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定的朝鮮半島

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朝鮮半島注定要成為中日衝突的重要戰場。所以,就不能不提朝鮮半島在隋唐時的局勢!

朝鮮民族是中國商周之交的中原移民與半島上的原住民融合而成,據《史記》記載,殷商王族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製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裏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在中國秦漢時期為燕人衛滿所滅,衛氏取代箕子,史稱“衛氏朝鮮”。

西漢武帝在公元108年發兵滅亡衛氏朝鮮,將朝鮮半島北部收歸西漢政府郡縣體係之內直接管轄。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國各軍閥混戰,朝鮮半島陷入了無政府主義,半島南部百濟與新羅的崛起也加速這個地區脫離了中國大陸的統治。

百濟以泗沘城(今韓國扶餘郡)為都城,領土大致在朝鮮半島西南部。新羅首都為金城(今韓國慶州),最初領有朝鮮半島東南部,後統一朝鮮半島。更要命的是,在朝鮮半島上竟然還有第三股勢力,這就是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政權。

發源於中國東北的高句麗地方政權,它是一支徹頭徹尾的中國本土勢力,而並非朝鮮土著。當高句麗部逐步統一了散落各處的部族政權,他們向西發展以圖生存,但不巧的是這個時代,中國大陸雖然分崩離析,卻有一位牛人牢牢控製著北方的政權,這個人就是曹操。曹操攻占遼東的時候,不但粉碎了高句麗的擴張計劃,還一路東奔,一舉打到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下。

高句麗國王想做釘子戶,但是曹操可不答應,他手下的“拆遷隊”一哄而上便把丸都古城夷為了平地。

被打得灰頭土臉的高句麗迫於形勢,隻好轉向朝鮮半島發展,沒有想到這卻成為了一個嶄新的政權起點。

正是由於高句麗進入朝鮮半島,才最終上演了半島版的“三國演義”,高句麗、新羅、百濟,三方政權,在這座與中國大陸息息相關的半島上相互攻伐,彼此互不相讓。

公元594年,高句麗與百濟、新羅幾乎同時向隋朝朝貢,試圖從大陸政權那裏獲得合法地位,以期對對方形成政治優勢。

但高句麗之後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竟然在公元598年,攻打遼西,公然對抗隋政權。隋文帝大怒,隨即興兵問罪,高句麗王立即上表謝罪,這才讓隋朝罷兵。高句麗的這次冒險絕不是他們腦子壞掉了,其實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試探,他們是在試探隋朝的底限和實力。

這一次試探後,高句麗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突厥人牽製了隋軍的主力,隋朝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高句麗的戰爭中。所以高句麗表麵對隋朝表示臣服,暗中卻在勾結突厥的力量反隋,並且屢屢對大隋政權挑釁。

不適合雙線作戰的隋政府,最終被高句麗這隻狡猾的狐狸激怒了,從隋文帝開始,隋朝共發動了四次針對高句麗的戰爭,其中有三次是在隋煬帝楊廣時代發動的。但即便是隋朝傾盡了全力,高句麗就像一塊滾刀肉,你來打,他就跪地求饒,你走了,他站起來就挑釁你,什麽難聽說什麽。

抱著被戲耍心態的隋軍一次次在攻打高句麗的征途中無功而返,強大的國力也被消耗殆盡。隋朝的最終覆滅就和隋煬帝不顧後果三征高麗有著很大的關係。

就這樣,朝鮮半島的亂局,被一直擱置到了唐太宗時期。

到了唐朝,朝鮮半島的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在一開始的時候,雖然半島三國互有征伐,但大多數時候,是南方的百濟和新羅聯合起來攻打高句麗。但與高句麗對抗的同時,百濟與新羅也在進行著領土的爭奪。

漸漸地,百濟高句麗越走越近,他們開始穿一條褲子,共同攻擊弱小的新羅。而此時,日本方麵也有了動作。善於觀察的日本人敏銳的捕捉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朝鮮半島與大唐王朝的敵對,對自己有著莫大的好處,如果朝鮮半島落入了大唐的版圖,那麽中國在東亞的力量將是決定性的,到時候日本也隻有給大唐當孫子的份了。所以,讓朝鮮半島保持對大唐的敵對,對自己才有好處。而趁機在朝鮮半島上建立自己的勢力,一直是日本人的夢想,擴張領土的野心在此昭然若揭。

