有急事、難事,理應互相理解,共渡難關。我看這樣吧,我們以每噸2萬元的市場價格,破格收購你廠僅有的那2噸‘金光紅C’——今天你就可以把4萬元的支票拿回去,給員工發工資過年!”

馬廠長一聽,感謝和激動之情,自不必說:“信用社和市外貿,同是國營單位,但兩者相比,態度和效果卻有天壤之別!”

想到此,他不僅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拿到錢回家過大年的全體員工,更是高興萬分、勁頭十足!

1986年正月,馬海泉又把庫存的十多噸其它顏料售出,收入近30萬元,一次還清了原貸信用社25萬元的本息,又在農行新開了帳戶。他決定今後不再同信用社打交道,轉而又想:“明人不做暗事,我既然是為集體辦事、為群眾謀利,那就不能忍氣吞聲、互不溝通地默然分手,而要光明磊落、不失禮貌地當麵說明。”

思考已定,馬海泉就鄭重邀請信用社主任等9人,一起坐一坐。席間,他首先端起酒杯,每人敬一杯,連飲9杯,然後,他心安神泰地宣布:“從明天起,我廠徹底結束了同信用社的業務往來。”

信用社主任等人,一聽感到驚訝,以為貸款還未還清。善於察言觀色的馬海泉接著從容地說:“我已還清了在貴社貸款的全部本息,並已在農行新開了帳戶——敬請放心!”

馬海泉說完,就悄然走出了飯店,在迷離閃爍的星光下,迎著徹骨的料峭春寒,獨自在寂寥的小路上,向鎮外4公裏的村廠走去。他心緒沉鬱、步履蹣跚地邊走邊想:想人家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放心、不同情,想企業搞不好就無錢,無錢就底氣不足、辦事困難,到關鍵時刻,就被卡、受製、憋氣……想著想著,他那積壓多日的滿腹憤懣,頓時如火山般地湧上心頭,鼻子一酸,眼一模糊,暗自潸然,繼而又痛快淋漓地“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他辦企業以來,第一次因公而背後淌淚啊!

馬海泉這畢生銘記的悲壯一幕,使他切膚地感到:“辦企業,沒有經濟實力,就被人看不起,也不能使父老鄉親們變富,所以,我要痛下決心、勇立壯誌,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一定要把企業做好、做大、做強!”

彩虹總在風雨後。1986年的馬海泉,因事業發展、工作順利而春風得意!經過全廠上下齊心協力,確保質量、生產數量日益增加的“金光紅C”,全部通過市外貿出口,這年的銷售額高達380萬元,利潤率高達20%以上,創利稅近百萬元,在當地引起轟動,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表彰!

有作為、有業績,才能有地位、有榮譽。在1987年春節除夕之夜,鎮黨委書記張書香,率領鎮黨、政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齊集該廠辦公室,村兩委和廠委成員也都到場,開了一個別開生麵的座談會。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召開的這個特殊的迎新會上,鎮領導熱情洋溢地對馬海泉勇率全體員工奪取的驕人業績,給予高度評價,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波笑浪裏,意氣風發的馬海泉,簡要總結了一年來的做法、成績和體會,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1987年更加宏偉的計劃和設想,引起了一陣歡呼聲,大大激發了全廠員工的幹勁!改革開放的浪潮風起雲湧,呼嘯向前,企業的經營機製也在改革中與時俱進。1987年,在一樹樹、一串串潔白、芳菲的洋槐花盛開的5月中旬,鎮黨委張書記同馬海泉商量,要在村辦廠的基礎上,搞一個較大規模的鎮辦化工企業。海泉欣然同意。

以真誠見長、善於言辭和社交的馬海泉,為找合作夥伴,開始頻繁地同天津染料廠聯係、接觸。此時,他母親病入膏肓,已3天不進食。6月21日,他陪張書香書記到天染廠,具體商談合作事宜。剛到半小時,海泉就突接家中緊急電話,說母親病危,讓他趕快回家。在全村有名的孝子馬海泉,為見苦命的母親一麵,他不得不終止談判,火速趕回。一到家,母親雖未斷氣,但已不省人事。他跪在慈母炕前號啕大哭,高聲呼喚:“媽媽!媽媽呀!您兒子來啦,您再睜開眼,看看我吧!”

他那聲聲痛斷肝腸地號啕哭喚,令所有在場者都為之落淚……也許是遺傳基因所致親情的心靈感應吧,母親還真的睜開了眼,看見了兒子,露出了笑容,而且又活了8天——這不能不說是骨肉親情喚回的生命奇跡!此後,馬海泉日日夜夜守侯在未斷氣、也不能吃喝的母親炕頭,直至其仙逝。

他在籌建新廠中,由於鎮裏經濟困難,隻象征性地撥給他寥寥6千元人民幣,所需370萬元,都是他從農行貸款墊付的。在建廠的整個過程中,務實敬業的馬海泉,始終堅守戰位:各處的施工質量他都要認真監督;購買好的設備和必需的用品,又要盡量節省開支,他都要親自把關;特別是在安裝設備期間,他150個日日夜夜不離現場,這感人至深的無聲號召,激勵和催動著所有在場者,都不遺餘力地拚命工作……經過一年多緊張而有秩序地施工,到1989年4月,就建成了廠房、倉庫、鍋爐房和小型辦公樓等,總建築麵積達4000多平米的嶄新工廠,還購買和安裝了兩條生產線的新設備,於6月1日正式開工生產。緊接著,鎮黨委就宣布:馬海泉為該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由於他艱難創業拓富路、貢獻突出,當年底,鹹鎮就把唯一的轉幹指標給了他,曆盡艱辛而百折不撓的農家之子馬海泉,從此成了國家公務員。

當年開工不久,原來立項的活性翠藍KNG和KNL兩個品種,因市場急轉直下、需求量小而出師不利。在這期間,由於是辦新廠、資金少、技術水平低、對市場也不熟悉而致使企業小、實力差,被人瞧不起,比如,天染廠在外省市召開訂貨會,其他分廠均可前往,就是不讓津南分廠參加,人家不說為什麽,就是不許你去——這種被人藐視的滋味,使一向爭強好勝的大漢馬海泉,萌生出莫名受辱的難受,與此同時,他暗立大誌:“我誓要排萬難、越雄關,努力提高技術、盡快打開市場,增強企業實力!”

以變應變的馬海泉,又晝夜在廠戰鬥,並重新調整設備,8月份,即研製、改產了染料中間體和酸性染料兩個品種,到年底,僅半年時間,就實現銷售額470萬元,創利稅50萬元。1990年步入市場經濟後,繼續生產原來的產品。沒有銷路,馬總就對助手們講:“市場是闖出來的!隻有不畏艱難的主動出擊,才能找到、占領並不斷開拓新的市場!”

他發揚當年的艱苦創業的精神,親自率領業務員,帶著新產品,在毫無門路的情況下,近跑河北、東進山東、西征晉陝、南下湖廣,經過100多天吃盡苦頭地連續奮戰,到1990年底,新開客戶30家,初步打開了市場,使年銷售額達到800萬元以上,創利稅120萬元。

獨立經營後,廠名改為“天津市津沽染化廠”。麵對背後無靠的新形勢,足智多謀的馬海泉提出:“要想站穩腳跟,並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要主抓市場、技術和管理三個方麵。具體說:要以市場所需為龍頭,選取‘短、平、快’的產品,采取‘多品種,小批量’的舉措;要不斷用最新科技更新我們的產品,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在管理上,要搞‘計劃成本’,各車間單獨核算,超獎虧罰,在廠內實行‘廠幣製’,其他各部門則實行百分考核,這可使全廠每個人的經濟收入,都同其勞動成果和工作效率掛鉤——做到獎優罰劣,獎罰分明!”

