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美髯公程昱,曹營中義薄雲天的大胡子

卻說曹仁與李典回許都,見曹操,泣拜於地請罪,具言損將折兵之事。操曰:“勝負乃軍家之常。但不知誰為劉備畫策?”曹仁言是單福之計。操曰:“單福何人也?”程昱笑曰:“此非單福也。此人幼好學擊劍;中平末年,嚐為人報仇殺人,披發塗麵而走,為吏所獲;問其姓名不答,吏乃縛於車上,擊鼓行於市,今市人識之,雖有識者不敢言,而同伴竊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嚐與司馬徽談論。此人乃潁川徐庶,字元直。單福乃其托名耳。”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於昱。”操曰:“惜乎賢士歸於劉備!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庶雖在彼,丞相要用,召來不難。”操曰:“安得彼來歸?”昱曰:“徐庶為人至孝。幼喪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現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無人侍養。丞相可使人賺其母至許昌,令作書召其子,則徐庶必至矣。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以上是《三國演義》中一個比較令人鬱悶的橋段。徐庶在劉備那裏幹得好好的,曹操硬是橫插進來一杠子,把人家老娘綁架了,迫使徐庶來投奔自己。實事求是地說,這個主意太齷齪。這讓我當初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對程昱一直沒有什麽好感,認為他是一個相當陰損的人物。不過後來看正史《三國誌》的時候,才發現曆史上真實的情況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先來說說徐庶其人。我們熟悉的徐庶是進曹營一言不發,對劉備有情有義的義士。徐庶進曹營確有其事,不過時間上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

徐庶也是人才窩子潁川出來的,他從小便任俠好義,武功也是極高,有一次他為人報仇,鬧出了人命,幾乎要被定為死罪了,但後來還是蒙得好友相助。

這次劫難讓徐庶明白了武藝隻是單打獨鬥的技藝,從此他開始棄文從武,虛心讀書,學問大有長進,熟知經史、義理。很快他和諸葛亮、石韜這些南陽名士做了好朋友,後歸附劉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徐庶和諸葛亮同隨劉備逃難。曹操追到長阪坡,擄得徐庶老母,徐庶沒有辦法,隻好與劉備和諸葛亮辭別。

劉備和諸葛亮深知徐庶為人,也不挽留,徐庶就這樣投降了曹操,至於到曹營之後徐庶是否真的一言不發,不得而知。有史料記載的是徐庶在魏文帝曹丕黃初年間,官至右中郎將,禦史中丞,從地方轉到了中央繼續當幹部。

好了,這篇文章不是考證徐庶的,是要說說程昱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既然徐庶的母親被抓是一場意外,那麽毒計也就並非程昱所出,我們必須撥開演義的煙雲,重新理解程昱這個人物。

美髯公

程昱,字仲德,本名立,後被曹操改成了“昱”字(原因後邊說)。老家在東郡東阿,也就是今天山東陽穀。

程昱身高八尺三寸,長著漂亮的大胡子,《三國誌》稱其“美須髯”。

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時有個印象,文官和武將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不同職業,其實在三國時代,很多人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文臣武將間的界定。

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魯肅是一個厚道老成的知識分子角色,其實在《三國誌》中他是個頗負武勇的人,而曹營的毛玠,我最早看《三國演義》時一直還以為他是個武將,後來看《三國誌》才知道他其實是個偏向於文臣的角色。

在《三國演義》中,程昱是個標準的謀士形象,大家可能不知道,正史中的程昱,還是個頗為勇武的偉丈夫。

黃巾之亂的時候,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過起義這種事,未必所有人都抱著正義的想法,很多人都是為了在這亂世中撈上一筆。

程昱老家的東阿縣縣丞王度就是這麽一個投機分子,他一聽說黃巾賊亂,心想自己這樣的小吏一年俸祿不過那麽一點,不如鋌而走險,響應起義,當年劉邦就是這麽起家的,自己如果運氣不錯,是不是也能弄點好處呢?

