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真正的底氣是不慌張

“班那德太太整天發愁的就是如何順順利利地將五個女兒嫁出去。”

這是簡·奧斯汀最著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的開頭,也一語道破了所有家有成年未嫁女兒的媽媽的心聲。

原來在嫁女的問題上,古今中外並沒有什麽不同。想必簡·奧斯汀的母親也和班那德太太有著一樣的煩惱,可惜的是,班那德太太看到了伊麗莎白和達西有情人終成眷屬,而簡·奧斯汀卻終身未嫁。

“盡管結婚並不一定會叫人幸福,但總算給她自己安排了一個最可靠的儲藏室,日後可以不致挨凍受餓。”

終身未嫁的簡·奧斯汀寫出的這段話,說出了很多對婚姻不甚滿意,卻也不得不結婚,或者邁不出離婚腳步的女人的心裏話。正如亦舒的《喜寶》裏那句名言:“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麽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女人的要求,看著複雜,實際上簡單。有個愛的人,有個足夠溫飽偶爾奢侈的物質條件。對物質的極端渴望,往往都是在尋求愛失敗的前提下的自我撫慰。給了她愛,就等於給了她無限的希望,怎樣的苦她都能挨過去。

希望總是好的,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世界上確實有人在匆匆而過的青春裏,遇不到那個有愛的人。

那麽,怎麽辦?繼續等待,還是找一個人將就一下,為了未來不那麽孤單?

現代社會已然給予女性很多的便利,使得婚姻不再成為填飽肚子的“儲藏室”的必要條件。當自己就有了儲藏室,還會讓自己去將就不那麽幸福的婚姻嗎?

從丫頭金鎖成為範爺,範冰冰說:“我不想嫁入豪門,我就是豪門。”女人強大到了一定程度,就算是妖冶傾國也能霸氣襲人。

“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梁啟超)早有妻室,汪季新(汪精衛)年歲較輕,汪榮寶亦已有偶。張薔公曾為諸貞壯(諸宗元)作伐,貞壯詩固佳,奈年屆不惑,須發皆白。”而說起袁克文(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屬公子哥兒,隻許在歡場中偎紅依翠耳。”

要站在什麽樣的高度,才能對維新派領袖、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梁啟超,民國四大美男子之首的汪精衛,政府外交官汪榮寶,袁世凱的兒子、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等這些各界卓爾不凡的男子橫挑豎揀?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編輯,是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第一位女校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執掌校政的女性,她是中國近代第一位係統提出女子教育的先行者,是第一位係統進行佛經翻譯的中國女性,是近代女權運動的唱響人,是第一位在世界保護動物大會上進行“廢屠”演講的中國女子,更是近代女詞人第一人。

她有《信芳集》《曉珠集》《雪繪詞》《呂碧城集》《香光小錄》等詩詞散文集。詞學大家林鶤翔、國學大師錢仲推崇她為“三百年來第一人”“近代女詞人中第一”;文學家潘伯鷹稱讚她的詞“足與易安俯仰千秋,相視而笑”。雖然略覺誇張,也足可以窺探出當時她的文采帶給沉寂的末世文壇的震驚。

她十二歲時所作的一首詞被文學家樊增祥讀到,為其中壯懷豪邁所感,寫詩讚賞:“俠骨柔腸隻自憐,春寒寫遍衍波箋。

十三娘與無雙女,知是詩仙與劍仙?”對她的品格更是大加稱讚:“十許年來,以一弱女子自立於社會,手散萬金而不措意,筆掃千人而不自矜。”

章太炎的夫人寫詩誇她:“冰雪聰明絕世姿,紅泥白雪耐人思。天花散盡塵緣斷,留得人間絕妙詞。”同樣是號“碧城”的秋瑾,與她一見如故,為她“慨然取消其號”。

她就是民國最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呂碧城。

呂碧城,原名呂賢錫,號碧城。祖籍安徽旌德,1883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她的父親呂鳳岐是光緒三年的進士,曾曆任國史館協修、玉牒館纂修、山西學政等職。