馬海泉提出並實施的這些應對措施,在當時、當地,是先行一步,且很有創見的!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從1991-1993年,他分別帶領所有業務員,從廣州到哈爾濱,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他不僅在廠日夜苦幹,就是出差在外,也是從不休息。譬如,他到過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十多次,但隻在臨大路的西湖外邊走過,直到今天,也從來沒到裏邊去過。每次都是在這兒辦完公事,就匆匆奔赴他地……有個別領導不理解地說:“你當廠長的,不在家指揮,整天在外邊瞎跑什麽?”但鎮黨委崔連歧書記支持他,況且,他認定正確的事,就要堅持不渝地做下去。結果,在兩、三年中,他發展內、外貿客戶130個,使1993年的銷售額達1200萬元,創利稅180萬元。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在我國經濟轉型期的今天,市場運作還不規範,其表現之一,就是普遍出現的“三角債”。在該廠1200萬元銷售額中,應收款竟占到近700萬元,嚴重影響了資金的正常周轉和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此,馬海泉把管理人員分成打市場和跑清欠兩支隊伍,同時出擊!他頗具膽識地提出“內外兼顧,以外為主”的戰略思路。這樣,到1995年底,收回欠款70%,對其餘30%的頂帳物資,他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後,又輕裝上陣了。

馬海泉在努力踐行他的戰略思路中,又同業務員一起,到過全國30多家外貿部門,如今已同北至大連、南到廣州的70多家外貿公司建立了產品出口的業務關係。

良好的發展契機,隻垂青有著強烈事業心的奮爭向上者。1993年金秋,一個十分巧合的機會,馬海泉通過朋友魏先生介紹,在天津賓館結識了泰國漢順化學有限公司蔡、李二位總經理,並誠邀其到廠參觀、考察後,應對方邀請,馬海泉和魏先生,於1994年4月赴泰國訪問。在泰期間,海泉又同漢順公司董事長王烈生先生,成功地洽談雙方合資事宜,簽訂了意向書。當年9月,王董事長即帶蔡、李二位總經理等人專程來廠,並同鹹水沽鎮黨、政領導會麵,王董事長當場把合資辦廠的20萬美元的匯票交給馬廠長,作為泰方的資金投入,因泰方特別相信馬廠長,不要收條,至今也未要過。此後,正式成立了中泰合資的“天津天順化工染料有限公司”,由馬海泉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合作12年來,一直非常愉快,從未發生過任何矛盾!不過,事業發展之路並不平坦。由於主客觀諸多因素的影響和牽製,從1995年初到1998年秋,企業是在艱難中徘徊前進的,所以,到1998年,銷售收入隻達到1700萬元,利稅210萬元。這期間,馬海泉仍是默默地迎難拚幹。大家都說他是隻注重事業、不注意休息的“工作狂”、“拚命三郎”,這是名副其實的。沒名沒夜地超負荷工作,終於使他累倒了。1998年農曆正月十六,他突然大口吐血,一天竟吐幾百毫升。在住胸科醫院時,醫生高度懷疑他患的是肺門癌,作為醫生的他,當然也心知肚明。他身體被迫躺在病床,精神卻一直沒有倒下。他仍以強烈的事業心,隨時用電話指揮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到他住院第七天時,正式確診為支氣管擴張。醫生讓再住一個月,可他隻住了六天,就要求出院了。他帶藥回家的第二天,就到廠投入緊張工作。上級領導、朋友和員工們都勸他再休息一段時間,可他卻情愫殷殷地講:“我的身心離不開企業,企業也不能沒我——決不能因為我而耽誤了企業的發展!”

黨組織的鼓勵和支持,給了他充足的信心和無窮的力量。從1999年起,他領銜的合資企業天順化工染料公司,開始駛上快車道!在從1997到1998年上半年的亞洲金融風波中,漢順公司的領導層發生變化。由蔡、李二先生分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因為馬海泉為人誠信、睿智精明、辦事規範,所以,雙方關係並未因金融風波和漢順的人員變動受到影響,反而合作得更加愉快,配合得更加默契,漸漸成了好朋友。

馬海泉深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調動和保持員工勞動積極性的精神保證。他注重聯係企業的實際,把虛功做實。1999年初,他虛實結合地對大家講:“企業搞好靠大家。搞好了,大家受益;搞不好,人人吃虧。我勸大家,不要像社會有些人那樣:‘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們提倡‘人人愛廠,全廠就業’。隻有企業不斷發展,大家才有穩定和逐年增加的收入!”

他這簡明扼要的實在話,直說得員工們個個點頭稱是。到年底,銷售額高達3450萬元,利稅46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均比上年翻一番;全員年人均工資1.2萬元以上——徹底打了個翻身仗!

在大家勝利的喜悅中,著眼長遠的馬海泉又清醒地提出:“成績已成過去,重任還在前頭——我們一定要戒驕戒躁,協力同心,激流勇進,再創輝煌!”

雄赳赳、氣昂昂的員工們一呼百應,人人摩拳擦掌,爭先恐後地勇立新功!此時的馬海泉儼然是個久經沙場的出色指揮員,他在國內外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上,文武兼備地統領著“天順”這能征善戰的近300貔貅,擂鼓鳴金地呼嘯疾進,在跨越雄關奏捷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向新的雄關揮師征戰。此後,他一年一個新戰役,年年旗開得勝、捷報連連!到2004年,該公司業已同亞、歐、美各大洲和中東地區等30多個國家的60多個用戶建立了業務往來,出口創匯額達到800多萬美元,全年內、外貿總收入高達1.05億元,創利稅1200萬元,總資產為7000萬元,全員年人均工資2萬元!

在長期合資辦廠中,由於泰商對品高德馨的馬海泉高度信任,雙方合作得愈來愈好,友情與日俱增,所以,在2005年,漢順再次增資40萬美元,這就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經濟實力,為今後“天順”的展翅高飛,增加了更大能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艱難創業拓富路

馬海泉在村醫的崗位上,除為千餘村民治病外,還管衛生預防工作,他用漂白粉為各戶的飲水消毒,並定期逐戶更換。為消滅蒼蠅、蚊蟲對病菌的傳染源,他還被派到河北省南宮縣去學習高溫封肥,回村後,即到全村5個生產隊,親自教授和幫助他們對糞便、垃圾、雜草搞封肥……父老鄉親們都說:“海泉這孩子真是個人才:聰明任幹又厚誠,動腦動手全是好樣的——他就是咱的健康保護神啊!”

海泉聽了,赧然笑答:“我還不是黨員呢。”

張書記訝然道:“你表現那麽好,怎麽還不是黨員呀?”

其實,好強上進的馬海泉,早在他19歲時,就寫了入黨申請書,可村黨支部一直沒有研究,也未找過他。從此,在鎮黨委的關心下,一個多月後的1982年9月初,村黨支部經過調查研究和認真討論,吸收他為預備黨員,翌年轉正後,任村委會副主任,兼管村辦車圈廠,並以次為依托,根據毗鄰南大排汙河的地理優勢,籌辦化工廠,不再當村醫。家屬知道他當幹部後,因不理解而很有意見。妻認為:“當醫生為村民看病,一輩子有飯吃!”

他耐心向妻解釋:“當醫生是為村民辦好事,我當了幹部,可以為全村人辦更多更大的好事——讓家家都由窮變富了,這你肯定高興吧!”

他那通情達理又助人為樂的賢妻一聽,噗嗤笑了,她以激發性的口氣反問:“你的願望我知道,可你有這個本事嗎?”

“有!隻要你全力支持我,我就有決心、有能力開拓出一條使大家富裕的路!”

“好!一言為定:咱家裏的一切大小事情,全由我包啦——為了全村人由窮變富,你就一心一意地去幹、去闖吧!”

就這樣,他心如鐵石地走馬上任了——開始籌建村辦向陽化工廠。

我們的先賢有言:“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馬海泉那極其典型的痛苦經曆,和他即將進行的“艱難創業拓富路”之壯舉,就是對這句名言的最好注解。

馬海泉此次前去建廠,正如三國蜀相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所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麵對艱難困苦的現實是:無資金、無技術、無產品、無廠房、無設備,怎麽辦?

