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龍潭三傑——小記魏國的三大奠基人王朗、華歆、鍾繇

孔明舉目見魏陣前三個麾蓋,旗上大書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軍師、司徒王朗。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說詞,吾當隨機應之。”遂教推車出陣外,令護軍小校傳曰:“漢丞相與司徒會話。”王朗縱馬而出。孔明於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朗曰:“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占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麵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後人有詩讚孔明曰:“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

摘了這麽一大段《三國演義》,實在是因為這是諸葛亮自舌戰群儒後,表現在口才上最為經典的一段華章。

而羅貫中為了表現諸葛亮的正義和他代表的正統力量,特意安排了王朗在這裏被諸葛亮活活罵死。這曾經讓無數讀者拍手稱快的情節,您想過嗎?其實它並不存在。

王朗、華歆、鍾繇這三個在曹丕篡漢過程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人,一直被後世人冠以“奸臣、小人、叛臣”這樣的稱號。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在人才濟濟、虎踞龍盤的曹魏陣營中,這三個人卻可以在曹魏開國後,位列三公。難道他們隻是趨炎附勢,依附曹魏博取功名的小人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三人不是小人,而是人傑,是曹魏這座臥虎藏龍的人才基地中的三傑。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曹魏、乃至整個三國曆史的走向都有所改變。

王朗,真和諸葛亮相遇還不知道誰罵死誰?

先來說說王朗,這個人比較冤枉,開篇就說了,在小說中他是被諸葛亮罵死的。人們常說氣死人不償命,王朗難道就是這樣一個氣量狹小、幾句話就能被氣死的人嗎?

當然不是!

王朗,字景興,本名叫王嚴,後改名叫王朗,東海郯人(今山東郯城北)。王朗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即深通經學。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書五經,五經分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古代要稱得上精通經學,還有一個樂經也是一定要精通的,也就是樂理方麵的知識。

評書裏說諸葛亮通陰陽、懂八卦、曉奇門、會遁甲,可從來沒有一本書上說他通經學。

這是為什麽呢?

曾經有人跟我說:五經有啥難的,我曾經用兩天就讀了一遍。我覺得挺好笑:那你給我說說其中的一段的意思吧。他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所謂的經學,除了原版的經文外,還包括經文的注疏。原文加上這些注疏才構成了偉大的經學,而這些注疏經過曆代大儒的增加補注,博大精深,非常複雜。

您說把其中一經的所有注釋通讀一遍,需要多長時間?咋說也得一年吧?

一年?那隻是個起步價!三年起,還不打折!這還隻是學習一經的時間,如果你隻精通一經就出門,遇到那些經學大儒,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本人沒有家學淵源,但也願意附庸風雅,讀了《詩經》和《春秋》的原文加上《毛詩》、《春秋三傳》(《左傳》、《榖梁傳》、《公羊傳》)這些補充和注釋的書,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六經中的《易經》是最難學的,它包含了古人深厚的智慧,其中深奧的易理更是讓許多學者望而卻步。本人看過許多關於《易經》的書,但是到現在也就隻記住了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他東西一概不懂,後來才想到可能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

而王朗卻能精通六經,而且沒進過太學,純屬自學成才,可見此人的才學絕對是人間少有。

正是由於在經學上的獨特造詣,王朗被拜為郎中,任菑丘(今安徽宿縣東北)長。王朗拜太尉楊賜為老師,當楊賜死後,王朗竟然辭官,像自己死了父親一樣為楊賜服喪。這樣重情重義、不看重官位的人,我們能說他是小人嗎?

後來,王朗被舉為孝廉,可是這一次他說什麽也不願意再出來做官。直到徐州刺史陶謙察舉王朗為茂才,王朗這才再次出山。當時漢獻帝在長安,關東兵起,王朗為陶謙的治中,王朗與別駕趙昱等一起勸說陶謙:“《春秋》所示的道理,求諸侯莫如勤王。現今天子流落在西京長安,應該派人去奉承王命才是啊!”

陶謙認為王朗說得十分有理,便派趙昱奉帶著奏章去長安會見漢獻帝。對於流亡政府而言,諸侯的忠誠就像是久旱後的甘霖一樣可貴。漢獻帝嘉許了陶謙的忠誠,這也為日後《三國演義》中陶謙這個正麵形象打下了伏筆,可是殊不知,陶謙尊重漢帝,卻是被稱為一直冠以奸臣之名的王朗出的主意。