抱著這種想法的王度反了,為了表明心誌,他把縣中的倉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然後宣布起義。

東阿縣令膽小如鼠,見王度造反,連夜翻牆跑了,而東阿的老百姓見縣長都不見了,紛紛拖家帶口向東麵的渠丘山逃去。

可是逃跑的人心態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家貧如洗,在哪呆著都一樣,而一些有錢的大戶自己的財產家業還都在東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程昱也在逃跑人員之列,但他很想回去,倒不是因為萬貫家財難以割舍,而是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王度難成大事。程昱一直派人暗中監視王度,發現雖然王度得到了東阿縣城,卻不可能守住這座城池,因為王度竟然在離東阿五六裏外的地方屯兵,為的是去搶劫更遠的州縣。

程昱知道這是個機會,很有可能一舉奪回東阿的控製權,便找到了縣中大戶薛房等人商量:“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勢可以測知。他不過想趁機虜掠財物,並沒有堅甲利兵以盈攻守之誌。我們為何不相繼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穀米,如果運氣好,能找到縣令來和我們共同堅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時向他攻擊,王度便可破了。”

薛房等人急於要保住城中的財產,都同意程昱的建議,但是這事跟其他沒有走的官吏和百姓們一說,卻沒人願意跟著一起幹。

程昱一陣氣惱,怒吼道:“愚民不可共計大事!”可是幹事情不能光靠吼,還要有勇有謀。

冷靜下來之後程昱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偷偷派幾名騎兵來到東山上,然後高舉旗幡大呼:“賊兵來了!”

薛房等人遠遠望見,以為是王度打來了,便再次召集身邊的官吏和百姓,對他們曉以利害,總之一句話,你現在不去拿下東阿縣城,那麽就隻能在這等死了。

生死攸關的事含糊不得,所有人都跟著薛房去打縣城,而途中又遇到了越牆逃跑的縣令,更是喜上加喜。

一支半職業化的部隊浩浩****地開進了縣城,縣城竟然一點防禦都沒有,人們這才開始佩服程昱的判斷。

聽說東阿城丟了,王度實在是難以遏製自己的怒氣,所以率兵回來攻城,妄圖再次攻下東阿城。不過東阿百姓知道,如果城關被攻破的話,自己的性命必然不保,所以紛紛奮勇守城,王度竟然不能攻破。

其實,王度所率部隊中大部分是些失去土地的流民,戰鬥力可想而知,而站在城關的百姓個個都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戰,那些貴族大戶目的更是明確,他們要保住自己的家業,不舍命,更不舍財。

打仗如果有了動力,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東阿的官吏和百姓們現在就有一種打仗的欲望,想要把王度一舉殲滅的欲望。

先堅持不住的是王度,他見眼前的這座城池是這麽難以攻克,便萌生了退意,可是他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程昱的眼睛。

程昱開始征集城內的年輕的壯士,準備對王度實施反突擊,因為前一次的正確預測,大家都很信任程昱,報名的人數很多。

程昱親自披掛上陣,率領東阿吏民,對王度軍實施反突擊。

王度大敗而走,而東阿也得以保全,這就是程昱,你不能隻把他理解為一個簡單的、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他更是一個型男,頗為英勇的人物。

明珠絕不暗投

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的對策,一來可以緩解國家的就業壓力,二來可以擺脫“啃老”的惡名。

其實,這種事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曹操陣營中的許多謀士都有短暫的在其他諸侯處工作的經曆,不過程昱是個例外。

初平中(漢獻帝年號,具體時間不祥),兗州刺史劉岱想招程昱到自己的帳下效力,程昱嫌劉岱這座廟小,成不了大氣候,死活不肯去。

劉岱是個比較會搞裙帶關係的人,他先後和袁紹和公孫瓚和親,與二人都是親家。袁紹和公孫瓚也都非常信任他,袁紹的妻子兒女甚至都寄居在劉岱那裏,而公孫瓚則派從事範方帶兵幫劉岱堅守兗州。

當然,也不是兩位梟雄多看中劉岱,實在是兗州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可是誰都知道袁紹和公孫瓚不和,兩個人從一開始的小矛盾,演變成了局部的衝突,後來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一開始,公孫瓚占據戰爭的主動,他擊敗了袁紹軍,然後遣使向劉岱索要袁紹的妻子,令其限期送上,並要求劉岱與袁紹絕交,否則將撤回兗州軍隊,待平定袁紹後,再去攻打劉岱。

公孫瓚的這些要求令劉岱非常為難,他不想和任何一方撕破臉皮,無論是公孫瓚還是袁紹他都得罪不起,可是他又不能不決斷,如今公孫瓚已經提出要求,自己再也當不成兩麵派了。

兗州別駕王彧向劉岱推薦道:“程昱有謀略,能斷大事。”劉岱知道程昱有謀,要不自己也不會去請他來做幕僚,但是程昱不肯來做幕僚,這次會來幫助自己嗎?

