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終極智者,司馬懿的來去匆匆1

懿忽見草房上盡是幹柴,前麵魏延已不見了。懿心疑,謂二子曰:“倘有兵截斷穀口,如之奈何?”言未已,隻聽得喊聲大震,山上一齊丟下火把來,燒斷穀口。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幹柴都著,刮刮雜雜,火勢衝天。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正哭之間,忽然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穀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震,火器無功。司馬懿大喜曰:“不就此時殺出,更待何時!”即引兵奮力衝殺。張虎、樂綝亦各引兵殺來接應。馬岱軍少,不敢追趕。司馬懿父子與張虎、樂綝合兵一處,同歸渭南大寨,不想寨柵已被蜀兵奪了。郭淮、孫禮正在浮橋上與蜀兵接戰。司馬懿等引兵殺到,蜀兵退去。懿燒斷浮橋,據住北岸。且說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聽知司馬懿大敗,失了渭南營寨,軍心慌亂;急退時,四麵蜀兵衝殺將來,魏兵大敗,十傷八九,死者無數,餘眾奔過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見魏延誘司馬懿入穀,一霎時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為司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三國演義》一百一十三回

諸葛亮在上方穀一把大火,差點燒死司馬懿父子,可是天降大雨,救了他們,這是《三國演義》後半部中的一個比較經典的戰爭環節,而且充滿了傳奇色彩。

司馬氏命不該絕、天命所歸,這是此段小說最中心的思想。

可是誰都看得出這個情節是百分之百虛構的,既然是虛構的,那麽我們就來重新定位司馬懿這個人物。

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豐富的,他既是曹操的謀士,也是曹丕、曹睿的老師,更是篡奪曹氏政權的奸賊,還是唯一一個可以和諸葛亮掰手腕的智囊。

而各種正史野史對司馬懿其人也是眾說紛紜,《三國誌》、《晉書》、《漢晉春秋》等書記載各不相同,特別是他和三國第一聰明人諸葛亮的一番較量,在曆史上究竟誰勝誰負也是說法不一。

那麽正史中的司馬懿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諸葛亮的戰爭到底誰勝誰負?他是不是和曹操一樣都是奸雄?

請大家隨我的講解,走進司馬懿的內心世界。

兢兢業業工作,夾著尾巴做人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在《三國演義》中他的登場是件挺晚的事,其實在正史中他的出現並不晚。

《晉書》上對司馬懿的祖上追根溯源,拉了很多名人進來,不過這是史家捧臭腳慣用的伎倆,鑒於無法考證,在此不做贅言了。大家隻要記住司馬懿的父親叫司馬防就行了。

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但是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晉書?宣帝紀》)。

和很多三國名士一樣,司馬懿也被“名家”鑒定過,這次出場的麵相大師叫楊俊,是當時的南陽太守。

司馬懿二十歲那年,楊俊見到他後,說司馬懿絕非尋常之人,而同樣懷有這種想法的是曹操陣營中非常重要的謀士之一崔琰,當時任尚書。崔琰和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素有交情,但是崔琰見到司馬懿後就對司馬朗說:“你弟弟很聰明啊,善謀且英斷,你可比不上他的。”

麵對這些名人的吹捧,司馬懿還是顯得很低調,生怕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可司馬懿再低調,也沒有逃過曹操的耳目。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舉司馬懿為上計椽。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早就對漢末亂世失去了信心,不想給曹操打工,便借口自己得了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很多年後,司馬懿故伎重演把曹爽騙了個溜溜轉。

司馬懿不肯去,曹操也沒辦法,這事一放就是七年,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被封為丞相之後,任命司馬懿為文學掾,而且告訴去請司馬懿的人,他來也給來,不來也給來,要是再推脫不來的話,立馬下獄!

曹操的為人司馬懿是清楚的,這次他隻好就職。不過曹操給司馬懿的這個職位是個閑差,沒有什麽正經的行政工作,也沒有安排他在軍事前線和政壇前方去打拚。

曹操讓司馬懿隻和一個人接近,那就是太子曹丕,司馬懿曆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薄等職,雖然都是些閑差,司馬懿依舊不敢怠慢,不敢有一點越禮之處。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伐張魯時,把司馬懿帶入了軍中。這時,司馬懿才終於有了表現的機會,他說道:“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我們這時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現在我們如果可以拿下漢中,那麽益州肯定震動,進而進兵蜀川,劉備的勢力必會瓦解。得勢就會有動力,要做聖賢的人不能違背時機,卻也不能放過這個時機啊!”