陶謙因此被拜為安東將軍,趙昱為廣陵(今江蘇揚州)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陶謙在王朗的主意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而此時孫策正在南方折騰,渡江掠地,逼近了王朗鎮守的地盤。王朗的功曹虞翻認為不能據守孫策,應該早早避開,不宜抵抗。如果大家不熟悉這個虞翻,請參看《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他日後成了東吳陣營中的謀士,到了那裏也是死性不改,仍舊是個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而據《獻帝春秋》記載,王朗沒有被虞翻的理論所嚇倒,他認為自己身為漢臣,就應該為漢家保護城邑,所以毅然發兵與孫策大戰,結果寡不敵眾,兵敗撤退,後來渡海來到了東冶(今福建福州)。孫策不依不饒,又來追擊王朗,王朗再次大敗,被俘。

寧可被人打死,不能被人嚇死。王朗被帶到孫策麵前時,行為舉止如常,並無驚懼之意,頗有名士風采。孫策雖然暴虐,但也不是個見人就殺的狂人,他見王朗如此儒雅,心生好感,隻是指責他為什麽要抵抗,而並不加害於他。

孫策放過王朗後,王朗收拾舊部,帶著老母踏上了顛沛流離的旅程,因為自己鎮守的地方已經被孫策所占,現時自己已經是無家可歸之人了。可是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王朗還可以體恤照顧自己的親朋舊友,把自己的東西分給他們,所以當時的人一提到王朗,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紛紛讚揚他的義行。

這些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愛才是世間少有,上表皇帝要王朗來做官。

三國時代什麽最重要?人才!

王朗雖然落魄輾轉,卻不願意再為其他諸侯服務,他費勁心血,穿過層層封鎖,自曲阿輾轉江海,一年多的時間才來到了許都。因為許都不隻有皇帝,還有曹操。在王朗的眼裏,曹操是個有著巨大魅力的雄主。

到了許都後,王朗立即被授予諫議大夫的職務,並參司空軍事。不過很奇怪的是,在曹操的時代,王朗沒有任何作為,關於他這一段時間的謀略,史料中並無記載。

經過了一段真空期之後,王朗再次出現時,魏國已經在曹丕的手中建立起來了。而王朗搖身一變已經成為曹丕手下的禦史大夫,三公之一。

從一個號召陶謙尊皇室的忠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擁立曹魏的叛臣,在這段期間王朗做過什麽,想過什麽,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

我們可以猜到的是王朗的內心必然經過了巨大的震**,他沒有為曹操謀劃一策,卻最終歸附到了曹室的手下,開始為曹丕服務,這其中的緣故恐怕也是十分曲折的。

曹丕即位後,王朗一下子活躍了起來,他為曹氏未來二十年的發展藍圖做出了自己的規劃。

他對曹丕說道:“仗打了三十多年了,四海動**,中原大地生靈塗炭。賴先王(曹操)除寇賊,扶育孤弱,才使得這華夏大地有了新的秩序,讓四海知道了我們魏國的強大。但是現在遠方的敵人還沒有平息,仗還得接著打。我們這時可不能對老百姓太狠了,動不動就給他們嚴刑。管理刑獄的人,一定要明察秋毫,才能沒有冤死的囚犯,隻有這樣彪壯之人才能盡力耕作,百姓才能沒有饑餓。我們的糧倉滿了,窮人才不會被餓死;有了人,有了殷實的基礎,才會有嫁娶,男女才會很好的結合,不會互相怨恨;懷上了孩子的母親也不會為了生了孩子無法養活而擔憂。新生兒有了依靠,家庭也不用為了養育孩子而負擔過重,這樣孩子長大後服兵役,我們國家軍力強大了,幾十年都不會有戰亂,則老者才不會有傷子之痛。對於百姓,醫藥以療其疾,寬徭役以樂其業,威罰以抑製黑惡勢力,恩仁以救濟弱者,賑貸以救援困乏之地。十年之後,人口必然充滿大街小巷。二十年之後,兵源必然站滿田野。”

這段話,對於現代都是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什麽叫和諧社會,王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告訴了我們如何營造和諧社會。

人們都有飯吃,年輕人有房子娶得起媳婦,生得起孩子,上得起學,有病了能治,黑惡勢力有人鎮壓,老人老了有所養,哪受災了可以賑濟……什麽是和諧社會?這就是和諧社會!隻有這樣的社會,真遇到了戰爭,才會有大量的年輕人站出來,為國家而戰,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他們美好的家園,是他們的父母、老婆和孩子。

你能說說出這番話的王朗是一個奸臣?你能說具有這樣胸襟的王朗會因為諸葛亮說兩句話就被氣死?

