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齊女孽緣之宣薑篇

我們繼續來討論所謂的女性****所產生的原因,上一講我們談了關於性教育方麵的原因,今天我們來看看男性在這個問題上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麽樣的角色。

現在,請齊國的第二位美女,宣薑上場。

宣薑

美麗指數:五星

不幸指數:四星

和莊薑比,宣薑的悲劇還要大,而且宣薑的悲劇完全是由一個男人造成的。

這個男人就是衛宣公。

《紅樓夢》裏焦大怒罵賈府:“扒灰的扒灰(公公勾引兒媳,暗指賈珍和秦可卿有染),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罵王熙鳳和賈寶玉有一腿)。”

我敢肯定,焦大要是不知道有衛宣公這麽一號的,如果知道,他肯定會罵的更難聽。

先來看看衛宣公何許人也。

在上一章裏提過,衛國的州籲殺死了莊薑的養子完做了衛國的國君,也就是衛桓公。

幫助州籲完成這件事的人是他的一個鐵哥們叫石厚。

石厚的父親石蠟,大義滅親(此成語就來自於此),幹掉了自己的兒子,然後又聯合陳侯幹掉了州籲,立了桓公完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晉(當時還在外國)做了衛國的國君,這就是衛宣公。

可是令石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不惜殺掉了親生兒子而迎回來的這位“爺”,竟然還不如州籲。

曆史上所有的文字裏,沒有記載過他任何正麵的事跡,有的隻是他老人家的種種風流韻事。

當然衛宣公承襲王位的時候,大家對他的印象是很好的,《左傳》上說:“善其得眾。”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浮出了水麵。

衛宣公老人家,很色。而且已經色到了無與倫比的境地。

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庶母夷薑(這個女子也是齊國人,所以用薑姓),並與之私通,這個故事我最早是在馮夢龍的《東周列國誌》裏看到的,然後看《左傳》時也沒在意,我現在回憶當時看的《左傳》隻是一本少兒版的選集,這種事情很可能被刪節了。

我一直以為這是馮夢龍杜撰的故事。後來看了《左傳正義》才知道自己錯了。確實有這麽檔子事。

《左傳正義.桓公十六年》記載,“衛宣公烝(zheng,一聲)於夷薑”。杜預注解說:“上**曰烝”。

注意杜預的注解,上**的意思就是衛宣公和老爸衛莊公的女人好上了。好了就好了吧,搞搞一夜情也就完了,結果夷薑被搞大了肚子,而且還把孩子生了下來,這個孩子取名叫伋(也叫急),這個名字貼切,能不急嗎?

這個孩子被生下來後,怎麽處理正史上沒有記載。《東周列國誌》上說他被寄養在了民間。我覺得放在宮裏也無所謂,衛莊公拿兒子當兄弟看唄。

衛莊公即位後,還是很喜歡夷薑,他不顧一切將夷薑立為夫人,把伋立為了太子。《史記》上說:“宣公愛夫人夷薑,夷薑生子伋,以為太子。”

伋長大了,該娶老婆了,結果衛宣公為他準備了一門好親事,就是當時齊僖公的女兒,當時聞名全周朝的大美人宣薑。

《詩經?邶風?新台》有一句:“燕婉之求。”

這句話是表達當時宣薑的心情的,意思是說,宣薑非常情願地來到了衛國,嫁給了一個好男兒。從這句話我能體會到兩層意思,一層是說,當時宣薑很高興,認為自己嫁了一個如意郎君。

那好,是誰打動了這位當時全國首屈一指的大美人的芳心呢?

是衛太子伋,可見太子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太子伋長相如何不知道,但從後邊的故事不難知道,至少在人品上他是值得女性期待的。

可是,就是這樣一出看似美滿的包辦婚姻,結果卻演變成了一出悲劇。

因為太子伋雖然是個正人君子,但是他的爸爸太過於禽獸了,不,還是不要侮辱禽獸這個詞了。

就在宣薑嫁到衛國後,令大家瞠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衛宣公竟然高築了一座新台,把自己的兒媳婦留下來霸占了。大家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吧,上**母輩下奸兒媳,就是這個衛宣公做出來的(當然後邊還有效仿的人,魯惠公後來也娶了自己的媳婦,還有唐明皇……)。大家作何感想,我反正是一句話都不想說了。