曹操搖了搖頭道:“人隻有兩條腿啊,剛拿下漢中,就想著怎麽拿到蜀地,那樣實在是太冒險了。”所以並未采納司馬懿的建議。

這是司馬懿第一次向曹操獻計,也是他人生第一次來到戰爭前線,第一次嚐試雖然沒有成功,事後卻證明了他見地之深。司馬懿的預料雖然是正確的,但為求自保,事後他還是選擇了繼續沉默下去。

初露鋒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向曹操上表稱臣,慫恿曹操自立為帝。曹操說:“孫權小兒這是要拿我放到火上去烤啊!”侍中陳群、尚書桓階上奏:“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天下誰不服氣啊。孫權稱臣,天意啊。虞、夏、殷、周不都是互相更替嗎?這是天命啊!”

在是不是當皇帝這個問題上,史書上沒有記載司馬懿的態度,但是219年開始,很多事發生了變化,比如一向為曹操在前台出謀劃策的荀彧、崔琰等人逐漸淡出了曹操的視線,而一向低調的司馬懿卻從這一年開始越來越受到曹操的重用。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司馬懿在暗中是支持曹操稱帝的,隻不過他一向低調,隻會在曹丕或曹操麵前說這些大逆不道的話,沒有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意圖,也沒有相應的史官記載。隨後,荀彧、崔琰等人都因對曹氏代漢有異議而不得善終。而曹操進封魏王後,升任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

這就給了大家一個信號,雖然司馬懿此時官位非常低微,但他將會是未來政權的核心人物之一。而《晉書》也記載了一句話,那就是曹丕“每與大謀,輒有奇策”。所謂的大謀當然是怎樣保住曹丕的王子之位,掃除曹氏諸子成為曹操繼承人的可能性,這也成為司馬懿在曹操稱王之後的首要任務,所以曹丕和司馬懿的關係一直很好,司馬懿還與陳群、吳質、朱鑠結成了太子黨。

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他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而此時,正是關羽不可一世的時候。劉備自從得到蜀川後,一切順風順水,荊州是天下之腹,四通八達,是劉備向外擴張的橋頭堡,而四川易守難攻,實在不行在裏邊一躲,任你千軍萬馬也無可奈何。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讓劉備有點暈了,因為幸福實在來得太突然了。

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正當此時,孫權準備攻擊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軍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關羽乘此機會攻擊樊城。守城大將曹仁麵對的是於禁投降、龐德被殺、樊城被衝的危險境地,在這樣的關鍵的時刻,胡修、傅方竟然反水投降關羽。

這令曹仁更加孤立無援,他曾考慮放棄樊城,要不是樊城還有一個撤退過來的汝南太守滿寵的話,三國的曆史可能真的要改寫了。滿寵告訴曹仁,不能再撤了,後邊就是許都了。

曹仁沒走,他決定用自己最後一口氣為曹操守住門戶。在許昌,曹操也慌了,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

司馬懿在這危急之時又站了出來,說道:“於禁等為水所沒,不是戰略守備的失誤,於國家大計也未有所損,現在遷都,不僅是向劉備示弱,還會令百姓不安。孫權、劉備外親內疏,關羽得意,孫權所不願。可派人說服孫權從背後襲擾關羽,樊圍之圍自解。”

事情果如司馬懿所料,孫權輕易被勸服,出兵偷襲關羽,關羽被呂蒙偷襲了江陵後,又被徐晃擊敗,很快被擒殺。

這就宣告,諸葛亮隆中所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麵鉗擊中原的計劃徹底破產。因為這個戰略體係的關鍵就是荊州,而關羽丟了荊州,就代表一切都必須重新部署。

對荊州這地方曹操素無好感,因為自己吞食宇內的計劃,到了這裏之後就沒再前進一步。所以,他看荊州附近的百姓也非常不順眼,想把他們遷走。這時,司馬懿站出來說:“荊楚之地剛剛結束戰亂,不宜再有大的動作。關羽剛被打敗,現在孫權一定在暗中監視咱們,看咱們下一步要幹什麽。現在遷徙這裏的百姓,恐怕會傷了民心,這條命令一下去,那麽百姓必將投奔東吳,不複還了。”

曹操聽從司馬懿的建議,沒有把荊州附近的百姓遷走,那些背井離鄉逃難的百姓聽說曹操的政策後,又都回來歸附魏國了,曹魏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誰會想到呢,這是曹操最後一次聽從司馬懿的建議。

走向前台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

祭祀和打仗都是國家一等一的大事,而讓司馬懿做曹操的“治喪委員會主任”,可見曹氏,特別是曹丕對司馬懿的信任。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正式轉入政治前台。

而此時欺負人的上門了,孫權聞知曹操死了,非常得意,馬上率軍朝襄陽而來。曹丕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這時,曹丕身邊可以信任的人越來越少了,能出主意的大部分也都是屬蒼蠅的,隻會嗡嗡。他們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草,不能抵禦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

司馬懿此時再也不用低調,他怕曹操,卻不怕曹丕,曹丕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兩人有師生之誼,而在曹丕的心中,司馬懿比曹操更像自己的父親。

司馬懿很憤怒,當年還有劉曄和蔣濟這樣的人和自己英雄所見略同,可現在的這幫人的見解真是讓人鬱悶。當年曹仁沒有任何援助還在樊城殊死抵抗關羽,此時的情況要比那時好一萬倍,為什麽要逃走呢?