曹丕稱帝後不久,王朗改任司空,被封為樂平鄉侯。

曹丕非常喜歡出遊打獵,有時到了深夜才會回來。王朗怕曹丕玩物喪誌,便上疏道:“帝王住的地方,外麵應該有嚴密的守衛,裏邊有多重的禁門。要出行必須提前設置兵馬保護,有相當的警戒數量,登車前四周都應該是張開弓箭保護著您,行時應該清道,歇息的時候應該先檢查屋子裏的情況,這都是因為您是至尊啊,請一定要小心。現在您去外邊捕獵、打虎,白天出去,深夜才回來,警戒不嚴,這可不是有失至尊的體麵,也不合古法。”

麵對王朗的質問,曹丕理虧,但是還是狡辯道:“現在吳、蜀二寇未平,我們的軍隊在遠征,我這是絲毫也不敢怠慢武備,所以才常常去打獵,這其實就是軍事演習啊!不過愛卿說的戒備的事情,我已經安排下去了,詔令有司施行,愛卿放心吧!”

曹丕幾句話把王朗搪塞了過去,不過日後礙於王朗的監督,打獵少多了。

孫權向曹丕稱臣的時候,曾經答應要與劉備交兵,曹丕向大臣們征求意見,問要不要興兵與吳國共同討伐蜀國。王朗說道:“天子之軍,應不動如山。您可以下旨讓孫權親自與蜀賊相持,看他們兩國勢均力敵,肯定不可能很快打敗對方。到那時我們便可趁勢選持重之將,打擊寇賊的要衝之地,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這才能少了後顧之憂。現在孫權都沒動,我們幹什麽要動呢?幫助吳軍必須要讓吳軍先去征討,再說現在雨季,並不是興師動眾討伐蜀國的時候。”

曹丕認為有道理,而孫權果然是沒有出兵討伐蜀國。曹丕這才知道孫權並無誠意。

孫權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向曹魏上表說,要把自己的兒子孫登派到魏國當人質,曹丕一開始還挺高興,可是這個人質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

曹丕見孫登左右是不來,火了!此時他正好到許昌監督屯田工作(此時曹魏已遷都洛陽),就準備舉兵東征,討伐那個不講信用的吳國。

這事被王朗迅速阻止了,他上疏曹丕說道:“人質這玩意,誰會拿他當回事呢?當年七王之亂,吳王劉濞在漢景帝那裏也有人質,可是管用嗎,打起仗來他們才不管撕不撕票呢。所以人質這事千萬別當真,就算孫登來了又怎麽樣?我們此時討伐吳國有什麽意義嗎?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挑選可以討伐吳國的將領,到吳國邊境安守待命,這樣一來,既不影響我們的內部生產,也可以讓吳國心虛不敢輕易打我們的主意。”

曹丕聽從王朗的建議,帶著軍隊到邊境上溜了一圈,讓孫權心跳著實加速了一把,然後到了長江邊上就打道回府了。

魏明帝曹睿即位後,王朗進封蘭陵侯。一次,王朗奉命到文昭皇後的陵墓,見那裏的百姓日子過得很苦,心裏很不是滋味,這離他的民生戰略構想相差實在是太遠了。

而此時,曹睿又要大修宮殿,王朗是個有理想的人,他投靠曹氏是想讓百姓有更好的日子過,實在是不能忍耐統治者這麽耗費民力去滿足私欲。

王朗跳著腳出來上疏道:“陛下即位以來,恩詔屢布,百姓萬民莫不欣然。但是,臣奉旨北行以來,往反道路,聞徭役繁重。當年大禹為了拯救天下之大患,把自己的宮殿弄得十分簡陋,節儉其衣食用度。勾踐臥薪嚐膽,節儉治家,所以才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國,定霸華夏。漢文帝、漢景帝想要複興祖業,都穿簡樸的衣服,減宮廷的用度,對外更是免徭賦而務農桑,所以才能形成太平盛世,外邊的治安案件也會減少。漢武帝之所以能奮其軍勢,拓其外境,都是因為文景兩位皇帝給他們留下的財富啊。霍去病又怎麽樣?大將之才,猶以匈奴未滅,不治第宅。所以但凡有遠誌的人,必然會事外簡內。所以我們更該體恤民力,讓百姓從事生產,繁衍人口,今敵寇未平,修建宮殿應該放在次要位置。”

司馬懿也曾勸諫曹睿不要花費大力氣修建宮殿,可是司馬懿隻是給曹睿提醒,卻沒有像王朗這樣上綱上線。

說這樣的話是要有勇氣的,更要講究藝術,要先捧再勸,還要引用好多典故,這些話難道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王朗要是真和諸葛亮碰上,我還真怕氣死的是諸葛亮。

王朗不光敢管修宮殿的事,還敢管皇帝生孩子的事,縱觀整個中國曆史,能跟皇帝要說如何生孩子這話的僅此一例。

是時,魏明帝曹睿的皇子屢屢夭折,而曹睿卻又很少臨幸後宮。王朗此時上疏道:“昔周文王十五歲就有了周武王,周武王很老了才有了周成王,成王隻有晉王一個兄弟,所以周朝開國時才會這麽艱辛。生孩子這事不宜太晚,而能生出很多孩子來其實也是個技術活。比如說不宜捂著,如果被窩太暖和了,就影響性能力。要專心關注一兩個後妃,不要臨幸的女子過多,那樣倒不好,傷身體不說,成功率也低。還有就是您是皇帝的九五至尊,一定要注意身體,切不可為了這種事折了您的壽命。”

他想說的話,他就說!他認為應該說的話,他就說!他認為有利於社稷的話,他就說!