劉岱再次叫人去招程昱前來,程昱知道劉岱雖然不是自己要效忠的人,卻也算對自己十分禮遇,還算給麵子,聞聽事情的經過後,獻計道:“如果放棄袁紹這個近援而求公孫瓚為遠助,這等於向很遠地方的人求助拯救溺水的兒童一樣。而且,公孫瓚亦非袁紹之敵,如今雖稍勝袁紹軍隊,但最終必為袁紹所擒。如果取其一朝一夕之勢而不思慮長遠的計劃,將軍您必敗無疑。”

劉岱聽從了程昱的建議,毅然拒絕將袁紹的家眷送給公孫瓚。範方一聽,氣急了,領兵歸去。可是他的兵馬還沒回到公孫瓚的領地,就聞知公孫瓚的大軍為袁紹所破。一切都與程昱所料絲毫不差。

劉岱對程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上表奏天子封程昱為騎都尉。程昱以身體有病請辭。

後來劉岱為黃巾軍所殺,兗州成為了曹操的地盤。曹操兵臨兗州,招請程昱,正當大家都以為程昱會再次拒絕的時候,他居然一口答應下來,美滋滋地去曹操那裏報到去了。

程昱將行之時,鄉人十分疑惑,劉岱禮敬有加,封官加爵程昱都不去,還以為他是要做隱士呢,沒想到曹操一叫他就去了,便問他:“怎麽你前後的行為如此相背?”程昱卻隻笑而不應。

其實,用《史記》中陳勝的那句話,回答最合適:“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程昱初至曹營,曹操便跟他談論國家大事,程昱對答如流,給曹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遂以程昱為壽張令。

當然程昱是不是一顆明珠,也不能光靠嘴皮子功夫,關鍵還要看行動。

“說”守三城

很快,曹操就給了程昱證明自己的機會,在荀彧篇裏曾講過,曹操征徐州時,令程昱與荀彧留守鄄城(今山東鄄城北)。那時張邈等軍作叛,迎呂布入兗,四周郡縣響應,唯有鄄城、範縣(今山東梁山西北)、東阿不動。

前麵我隻說了荀彧在這場保衛戰中的作用,現在把程昱的功勞也具體地說一下。

有呂布的降兵向程昱報告,說陳宮已經要帶兵取東阿,又使氾嶷取範縣,兩地的吏民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荀彧很清楚,這三座城池是曹操最後的資本,一旦丟失,曹操將徹底淪為喪家之犬,所以務必要保住三城。

荀彧看了看程昱,說道:“如今兗州作反,唯有此三城得以保全。陳宮等以重兵臨城,如果不能同心結力,三城必震動。而您是吏民之望,如今回去向他們遊說,一定可以成功!”

程昱就是東阿人,其他兩地都離東阿不遠,而程昱早年在此地的作為人盡皆知,粉絲眾多。派程昱去穩定軍心,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程昱二話沒說,率領少量兵馬向東阿前進,經過範縣的時候,特意去找了範縣縣令靳允。不是靳允不夠忠誠,是因為呂布抓住了靳允的母親。

捉拿別人母親這招,很多人都用過,項羽捉過王陵的母親,後邊曹操捉過徐庶的母親。不過說實話,這招是在太過齷齪,所以效果都不好,王陵母親為讓兒子安心效忠劉邦自殺而亡(後來演義中徐庶母親的情節與之相似),而徐庶大家也知道結果了。

按理說,母親是最至親的人,當母親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兒子不可能無動於衷,更何況靳允是個有名的孝子。

可是程昱就是讓靳允安下了心來,堅守範縣。他知道靳允是個忠義之人,隻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才會搖擺不定,所以程昱說道:“我聽說呂布抓走了你的母親、弟弟、妻子和兒女,作為孝子這實在是難以忍受的!但是,你一定要冷靜,現在天下大亂、英雄並起,亂世出英雄,一定會有拯救天下、平定戰亂的人出現的。有頭腦的人都應該為自己選擇一位英主,得到明主就會發達,失去明主就會滅亡。陳宮反叛,迎接呂布百城皆應,似乎能有什麽作為。但是依你看,呂布是什麽人?他舉止粗鄙,不講禮數,不過是個有點勇力的匹夫罷了!陳宮等人都是些因形勢所迫聚在一起的烏合之眾,怕是也不會真正重用你的。他們現在兵馬雖多,但是終究會一事無成的。再反觀曹公,他的智謀策略舉世無雙,這是上天所賜的才能啊。你現在死守範縣,而我馬上趕到東阿去,那麽就可以立下像戰國時齊國名將田單那樣的曠世奇功了。您要仔細考慮一下啊!”