司馬懿說道:“孫權新破關羽,這個時候他所得的地盤也需要消化,攻城可能隻是虛招。況且襄陽水陸之衝,禦寇要塞,絕對不能放棄。”

令司馬懿沒有想到的是,之前一直對自己服服帖帖,像兒子一樣孝順自己的曹丕,竟然會違背自己的意思,命曹仁放火燒毀二城。連大水都沒有泡塌的襄陽和樊城,連關羽都沒有攻克的堅固城關,竟然毀於自己人的一把大火。

有時候,打敗自己真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的判斷,孫權隻是虛晃一槍,當他聽說曹丕嚇得燒毀二城的消息後,笑得前仰後合,沒想到曹丕竟是如此膽量,跟他父親曹操簡直差得太遠了,看來曹魏當真無人了。

曹丕確實和曹操差得太遠,可曹魏並非無人,有司馬懿在,萬保曹丕無事。這也是曹操把司馬懿安排在曹丕身邊的重要原因,因為他知道,憑曹丕的能力並不足以征服天下,必須要有能人相助,而司馬懿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孫權沒有入侵,而樊城、襄陽兩城已被焚毀,曹丕悔之不及,從此之後,他再也不敢不聽司馬懿的了。

同年,曹丕廢漢獻帝,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司馬懿是曹丕篡漢的大功臣,曹丕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禦史中丞,封安國鄉侯。此後司馬懿的官職如坐火箭一樣開始躥升,黃初二年(221年),升任侍中、尚書右仆射。黃初三年(222年)到黃初五年(224年),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黃初六年(225年)春二月,司馬懿又被封為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司馬懿知道雖然五千兵馬不多,但讓一個下屬在非戰爭狀態下擁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馬。這是不是曹丕對自己的一種試探?

司馬懿一再辭讓,不敢輕易接下這份大禮,曹丕卻說道:“我現在實在是無暇顧及旁騖了,晝夜工作,沒有片刻的閑暇。這不是殊榮,而是讓你為我分憂啊!”司馬懿聽曹丕說得懇切,才勉強答應。

同年,曹丕又大興水軍攻吳,仍命司馬懿留守。臨行時,曹丕下詔書給司馬懿說:“我出征在外之時,京城的大小事務就都委托給愛卿了。希望你能做我的蕭何,讓我不用為後方擔心!”

事實上,司馬懿所起到作用,比蕭何要大得多,他幾乎是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的綜合版。後曹丕由廣陵回師洛陽,又下詔對司馬懿說:“我在東麵時,司馬愛卿總領西線之事,我在西麵時,愛卿當為我總領東線。”

總之一句話,打仗的事歸我,後方的事歸你。

雖然曹丕的幾次伐吳都無功而返,但是司馬懿內鎮百姓,外供軍資,把後方治理的極好。

不過,司馬懿雖然有五千人馬供自己支配,但是他始終沒有得到過更多的軍權。不知道是曹丕還沒有徹底的相信他,還是司馬懿此時根本沒有興趣到前線去。

上前線

曹丕不僅能力比曹操差了一大截,就連壽命也不如曹操。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駕崩,享年隻有四十歲。這位帝王PK掉無數兄弟奪來了王位,還親手令漢朝徹底滅亡,取而代之,可惜他一生在政治上並無大的建樹,軍事上也沒有更大的進展,幾次出征全都铩羽而歸。

曹丕臨終時,把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及司馬懿四人叫到身邊。曹丕告訴太子曹睿,這四個人就是你的輔政大臣,是我留給你的班底。

然後曹丕又說了一句令人費解的話:“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意思是說,如果有什麽人彈劾這三個人,你不要對他們有懷疑。

問題是此刻眼前站了四個人啊!曹丕這話就難以理解了,三個人不疑,那就是有一個人必須要疑了,而且要大疑特疑。如果是那樣的話,為什麽要把這個人列作輔政大臣呢?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曹真和曹休都是曹氏的親族,陳群和司馬懿也都是侍奉兩代的老臣,到底是誰呢?當曹睿再想問的時候,才發現曹丕已經斷了氣。曹睿隻顧悲痛,以為父親在彌留之際糊塗了,數錯了人。

可是據一般經驗來說,人在臨死之前是再明白不過的了,因為他要把一切都交代給後人,自然會加倍小心。劉備彌留之時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這話連諸葛亮都很納悶。可是諸葛亮英明了一輩子,最後還是服了劉備,因為馬謖把街亭給丟了。