艱難困苦,對懦夫是前進途中的攔路虎,對勇士則是砥礪鬥誌的磨刀石——前者望而卻步、束手認輸,後者披荊斬棘、昂首闊步。永不服輸的馬海泉就屬於後者。他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天津理工學院的一些教師和科研人員,為了拜師取經,海泉每天或隔一天,坐公交車到理工學院登門求教一次,他靜聽默記認真寫,餓了,就在路邊吃碗鍋巴菜和一個燒餅;渴了,就用手捧著自來水,咕咚咕咚地喝一通……經一個月的奔波、苦學,他準備生產紡織品印染用的粘合劑。與此同時,他還以車圈廠的名義,向信用社借款5萬元,又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然後就自力更生、因陋就簡地蓋起了車間、倉庫、鍋爐房、辦公室,並壘起了院牆;他又遵照孔子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購買了舊的、自製了簡易設備。用一些陶瓷罐,盛鹽酸等有腐蝕性的原料。他們買不起化工廠的主要設備反應釜,就自己動手,土法上馬:用按一定角度精心製作的木板,以鐵箍圍成水梢式、高和直徑各兩米多的圓柱體木桶,再用電動機帶動減速機,減速機帶動盛著原料的木桶裏的攪拌機,以此進行原始的染料生產。生產初期,馬海泉宵衣旰食地在廠裏摸爬滾打。談及此,從一開始就盡心竭力地同海泉一起創業,先當會計、後任副總、今為顧問的58歲女黨員周玉英心慕手追地講:“在創業中,操心最多、出力最大的是我們馬總。在資金極少的情況下,他既要購原料、抓質量,又要跑銷路、催回款,否則,生產就難以為繼。他馬不停蹄地晝夜鏖戰,從不言難,從不說累,簡直就是個鐵人,我們都說他是個工作狂!當時的產品單一且量小,收入少又不穩定,員工隻有到年底才能一次性開工資。我記得1983年底,大家都等發工資過年,廠裏卻無錢,心急火燎的海泉廠長,到客戶天津市化工站借現金支票發工資,整整等了一天也未拿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去借,經過千言萬語地對人家講實情、立保證,到中午才拿來一張5萬元的支票,而這天已是臘月二十八了。多年掙慣了工分的兩廠近百名村民,當每人首次都拿著四、五百元工錢,喜笑顏開地嘎巴嘎巴點著那一張張‘大團結’新票回家過年時,全村**漾著心滿意足的歡波笑浪和對馬廠長的聲聲讚語!因此,我說馬總是個奇才,是我認識人中,最使我佩服的人!”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馬海泉,根據捕捉到的信息,同業務員,每人揹著一桶25公斤的產品,先後到本市、保定、石家莊等地去打市場。他聽說西北需此產品,就揹著樣品星夜前往西安。他們想方設法認識了有6000多人的國營大廠——西北第一印染廠的一個車間主任和供銷科長。並經多方打探,了解到科長的家址。當他和業務員趁科長在家之時,冒著滂沱驟雨登門拜望時,人家隻開了道門縫,不屑一顧地冷眼回絕:“有事明天到廠裏談,就這樣吧!”話音未落,“嘭”地一聲關上了門。

渾身濕漉漉的他倆,在淒風苦雨中,心中沉沉甸甸、腳下跋跋擦擦地回到了簡陋、廉價的旅店。此時,他卻風趣而又信心十足地對業務員說:“今天咱不花錢,就在這大西北的天然洗浴中心,痛痛快快地衝了個露天冷水澡!其實呀,碰壁,並非壞事,它可以使咱頭腦清醒地再想辦法、多出智慧!我說咱明天還去,不成功不罷休,你說呢?”

年輕氣盛的業務員,被他說得嘿嘿嘿地點頭笑了……此後,一連7天,他倆都到該廠推銷產品。隨機應變的馬海泉最後講:“貴廠可否試用一下我們揹來的兩桶產品,如果你們認為合格、滿意,咱們接著談;如果你們不滿意,我們分文不取。您看可以嗎?”

北宋哲學家程頤說:“以誠待人者,人亦以誠而應。”馬海泉那真誠耐心的態度、樸實可信的言語,終於使供銷科長深受感動地說:“好吧,我們試用一下再定。”

結果,一次試車成功:這小小村辦廠的粘合劑產品,不但合格,而且質優!

於是,當即簽訂供銷合同,產品很快打開了西安、鹹陽等西北市場;緊接著,他又南下武漢、長沙,也都出師報捷,大大鼓舞了全廠員工的戰鬥士氣!

乘勝挺進的馬海泉,又貸款15萬元,建了個新車間,購買了有關舊設備,並著手研製第二種產品——製作墨綠大理石油漆用的有機顏料綠。在研製過程中,作為一廠之長的馬海泉,總是身先士卒地在車間跟員工一起苦幹,那可真是赤膊上陣:夏天,他光著膀子,隻穿條大褲衩,別人幹完一班去休息,他卻“快馬加鞭未下鞍”地接著幹下一班。等身材高大的他大步流星地走出車間時,全身上下。連頭發、眉毛都是紅紅綠綠的顏色,人們由衷敬佩而又謔而不虐地說他“活象個外星人”,他則樂嗬嗬地詼諧回答:“好哇!你們太榮幸、太有眼福了——這麽容易就見到外星人啦!”

寫到此時此刻的馬海泉,我不禁聯想起這樣一個司空見慣而又蘊涵哲理的物理現象:用熱水衝沏的上乘茶,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浮起又沉下,沉了又浮起,到最後,茶葉還是泛著嫩嫩的綠意,溢出淡淡的鮮馨。英雄的人生也如此,即使是曆盡太多的磨難與苦楚,仍然會葆有一顆健旺歡跳的鮮活童心,並以其持之以恒的雅言義舉,傳達出濟世宜人的脈脈清香……經曆崎嶇坎坷的年輕馬海泉,在艱辛生活的鍛打和辛勤耕耘的收獲中,曆練得愈益剛強和走向成熟,所以,即使在這“雪上加霜”的最難之時,他那廣袤的心田,依然充盈著蓬勃活力,**漾著和煦惠風,飄灑著淅瀝春雨……於是,他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衝霄壯誌,也就赫然化為“誓創偉業”的實際行動!

英明的黨組織最了解馬海泉的為人和處境,當時不但信任他、鼓勵他,還委任他為村黨支部副書記,全權主抓村辦向陽化工廠。他頂著壓力,要緊牙關,狠抓了兩手:一是,四麵出擊,繼續尋找和開拓兩種合格、定型的產品市場;二是,重新誠聘有關科技人員,開始研製有機顏料“金光紅C”。

在整個研製攻關過程中,他一直是全身心地同科技人員並肩戰鬥,很少回家,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在采訪中,三次榮獲全區“賢內助”美譽的孫春茹,指責裏含有表揚,嗔怪中帶有自豪地對我說:“我們老馬租出去了——不顧家,隻管廠!連說夢話都是研製新產品;要不就是在夢中揮舞著手,大聲給客戶打電話,談價格,把孩子都給吵醒了!唉,他就是這麽個人,恨不得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所以,他個人和家庭就全然不顧了!”

到當年11月底,這個新產品就研製成功。馬海泉又找信用社貸款10萬元,12月份即生產出合格產品,他們又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陰霾中,看到了初露的曙光!可意想不到的困難又來了,就在大家情緒高昂地抓緊生產新產品“金光紅C”、滿懷熱望地準備過春節的臘月20日上午,信用社要全部追回10萬元的貸款,而這時,全廠60人半年的工資都未發,大夥兒還盼著拿錢回家過年呢。海泉尋思:“群眾的利益比天大,群眾的情緒最重要——我要想盡一切辦法,在節前給大家發工資!”

天無絕人之路。臘月22日,馬海泉抱著一線希望,來到國營大客戶——天津市外貿有關領導辦公室,當他說明原委、提出請求後,這位通情達理、解人之難的領導同誌,當即慷慨地說:“誰都背不住有急事、難事,理應互相理解,共渡難關。我看這樣吧,我們以每噸2萬元的市場價格,破格收購你廠僅有的那2噸‘金光紅C’——今天你就可以把4萬元的支票拿回去,給員工發工資過年!”

馬廠長一聽,感謝和激動之情,自不必說:“信用社和市外貿,同是國營單位,但兩者相比,態度和效果卻有天壤之別!”

想到此,他不僅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拿到錢回家過大年的全體員工,更是高興萬分、勁頭十足!

1986年正月,馬海泉又把庫存的十多噸其它顏料售出,收入近30萬元,一次還清了原貸信用社25萬元的本息,又在農行新開了帳戶。他決定今後不再同信用社打交道,轉而又想:“明人不做暗事,我既然是為集體辦事、為群眾謀利,那就不能忍氣吞聲、互不溝通地默然分手,而要光明磊落、不失禮貌地當麵說明。”

思考已定,馬海泉就鄭重邀請信用社主任等9人,一起坐一坐。席間,他首先端起酒杯,每人敬一杯,連飲9杯,然後,他心安神泰地宣布:“從明天起,我廠徹底結束了同信用社的業務往來。”

信用社主任等人,一聽感到驚訝,以為貸款還未還清。善於察言觀色的馬海泉接著從容地說:“我已還清了在貴社貸款的全部本息,並已在農行新開了帳戶——敬請放心!”