麵對程昱的苦口婆心,靳允潸然淚下,他堅定了信念,要幫曹操守住範縣,但是同時他可能也會永遠失去那些親人。

靳允擦了擦臉上的淚珠,堅定地對程昱說:“你走吧,我對曹公絕無二心!”

可以想像,此時程昱的袖筒裏恐怕正藏著一把鋒利的匕首,隻要靳允有絲毫的不堅定,恐怕匕首已經紮進靳允的胸膛了。可是靳允堅定的眼神打動了程昱,他相信靳允能守住範縣。

程昱的眼光是準確的,靳允不隻守住了範縣,還超額完成了任務。

當時已經投靠呂布的氾嶷比程昱早一步來到了範縣,並率先和靳允接觸,告訴靳允,他的家人都在呂布手中。

為了向程昱表明心跡,靳允假意再次接見氾嶷,並設伏兵將氾嶷殺死,以明其誌,之後便義無反顧地集合軍隊堅守範縣。

見範縣的局勢穩定了,程昱又派一支騎兵占住倉亭津的渡口,這個決策非常關鍵,因為陳宮就在渡口附近,得不到渡口便不能渡船過來。

一切就緒後,程昱才回到了東阿,沒想到這裏的形勢要比其他的地方好得多,東阿令棗祗已經率吏民拒城堅守。而此時兗州從事薛悌來到東阿協助程昱,三城終於在眾人眾誌成城的防守下守住了,他們等到了曹操的回歸。

曹操回到兗州之後,深情地握住程昱的手說:“若不是程卿之力,我真的就無家可歸了!”曹操上表漢獻帝,封程昱為東平相,屯於範縣。

戰爭結束了,曹操、荀彧、程昱三人在一起聊天,荀彧給曹操講述了程昱的故事,原來在兗州保衛戰前程昱本叫“程立”。他少時常夢到上泰山,兩手捧日,這事他隻跟荀彧說過。曹操聞後大喜,說道:“程昱可終生做我的心腹啊!”曹操就在程立的名上加了個“日”字,更名為“昱”。

可以說,曹操對程昱是徹底信任的,而這種信任,終其一生也未曾改變,程昱也用自己的忠誠回報了曹操這種信任。

正版空城計

曹操的三座大城雖然保住了,可是兗州大部卻在呂布手中。

曹操很快與呂布在濮陽交戰,但前邊說過,結果挺不理想,數度失利。正當兩邊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濮陽周圍鬧起了蝗災。

在古代,蝗災是一場絕對的災難,因為那時特效農藥還沒有發明,這些看似弱小的昆蟲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千畝良田吃得一點不剩。一向缺糧的曹操知道這意味著在濮陽附近可能會征集不到任何的糧食,而呂布就是流寇,更是靠搶糧為生。

雙方見濮陽已經不可能給他們的軍隊提供更多的糧草的時候,他們決定暫且罷兵,各自引兵而去。

此時袁紹摻和了進來,他派人來遊說曹操遷居於鄴城。當時,雖然曹操勉強保住了根據地,但是對他來說形勢是比較危急的,況且他出兵攻打呂布也沒有占到絲毫的便宜,現在是兗州未搶回,糧草又快吃完了,故此曹操想答應袁紹的要求,暫且歸附,再做計議。

正在曹操準備做決定的時候,程昱正好從東阿趕回來,聽說袁紹的建議後,急忙向曹操言道:“我聽說主公您想遣居遷鄴城,與袁紹連和,有這樣的事嗎?”