曹丕臨死時雖然明白了一次,卻沒把該做的事做完。這個該懷疑的人到底是誰?他沒有告訴兒子,最終為曹魏政權埋下了隱患。曹睿對司馬懿也是極其信任,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

孫權是個絕對的機會主義者,曹操死了,他來挑釁,曹丕死了,他同樣也來挑釁,後邊他還會來。但是,孫權這次算是打錯算盤了,因為此時曹睿把司馬懿推向了前線。

孫權命左將軍諸葛瑾(諸葛亮的哥哥)兵分兩路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自己則親率大軍進攻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西南)。

這兩路進展都不順利,孫權一路沒往前走幾步就碰了釘子,被魏軍所敗,隻好撤兵而去。而諸葛瑾比較不走運,他這一路碰上了司馬懿鎮守。戰爭的過程史書上無載,但是結果挺清楚,魏軍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吳軍千餘級。

這次勝利證明了司馬懿在戰場上仍舊是一個好手,這就為曹睿日後把兵權分給他打下了伏筆。司馬懿大勝而歸後,被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曹睿命司馬懿駐紮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這是司馬懿獨享兵權的開始,一旦兵權在握,很多事情都會隨之改變,此時的司馬懿是否有了奪權之心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後邊發生的事情,讓曹睿依然相信,信任司馬懿是沒有問題的。

樊城大戰之後,蜀將孟達為了逃避劉備的追殺投降了魏國,魏國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他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曹丕不聽,仍然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還給他封了侯。

曹丕死後,曹睿對這個叛將並沒有什麽好感,而此時諸葛亮看準機會暗中與孟達通信,讓他圖謀叛魏歸蜀。

這個人啊,不能有前科,有前科的人肯定是受到別人提防的。諸葛亮知道孟達是個有前科的人,恐他言行反複無常。所以想讓他盡快叛魏。

可是這種來回叛亂的事,最好不要做,因為挺讓人煩,所以孟達對於諸葛亮的示好,隻答應卻不作為。諸葛亮心裏著急,卻也不能親自到魏國去遊說,隻好搖著羽扇想辦法。

辦法總是有的,諸葛亮通過關係,知道魏興太守申儀和孟達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

有人來降是好事,再說蜀、魏兩國現在又沒打仗,也就沒有人懷疑郭模投降的真正目的。郭模也是個比較出眾的演員,在酒宴上多喝了幾杯,然後就“酒後吐真言”,把孟達諸葛亮聯係的事和盤托出。

諸葛亮又派人故意把這件事告訴了孟達。孟達大驚,知道這是諸葛亮的計策,可是現在不反也不行了,因為曹睿並不像曹丕那樣信任他,找個罪名就有可能把自己殺了,所以準備起兵叛魏。

申儀將孟達要謀反的事密告了司馬懿,司馬懿聽後並不意外,因為當叛徒這事,有第一回就可能有第二回。問題是如果孟達真的這個時候叛變的話,那還真有點麻煩,因為孟達的駐地就在曹魏腹地,如果蜀國在外圍響應他的話,那局勢就危險了。

司馬懿知道這是諸葛亮的計策,打算來個將計就計。他先是給孟達寫了封信,信中說道:“將軍當年放棄劉備,棄暗投明為國家效力,國家委將軍鎮守邊疆,讓將軍負責進攻蜀國的事情,這足以證明朝廷對你的信任啊。蜀人都是些笨蛋,肯定不齒將軍的所作所為。諸葛亮想攻打魏國,可惜苦無路徑。郭模說你要謀反,那一看就是諸葛亮的計策,這麽重要的事情,諸葛亮怎麽會到處嚷嚷說得連郭模那樣的小人物都知道呢?”

司馬懿的意思就是,組織上還是相信你的,諸葛亮陷害你,你不要在意,隻要你好好工作,我們是不會虧待你的。

孟達看過信後把心放了下來,原來司馬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得這麽明白,他又開始猶豫要不要叛魏了。

孟達正猶豫著,司馬懿卻很堅決,寫信給孟達的同時,已經命軍隊悄悄出發了。曹軍諸將見孟達的領地與吳蜀交接,勸司馬懿先觀而後動。

司馬懿對孟達這個人的理解和諸葛亮是一樣的,他對諸將說道:“孟達毫無信義,現在正是他左右不定的時候,趁他還沒拿定主意,把他幹掉!”司馬懿用兵和曹操有很多相似之處,最大的特點就是快。他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隻用了八天時間就抵達了孟達鎮守的新城城下。

此前,諸葛亮曾告誡孟達一定要加緊防範,不要上了司馬懿的當。孟達很自信,寫信給諸葛亮說:“宛城去洛陽八百裏,來我這一千二百裏,司馬懿得知我舉事,光上表天子少說就得一個月。那時候,我這裏城牆早已加固了,諸多軍需也早已辦妥了。而且我這裏恐怕也不那麽好攻,司馬懿怕是不敢親自前來,隻要他不來,他手下的那些將領我一個都不怕!”