她的母親嚴氏也出身書香門第,呂家藏書三萬卷之多,耳濡目染,俯拾皆是熏陶。天資聰慧的呂碧城,在繪畫、詩文方麵少時便有才名。

若她的人生一直平平順順下去,那麽充其量是一個舊式名媛的故事,而無法成為傳奇。在人生的順與逆之間,往往能激發出你意想不到的動能,將人生推往從未想過的遠途。

呂鳳岐的原配蔣氏育有兩個兒子,蔣氏去世後,兩個兒子也相繼夭折。續弦嚴氏,也就是呂碧城的母親,生了四個女兒,呂碧城排行第三。

1895年,呂碧城十二歲,父親因病去世。族人以其沒有子嗣為由謀奪家產,甚至將她們母女幽禁起來。無奈之下,母親將家產獻出,帶著幾個女兒投奔舅舅嚴朗軒。

雪中送炭已然少見,更奈何遭遇落井下石。九歲時,呂碧城就已經被許配給同鄉的汪姓人家。在聽聞呂家落難之後,汪家非但沒有援手相助,反而提出退婚,無疑讓母女幾人的境地雪上加霜。被夫家退婚,更是讓呂碧城的名譽掃地。

這樣風霜刀劍嚴相逼的人生冬夜裏,少女呂碧城沒有退縮,她的詩裏寫道:“荊枝椿樹兩凋傷,回首家園總斷腸。剩有幽蘭霜雪裏,不因清苦減芬芳。”

“不因清苦減芬芳”,那芬芳是她心中對生活的渴望,是不認命、不屈服的一口心氣兒,是雖遭遇少年失怙、人世飄零、寄人籬下,也永不被磨滅的所在。

所以,在她提出想去天津探訪女學卻被舅舅一頓嗬斥責罵後,她毅然離開了低矮的房簷,跳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也是開往廣袤人生的火車。

身無一物的呂碧城在火車上遇到了好心人——天津佛照樓旅館的老板娘,不僅為她補了車票,還將呂碧城安置在自己家中。

呂碧城打聽到舅舅官署中的秘書方小洲的太太就住在天津《大公報》報館中,於是就給她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無意中被《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看到,他被呂碧城的文采折服,見麵詳談後更是驚訝於她的膽識言談,當即聘請她擔任《大公報》見習編輯。

呂碧城終於站在了廣闊的舞台之上,開始她流光溢彩的獨舞。

《大公報》上刊出了她一係列的文采出眾、立意新穎的詩詞作品和宣傳女子教育、倡導女子解放的文章,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呂碧城一時聲名鵲起,出現了“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景象。而這時,她也不過是剛二十歲出頭的女子。

不久後在教育家嚴修的舉薦下,呂碧城得到了袁世凱和唐紹儀的資助,於1904年11月,開辦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公立女子學校——北洋女子公學。呂碧城任教習,也就是校長,同時執管校務。

1912年,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呂碧城也被聘為總統府秘書。然而,閱盡官場黑暗,呂碧城不久便辭職離開北京,定居上海。

在上海,她又展現了她過人的商業才能。她以一人之力投身商界,做貿易、玩股票,短短數載便成為上海巨富。

樊增祥在給她的《碧城集》題詩雲:“君看孔雀多文采,贏得東南獨自飛。”呂碧城似乎天生也偏愛孔雀,如今看她流傳下來不多的幾張照片,件件衣服都前衛華麗,頭上戴翠羽,裙上繡孔雀翎,她姿態傲然,儼然一隻孔雀。

她不是黃金屋裏的金絲雀,而是自己王國裏的女王。她經商,不過兩三年就富甲一方;她愛美,隨便一套搭配設計都能引動潮流,開上海摩登之先河。

她享受生活,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靠智慧打拚而得到的一切。因為錢是自己掙的,花起來便不會覺得束手束腳。

她在上海靜安寺路建起富麗堂皇的別墅,擁有名家油畫、三角鋼琴、西崽仆役、名牌汽車、全歐式的裝潢,極盡奢華。

她自費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習美術,進修英語。她在紐約住最豪華的旅店,一住就是半年。當地名流富豪以為她是東方某個國家的公主,爭相與其交往,每有宴會,必然相邀。

1926年,她再次赴美,然後開始周遊世界,輾轉於法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德國、英國等國,最後長年居於瑞士。

在奢華的生活中,她也沒有停止過對精神的思考。她在天津曾師從時任直隸學務部總辦的嚴複,學習邏輯學,並促使其翻譯《名學淺說》;在上海,她師從道學家陳攖寧習道,陳攖寧為她作《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注》和《答呂碧城女士三十六問》。