曹操點頭稱是。

程昱一言不發,沉思許久,曹操看著程昱也不敢問話。

程昱休息了片刻才對曹操說道:“我認為將軍您隻是一時害怕才做出這樣的決定的,否則又怎會如此不深思熟慮呢?袁紹是什麽人啊?他現在手握燕、趙之地,有吞食天下之心,隻是他的智商不夠,不可能做這麽大的事。曹公你願意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嗎?昔日田橫據地千裏,擁百萬之眾,完全可以稱王於天下,見漢高祖劉邦一來卻立即投降了,做俘虜是件多恥辱的事情啊!況且將軍你有龍虎之威,可以做韓信、彭越他們這樣臣服於他人的事嗎?如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可守。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與文若(荀彧字)還有我們這些人,並收城池士兵而加以運用,則霸王之業可以成就了。現在投靠袁紹,即便您不覺得恥辱,我都覺得臉上無光,願曹公能深深考慮一下吧!”

曹操認真考慮了程昱的話,當時的形勢確實危險,但是如果投靠了袁紹,很可能就不會再有翻身之日了,於是打消了去鄴城的念頭。

漢獻帝定都許縣後,以程昱為尚書。其時兗州尚未完全收複,曹操於是又以程昱為東中郎將,領濟陰(今山東定陶西北)太守,都督兗州事。

建安元年(198年),劉備被呂布占了徐州,前來歸附曹操。程昱勸曹操殺劉備,曹操不聽。轉過年來,曹操派遣劉備至徐州截擊袁術,程昱急得直跳腳,與郭嘉一起向曹操說道:“曹公前日不除掉劉備,如今借之以兵,他必定會有異心。”曹操後悔,但已追之不及。果然,袁術病死後,劉備去到徐州,殺車胄,舉兵背叛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程昱被升為振威將軍,派駐鄄城,他一生最精彩的計謀也就誕生於此。

當時袁紹在黎陽(今河南浚縣西北)準備移兵南渡,而黎陽的南麵就是程昱駐守的鄄城。此時鄄城的總兵力不過七百多守衛,如果袁紹真的攻打鄄城,即便程昱再勇猛頑強也絕對不是袁紹大軍的對手,到那時,曹操失去的就不僅是鄄城,還有心腹程昱。

曹操勉強抽出了兩千兵馬,命人去告訴程昱:我馬上去支援你。

見到來人後,程昱詢問了準備增援的兵馬數量,隨後讓來人趕緊回去告訴曹操,千萬不可增兵,如果不增兵鄄城興許還有救,倘若這兩千兵馬真的來了,那鄄城可就真的完了。

在給曹操的回信中,程昱說道:“袁紹擁兵十萬之眾,自以為所向無敵。他若看到程昱帶的兵少,卻敢獨占鄄城對抗他,一定以為其中有詐,必不敢輕易來攻。但如果您增加了我的士兵,袁紹見兵馬來援,就知道鄄城空虛,必然前來攻打,我軍微薄的兵力不可能防住袁紹,最後隻會落得個城丟了、兵也沒了。願曹公你不要懷疑,把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曹操明白程昱這是拿性命在賭,可是自己已經沒有籌碼再給程昱做賭注了。曹操知道程昱說得有道理,便不再派兵,一切聽天由命。!

見程昱兵少,鄄城上下卻有條不紊,絲毫沒有慌亂之意,袁紹很是鬱悶:曹操一向奸詐,這會不會是曹操布的陷阱,就等自己往下跳了呢?

袁紹最終沒有去攻打鄄城,鄄城就這樣被守住了,這才是曆史上正版的空城計。隻是在《三國演義》中,程昱換成了諸葛亮,袁紹換成了司馬懿。

程昱沒有諸葛亮的蒼鷹羽扇,身邊也沒有琴童,更沒有那幾個掃大街的大爺,有的隻是他的從容和淡定!

事後,曹操對賈詡說:“程昱的膽量實在是驚人啊!”這事如果放做一般人,早就六神無主,難以冷靜了,可是程昱就敢在袁紹眼皮底下耍心眼。

公爵難封

建安八年(203年),打敗袁紹後,程昱征集精兵數千人,於是引軍與曹操會師黎陽,開始為討伐袁譚、袁尚做準備。

曹操派李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但魏郡太守高蕃在河上架起浮橋,將兵馬屯於河上,絕了水道。