當司馬懿出現在孟達眼前的時候,孟達傻了,趕緊給諸葛亮寫信求救,信中驚歎道:“吾舉事,司馬懿竟然八天就兵至城下,何其神速!”

不過還好,這八天裏,孟達也還是有些準備的,上庸城三麵環水,孟達在城外樹立木柵並加固城防。吳國和蜀國接到孟達的求救信後,也開始片刻不停地向孟達靠攏,前來支援。

可是,連諸葛亮都沒有想到司馬懿這個對手會這麽強大,司馬懿早已在蜀軍和吳軍來支援的路線上布置好了伏兵,準備圍場打援。吳、蜀的援軍被司馬懿部攔阻於西城的安橋、木蘭塞等地,而且是寸步難移。

司馬懿本人也揮師渡水,毀了孟達布置的木柵等障礙物,直逼上庸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擊了十六天,孟達也算在守城上很有天賦,竟然沒有被攻破,城關依舊在他手裏巋然不動。

孟達能堅持得住,他手下的人卻堅持不住了。這本就是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孟達手下的人又大部分都是曹操的老兵,對跟著孟達降蜀本身就沒有什麽興趣。

孟達此時也遭遇了一場徹徹底底的背叛,就像當初他背叛劉備不給關羽支援一樣。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孟達一生左右搖擺,背叛已經是家常便飯,可是這次卻被自己的最信任的人出賣,這真的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要還的!”

魏軍入城後擒住了孟達,司馬懿直接下令將其斬殺,孟達手下萬餘人投降。

而和孟達有矛盾的那個申儀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和孟達是狗咬狗兩嘴毛,雖然這次在誅殺孟達的事件中通風報信立了大功,但是他在魏興郡的罪行司馬懿也了解得一清二楚——專權不說,竟然還敢擅自借皇帝名義刻製印信,私相授受。孟達被殺之後,申儀自生疑慮。當時各郡郡守見司馬懿克敵製勝,紛紛奉禮祝賀。申儀來祝賀時,司馬儀乘機將他收捕,送往京師。

孟達叛亂事件就此結束,這一係列的軍事行動讓蜀中的諸葛亮明白,終於有了一個強大無比的對手站在了自己的麵前,他們兩個人的對決是在所難免了。

塚虎VS臥龍,王牌對王牌

《三國演義》曾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伏龍與鳳雛,說的分別是諸葛亮和龐統。在野史中,除了這二人,其實還有兩個人也有神獸的外號。

那就是司馬懿號稱“塚虎”,薑維號“幼麒”。

龐統死得太早,而薑維出場太晚。所以我們在三國中看到的最高水平智者的比拚就是在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展開。

在司馬懿斬殺孟達後,將孟達餘眾七千餘家遷往幽州。不久蜀將姚靜、鄭他等率部屬七千餘人來降。上次郭模來投降是假的,而這次是真的。

司馬懿建議曹睿好生安排這些來投降的蜀中人,把他們當作自己人一樣對待。從此,偷偷跑來魏國的蜀人越來越多,司馬懿照單全收,給他們和魏國百姓一樣的居住權,絕不遣回原籍。

這其實也在證明一個事實,蜀國人民的生活沒有魏國好。諸葛亮雖然善於治國,卻因連年征戰耗費了大半國力,為完成劉備完成統一大業的遺願,諸葛亮隻能一次又一次和魏國交戰。這樣的惡性循環使蜀國人個個麵有菜色,而魏國在司馬懿鼓勵屯田的製度下,已經擺脫了曹丕幾次南征失敗帶來的經濟壓力,恢複到了曹操晚年時候的水平。

魏國人口猛增,曹睿覺得是時候發動對吳、蜀的戰爭了,戰爭的輪盤再一次被啟動。

曹睿將司馬懿從前線請回來,開始製定討伐吳、蜀的計劃,老問題,先打誰?

司馬懿認為先打吳國合適,因為此時的蜀國實在太弱,沒有理由拿這種實力的對手當回事。

司馬懿對曹睿說道:“吳國一直認為我們不習水戰,所以他們敢散居東關。要攻取東吳,就要掐住其咽喉,而直搗其心髒。夏口、東關就是東吳的心喉。若派大批陸軍攻擊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孫權一定會被引出來。而那時我們派水軍趁虛攻擊夏口,必能大破吳軍。”曹睿認同司馬懿的看法,卻又命司馬懿仍舊帶兵駐紮在宛城,很顯然曹睿並不想搞得這麽急。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吳國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見司馬懿屢屢招降納叛蜀的子民,風頭出的夠大,把他們這些曹氏的托孤大臣都蓋過去了,所以也想趕快立功揚威。