馬海泉說完,就悄然走出了飯店,在迷離閃爍的星光下,迎著徹骨的料峭春寒,獨自在寂寥的小路上,向鎮外4公裏的村廠走去。他心緒沉鬱、步履蹣跚地邊走邊想:想人家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放心、不同情,想企業搞不好就無錢,無錢就底氣不足、辦事困難,到關鍵時刻,就被卡、受製、憋氣……想著想著,他那積壓多日的滿腹憤懣,頓時如火山般地湧上心頭,鼻子一酸,眼一模糊,暗自潸然,繼而又痛快淋漓地“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他辦企業以來,第一次因公而背後淌淚啊!

馬海泉這畢生銘記的悲壯一幕,使他切膚地感到:“辦企業,沒有經濟實力,就被人看不起,也不能使父老鄉親們變富,所以,我要痛下決心、勇立壯誌,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一定要把企業做好、做大、做強!”

彩虹總在風雨後。1986年的馬海泉,因事業發展、工作順利而春風得意!經過全廠上下齊心協力,確保質量、生產數量日益增加的“金光紅C”,全部通過市外貿出口,這年的銷售額高達380萬元,利潤率高達20%以上,創利稅近百萬元,在當地引起轟動,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表彰!

有作為、有業績,才能有地位、有榮譽。在1987年春節除夕之夜,鎮黨委書記張書香,率領鎮黨、政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齊集該廠辦公室,村兩委和廠委成員也都到場,開了一個別開生麵的座談會。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召開的這個特殊的迎新會上,鎮領導熱情洋溢地對馬海泉勇率全體員工奪取的驕人業績,給予高度評價,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波笑浪裏,意氣風發的馬海泉,簡要總結了一年來的做法、成績和體會,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1987年更加宏偉的計劃和設想,引起了一陣歡呼聲,大大激發了全廠員工的幹勁!改革開放的浪潮風起雲湧,呼嘯向前,企業的經營機製也在改革中與時俱進。1987年,在一樹樹、一串串潔白、芳菲的洋槐花盛開的5月中旬,鎮黨委張書記同馬海泉商量,要在村辦廠的基礎上,搞一個較大規模的鎮辦化工企業。海泉欣然同意。

以真誠見長、善於言辭和社交的馬海泉,為找合作夥伴,開始頻繁地同天津染料廠聯係、接觸。此時,他母親病入膏肓,已3天不進食。6月21日,他陪張書香書記到天染廠,具體商談合作事宜。剛到半小時,海泉就突接家中緊急電話,說母親病危,讓他趕快回家。在全村有名的孝子馬海泉,為見苦命的母親一麵,他不得不終止談判,火速趕回。一到家,母親雖未斷氣,但已不省人事。他跪在慈母炕前號啕大哭,高聲呼喚:“媽媽!媽媽呀!您兒子來啦,您再睜開眼,看看我吧!”

他那聲聲痛斷肝腸地號啕哭喚,令所有在場者都為之落淚……也許是遺傳基因所致親情的心靈感應吧,母親還真的睜開了眼,看見了兒子,露出了笑容,而且又活了8天——這不能不說是骨肉親情喚回的生命奇跡!此後,馬海泉日日夜夜守侯在未斷氣、也不能吃喝的母親炕頭,直至其仙逝。

他在籌建新廠中,由於鎮裏經濟困難,隻象征性地撥給他寥寥6千元人民幣,所需370萬元,都是他從農行貸款墊付的。在建廠的整個過程中,務實敬業的馬海泉,始終堅守戰位:各處的施工質量他都要認真監督;購買好的設備和必需的用品,又要盡量節省開支,他都要親自把關;特別是在安裝設備期間,他150個日日夜夜不離現場,這感人至深的無聲號召,激勵和催動著所有在場者,都不遺餘力地拚命工作……經過一年多緊張而有秩序地施工,到1989年4月,就建成了廠房、倉庫、鍋爐房和小型辦公樓等,總建築麵積達4000多平米的嶄新工廠,還購買和安裝了兩條生產線的新設備,於6月1日正式開工生產。緊接著,鎮黨委就宣布:馬海泉為該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由於他艱難創業拓富路、貢獻突出,當年底,鹹鎮就把唯一的轉幹指標給了他,曆盡艱辛而百折不撓的農家之子馬海泉,從此成了國家公務員。

當年開工不久,原來立項的活性翠藍KNG和KNL兩個品種,因市場急轉直下、需求量小而出師不利。在這期間,由於是辦新廠、資金少、技術水平低、對市場也不熟悉而致使企業小、實力差,被人瞧不起,比如,天染廠在外省市召開訂貨會,其他分廠均可前往,就是不讓津南分廠參加,人家不說為什麽,就是不許你去——這種被人藐視的滋味,使一向爭強好勝的大漢馬海泉,萌生出莫名受辱的難受,與此同時,他暗立大誌:“我誓要排萬難、越雄關,努力提高技術、盡快打開市場,增強企業實力!”

以變應變的馬海泉,又晝夜在廠戰鬥,並重新調整設備,8月份,即研製、改產了染料中間體和酸性染料兩個品種,到年底,僅半年時間,就實現銷售額470萬元,創利稅50萬元。1990年步入市場經濟後,繼續生產原來的產品。沒有銷路,馬總就對助手們講:“市場是闖出來的!隻有不畏艱難的主動出擊,才能找到、占領並不斷開拓新的市場!”

他發揚當年的艱苦創業的精神,親自率領業務員,帶著新產品,在毫無門路的情況下,近跑河北、東進山東、西征晉陝、南下湖廣,經過100多天吃盡苦頭地連續奮戰,到1990年底,新開客戶30家,初步打開了市場,使年銷售額達到800萬元以上,創利稅120萬元。

獨立經營後,廠名改為“天津市津沽染化廠”。麵對背後無靠的新形勢,足智多謀的馬海泉提出:“要想站穩腳跟,並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要主抓市場、技術和管理三個方麵。具體說:要以市場所需為龍頭,選取‘短、平、快’的產品,采取‘多品種,小批量’的舉措;要不斷用最新科技更新我們的產品,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在管理上,要搞‘計劃成本’,各車間單獨核算,超獎虧罰,在廠內實行‘廠幣製’,其他各部門則實行百分考核,這可使全廠每個人的經濟收入,都同其勞動成果和工作效率掛鉤——做到獎優罰劣,獎罰分明!”

馬海泉提出並實施的這些應對措施,在當時、當地,是先行一步,且很有創見的!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從1991-1993年,他分別帶領所有業務員,從廣州到哈爾濱,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他不僅在廠日夜苦幹,就是出差在外,也是從不休息。譬如,他到過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十多次,但隻在臨大路的西湖外邊走過,直到今天,也從來沒到裏邊去過。每次都是在這兒辦完公事,就匆匆奔赴他地……有個別領導不理解地說:“你當廠長的,不在家指揮,整天在外邊瞎跑什麽?”但鎮黨委崔連歧書記支持他,況且,他認定正確的事,就要堅持不渝地做下去。結果,在兩、三年中,他發展內、外貿客戶130個,使1993年的銷售額達1200萬元,創利稅180萬元。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在我國經濟轉型期的今天,市場運作還不規範,其表現之一,就是普遍出現的“三角債”。在該廠1200萬元銷售額中,應收款竟占到近700萬元,嚴重影響了資金的正常周轉和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此,馬海泉把管理人員分成打市場和跑清欠兩支隊伍,同時出擊!他頗具膽識地提出“內外兼顧,以外為主”的戰略思路。這樣,到1995年底,收回欠款70%,對其餘30%的頂帳物資,他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後,又輕裝上陣了。