我們要注意的是一個問題,這件事情是不是一個陰謀?也就是說是衛宣公這個色老頭是在衛國看到了宣薑的美貌,臨時見色起意,生了歹心,還是他提前就預謀好的,兒子娶親隻是個幌子,衛宣公早就得知宣薑的美貌,怕宣薑拒絕自己的求婚,所以才拿兒子的名頭騙來宣薑,再把生米煮成熟飯。

我的結論是這絕對是一出早就精心設計過的騙婚陰謀。

說實話我很多疑,但我決不會沒有理由的去懷疑別人,因為很多事情太奇怪了。

為什麽當時娶親的時候,伋沒有在新郎的位置上,而是讓老爹鑽了空子,這種時候還有比娶媳婦更重要的事情嗎?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衛宣公故意支開了伋。估計當時衛宣公的口氣是:“兒子,你去幫老爹辦點事,回來再圓房。”

還有一點就是可疑的就是齊僖公的反映,曆史上他對此事件的反映根本沒有記載。沒有記載是什麽意思?那就是默認。或者說他也是陰謀的參與者。從十幾年後,宣薑第二次婚姻悲劇看,我們可以了解齊國奇怪的外交政策,可以說齊僖公確實有可能是同謀。

我們再來看看公子伋,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也是完全沒有記載,他隻是默默的接受了他老爹給他安排的另外一件婚事。《史記》記載:“更為太子取他女。”厚道的太子伋就這麽與美麗的新娘擦肩而過了。

說實話從某種角度我們並不能責怪公子伋,因為中國人的傳統裏麵,殺了人有兩個理由是可以被免於死刑的(這個是真的,就是現在,某些偏遠山區出現的案例還是這樣),一個是“殺父之仇”,一個就是“奪妻之恨”。但是當這兩者處於矛盾時怎麽辦?你讓公子伋怎麽辦?殺了他老爹奪回他妻子?從後來的舉動上證明公子伋絕對是一個孝子,他不會把他老爸怎麽樣的。憑心而論,這件事情怨不得太子伋。

好了,我們把這些男人都分析過了,這件事情最受傷的宣薑是怎麽想的呢?

《詩經?邶風?新台》用“蘧(qu,二聲)篨(chu,二聲)”、“戚施”這兩個詞來形容宣薑對衛宣公的感覺。

也不用我咬文嚼字的來給大家解釋這兩個詞了,我用現代漢語直接翻譯出來就是“**棍”,“流氓”,“色狼”,“變態老頭”……

宣薑當時可能最想說一句話:“你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可是,中國很有意思,吃天鵝肉的往往都是癩蛤蟆。可是反過來想想,讓癩蛤蟆吃了的天鵝還是天鵝嗎?那充其量就是隻大號的燒雞了。

賈寶玉為什麽隻喜歡沒有結過婚的少女,說他們是水做的骨肉,因為他們純潔。如果這些純潔的少女結了婚,就馬上會變成一潭受了汙染的髒水了。現在想想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宣薑的人性退化就從此刻開始了。

因為結了婚的女人,要比少女多想很多事情,孩子就是其中一件。

宣薑很快為衛宣公生了兩個兒子“壽”和“朔”

又漂亮,又能生兒子,宣薑沒有不受寵愛的理由,但是有人得意,便會有人失意。這個失意的人就是衛宣公的庶母夷薑,女人總有年老色衰,人老珠黃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你在一個普通百姓家,丈夫一般會把你當作是老年的伴侶,這就我們常說的少年夫妻老來伴。

但是如果你在顯貴之家,千萬別太自信了,因為年輕漂亮的你,很快就會被遺忘。夷薑的結局在《左傳正義》上很明確,上吊死了,原因很簡單,失寵。(夷薑縊。失寵而自縊死)一個背負著無數壓力的女人就這樣悲慘的死去了。

當然對於夷薑的死,我個人認為應該還有其他原因。因為夷薑還有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就是自己的兒子是太子。即便是失寵,自己的兒子是將來的君王,自己隻要把衛宣公熬死了就行了。

可她為什麽還要死呢?答案隻有一個,她的兒子也已經失寵,並且是朝不保夕。

夷薑正是已經看清了這一點才覺得自己徹底絕望了,因為他在衛國什麽依靠都沒有了。自己的兒子也即將死去,所以他選擇了先走一步,因為選擇這時候死,還會有一個給自己送終的人。夷薑的這個選擇從後來的事態發展來看是明智的。

當然隨著夷薑的死,還有一個謎團未有揭開,那就是衛宣公是在衛莊公死後才和夷薑私通的,還是兩個人在此之前就有一腿?