這種心理是最容易出事的,就像是在馬路上飆車的賽車手一樣,當他急於超過對手時,其實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時候。曹休不知其中有詐,想都沒想便率十萬兵馬去皖城接應。

司馬懿非常懊惱,因為他的戰略是想把吳軍引到皖城,可是沒想到卻讓人家把魏軍引到皖城來了。

曹睿命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接應曹休,可惜已經太遲了,八月,曹休為吳軍打敗,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

曹休的威信掃地,司馬懿徹底出盡風頭,這也就意味著,他是最有資格與諸葛亮對決的那個人。

太和三年(227年),這個巔峰對決的時刻終於到了。

蜀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占據武都、陰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睿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曹睿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穀,左將軍張郃出斜穀,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今陝西安康西北),兵分三路會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並進,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朐腮,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雨班師。

這次進兵司馬懿沒有和諸葛亮直接麵對麵相遇,但正是由於司馬懿對漢中的進攻,造成漢中告急,諸葛亮才退回蜀中。雖然二人並未直接交鋒,但是在諸葛亮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層陰影,他知道一個多麽強大的對手站在了自己的麵前。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為了把國內的矛盾轉嫁到外線來,諸葛亮再次率軍出征,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出兵攻魏,蜀軍迅速包圍了祁山(今甘肅東南部山地)賈嗣、魏平部。為了克服蜀道難,糧草難運的問題,諸葛亮還特意發明了木牛流馬,方便運輸糧草。

諸葛亮又是來勢洶洶,曹睿火了,立即找來司馬懿,告訴他這次一定給蜀軍一點顏色瞧瞧。

曹睿堅定地對司馬懿說:“這西邊的事,我都交給愛卿你了!”司馬懿知道,曹睿是要告訴他,與諸葛亮的對決馬上就要開始了。這幾乎是三國最頂尖智者的較量了,他們的較量很可能決定三國最後的走勢。

司馬懿先率兵到長安駐守,都督左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被派為先鋒,往前線紮營防禦蜀軍,又派部將費曜、戴陵率四千人守邽(今甘肅天水),一切安排妥當後,司馬懿親率主力從西安出發救援祁山。

張郃勸司馬懿分兵駐紮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後鎮。也就說把大軍分開兩部,前後各一部,互作依托。

張郃從官渡之戰就開始嶄露頭角,也算是老將了,他的意見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可司馬懿卻不同意,他認為:“如果前軍可以獨擋諸葛亮的蜀軍的話,將軍這麽說沒問題。如果不能獨當一麵,再分兵於前後的話,這就重蹈了當年項羽把楚軍分為三軍,最後被黥布各個擊潰的覆轍了。”司馬懿其實是在告訴張郃,你們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想打敗孔明,得我親自去才行。於是司馬懿親自率魏軍挺進喻麋。

諸葛亮聞魏大軍將至,分兵一部繼續攻擊祁山,自己親率主力迎擊司馬懿。

對於這場祁山保衛戰,史書的記載出現了較大的分歧。

《晉書?宣帝紀》說:“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刈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今甘肅天水南),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這個記載是說,司馬懿不僅打敗了諸葛亮,斬首蜀軍萬人,還保住了那裏的糧食。

可是《晉書》是司馬氏晉朝的史書,晉朝的史官給司馬懿臉上貼金也不是沒有可能。

《漢晉春秋》的說法與《晉書》不同,書中說諸葛亮打敗了郭淮、費耀,搶收了那裏的糧食,賈嗣、魏平從祁山突圍後,非要與諸葛亮交戰,一雪前恥,司馬懿拗不過他們被迫出戰失利,蜀軍斬魏軍甲首三千。這個說法也有問題,因為《漢晉春秋》的記載本身就前後矛盾,費耀已經被司馬懿命令留守上邽,又怎麽可能同郭淮與諸葛亮交戰?

不過,對於這場戰爭的細節,《資治通鑒》記錄得很清楚。

首先是郭淮、費曜率軍挑戰諸葛亮,不過結果很明顯,“以君下駟比君上駟”,結果是很好預測的,郭淮、費曜大敗,諸葛亮趁機搶割了上邽的麥子。

孩子打不過,家裏大人自然要出來幫忙,司馬懿率軍來到上邽與諸葛亮的蜀軍對峙,不過並沒有像觀眾期望那樣雙方露胳膊挽袖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打。司馬懿很冷靜,找了個險峻的地方安營紮寨,絲毫沒有向蜀軍進攻的態勢。

這種高掛免戰牌的戰術正是司馬懿高明所在,因為他知道即便諸葛亮在祁山附近搶到糧食,那數量也是十分有限的,根本無法改變蜀軍缺糧的現狀。而魏軍糧草靠隴上供給,基本上不成問題,司馬懿故此料定諸葛亮打不起持久戰。