可管天管地,你還管我生孩子放屁!

可曹睿就是認為王朗管的對,並展現出了對王朗的寬容:“朕繼嗣未立,這事愛卿還給朕想著,我會采納您的建議的。”

王朗死於太和二年(229年),諡號成侯,兒子王肅承襲了他的爵位。王朗在曹睿登基後第二年死去了,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曹睿身體很早就垮了,早亡,而他的兒子曹芳即位時也非常幼小,這就為日後曹爽專權和司馬氏篡權提供了機會。

王朗一生對《易經》、《春秋》、《孝經》的研究性文章全部流傳後世,他的奏議也被後人整理成文獻。而他的兒子王肅也是一位研究《太玄經》的高手,後官至廣平太守。

王朗是一位學識遠遠在諸葛亮之上的學者,且忠厚敢直言,是一個應該令後世敬仰的知識分子。可以說,王朗是繼周瑜後,又一個因為要烘托諸葛亮的高大形象而犧牲了的優秀人物。

華歆,我可不是奸臣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今山東禹城西南)。

《三國演義》中的華歆簡直是太可惡了,是個一看就讓人恨得牙根癢癢的人物。曹操廢伏皇後時,華歆像個走狗一樣親自帶領士兵進入皇後寢宮抓捕伏皇後。曹操死後,華歆又同王朗等人威逼漢獻帝讓位。這些所作所為,讓人發指。

華歆的形象如此壞,是因為劉義慶的一本酷似小說的作品叫《世說新語》,這本書記載了很多漢朝官員有趣的言行,比如裏麵說了這麽一個故事。

管寧和華歆從小就在一起讀書、勞作,有一次,他們在共園中鋤菜,挖出了一塊金子,管寧先看到了金子,可他像沒看見一樣繼續揮鋤勞動,華歆卻撿起來塞進了自己的口袋。還有一次,兩個人同席讀書,門外有乘車的高官經過,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把書本扔在一邊,出去看熱鬧。當華歆回來的時候,管寧已經把席子割成了兩半,並對華歆冷漠地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就是這麽兩件小事,讓日後所有人對華歆的印象很不好。

其實,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一定都沒少幹這樣的事情,撿到了一些東西非常高興,而看到一輛加長林肯開過,也肯定是要追去看看的。這好像是孩子的一種天性,無可厚非,你不能指望誰生下來就是聖人。

所以即便劉義慶記錄的事是真的,也不能說明什麽。在正史中,華歆不但不是個奸臣、小人,而且還是個君子的典範。

先來說說華歆原物歸主的故事,大家來看一看他的品德到底怎麽樣。

華歆在高唐老家做官的時候,辦完公事就回家閉門不出,從不在外說人是非,也從不收受賄賂。高唐是齊地比較大的城市,有很多達官貴人,而華歆從來不攀附他們。

同郡的陶丘洪也是個很有名氣的人,名人見名人就有種莫名的興奮感,想要分出誰比誰更優秀。陶丘洪就自認為他對於很多事情的見解要高於華歆。

中平五年(188年),冀州刺史王芬與一些當地的豪強勢力密謀廢除漢靈帝。既然是廢立這樣的大事,當然要找一些牢靠的人去做。

而高唐名士不過陶丘洪和華歆兩人而已,所以王芬就想招呼二人共商大計。但凡這種廢立皇帝的事,風險極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回報也極高,隻要你看得準,就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

麵對這樣的機會,任何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其實都是難以掩飾他們的激動的,就像拿破侖說的那句話一樣,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陶丘洪就想前去,華歆卻一把將他拉住:“你不要命了!廢立皇帝是大事,連伊尹、霍光都感到為難,他王芬憑什麽就敢策劃這件事情。王芬這事幹的十分囂張,且手下也沒有什麽士兵,他本人更沒有什麽威望,我覺得他這麽做一定會殃及族人,你可千萬不能去啊!”