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很重要嗎?人都死了,幹嘛還要在這件事情上糾纏?我告訴大家,如果是討論今天這個話題,這個事情真的很重要,應該把它搞明白。

但是這個問題現在解釋有點亂,等我把宣薑的第一個悲劇講完,再給大家解釋,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很多時候,女人都在結婚後改變了。他們不再保持著那份少女的純真,隨之而來的是對金錢的渴望,對丈夫和兒子不切實際的希望。

宣薑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開始拋開了少女浪漫的猜想,而轉化為了一個處處為自己兒子前途著想的母親角色。

對他的兒子前途上最大的障礙是什麽?

那就是太子伋---宣薑曾經的佳偶。

當初的戀人和現在的兒子哪個更重要?

人們給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有些女性舍棄了自己的孩子與舊情人遠走高飛,《聊齋誌異》中有一則故事就很恐怖,說一位女性為了回到舊情人身邊,殺掉與自己前夫所生兒子。

但是,宣薑給出了相反的答案,兒子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結果,一個陰謀開始了:行動代號“陷害太子”,作戰方法是枕邊風,風向當然是朝衛宣公那吹。

《左傳正義》上說:“宣薑與公子朔構急子。”《史記》上說:“宣公正夫人與朔共讒惡太子伋。”

曆史證明,大部分的男人都不是鄭武公那樣的“老子說話就算”的大男人,他們都會受老婆的枕邊風的左右。再加上宣公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和自己有奪妻之恨,所以一直很討厭他,想要廢了他。(《史記》記載:“宣公自以其奪太子妻也,心惡太子,欲廢之。”)

種種原因下,衛宣公對自己的兒子起了殺心。

《史記》記載:“乃使太子伋於齊而令盜遮界上殺之。”《左傳正義》上說:“衛宣公使太子伋之齊,使盜待諸莘(衛國的一個地名),將殺之。”

衛宣公讓太子出使他國(公使諸齊),還為他親自穿上了一件白袍的鬥篷(《史記》:“與太子白旄。”)

這個時候太子伋毫無表情的穿上了白袍,因為他知道,這不是父親對自己的關心,而是要對自己下手了。我對曆史從不做沒有根據的猜測,從太子伋後來的表現來看,他早就知道父親的意圖了。

這個時候衛宣公通知了沿路的盜賊幹掉太子(《史記》:“而告界盜見持白旄者殺之。”),我估計這些盜賊是殺手假扮的,根據有兩個,第一,一個國王怎麽會跟一些盜賊有牽連,第二,殺手假稱自己是強盜,殺死太子後可以作為意外事件,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個時候,一個人得知了這場陰謀,他挺身而出,想要保護太子。這個人就是宣薑的大兒子壽,太子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保護太子伋的方法,被後世多位義士沿用,百試不爽,那就是替死。

但是,曆史上的這第一次實驗卻並不成功,因為最終壽付出生命要保護的人還是死了。

壽雖然是衛宣公的兒子,但是事實證明壽是個好孩子,是一個心中有是非觀念的好孩子,是個令人敬佩的好孩子,他的行為在幾千年後仍被人們稱為義行。

他首先得知了這個計劃,並第一時間通知了自己的兄長。《史記》上說:“界盜見太子白旄,即殺太子,太子可毋行。”

太子這時並沒有慌張,而是鎮定地說道:“棄父之命,惡用子矣!”這句是《左傳》上的記載,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壽看到這種情況沒辦法了就偷了兄長的白袍(《左傳》上說是他把哥哥灌醉了)先奔著邊界去了,結果殺手看到穿白袍的來了,便把壽殺了。

一般的盜賊殺完人搶了東西,一定緊張的不得了,趕緊“風緊扯乎”了。但是我說過這幫盜賊是殺手假扮的,估計他們來驗明正身的時候知道自己殺錯人了,而且他們也很有可能認出來這個是宣薑疼愛的兒子壽。所以這些家夥呆在原地沒走,不知道是害怕,還是驚愕,或者是沒法交差還呆在這裏守株待兔,等待真正的太子到來。

如果放在《楊家將》這個劇本裏,楊六郎已經成功的逃離了死神的威脅了。但是在這個劇本裏悲劇還沒有結束。

太子伋得知自己白袍被偷,知道自己的弟弟是替死去了,馬上趕了出來,發現已經晚了。弟弟的屍體還溫熱,旁邊的殺手還站立著。太子伋說出了人生中最後的一句話:“你們要殺的是我。關我弟弟什麽事?”(《左傳正義》:“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