事實很快證明了司馬懿的看法,諸葛亮不久就撤退了,司馬懿迅速追擊,不過諸葛亮一向用兵如神,所以司馬懿推進的速度並不快。諸葛亮跟司馬懿玩起了捉迷藏,司馬懿怎麽也找不到他的影子了。

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了司馬懿心頭,當他帶領魏軍以極慢的速度推進到鹵城時,張郃忍不住說道:“諸葛亮遠來攻伐我們,想打我們不跟他打,他們都還以為我們不善於野戰,這樣不是長久之計啊。祁山那頭已經知道我們的援軍到了,他們的人心已經安定了,我們不必再去尋找諸葛亮的蹤影,不如就此駐紮,分出奇兵以最快速度追擊孔明。如果這樣畏首畏尾不敢前進,必然會坐失民望。諸葛亮糧草不濟,如果追慢了,怕是早就跑遠了。”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諸葛亮素以用兵謹慎而著稱,而司馬懿更是如此。我們佩服曆史上那些以奇謀攻占敵軍的優秀軍事家,但是要知道,在使用戰術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拿無數士兵的生命作賭注。

司馬懿很顯然不想用這樣的冒險戰術攻擊諸葛亮,即便是放走諸葛亮,他也不願意冒進。

盡管司馬懿依然不著急地慢慢向前開進,諸葛亮終究還是出現了。這令司馬懿確認了自己的判斷,前邊有埋伏,自己沒中計。還是老辦法,登山紮營,不進攻。

別說諸葛亮鬱悶,就連司馬懿軍中的將領們也鬱悶。賈嗣、魏平數度請戰,對司馬懿說道:“公畏蜀如虎,這不成了天下的笑柄了嗎!”司馬懿不理睬將領們,為了不讓這些武夫煩他,他裝起了病(慣用伎倆,每次裝得都很像),誰都不見,諸將幾次請戰都被他拒之於營門之外。

司馬懿當然不是懦夫,他曾經對諸葛亮發起過試探性的攻擊,不過蜀軍那可是鋼筋混凝土似的防守。張郃繞到諸葛亮的側翼去攻擊,沒想到中了魏延、高翔、吳班等人的埋伏,張郃大敗,丟下三千多具屍體狼狽而回。

司馬懿也是精密計算過的,諸葛亮搶來的糧食數量他心中有數,大概多少天用完他也算的八九不離十。前次不敢追趕,是因為他料定諸葛亮尚有糧草,不是真的撤退,而這次肯定是沒有糧草了,於是派張郃率兵追擊。

憋了一肚子火的張郃恨不得能把諸葛亮生吞活剝,發起狠來,一口氣追到了木門(今甘肅天水西南),沒想到的是諸葛亮撤兵都撤得非常有層次感,在木門早設下埋伏。張郃經過這裏時突然弓弩亂發,飛矢中其右膝,曹操時代最後的名將張郃殞命在此。《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此處還出來秀了一把,對魏軍說:“我欲射一馬(司馬懿),實射一獐(張郃)!”

張郃死得冤枉,此時司馬懿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卻沒有最後堅持最初的戰略思想,從而招致損失上將。而諸葛亮雖然戰術上取得了勝利,但是此次兵出祁山,仍舊無功而返,還損失了大量的軍力、物力。

所以說,司馬懿和諸葛亮的第一次大戰算是打了個平手,二人難分伯仲。

蜀軍糧草耗盡退兵,魏國人的心才算安定了下來。軍師杜襲、督軍薛悌建議司馬懿趁冬天把糧草運到隴右去,不再給諸葛亮搶收糧草的機會。

司馬懿笑道:“諸葛亮再出祁山,不會在隴西了,因為這裏都是城池,易守難攻,而諸葛亮希望與我們野戰,他必然會在隴東出現。而且諸葛亮知道自己糧草少,回去必然是征集糧草,恐怕他三年之內都不會進兵嘍!”

不出司馬懿所料,果然是在三年後,也就是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穀攻魏。

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個智者都經過了三年的準備,這三年他們都在研究對方的戰略戰術,彼此之間已經不再是對手那麽簡單,還有種惺惺相惜、互相敬佩的感覺。

同年四月,諸葛亮兵至郿縣(今陝西眉縣北),進駐渭水之南。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對蜀軍進行阻擊。

司馬懿分析形勢後,對諸將說:“諸葛亮若是個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則會無功而返,這戰爭也就結束了。”

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國諸將皆喜,一切都應驗了司馬懿的判斷。

但司馬懿也難免有失算的時候,諸葛亮上五丈原,不是為了向他發起進攻,而是為了一個地方,這就是北原。如果諸葛亮占據了北原,就可能形成這樣的局麵,渭水和北原會連成一線,隔絕北山的隴道,那樣的話,魏國的居民和這一代的少數民族都會人心惶惶,而戰爭的局麵很可能朝不利於魏軍的方向發展。