馬海泉在努力踐行他的戰略思路中,又同業務員一起,到過全國30多家外貿部門,如今已同北至大連、南到廣州的70多家外貿公司建立了產品出口的業務關係。

良好的發展契機,隻垂青有著強烈事業心的奮爭向上者。1993年金秋,一個十分巧合的機會,馬海泉通過朋友魏先生介紹,在天津賓館結識了泰國漢順化學有限公司蔡、李二位總經理,並誠邀其到廠參觀、考察後,應對方邀請,馬海泉和魏先生,於1994年4月赴泰國訪問。在泰期間,海泉又同漢順公司董事長王烈生先生,成功地洽談雙方合資事宜,簽訂了意向書。當年9月,王董事長即帶蔡、李二位總經理等人專程來廠,並同鹹水沽鎮黨、政領導會麵,王董事長當場把合資辦廠的20萬美元的匯票交給馬廠長,作為泰方的資金投入,因泰方特別相信馬廠長,不要收條,至今也未要過。此後,正式成立了中泰合資的“天津天順化工染料有限公司”,由馬海泉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合作12年來,一直非常愉快,從未發生過任何矛盾!不過,事業發展之路並不平坦。由於主客觀諸多因素的影響和牽製,從1995年初到1998年秋,企業是在艱難中徘徊前進的,所以,到1998年,銷售收入隻達到1700萬元,利稅210萬元。這期間,馬海泉仍是默默地迎難拚幹。大家都說他是隻注重事業、不注意休息的“工作狂”、“拚命三郎”,這是名副其實的。沒名沒夜地超負荷工作,終於使他累倒了。1998年農曆正月十六,他突然大口吐血,一天竟吐幾百毫升。在住胸科醫院時,醫生高度懷疑他患的是肺門癌,作為醫生的他,當然也心知肚明。他身體被迫躺在病床,精神卻一直沒有倒下。他仍以強烈的事業心,隨時用電話指揮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到他住院第七天時,正式確診為支氣管擴張。醫生讓再住一個月,可他隻住了六天,就要求出院了。他帶藥回家的第二天,就到廠投入緊張工作。上級領導、朋友和員工們都勸他再休息一段時間,可他卻情愫殷殷地講:“我的身心離不開企業,企業也不能沒我——決不能因為我而耽誤了企業的發展!”

黨組織的鼓勵和支持,給了他充足的信心和無窮的力量。從1999年起,他領銜的合資企業天順化工染料公司,開始駛上快車道!在從1997到1998年上半年的亞洲金融風波中,漢順公司的領導層發生變化。由蔡、李二先生分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因為馬海泉為人誠信、睿智精明、辦事規範,所以,雙方關係並未因金融風波和漢順的人員變動受到影響,反而合作得更加愉快,配合得更加默契,漸漸成了好朋友。

馬海泉深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調動和保持員工勞動積極性的精神保證。他注重聯係企業的實際,把虛功做實。1999年初,他虛實結合地對大家講:“企業搞好靠大家。搞好了,大家受益;搞不好,人人吃虧。我勸大家,不要像社會有些人那樣:‘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們提倡‘人人愛廠,全廠就業’。隻有企業不斷發展,大家才有穩定和逐年增加的收入!”

他這簡明扼要的實在話,直說得員工們個個點頭稱是。到年底,銷售額高達3450萬元,利稅46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均比上年翻一番;全員年人均工資1.2萬元以上——徹底打了個翻身仗!

在大家勝利的喜悅中,著眼長遠的馬海泉又清醒地提出:“成績已成過去,重任還在前頭——我們一定要戒驕戒躁,協力同心,激流勇進,再創輝煌!”

雄赳赳、氣昂昂的員工們一呼百應,人人摩拳擦掌,爭先恐後地勇立新功!此時的馬海泉儼然是個久經沙場的出色指揮員,他在國內外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上,文武兼備地統領著“天順”這能征善戰的近300貔貅,擂鼓鳴金地呼嘯疾進,在跨越雄關奏捷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向新的雄關揮師征戰。此後,他一年一個新戰役,年年旗開得勝、捷報連連!到2004年,該公司業已同亞、歐、美各大洲和中東地區等30多個國家的60多個用戶建立了業務往來,出口創匯額達到800多萬美元,全年內、外貿總收入高達1.05億元,創利稅1200萬元,總資產為7000萬元,全員年人均工資2萬元!

在長期合資辦廠中,由於泰商對品高德馨的馬海泉高度信任,雙方合作得愈來愈好,友情與日俱增,所以,在2005年,漢順再次增資40萬美元,這就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經濟實力,為今後“天順”的展翅高飛,增加了更大能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誠聚英才重創新

《孫子兵法·謀攻篇》寫道:“上兵伐謀。”意思是:用兵作戰的上策,是以智謀取勝;在其《勢篇》中又寫:“凡戰者,以正和,以奇勝。”其意為:打仗以正麵與敵人交戰,出奇兵而製勝。作為一個有著戰略思想和前瞻性眼光的企業家,久經征戰的“天順”領軍人物馬海泉,在企業遇到發展瓶頸之前,就能夠以高人一籌的視角發現問題,從而率先帶領企業及時轉型——這也是他深謀遠慮、出奇製勝、勇闖關隘、捷報頻傳的重要原因。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新產品靠誰去開發?又怎麽開發?他想起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英明論斷和我們國家“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的一貫主張,由此他認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固然要靠科技、靠創新,而科技要由人來掌握,創新也須人去實施,因此,具有先進科學技術和自主創新精神的人才,就是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我要重點快抓,抓出成效!”

於是,他在日夜兼程地到全國各地尋找市場中,注意發現和聘請精通染料技術的專業人才。1993年6月,馬總把剛剛退居二線的天津染料廠主管生產的黨員副廠長、高級工程師鄭祖武,聘任為總工程師,進入企業核心領導層,並成立了染料研究室,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研發新產品。充分發揮他的專業特長;與其同來的還有天染廠負責產品質量檢驗的石連娣女士。馬總把科技人員奉為上賓,特別尊重和關愛。他每天派專車到市內接送鄭工等人,這使其異常感動,因而熱情很高,幹勁挺足!

當提到馬總對科研工作高度重視和研發新品的情景時,由企業自己培養起來的研發人員,今為公司技術開發部主任的張迎軍津津樂道:“馬總在科研設備、支出等方麵舍得投資,對經過市場考察,確有發展前途的新品種,一旦敲定,他就不惜人、財、物力,誓要研製成功。他每天無論多忙,也要到實驗室過問新品研製的進度,所以說,每個新產品的誕生,都傾注了馬總的心血。現在我公司的技術開發部,設備、技術等方麵,在國內染料行業都堪稱一流。我們在研製新產品‘直接藍199’時,經過一年多、幾百次地反複實驗、改進,到衝刺階段,正值難忘的1997年中秋節晚上,大家都無暇回家。情係員工、心細如發的馬總,親自買來月餅、水果,大家喜氣洋洋地在休息室一起過節後,繼續回車間挑燈夜戰。就在晨曦微露之時的一片歡呼聲中,新品麵世了,填補了國內染料行業的一項空白,一投放市場,即暢銷國、內外!後來,盡管國內其它廠家也仿製,但始終達不到我廠的產品質量,難以同我們競爭。到1997年,我公司的產品,已由建廠初期的2個品種增加到近50個。此後年年新品迭出,僅1999年研發的新品就達20個,其中有4個填補天津市空白,一個填補了國內空白!”

他先後聘請來了中國染料標準委員會委員、在染料應用領域造詣很深的高級工程師劉仁祥,曾任全國染料工業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評審組負責人的教授級高工周天佐等4名高工,正式成立了天順公司染料研究所,人員由原來的幾名增加到38名,專門研究和開發新品種以及老品種的節能降耗。既“外請諸葛,又內用周郎”的馬總,為提高全公司員工的整體業務水平,還聘請天津大學化工係教授周春隆、穆振義夫婦來公司講解顏料知識;並請天津大學一名年輕博士後,在節假日來公司培訓技術人員。他又聘來了長期不景氣的天津市染化九廠總工程師王興民……隨著專業人才的薈萃、產品技術含量的提高和企業經濟實力的逐年增強,1999年,馬總還適時地幹了幾項具有全局性和長效意義的創新性工作:一是,完成了產品質量保證體係,是全市同行業首家取得國際質量體係認證的單位,並在2001年順利通過ISO9001:2000版的換證工作,這就為“天順”的產品進一步打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是,“天順”在全市染料行業,首家加入了世界紡織染料行業的權威組織——美國紡織染料協會,馬總是其會員,這對“天順”產品暢銷無阻地進入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三是,在公司內部管理上,更加完善了各項規章製度,諸如,車間單獨核算、自負盈虧和安全生產等製度,實現了以法治廠;同時,針對化工行業的特點,公司成立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馬總親任組長,負責生產和行政的兩位副總任副組長,各部門正職為成員,嚴求各車間、各科室每周自查一次,全公司一月一互查,做到未雨綢繆,以防患於未然,確保安全;在保證產品質量上,公司對車間和班組,實行單批考核和獎勵製度,並進一步完善了產品質量、數量與本人的收益掛鉤,為從源頭起到終端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都切實做到步步嚴把質量關,馬總按照國際質量體係認證的要求向全公司員工鄭重提出:“我們人人都是質檢員!‘天順’的產品,既要注重結果,也要精彩過程:不合格的原料不準進廠,產品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合同履約率必須達到100%——產品質量和銷售服務,就是我們的品牌、我們的名片、我們的信譽,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精心愛護、全力搞好!”