電視劇裏的盜賊一般遇上這種俠義之事,也會被感動的,然後放了這個可憐的人。但是我說過這幫人不是盜賊,他們隻是殺手,他們的刀是冷的,他們的劍是冷的,他們的心是冷的,他們最終冷酷地殺害了太子伋。

衛宣公為此失去了兩個重情重義的兒子。

有一句話叫公道自在人心,衛國的老百姓對這樁慘劇非常痛恨,為他們做了一首詩,這首詩被原原本本的收錄在了《詩經》之中。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我隻用一個字形容這個悲慘的故事,歎。

很多人會感歎,好人為什麽要早死,壞人為什麽就沒有報應。

事實證明,好人確實很多早死,壞人也確實很多沒有遭到報應,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報應往往在這些人死了之後,就會接踵而來。因為有一種東西叫罵名,即便人死了,也會被別人謾罵上幾千年,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就是報應。

把報應的事情先放一放,我們先要解決前邊的一個疑問。

就是夷薑和衛宣公的奸情是在什麽時候發生的?

因為這個問題的推理必須是在很多人物都登場之後,才能最終有結果的,所以才放到了現在。

先說結論,夷薑與衛宣公的奸情是在衛莊公在位的時候發生的。

理由是衛宣公在位的時間是從公元前718年到公元前700年。隻有十八年的時間,因為壽和太子赴死的時間還在這十八年的範圍呢。壽能做出救助兄長這種事肯定已經成年了,否則殺手也不會認錯人。

所以可以肯定太子伋娶宣薑的時間應該是在衛宣公即位的初年。也就是說,在衛宣公初年,太子伋就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由此可證太子伋的出生時間應該是在衛莊公一朝。所以結論就是夷薑與衛宣公的奸情發生在衛莊公一朝。

大費周章的討論這個問題,並不是我很喜歡專門研究這些八卦的事情,因為我想對夷薑這個女人做一個最中肯的評價。

首先,我覺得夷薑確實很****,自己的老公還沒有死,就和自己老公的兒子搞在了一起。但是我同樣覺得她很可憐,要知道如果君王已經死了再去和下任君王通奸,雖然也會留下罵名,但比較而言,不會有什麽生命危險。可是在君王活著的就發生這種事情,那是要冒生命危險的。大家想想看,當時衛宣公並不是太子,也不是衛莊公喜愛的兒子,他甚至被發放到了外國去住。跟他發生關係,未來能有什麽好處?

但是夷薑明知凶險萬分,明知自己未來可能會無比暗淡,但是她還是做了,而且還為衛宣公秘密地把孩子生了下來。我們隻能用一種情況解釋這個問題,當時夷薑真的愛上了衛宣公。在某種角度上講,我非常感動。不管怎麽說,我認為夷薑是一個可以為了愛付出的人。

為了愛而付出的女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這就是我對這個女人的評價。

宣薑痛失長子,不久衛宣公也不行了。

公元前700年,這位曆史上臭名昭著的衛國國君去世了,對他我沒有任何可以評價的了,讓曆史上的罵名去報應他吧。

衛國的百姓用了《詩經》中的《君子偕老》一篇來形容宣薑和衛宣公的這一場荒唐的婚姻。

《毛詩序》上對這首詩作了解釋說:“《君子偕老》,刺衛夫人也。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孔疏雲:“毛以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陳別有小君內有貞順之德,外有服飾之盛,德稱其服宜與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泆之行,不能與君子偕老。”

上麵這個東東大家看不懂可以不看,意思就是說,宣薑沒有貞德,隻是外表漂亮,怎麽能期望與夫君白頭偕老呢?就是這個意思。

王國維對這首詩有著不同的理解,他認為詩中“子之不淑,雲如之何”是對宣薑不幸遭遇的同情。王國維說:“不斥宣薑之失德,而但言其遭際之不幸,詩人之厚也。”

我個人覺得王國維的解釋是比較中肯的。

很遺憾,宣薑的悲劇並沒有就此結束,更荒唐的事情還在後頭。

衛宣公死後,宣薑的二兒子朔,繼承王位,這就是曆史上的衛惠公。

但是衛惠公與母親曾陷害過太子,而且累的哥哥遇害,所以衛國很多人怨恨他。

衛惠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這是個官名,估計相當於左右丞相)發動內亂把衛惠公趕走了。衛惠公到了自己的舅舅家,齊國。後來齊國出兵才幫助的衛惠公複辟。

在衛惠公政治流亡這段期間,齊國為了保持與衛國的友好關係,竟然想出了一個讓人感到哭笑不得的辦法。大家聽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被氣得暈倒。