對於頂尖的智者,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觸動他們的靈感,司馬懿馬上意識到了北原的重要性,速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北原的堡壘尚未建造完成,諸葛亮的前鋒部隊就已經到了,好在郭淮英勇善戰,極富戰爭經驗,雖然蜀軍屢屢強攻,卻始終未能攻克郭淮的半截子工事。

在北原,雙方再次形成對峙,不過諸葛亮此次出山比上次要想得更多,因為麵前的對手是司馬懿,是他平生遇到最強的對手。蜀國早就遣使聯係吳國,想讓他們在蜀國出兵的時候在南方配合蜀軍的行動。

孫權一向喜歡趁人之危,欣然答應。同年五月,吳軍也出動了和蜀國相同數量的士兵,十萬人兵分三路伐魏。可以說這次孫權也是下了血本的,這幾乎是他能動用的所有兵力了。

蜀、吳都是傾其全力展開對魏國最後的攻擊,此戰若能成功,則蜀、吳分天下,若是失敗,他們就再也沒有可能統一天下了。

麵對眼前的嚴峻形勢,魏明帝曹睿顯示出了比曹丕更加優秀的才能,他先派大將秦朗率軍兩萬支援司馬懿,並讓秦朗帶給司馬懿一句話:好好把守西線,東吳交給我了。

曹睿禦駕親征,率主力部隊反攻吳軍,兩軍相持兩月有餘,最後曹睿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優秀的指揮才能迫使吳軍撤回江東。

雖然曆史沒有給我們留下曹睿對於戰爭實施的諸多細節,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曹睿的雄才和軍事上的天分,完全超越了曹丕,遺傳了曹操的才能。

南線的勝利瞬間為司馬懿緩解了戰局的壓力,他一直都在關心著曹睿的安危,得知曹睿擊退了吳軍,頓時信心大增。而此時曹睿給司馬懿帶來一封書信,上麵隻有八個字:“堅壁拒守,以逸待勞。”

看過信後,司馬懿無盡感慨,這娃要比他爹強上百倍啊!

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於司馬懿,從渭水前進,又有郭淮阻擋,隻好移軍攻取散關、隴城等地,然後回師進攻司馬懿。兩軍相持百餘日,可司馬懿就是不出戰。

先是派大將挑戰,後來就是士兵在陣前叫罵,司馬懿一律不聞不問,在營中吃飯、睡覺、看兵書,生活很有規律。

諸葛亮再沉著也知道這事麻煩了,司馬懿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像諸葛亮這種文人急了,就會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辦法。他特意讓人找來一身女人的衣服派人給司馬懿送去,送衣服的使者是要冒著生危險的,因為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這意思就是說你司馬懿就是個娘們。

司馬懿看到了女人的衣服不但沒有生氣(《三國演義》上說還穿上試了試),還把使者安全送了回去。司馬懿不生氣,不代表他的將領們不生氣,主帥受到這樣的侮辱,就是自己受到了侮辱。

曹睿的回複沒幾天就到了:老實呆著,不許出戰!曹睿還不放心,派辛毗手持杖節來做軍師,以節製司馬懿的行動。

辛毗到來的消息也傳到了蜀營,薑維聽說這件事情後,認為曹睿讓辛毗來,是鐵了心不讓司馬懿出戰,看來司馬懿這次是要把縮頭烏龜做到底了。

諸葛亮卻不同意薑維的看法:“那司馬懿本來就不想出戰,他向曹睿請戰,不過是為了平息那些武將的憤怒。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想出戰,還需要這麽大老遠的請示一趟嗎?”

諸葛亮遇到了平生最難纏的對手,不過還好,這次他已經做好了和司馬懿周旋到底的準備,不拿下司馬懿堅決不回蜀川。於是就地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

對於這件事司馬懿在與其弟弟的書信中是這麽評價的:諸葛亮誌向高遠,可我不給他機會,諸葛亮多謀卻不肯決斷,好兵卻沒有什麽軍權,雖然出兵十萬,但就我看來已經落入了我的圈套之中,不久我就會大破敵軍了。

顯然司馬懿很自信,也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諸葛亮,諸葛亮就是這麽一個人,他一生用兵太過謹慎,少有奇謀決斷,總是願意打大型的會戰,而不把偷襲、快速靈動的騎兵作為戰術體係中的重要一環。

這就像是一個受應試教育毒害過深的學生一樣,隻會大考,但一遇到多變的實際問題時,卻腦筋發死,不肯多思考。

種糧食這個方法又費力氣又慢,無論種什麽糧食都需要幾個月的生長周期,總不能指望隴中的麥子今天種上明天就熟了,所以沒幾天諸葛亮又坐不住了,派了使節去司馬懿的營盤中求戰,意思是說我求求你跟我打一仗吧。司馬懿心中暗笑,諸葛亮啊諸葛亮!你還是堅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