陶丘洪不愧為名士,在短暫的頭腦發熱後,他認為華歆的話很有道理,便拒絕了王芬。沒過兩天,王芬事敗被殺,陶丘洪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見識真的不如華歆。之後,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不過不久就因病辭官了。

《世說新語》中還記錄了華歆的一個故事,說明他是一個敢作敢當的人。

王朗逃難的那段時間,華歆也在他的身邊。二人在江河上逃難時,遇上了一個落難的人,華歆不想帶上他,而王朗卻堅持救了這個人。後來賊兵追至,王朗又想拋棄這個落難之人,華歆這時說道:“我剛才不想救他,就是怕他招來賊兵,不過咱們船這麽大,救了也就救了,幹嗎還要拋棄呢?”

這就是華歆,他不想做的事情,絕不摻和,做了的事情也絕不後悔。

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輔政,廣請天下英才,華歆作為特別優秀的人才代表和荀攸等人一起來到了首都,後任尚書郎一職。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遷都,華歆不想得罪董卓,但是也不想為他效命,於是放棄了前途遠大卻無比危險的中央公務員工作,請求去做一個小小的下邽令(下邽,今陝西渭南北),後又因生病沒有到任,從藍田(今陝西藍田)到南陽。

當時袁術正在南陽,就收留華歆。華歆勸袁術討伐董卓,袁術不從。見袁術目光短淺,華歆就有了去意。辭別袁術後,華歆又來到了徐州,而此時皇帝下詔任他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華歆在任期間清廉公正、做事有效率,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麽叫“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地的百姓和吏卒都非常愛戴他。

不光豫章的百姓是這樣,就連大軍閥劉繇病故後,手下的人都認為華歆的德行可以投靠,便想奉華歆為主。華歆不肯答應,說自己身為人臣,不能做那樣的事。他很明白,就自己的這點實力,固守豫章都成問題,再加上這些累贅,讓大家把自己當成劉繇二號,那不成了眾矢之的才怪。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欲取豫章,遣虞翻勸降華歆。華歆見了虞翻,嘿嘿一笑說:不用你來當說客,我本來就想投降的。

孫策認為華歆是長者,就以上賓之禮對待華歆。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曹操此時正在官渡,他假天子之命征華歆回朝。孫權意圖將華歆留在江南,華歆道:“將軍當奉天子之命,同時可與曹操結好。現在江東還不穩固,讓我為您去向曹公表示忠心,我留在您這也是您養的一個廢物,您為什麽不放我走,去為您做點事情呢?”

孫權當時還是個小屁孩,遠沒有之後那麽奸詐,所以放走了華歆。

華歆要走了,經過多次的跳槽,他終於想好了也看準了自己要投靠的老板是誰。這就是華歆,要麽不做,做了就會義無反顧。

華歆走前,有數千人來與他辭行,而這些人都不是空手來的,光送來的金子就有幾百兩之多。華歆來者不拒,但是一一記錄了送禮人的名字及禮金數額。臨行前,華歆把這些財物聚集在一起對大家說:“大家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這一輛單車是不可能帶這麽多東西的,大家還是把送的東西都拿回去吧。”隨後按名單將所收之禮一一奉還。

聽聞此事的人們紛紛對華歆豎起了大拇指,這時的華歆和小時候已經不一樣了,那個愛占小便宜的華歆,早就不複存在了,現在的華歆根本不把這些金銀放在眼裏,隻要跟對了人,這些東西都是手到擒來的。

華歆到了曹營之後,馬上被任命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後曹操征討孫權,華歆為軍師。華歆在曹操的陣營中,十足的體現了他“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個性。曹操是個值得他去做任何事的人。前邊說的捕殺伏皇後確實是真的,建安十九年(公214年),華歆奉曹操命收伏皇後璽綬,親手捆綁伏皇後並鳩殺二皇子。政治永遠是殘酷的,總要有人出來當這個惡人,而華歆為了曹氏不怕承擔這樣的惡名,比起那些躲在後邊眼睜睜看著曹氏代漢的漢臣來說,華歆是不是要更可愛一些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六月,華歆任禦史大夫。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駕崩,太子曹丕即魏王位,代任丞相、冀州牧之位。二月,華歆任相國,被封安樂鄉侯。同年十月,曹丕篡漢,封華歆為司徒。

華歆在魏國順風順水後,想到的是那個少時的同窗管寧,管寧少時看不起華歆的德行,現在華歆名利雙收,而管寧還是一文不名。黃初四年(223年),華歆向曹丕舉薦少時的好友管寧。曹丕想征用管寧,可是管寧卻不從。管寧恐怕怎麽也想不到那個曾經自己這麽看不起的人,會做到如此的高官,而且名聲極好。這樣的邀請就像是侮辱,管寧死也不會去為曹丕效命。麵對割席斷義的老友,管寧的胸襟顯然沒有華歆那麽寬厚。