四是,注重環保,業已達標。作為化工企業一把手的馬海泉,一直堅持生態環境和企業發展統籌考慮、整體推進的科學發展觀。1999年6、7月份,他同清華大學、天津環保研究所,聯合研究汙水處理問題,“天順”投資近300萬元,在全市同行業首家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厭氧絮凝法處理汙水,並於當年通過驗收,達到了國家要求的二級排放標準。此舉,對淨化生產、確保員工身體健康和環境保護,都至關重要!

在新產品研發上,他的主張是:“要主攻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市場為導向,經過可行性研究再定,力避失誤!”

在此思想指導下,自主創新的產品不斷麵世,如,“直接黑168”、“直接紅224”、“直接紅227”等,都屬高檔染料,且市場俏銷、利潤可觀。到2004年底,天順公司已有五大類共130餘種產品,其中,以直接染料為主,活性、酸性、堿性、油溶兼顧。

天公鍾情實幹者,喜事接連賜馬總。就在“天順”蒸蒸日上的2004年上半年,馬總開始在企業實行“ERP全麵信息化管理”。當談及馬總時,津南區科委原副主任、現該公司技術顧問楊承烈說:“我認為:從個人講,馬總的文化積澱比較深厚,他講誠信、重情義、善交友、關愛人,我們都願同他共事;從工作看,他治廠嚴謹,管理規範,辦事穩健,從不張揚,尤為突出的是,他十分重視人才和科技,很有超前意識,我們科委發現他這特點後,就首選‘天順’作為ERP全麵信息化管理試點,馬總積極行動,在土建、儀器、培訓和計算機軟件等方麵,總投資近1000萬元,在全市同行業首屈一指——這對企業今後的發展,定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個富有遠見卓識的成功企業家,就是能在企業興盛時想到衰敗,在產品暢銷中,看到滯後,因而早作預案,采取措施,及時轉向,以立於不敗之地,興旺永駐!“幹一、看二、想著三”的馬總,在2001-2002年,他又開始搞“木材染料和紙張染料研製工作”。到目前,這兩類染料已生產出30多種。這又進一步擴大了“天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2004年,馬總根據市場的需求潛力,重點考慮了生產品種的轉向。他經過縝密地市場調研得知:全球的用紙量,逐年猛增的風頭正勁,以2004年為例,就我國而言,年用量達5500萬噸以上;42個國家的年用紙量,竟高達3.39億噸以上,而這巨量的各種紙張,都需用染料著色!據此,膽識非凡的馬總果斷提出:“加快對紙張染料的研究和創新,並努力發展紙張係列化染料!”

“天順”令人振奮的發展前景和馬總的人格魅力及其經商之道,就像個強力磁場一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精英,投入“天順”的懷抱,2005年初,上海某大學一位姓李的博士,在同馬總有過幾次接觸後,就主動提出擔任“天順”的技術顧問,為企業的更快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看到這裏,讀者諸君也許會問:出身於貧寒農家的馬海泉,緣何如此神通廣大?他究竟以何錦囊妙計,而令眾位英才欣欣然喁喁而來?要直接聽到真實而圓滿的答案,筆者不應越俎代庖,還是讓外聘和內培的3位老、中、青科技人員,各自說說內心想法和親身感受吧。

從1989年認識馬總,次年退休後,即到“天順”任技術顧問至今的黨員高工周天佐,一聽說我要采寫馬總的業績,他頓時喜形於色,繼而就滔滔不絕地坦露心扉:“我們知識分子,不圖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隻圖被人理解、受到尊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和潛能,達到心舒氣順就滿足了——我在馬總這兒6年來,就得到了這種滿足,所以,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天津市有國營染料廠10家,連同集體和民營的共有42家,在我退休時,有的企業高薪聘我,但我不去;可馬總一請我,根本沒提錢,我就高興地來了——我是衝著馬總可交可信的人品和勇於創新的能力來的!馬總在工作上嚴要求,在生活上關心人,有濃厚的人情味兒,使我感到滿心溫馨。舉例說吧,我每次單獨出差,馬總都讓我乘飛機或坐軟臥;2002年,我同馬總到上海開業務會期間,發現我一個腎上有腫瘤,他馬上讓我乘飛機回津做手術,術後,他同副總等人,多次帶著禮品看望我,還給我生活補助費,這使我和全家人都深受感動,因此,3個月後,我就到廠上班了。另外,河北省的一個關係密切的老客戶負責人退休後,馬總還千裏迢迢地前去看望、祝壽,他這‘有朋自遠方來’、生動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情義之舉,對其本人、家屬、旁人和後人,都是一種寬慰和教育!由此足可看出馬總為人處事的高尚情懷!”

陳答:“我93年在上海交大工業外貿係本科畢業後,即到上海市政府主管的東方國際集團作出口外銷員。到2000年,我升任集團業務二部經理,年薪10萬元。”

問:“您經濟待遇豐厚,又是國營單位,那您為什麽還來鄉鎮企業天順公司呢?”

答:“我從95年在業務交往中結識了馬總,經過5年的頻繁接觸和深度的感情交流,我在馬總身上發現了一種異乎尋常的人格魅力,是這魅力吸引著我,加入了天順公司。”

我說:“請具體講。”

陳答:“馬總的魅力主要有三:一是性格豪爽、重情義、善交友、守信用;二是迎難拚上、具耐性、有毅力、敢奪勝;三是文武兼備、富韜略、思路新、有能力。正是他這三方麵的人格優勢,統領著‘天順’贏來了連年跨越發展的喜人現實——於是我就來了。”

我又問:“可否舉例?”

陳雷爽快地答:“當然可以。我自95年開始,從‘天順’購貨出口,在此後的5年時間裏,從未發現‘天順’的產品有質量和交貨期的問題。‘言必信,行必果’的馬總,教育和感召著每個員工,從而漸漸形成了全公司恪守誠信的整體形象。這使我對馬總和‘天順’產生了高度信任,認為這是個真正的‘重合同,守信譽’的企業。與此同時,我還把‘天順’和其它企業進行了比較。在95年,山東有一家染料廠,其產品和規模都與‘天順’很接近,但到2000年,那個廠,無論在企業規模、產品創新、經濟效益等諸方麵,都被‘天順’遠遠拋在後麵!實踐證明:方興未艾的‘天順’,已經健康、和諧地駛上了快車道,且發展勢頭強勁,銳不可當!我清楚地看到了‘天順’的光明前途,也冷靜地想到了自己的未來——在這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問題上,我在29歲上,毅然拋開旱澇保收的金飯碗,奮然加入馬總的隊伍,同他一起發展‘天順’,也使個人的事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加盟後,馬總對我信任而重用,委我以副總兼駐上海辦事處經理重任!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明馬總的人格魅力和良好信譽。從03年8月到04年12月間,俄商總經理卡提翁(CATION)和副總及翻譯3人,為合資辦廠事,曾6次來中國各地考察。盡管江、浙工業園區的投資環境好於我們,還有很多優惠條件,但俄商進行綜合比較後,還是同‘天順’合作,他們對我說:‘我們就是看中了你們馬總這個人——是他吸引了我們!’此後,一直合作愉快且卓有成效。這也印證了我國的一句格言: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講到這裏,這個身高一米八的強壯漢子,噌地站起來,右拳攥得嘎吧響,斬釘截鐵地說:“是真金就不怕火煉!我雖傷而無悔,是死也不懼——我要與天順公司共存共榮!”