基於這樣的想法,日本做出了一個令人咂舌的決定,那就是暗中幫助高句麗和百濟,打擊新羅。

唐太宗執政初期,中央政府立足未穩,“攘外必先安內”是太宗不同於隋朝統治者的戰略思想,所以他不願對高句麗用兵,形成雙線作戰的局麵。當然,起初他也並沒有把問題想的太複雜,也沒有注意到自己那個“好學生”日本的動態,隻是覺得朝鮮半島上的那幾個小兄弟又打起來了,還是先去勸勸架吧!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借三國使者赴唐朝朝貢之機,分贈三國國王以璽書,並從中斡旋。誰敢不給天可汗麵子?

對於太宗皇帝的調解,百濟與高句麗佯稱順從。但實際上他們是笑著答應,扭過臉就又去找新羅的麻煩。而此時,日本勢力也在蠢蠢欲動,時刻準備著加入這場爭端,力圖分上一杯羹。朝鮮局勢一時盤宗錯節,變得極其敏感起來。

在此期間,雖然李世民也曾經派薛仁貴痛擊過高句麗,但是薛仁貴兵力畢竟有限,所以並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事情就這麽一直拖到了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百濟國王扶餘義慈聯合高句麗再次進攻新羅,奪其城四十餘座。後來又奪取了新羅戰略要地棠項城,從此阻絕了新羅向唐朝進貢的陸上通道。

新羅再次向大唐朝廷告急。但此時的唐太宗正進行西北戰事,麵對新羅的求救,唐太宗隻是派大臣帶著勸和詔書前往百濟進行嚴厲警告。但是,在沒有紅牌的情況下,一張軟綿無力的黃牌,往往不能震懾那些心存僥幸的野心家們,高句麗和百濟絲毫沒有停手的意思。

天可汗麵對高句麗和百濟這種明晃晃不拿自己當回事的行為,真的憤怒了!但是他的憤怒卻有著諸多的無可奈何,因為國內的事還沒有徹底解決。而且朝鮮半島的局勢再怎麽惡化,百濟、高句麗包括日本,再怎麽能折騰,也都是芥蒂之害,不疼不癢!在這位偉大的君王麵前,尚有無數比這還重要的土地要去收複,總不能為了隻蚊子,去放棄捕捉大象的機會。

好在,天下四方很順利地被李世民搞定了,放眼望去,天可汗的眼皮裏隻有高句麗這一粒沙子了。唐太宗終於騰出手來準備收拾盤踞東北多年的高句麗政權,而且這次他選擇了禦駕親征。李世勣(就是評書裏的徐茂公)、李道宗、長孫無忌還有我們熟知的薛仁貴等名將,外加十萬雄兵跟隨李世民開赴前線,這完全可以看出李世民消滅高句麗,統一中國的決心。

公元645年,唐軍勢如破竹,衝破高句麗幾道防線,但由於時入冬季,再加上薛延陀叛亂入侵唐朝,唐軍隻好被迫撤軍,李世民一征高句麗無功而返。但李世民並未由此氣餒,消滅薛延陀之後,太宗皇帝開始集結陸海部隊準備在公元649年再一次征討高句麗,目標直指它的都城平壤,但這一次唐軍在安市(今遼寧鞍山)就遇到了高句麗頑強的抵抗,這讓戰事再一次陷入了膠著。經過連番的拉鋸,唐軍雖然收複了一些失地,但高句麗依然橫在那裏,不咬人但惡心人!

麵對遼東的將士的巨大損失,已經步入晚年的李世民,隻能長歎一聲,做了本章前的那首詩後,便宣布撤軍,天可汗終其一生也為徹底征服高句麗,這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他甚至在晚年已經有了要組建強大的海軍,從海路大舉討伐高句麗的想法,但還沒來得及實現,就病倒在臥榻上。

李世民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他真正平定高麗的叛亂了,在他彌留之際,他把自己的太子李治叫到了身邊,這個看似軟弱的太子,卻讀懂了父皇的用意,原來恨意也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但誰也不會想到,大唐對高句麗的仇恨卻演變成了一場大東亞的局域之戰,在朝鮮半島的戰場上,我們第一次領教了日本的軍事實力,也第一次和這個陌生的對手交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