華歆並不是一個隻會在德行上作秀的人,他是有自己的治國主張的,他主張重農非戰,重視文教德化。太和初年,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的侄子攻打蜀漢。華歆上書反對,認為“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出兵浪費人力物力,於民有害,於國無利。況且蜀國地勢凶險、易守難攻,太祖、先帝先後討伐,皆出師不利”。

先留心於本國的治理,以征伐為後事,本國治理得好,敵人就會不攻自破,還主張盡量避免發動戰爭。曹睿被華歆的真誠所感動,再加上當時正好趕上秋雨連綿,確實不利於打仗,曹睿就取消了攻打蜀漢的念頭。

華歆一直非常清貧,皇帝給他的大量賞賜他都送給了自己的親戚朋友,致使自己家中連一石糧食都沒有。他還把皇帝賞賜給他的奴隸全部釋放,讓他們去生產,恢複他們的自由。

華歆的所作所為令曹睿非常感動,下詔書道:“華歆司徒是國家傑出的長者,是上天賜給我來管理國家大事的。現在的高官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而華公卻以素食為生,實在沒有這個必要啊!”曹睿特意賞賜給了華歆衣服,還給他的妻兒老小全做了衣服。可是華歆絲毫沒有因為皇帝的話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終生也不曾為自己置辦產業。華嶠的《譜敘》中記載,陳群常常歎服其為人,說:“像華公這樣的人,可謂通達但不泰然,清高卻不孤介啊!”

可是就是有的人說華歆在演戲,是個小人!

我想反問這些人,就算讓你們演你們演得了嘛?能自律一生的官員,曆史上有幾個人?難道包拯、海瑞、於成龍等人也都在演戲?

不!他們都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即便是演,也是用自己的堅持去演好每一場戲。這種堅持即便是在演戲,可就這樣堅持了一生,試問你們能不佩服?

所以說,抱有著千裏當官隻為財的人,如果你們遇到清廉的人千萬不要去唏噓,不要去看不起,說人家做作,假惺惺。因為我相信,世界上永遠有那些為了理想,為了真理去做官,為人民謀幸福的人。如果遇到這樣的人,你們沒有資格去指手畫腳。

當時,曹睿和華歆討論選拔官員的製度,其他官員的意見是,沒必要考五經,隻需要舉孝廉就行了。

華歆當時已經處在晚年,可他知道這樣的舉薦孝廉隻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腐敗,所有人都知道,舉薦沒準。

舉薦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後弄得當事人,不服不行。

所以華歆提出:“國家喪亂以來,六經典籍廢毀。應該保存六經,推崇王道。如果現在隻舉孝廉而不考經學,那人們就不在會去學習這些聖人的典章了。”華歆的意思是如果人沒有了思想,那就是一具空殼,一具行屍走肉。

太和五年(231年)十二月,華歆病逝,終年七十五歲,諡號敬侯。

也許你先入為主認為華歆是一個壞人,一個惡棍,一個虛偽的人,可是他堅持了理想,不拋棄,不放棄,用自己的堅持完成了曹魏政權的順利過渡,這樣的人能是一個惡人嗎?

我想以本篇文章,足以為華歆這個人物平反了。

鍾繇,留下的不隻是書法

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官至太傅,魏文帝時與當時的名士華歆、王朗並為三公。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曆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他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對漢字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後張昶、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作上都從各方麵吸收了鍾體之長。

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筆法傳授人名》記載,鍾繇的書法是跟著名的蔡文姬學的,而鍾繇的徒孫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的書聖王羲之。

但是由於鍾繇與王朗、華歆為曹丕政權的三巨頭,所以也別指望他有什麽好的名聲,就連他的書法也受到了別人的質疑。據西晉虞喜《誌林》一書記載,鍾繇和韋誕同朝為官,韋誕的手裏有一本蔡邕(蔡文姬的父親)的練筆秘訣,鍾繇一直想看,可是由於這本書太珍貴,韋誕就是沒有借給他。後來無論鍾繇如何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威脅,可韋誕就是不借。韋誕死時把這本書當陪葬帶到了棺材裏,鍾繇非常生氣,派人掘了韋誕的墓硬是把這本書給挖了出來,從此書法進步迅猛。這件事很顯然是虛構的,因為據可靠史料記載韋誕比鍾繇晚死了二十多年,鍾繇不可能去盜韋誕墓。

這個事很顯然在表達一種民意,那就是人們認為人品可以體現在書法上,人品好的人才配寫出好的書法來。

就像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其實這個蔡襄是被人後來才替換上去的,被換掉那位是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替換的原因隻是因為蔡襄是個好官,比蔡京的名聲要好得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單論書法造詣來說,蔡襄的火候和蔡京比還是差著檔次的。