他這豪氣衝霄之語,連我聽了都心海揚波,倍受鼓舞!慮及人氣甚旺的馬總及其突飛猛進的“天順”,我不由想起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利為民謀義舉多

一直重視政治理論學習的共產黨員馬海泉,十分清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20世紀的偉人毛澤東的話,對馬海泉影響深遠:“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這成了他終生努力的目標;胡錦濤總書記所說的:“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更使他奉為信條!

馬海泉之所以走向成功,並能持之以恒地施惠於民,除他自身拚搏挺進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黨的長期培養教育;二是父母自幼對他的言傳身教。

馬海泉深知父母一生的不易,也懂得孟子說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之理,所以他時刻提醒自己:永遠都不能忘記過去,牢記列寧“忘記,就意味著背叛”的箴言,恪守遵行毛澤東“兩個務必”的教導。正緣於此,馬海泉在事業成功、條件改善之後,就更加思念受盡人間煎熬的父母,他常常暗自思忖:“現在,我有了榮譽,有了地位,有了金錢,坐上了小汽車,住上了新樓房,過上了好日子——我能有今天,除了黨的精心培養和富民政策外,都是父母對我自幼教育、熏陶的結果。他們經常教誨我:‘要老實做人,實在做事,努力成為對人民有用的人;要尊重人、善待人、關愛人,遇事先為他人著想;要多做好事、善事——幫助別人就是積德行善,被幫的人越多越好!’現在我可以為人民做些好事了,也可以幫助別人了,但他們把我養大後,卻一直跟我受苦,尤其是早去的父親,一天好日子也沒有趕上過——我對不起兩位老人啊!”

馬海泉每每想起埋在曠野荒窪中的父母,總有一種牽腸掛肚、難以排解的愧疚。為報答業已仙逝的父母養育的重重恩情,以寄托深深的懷念和濃濃的哀思,2003年,他毅然以3.8萬元,在津南“怡靜園”買了塊最好的墓地,帶著3個兒子,重新安葬了父母的骨灰。了卻多年夙願的馬海泉,含淚跪在新墓前,虔敬地禱告:“爸爸、媽媽!我們已經住上了樓房,今天也給你們換個新家,請您二老安息吧!”

之後,他浮想聯翩,心潮難平……按照當地風俗,安葬後第三天掃墓。於是,在日未出的晨光熹微中,他就跪在了父母的墓前。此時,他那壓抑多年的痛苦心情,有如決堤的洪水,呼嘯著奔湧而出——他放聲大哭,邊哭邊訴:“爸爸呀,媽媽呀!我清楚地知道,您們的一生是太苦太難了!爸爸呀,媽媽呀!我要永遠牢記、堅決遵照您們的教誨去做,多為老百姓謀利益,盡快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我還要教育孩子,也都這樣做——以此告慰二老的在天之靈,就請您們放心吧!”

務實幹練的老二麗華哀求似地說:“爸呀,您哭得這麽傷心,叫我們做小人兒的可怎麽辦呢?您就別哭了,起來吧!”

他這才在孩子的攙扶下,上車回家……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我們新時代的每個公民,都理應繼承、恪守和發揚——黨員企業家馬海泉,在這方麵,也不愧是個好榜樣!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凡是對父母不孝者,他一律不與之交往,更不做朋友!多年來,他堅持幫貧助困、利為民謀的諸多義舉,正是他遵從和傳承了父母嘉言懿行的結果!

如前文所寫,“心裏裝著父老鄉親”的馬海泉,自2001年起,每年拿出200萬元,為全體員工都上了養老、醫療、工傷保險,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些農民的後顧之憂;此外,他還為本廠、本村、本地、乃至外省市的業務關係戶,做了大量雪中送炭的好事、實事。在采訪中,我聽不少人、特別是當事人和受益者,講了很多生動感人的事例,這裏隻能選取若幹,以彰示其愛民、親民、為民的高尚情懷!

先說本公司。

負責供應的副總李恩奎講:“馬總在著力辦好企業、連年提高員工物質生活的同時,還不斷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內涵,每年‘五·一’和‘十·一’長假期間,他都組織全體員工,乘著豪華大轎車,浩浩****地到天津盤山、北京、大連等旅遊勝地,去欣賞大自然的秀美風光,大家歡樂瀟灑、心曠神怡,既開闊了眼界,見識了外麵的精彩世界,也增進了團結,凝聚了人心。”

抓生產和技術的副總張迎舉補充說:“每年春節前,馬總都要讓公司辦公室以人均200元買成年貨,送給每個員工,就連看傳達室和搞衛生的臨時工也不例外,你說大夥兒能不格外高興嘛!”

提到馬總對廣大員工的關心,天順公司副總兼黨支部副書記周玉起講:“我隨便舉倆近期的例子吧。青年職工張迎順,父無勞動能力,母親又沒工作,弟弟還上學,全家生活隻靠他一人收入維持,2005年春節前,馬總派人給他家送去800元錢過節;公司原辦公室主任趙萬吉,患腦出血後,不能上班,妻、女無工作,兒子上學,生活很緊,也是在2005年春節前,馬總帶我登門慰問,補助其1000元錢,並讓其妻、女兒都到公司上班:其妻一早一晚到公司搞衛生,其餘時間在家照顧丈夫,女兒在公司搞生產統計。這樣一來,趙萬吉家由拮據變寬裕了,他們逢人就說:‘是馬總徹底改善了我一家子人的生活啊!’類似這樣的例子,多著哪!”

偉大的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黨員企業家馬海泉,不正是這樣麽!

再講對本村。

周辛莊村黨支書張迎躍對我講:“在1300多村民、30多黨員中,無論誰有難處,隻要馬總一知道,他就去幫助!”

老少爺兒們都說:“看人家海泉,企業幹大了,有錢有勢了,還是和過去一樣地帶頭苦幹;他一點兒架子也沒有,對咱還是那麽親近熱乎!誰要是有事找到他,他都盡量給辦;誰家有了難事,他就主動去幫。”

年過花甲的黨員張永年,原在村裏搞衛生,後因腳傷不能幹重活,致使家裏生活困難,2002年馬總一得知,就讓他到公司來管澡塘子,月薪600元,還把廠裏用過的舊尼龍袋子都歸他,賣後增其收入。

在為人處世上,馬海泉想得開、看得遠,有容人之量,這也是他之所以能聘來群英、共襄盛舉的重要原因。他秉性淳厚,主張寬容。他認為:“寬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美德;生活需要寬容,猶如人需要陽光;擁有寬容,就心胸如海,就能正確對待別人的嚴厲、誤解、疏忽或過失,自己也會感到輕鬆、愉快。”

三表對當地。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九·十”教師節和鹹鎮組織的“五·二五”扶貧助殘活動日,馬海泉都盡心出資,以表達他尊師重教和對弱勢群體的愛心。從1999年起,他還與一個特困生結對子,負責其在上小學期間的全部學習費用和部分生活補貼,直至其畢業,至今已是第三個了。

很巧的是,2006年3月3日下午,當筆者到“天順”同馬總核實本文內容之時,這個特困生王健之父王勝海和其母崔永華,來找馬總。我一問方知:他們是附近王家場村人,都是39歲的無業村民。王勝海因好吃懶做偷手機而判刑3年,去年出來後,在本村打樁隊幹了半月臨時工,現在無收入。一家3口,隻靠崔永華臨時給人家做飯,每月500元的收入維持生活。今年春節剛過,崔永華帶著王健到公司向馬總表示感謝,馬總問明其家景後,憐憫地說:“你很不易呀,要把孩子培養好!以後你把王勝海帶來,我同他談談,看是否能幫他變好。”

娘倆離開時,馬總還送給王健400元錢,作為上學之用。今天,馬總循循善誘地對王勝海說:“寒冬臘月,你家都生不起爐子,吃了上頓愁下頓——你要想想老婆、孩子的難處,也想想你的後半生,不要再吃吃喝喝打油飛了,應該立誌氣、務正業了,你說說怎麽辦?”

當王勝海汗顏地囁嚅著表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後,有著菩薩心腸的馬總當即就說:“我給你個機會,看你能不能變好、幹好?”