出這個主意的齊襄公諸兒,就是現任的齊國國君,宣薑的哥哥,這個人是下一篇的男主角,如果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就不會為他出的這個主意感到意外了。

齊襄公讓宣薑嫁給衛宣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碩(昭伯)。

這個決定出來後,宣薑的反應並不像她嫁給衛宣公時那麽激烈,但是公子碩根本不同意。因為這是一個在理念上真的很難讓人接受的決定。

一個女子要先後嫁給老子和兒子三個人,這創下了中國曆史的一個**的記錄。

不過,這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反對。衛國的貴族們不想得罪齊國,都支持齊襄公的想法。《左傳.閔公二年》說,“不可,強之”,意思是強迫公子碩與宣薑同房。至於怎麽個強迫法,史書上也是記載不詳,野史是這樣說的齊國大使公孫無知和衛國公子職作為中間人,為了完成齊襄公的命令,把公子碩灌醉,讓宣薑與他同床,把生米做成熟飯。

這個說法我一直不同意。

我的看法是從客觀上來說公子碩可能並不同意這樁婚事,但是從主觀上來說他和他的老爹衛宣公沒有什麽區別。

因為公子碩和宣薑一連生下了五個孩子:齊子、衛戴公、衛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大家看看孩子的數量,就知道兩個人平時的**有多麽頻繁了。還說公子碩不願意,假惺惺的騙誰啊,很明顯這位公子碩是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人。

最讓人為難的問題還在後邊,衛惠公朔複辟後要怎麽稱呼這幾個孩子呢?侄兒、侄女,不是。兄弟姐妹、也不是。我看衛惠公隻能說一句:“我怎麽有這麽個媽的媽啊”。

至此,春秋時最混亂的一場婚姻落下了帷幕。

好,現在問題來了,我們要怎麽評價宣薑這個人物呢?

《詩經》中《牆有茨》、《新台》、《君子偕老》、《二子乘舟》、《鶉之奔奔》等都是描寫宣薑****的詩句。

她的緋聞滿天飛,似乎宣薑隻是個**娃**,絲毫不值得同情。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宣薑順利的嫁給了太子伋,這些事情還會發生嗎?

當然,曆史是不能夠被假設的,但是她的悲劇確實源於一個男人,一個強行占有她的男人。

“亂由薑起”,這是劉向在《列女傳》上對宣薑的評價,衛宣公先娶父王之妃,後奪兒子之妻,卻被他一筆帶過。

我要告訴劉向,宣薑的所謂**,並不是她的錯。諸侯都以娶“齊薑宋子”為榮,因為是齊國女子都長得極美。所謂“豈其娶妻,必齊之薑?”

但是美女娶回家是要善待的,夷薑也是齊國的美女,而且為衛宣公付出了很多,可是衛宣公不但逼死了她,最後連她的兒子也不放過。一日夫妻百日恩啊,衛宣公這樣一點夫妻之情都不講的男人,才是史家應該描寫的重點,應該好好書寫一下他的罪惡。

我個人認為宣薑是一個本質不壞的人,她有七個孩子,隻有朔一個人,以曾經“謀殺哥哥”的罪名被趕走。剩下的幾個孩子都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宋桓夫人、許穆夫人這兩個女孩,許穆夫人不必說了,一位愛國的女詩人,我後邊會為她單獨立傳。宋桓夫人史書中雖然沒有記載的具體事跡,但《左傳》中記載,宋桓公在衛亡之後迅速作出了救衛的反應,大家是不是可以感到這裏邊肯定有宋桓夫人的意見呢。

從遺傳學的角度上來說,這些孩子的身上都帶有衛宣公的基因(有直係的,有隔輩的),但他們大多都是好孩子,可以推知他們大都遺傳的是母親的基因,可見宣薑不是一個很壞的女人。

我今天不想為宣薑翻案,因為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確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愛人,用自己的真情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是作為一個男人應該做到的。

在這裏我想徹徹底底的說一句,對於宣薑的這個悲劇完全是因為男人造成的,這裏有太子伋的軟弱,也有衛宣公、齊襄公和公子碩這些男人的無恥。

宣薑的****,是和這些男人的行為密切相關的,是一種被逼的無奈。男人確實應該在這個事件中負上主要責任。

但是不是說任何的災難都跟女人沒關係,也不能說女人****就都是男人造成的,下一章為大家講的另一個齊國的女人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紅顏禍水”,我很快就會安排她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