鍾繇和蔡京的遭遇顯然是一樣的,不過鍾繇比蔡京更冤,因為鍾繇不是一個奸臣,相反他在政治和司法刑獄上都非常有作為。

鍾繇也是個比較幸運的人,他能夠上學,完全是因為小時候一個相師的一句話。

鍾繇小時候和他的叔叔鍾瑜到洛陽去,在路上碰見了一個看相的人,這個人一看到鍾繇便說道:“此童有貴相,然而會遭水厄,小心啊。”

這對叔侄對相士的話不以為意,可事實證明這個相士是有點本事的,因為兩人沒走幾裏,遇到了一座橋,過橋時鍾繇的馬驚了,鍾繇落水,差點丟了性命,好在鍾瑜水性好,才把小鍾繇救了出來。親戚們聽說這件事後,都覺得太神了,所以都出資讓鍾繇讀書,寄望於能夠借鍾繇飛黃騰達。

鍾繇的仕途果然走得順風順水,先是舉孝廉,做了尚書郎,並在陽陵(今陝西高陵)任縣令,後來又升任廷尉、黃門侍郎,成為皇帝身邊侍從官。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繼續挾持漢帝,皇帝被二人隔在了函穀關以西,曹操當時正在做兗州牧,派人上疏皇帝。李傕、郭汜等人認為曹操想在函穀關以東自立為君,而他上疏皇帝其實就是個假象。

所以李傕、郭汜就想扣了曹操的使者,阻止曹操與皇帝溝通。鍾繇經曆了董卓之亂,也經曆了李傕、郭汜的長安之亂,他恨這支西涼的野蠻部隊,他知道這幫人絕對長不了,他同時也看到了討伐董卓的戰爭中曹操的表現,他終於看到了一個真正英雄的影子。麵對李傕、郭汜對曹操正當要求的無理拒絕,他想為曹操做一些事情,於是出來勸道:“現在天下豪傑並起,每個人都以天子之命為旗號欲達一己之私,隻有曹操一心匡扶漢室,如果拒絕他的一片忠心,就寒了天下想要奉養皇帝的人的心啊!”

李傕腦子裏沒啥東西,見鍾繇這麽說,就答應了曹操的要求。曹操聽荀彧多次誇獎鍾繇,又聽說了他這次為自己說話的事,兩個距離遙遠的人,他們的心卻惺惺相惜起來。

後來李傕脅迫天子,鍾繇忍無可忍,便和尚書郎韓斌一起秘密把漢獻帝救出了長安,曹操奉迎天子後,兩個人終於見了麵。因鍾繇救出漢獻帝有功,所以被拜為禦史中丞,之後就又升遷侍中、尚書仆射,並被封為東武亭侯。

曹操正要與袁紹決戰北方,馬騰、韓遂等人卻在關中地區蠢蠢欲動,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命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之職持節監督,鍾繇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竟然說服馬騰、韓遂按兵不動。不但如此,馬騰、韓遂對鍾繇還非常尊敬。

由於鍾繇的努力,曹操從麵臨兩線作戰,變成了可以專心致誌地對付袁紹,這就為曹操最終統一北方贏得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巨大優勢。

曹操曾誇獎荀彧是他的張良,這裏就是在誇鍾繇就是他的蕭何,不過鍾繇後來用事實證明,他在曹操陣營中可比蕭何在劉邦的陣營中還要重要。

官渡之戰結束後不久,匈奴單於在平陽發動戰爭,鍾繇率軍抵抗,匈奴被壓製得寸步不前。不久,袁尚舊部河東太守郭援見有機可乘,便向河東增兵。

這個郭援和鍾繇的關係挺特殊,他是鍾繇的親外甥,也就是鍾繇姐姐的孩子,可是誰都不知道這層關係。

部下見鍾繇現在兩麵受敵,都勸他退出戰場躲避一下。鍾繇哼了一聲說道:“袁紹最為強盛之時,郭援這小兔崽子都沒敢和袁紹聯合,這會卻跑來攪和,如果不理他們而躲避起來,那麽就會讓他們感到我們怕他了。這裏的百姓都仇恨郭援,如果我們躲開了,這裏必然會生靈塗炭。仗還沒打就想著跑,那太丟人了。大家不用怕,郭援剛愎自用、頭腦簡單,一定認為我軍很好對付。如果他渡過汾水安營紮寨,在他們未渡河之前我們就可以發起攻擊,必然會大獲全勝。”