在沒有文化的王勝海一再表示決心後,馬總嚴肅地對他講:“為不讓你12歲的兒子受到心靈創傷,也為你一家人過上溫飽生活,在沒有招工任務的情況下,我破個例:明天你就到我公司包裝車間來上班,看你能否幹好——你要知道,獎優罰劣的廠規是很嚴格的!”

王勝海聽著站起來,連連躬身應諾。最後,初中畢業的崔永華感動得眼含著熱淚,一迭聲地說“馬總啊馬總,您資助了我的孩子,您挽救了我這家庭——您的大恩大德,我們是一輩子也忘不了哇!”

後提外省市。

馬總一以貫之地為民義舉,不僅是對本廠員工和本村鄉親,而且還普遍表現於他同眾多客戶的業務交往上。在此次采訪中,我有機會同馬總在河北和江蘇的兩個客戶老總分別座談,這就使我得以從更廣的領域了解馬總。談業務,就要講市場、說競爭。關於市場競爭,馬總有他獨到的見解:“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激烈競爭是題中應有之義。同行業之間你追我趕,原本是件好事,可以互為壓力和動力,帶來技術創新和更多更好的產品,促進優勝劣汰。我認為:同行業的競爭雙方,不一定就是利益截然對立的‘冤家’對頭,競爭的目的也不應是你死我活,而應是超越對手,你好我更好,你強我更強。超越的辦法雖有許多,但首先應當是強壯自己,而並非不擇手段地消滅對手,對手之間,也應該而且可以成為互促互幫的朋友!”

河北省武強縣啟龍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鐵嶺說:“我是1986年在天津的一次業務會上認識馬總的,他那坦誠的性格、敏銳的思路和智慧的談吐,令我心折首肯,不久即建立了業務關係,並日漸發展為互促互幫的朋友。他在各方麵都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我們都把他當成可敬可親的老大哥,有心裏話願意跟他說,有什麽事,也願找他辦,多年來,他辦的每件事,都讓我們很滿意!馬總用我廠的染料中間體,他每次要貨,都提前同我協商,而且是帶著現金提貨,從不壓款,有力地支持了我廠的正常運轉;他有時接待客戶時沒貨,就主動把客戶介紹過來,購買我們的,增加了我廠的經濟收入;在我廠由國營改民營的轉製期,因生產品種的轉移、技術跟不上而造成暫時停產,正當我著急而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馬總自告奮勇地南下廣州、上海,為我們請來了有關技術人員,使我廠很快恢複了生產,並日益發展壯大起來!”

江蘇省靖江市長江化工廠廠長丁燦坤,講得更為生動、感人:“馬總對我的支持和關照,不光是業務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是我的一位好兄長、好老師!這有事實為證。其一,在我辦廠不久、剛同‘天順’發生第一筆業務的2001年秋,我作為禮節性拜訪,首次踏進了‘天順’的大門,馬總給我的印象是:熱誠、忠厚,有大家風範。當我冒昧地向他請教經營之道時,他聽我詳細介紹了情況後建議,要從‘小、高、精’做起:小品種投入少,風險也小;高難度品種有發展前途,別人一時無技術、做不出;精產品質量高,有市場——回去後,我正是遵循這三個字興辦企業的。在馬總招待我們吃飯時,他推心置腹地用當初辦廠的艱辛勉勵我們,感動得我們都掉下了眼淚,同時也把馬總當成了知心朋友。其二,在2003年,我廠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急需用錢,當我向馬總求援時,他二話沒說,就將6萬元貨款以加急電報匯至我廠,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其三,馬總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要做事,先做人’,‘天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曆程,正是馬總誠信經營的成功寫照。馬總的寶貴經驗對我廠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3年5月,馬總在上海開完國際染料會議回津途中,繞道來看我,一為對我廠事故後表示慰問,二為給我們精神鼓勵。他在與我和我的助手們促膝談心中,結合他自己的創業史,聲情並茂地講了如何依靠人才、技術和誠信來爭取客戶,贏得市場……他那排難創業、執箸敬業的可貴精神,至今還激勵著我廠的許多幹部。事實上,我廠能起死回生、不斷進步,也正是從馬總的經營理念中悟出道理,堅持‘做事先做人’、‘誠信走天下’所致。我可以毫不過譽地說:倘若沒有當初馬總那些切實可行的指導性建議,很可能就沒有我廠今天的輝煌!”

他這真知卓見的人生理念,從以上盡述中,已充分體現在他的具體行動上。

在我於天順公司連續9天的采訪中,通過與各方麵多人的傾心暢談,掌握了大量頗有說服力的生動素材,從而對坦****、鐵錚錚的馬總的創新征程及其人格魅力,有了更加具體而深入地了解:他性格矜持而又隨和,相信群眾卻有主見,反應機敏而審慎,處世細致且果斷。由於他苦鑽研、重實踐,所以他能比一般鄉鎮企業家知之更多,想得更深,看得更遠。他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治廠之道。他就像世界著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那樣,英姿颯爽而又遊刃有餘地指揮著“天順”這個大樂隊,配合默契、動作協調地共同演奏著一支和諧悅耳的《威風堂堂奏鳴曲》……說句心裏話,我是懷著濃重的感情,用60多個日夜,殫精竭慮地完成此文的。在我對馬總全力采訪和傾心寫作中,我曾深受感動、乃至震撼,幾次都不由自主地熱淚涔涔,隻得擱下筆來,拭淚靜心,然後再寫——這是二十多年來,在我采寫、刊發的70多個黨、政、軍、工、農、商、教、衛等各業主人公中,從來沒有過的。當今,在全國染料行業競爭嚴酷、舉步維難的困境中,天順公司卻乘風破浪、呼嘯疾進、活力四射、蒸蒸日上,近年來,連連傳出捷報,屢屢創出佳績,這不能不說是馬海泉創出的驚人奇跡!他就像個永不知倦的優秀登山運動員,當俯身揮汗地奮力登上一個高峰後,直腰挺立,以勝利的喜悅回眸一笑,又滿懷豪情地向更高之峰昂然攀登……當我同馬總在其辦公室握手言別時,他厚誠而又率真地講:“發展是永無止境的!作為最基層的企業家,如果說我有些成績的話,那是上級領導的支持和方方麵麵、上上下下對我幫助的結果!我隻不過邁出了第一步,前麵的道路還很漫長、很坎坷。然而,既然幹上了,我就要努力幹好——開弓沒有回頭箭!我認為:麵對挫折和困難,能深思熟慮地想出策略、勇謀兼濟地采取措施闖過去,就是英雄;反之,畏縮不前甚或遇難而退,就是懦夫!在創辦企業上,我可以自信地講:我永遠不服輸,永遠不言敗,永遠不會滿足現狀,我堅信和踐行‘愛拚才會贏’的道理。現在,我已經習慣於‘全力幹著今天,精心想著明天,認真謀劃後天’!20多年來,苦辣酸甜的辦廠實踐告訴我: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經濟實力,就被人小看,甚至欺負,就無立錐之地;企業停滯不前,就意味著倒退——隻有企業與時俱進地長足發展,不斷增加收入、提高利稅、增強實力,才能為國家、為集體、為公司員工多做貢獻!為了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也為給父老鄉親謀利益、造福祉,我要高度負責,主動出擊、甘盡義務;今後,我要繼續重用人才、依靠科技,不斷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一如既往、義無返顧地務實拚搏,銳意創新,不辱使命,多做奉獻!”

響錚錚、金燦燦的客觀事實,恰如正中牆上那龍飛鳳舞的狂草所寫:“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曆史是最好的見證,人民乃公正之裁判——橫觀泱泱世界各國百舸爭流的歡騰情景,縱覽漫漫神州五千年的文明史冊,君不見,有多少為保家衛國或強國富民而驍勇拚搏的英雄人物啊!他們宛如顆顆燦爛星鬥,閃閃爍爍,光耀千秋!為“強國富民”而口碑載道,此刻笑聲朗朗地站在我麵前的,這身材偉岸、豪爽俠義的全國鄉鎮企業家、天津市勞模、“捷報連連越雄關”的共產黨員馬海泉,不就是靠勇謀兼備地實幹和創新,在鄉鎮企業的平凡戰位上,脫穎而出的新時代的英雄麽!

2006.3.1於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