她生性要強,人若來犯,絕不手軟。愛犬被洋人汽車碾傷,她聘請律師交涉,賠禮醫治一個都不能少。

時人平襟亞為此寫了一篇名為《李紅郊與犬》的文章發表於《笑報》上,呂碧城讀到後認為文章影射侮辱了自己,便將其告上法庭。平襟亞避走蘇州,呂碧城便將他的照片寄往上海各家報館,自費刊登大幅廣告,要求通緝平襟亞。當遭到拒絕後,她又以慈禧太後親筆所繪花卉立幅懸賞,勢要給自己討一個公道。後來由報界前輩錢芥塵出麵調解,此事才作罷。

呂碧城之所以成為傳奇,不僅因為她能獨善其身,也因為她有一顆兼濟天下的心。她熱心慈善,在國內時向紅十字會捐贈十萬元,在國外時也幾次為國家捐款。

她是中國動物保護第一人,1929年,她作為唯一受邀請的中國人,前往維也納參加了萬國保護動物大會。呂碧城頭戴珍珠抹額,一身繡金孔雀圖案的晚禮服,在台上用流利的英語發表“廢屠”演說,轟動全城。

能以一女子之力,成就這許多傳奇偉業的定然不是一個隻會溫婉依人的女子。諸多卓絕一時的男子身邊都曾有過她的蹤影,然而她從未為任何一個人留下腳步。

因為登過最高的山,看過最藍的海,所以丘陵湖泊雖然各有各的美,但都不再輕易叫心震顫。

這些男子無不曾為之傾倒,然而卻沒有一個能留住她。

男子的愛情往往現實,渴望被點燃,卻又害怕被灼燒;而女子恰巧相反,寧可被灼燒,心甘情願為那一個點燃她的人。但,強大的女子,燃點也自然水漲船高,所以才會在情愛叢林中輕裘緩帶、雲淡風輕。

有知遇之恩的英斂之曾為之情迷,卻最終因為政見不同而走向末路。她和袁克文引為知己,卻也隻能做朋友。

她的婚姻觀如此豁達:“我之目的,不在資產及門第,而在於文學上之地位。因此難得相當伴侶,東不成,西不合,有失機緣。幸而手邊略有積蓄,不愁衣食,隻有以文學自娛耳!”

尋不到,也不將就、不哀怨,繼續自己精彩的生活。

她白日裏馳騁商場,殺伐決斷不讓須眉;她在夜色裏穿著最華麗的晚禮服,旋轉於舞場。旁人的非議,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論高深精妙的學問,她寫得出《觀無量壽佛經釋論》;論時髦流行話題,她寫得出《說舞》,從舞蹈的起始到形製變遷、社會功用,無不娓娓道來。

她自學了英、法、德等多國語言,她也不曾放棄過自己最熱愛的文學。兩度遊學歐美時,她將域外見聞寫成《歐美漫遊錄》,發表介紹給國內。異域見聞、國外風土人情,衝破了風花雪月的局限,她將更廣闊的意象代入了詩詞之中。在婉約裏現雄奇,在纖巧中現壯觀。

1928年,她在日內瓦開始茹素斷葷。1930年,呂碧城在瑞士日內瓦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寶蓮”。她潛心佛學,譯釋佛經,宣傳善為。1933年,她與葉恭綽、王一亭、朱石僧、李經緯等人創立了中國保護動物會,提倡戒殺和護生。

生前,她將自己的天長地久,握在了自己手上;身後,她將自己的海枯石爛拋入大海,和山川歲月永流轉。

1943年,呂碧城在香港辭世,享年六十一歲。她遺囑不留屍骨,火化後將骨灰和麵粉為丸,拋入海中。

所謂獨立,不僅是經濟上的獨立,更是人格上的獨立。並非一定要過著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有一些真心喜歡的愛好就已足夠。

“剩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脫單而草率地將就。能遇到對的人相守到老,是一種幸運,但不應該是人生唯一的追求。

願你有一份不將就的勇氣,也有一份不將就的能力。願你能遇到對的那個人,更願你在等待的時候不慌張、不匆忙,永遠有一份“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開闊和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