郭援也是倒黴催的,馬騰當年被鍾繇一陣忽悠後,不僅沒有嫉恨他,還拿他當最好的朋友看。鍾繇在關鍵時刻請求馬騰出兵夾擊郭援,馬騰連想都沒想就派兒子馬超從後邊追擊郭援的軍隊。郭援一邊害怕馬超追到,一邊想盡快打敗鍾繇,所以不經認真考慮便要渡過汾水,根本聽不進眾將的勸阻。

鍾繇生動地給外甥上了《孫子兵法》中的經典一課,叫半渡而擊。當郭援軍渡河未到一半時,鍾繇率軍猛然攻擊,郭援大敗。

此時馬超的軍隊也殺到了,馬超手下大將龐德,舉刀便將郭援劈為兩段。鍾繇見郭援被殺,哭了起來,眾將不解,問他原因,鍾繇這才把與郭援的甥舅關係告訴了大家,這麽一說,嚇得龐德立即向鍾繇請罪。

鍾繇卻忍住悲痛道:“我外甥喪盡天良,從賊擾國,將軍殺之無過。”

與此同時,單於軍隊認為鍾繇對付郭援去了,無暇顧及自己,便向鍾繇後方撲來,鍾繇化悲痛為力量,大敗郭援軍後,停都未停,回軍殺得匈奴軍大敗,紮了一個漂亮的“回馬槍”。

收拾了匈奴單於後,鍾繇捎帶腳把河東衛固的叛亂及邊境地區張晟、張琰、高幹等敵寇的騷擾全部擺平,效率極高。

鍾繇的軍事才能讓人看的目瞪口呆,這哪是蕭何啊?很明顯是蕭何和韓信二合一的加強版!

鍾繇是一個明察秋毫的人,而且以偵破刑事案件,並以刑獄著稱。

有一次曹操詢問眾臣,是不是可以用割去肢體及宮刑取代死刑製度。

其中很多人不同意,而鍾繇卻同意這種刑法。

鍾繇認為首先應該廢除死刑,但是為了讓刑法更有震撼感,讓其他人不敢輕易犯罪,所以替代死刑的刑法要比死刑更有震懾作用,這就是一種樸素的刑罰法理思想。

魏明帝曹睿的時代,鍾繇舊事重提,重新上疏皇帝並引發了是否可以用重刑取代死刑的大討論,但是由於當時蜀國正在鬧騰,曹睿實在沒有心思搞這種法理辯論,所以鍾繇的理論被無限期擱置了,而這一擱置就是一千七百多年,也就是整個的封建社會。

鍾繇雖得曹丕重用,任為三公之一,在曹丕一朝卻並無多大作為,曹丕死後,魏明帝曹睿封鍾繇為定陵侯,並升為太傅。

可是此時的鍾繇已到晚年,雖然他還在為曹魏兢兢業業工作,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了。曹睿也對這位功勳老臣非常體貼,知道鍾繇有關節病,所以特免了鍾繇入朝朝拜皇帝的禮儀,後來各朝都沿用了這個體例,三公生病的皆可以不拜。

鍾繇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連上朝都很難了,到後來竟然出現了幻覺,他總看見一個美麗異常的女人來到他門前。他向人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別人都說那個女人是個女鬼。後來,這個女人又來找鍾繇,不敢向前,站在門外。鍾繇問她為什麽不進來,女人說怕您殺我。鍾繇說沒有的事,並殷勤邀請,於是女人便進到他的屋中。鍾繇想把她殺了,卻又生了一絲憐惜之情,下不了手。所以隻是舉刀砍傷了她的大腿,女人還是逃了,血流滿路。第二天鍾繇讓人去沿著血跡尋找,結果找到一座大墓,棺中有一個漂亮的婦人,容貌如活人一樣,穿著白綢衣衫,坎肩上繡有花紋,左大腿受了傷。

這個故事當然是假的,不過也正說明了鍾繇的性格,他明決卻對所有人充滿了同情心,他睿智卻可以寬容,他有著冷酷的外表,卻有著一顆慈善的心。

太和四年(230年),鍾繇辭世,死時魏明帝曹睿穿孝衣憑吊,並諡其為成侯,下詔讚其“功高德茂”。

由於曆史太過久遠,鍾繇的字不可能有真跡完整保留下來,但是我仍然相信,那是一種蒼勁中帶著柔弱的書法形態,因為人品不能決定書法的好壞,但性格卻可以!

三傑的悼詞:

把王朗、華歆、鍾繇這三個人的悼詞放在一起寫,並不是因為對他們三個人不重視,相反是因為對他們功績的承認。

曹丕曾說:“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難道還有比這更為真誠的評價嗎?

曹丕一生也未曾有過作為,但他看人還是蠻準的,三公死後,曹魏再沒有有能力的智謀之臣可以承擔起複興曹氏的重任來。

他們的離開是曹魏的悲哀,也是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