曹操對李典和程昱說道:“若船不能過,那就改走陸路!”所有人都知道曹操每次打仗總是受糧草製約,所以他對運糧的速度非常關心。

李典與諸將商議道:“高蕃雖然把持水道,但是他的軍隊裝備不行,而且很怕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程昱點頭表示同意。曹軍強渡大破高蕃軍,運糧水道得以暢通,這為曹操打敗二袁奠定了物質上的基礎。二袁敗走後,程昱拜為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

這樣的功勞並未寫在程昱自己的傳記中,而是寫在了李典的傳記裏。但我們應該知道,當時曹操已經下令走陸路,李典等人強渡的行為如能成功尚可,萬一失敗就變成了大罪過,倘若沒有程昱拍板,估計李典是不敢輕易行事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打荊州,劉琮投降,劉備投奔東吳孫權。曹營中很多謀士都認為,孫權肯定會殺了劉備,程昱卻搖著頭對曹操說道:“孫權剛剛坐上江東之主的位置,知道他的人不多,所以他尚未為海內所忌憚。而曹公無敵於天下,剛剛又踏平了荊州,威震江表,孫權雖然有謀,亦不能獨自抵擋。劉備則素有英名,關羽、張飛皆是萬人之敵,孫權必定援助他們以防禦我軍。之後分道揚鑣,劉備已得到實際資助,那孫權又不能輕易殺了劉備了。”孫權果然補給軍兵於劉備,以抵禦曹操。一切都如程昱所料,劉備不但沒事,小日子還越過越滋潤。真理總要實踐去驗證,當劉備與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的時候,所有人都對程昱當初的判斷非常佩服。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征討馬超,曹丕留守,程昱作為肱骨老臣留守後方,任參知軍事。

曹操這邊有個特點,曹操在許都時,周邊的小鬼一個都不敢動,而一旦曹操出征,許都周邊的野心家們就會蠢蠢欲動。這次又是這樣,曹操前腳剛走,田銀、蘇伯等人就在河間造反。

曹丕馬上派將軍賈信平叛。反叛軍見到了政府軍馬上崩潰,有千餘人來投降。曹丕一時也沒想到這股叛亂軍隊會這麽不堪一擊,跟當年的陳宮等人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朝中大多數人認為,應該按照舊法,把這些叛亂者都殺了。

程昱大怒,痛罵了這些人,然後對曹丕說:“殺戮投降者,在局勢擾攘之時才做。戰亂四起時,總要費力將叛軍圍住他們才肯投降,殺他們是為了向其他叛軍示威,使他們驚懼,沒等我們前去攻打就來投降,那樣我們才不會每每都要圍城做攻堅戰。如今天下大勢已經定了,戰事也在國與國之間,而不是內戰了,這些叛賊都是必降之賊,殺他們也沒有可以震懾的地方,有什麽用呢?所以臣認為這些人不能誅殺,應該先請示曹公定奪。”

對於程昱的建議,眾人噓聲一片:殺幾個降兵就這麽唧唧歪歪的,這哪還是當年獨當一麵的程昱啊?這些人都說:“軍事方麵我們可以專命,不需每每啟奏於上。”

程昱聞言就不再說話了,曹丕知其有未盡之言,在討論結束後,特意單獨召見了程昱。

“公是不是還有話沒說啊?”曹丕笑道。

程昱還是一臉的嚴肅,答道:“凡所謂專命,都是指有臨時之急,需要決策於呼吸之間之事而此。如今內賊已製在賈信手上,絕不可能再生變故。因此老臣不願將軍進行專命之事。”

一句話點醒了曹丕,幾個降兵不是重點,殺不殺他們,能否震懾別人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曹操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曹操必然不想看到曹丕擅自做決斷。

程昱非常了解曹操,曹操生性多疑,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他不喜歡別人猜透他的心思,也不希望有人替他做主,這是所有統治者的通病。

曹丕歎道:“程公你考慮的妥當啊!”

曹丕把這件事情寫成請示報告,派人交給曹操,曹操果然下令不誅降者。曹操還都後,知道內情後十分喜悅,對程昱說道:“君不止是明於軍事計略,亦善處人事於父子之間。”

在曹操的努力下,天下已有三分之二歸於曹氏,曹操撫著程昱的背說道:“兗州之敗,如果不用君言,我又怎可以來到這裏?”

這句話讓程昱一驚。

他知道曾經有個人說過這話,那就是幫助曹操打敗袁紹的許攸,而許攸的下場是死得很慘。正當程家的族人們為程昱舉辦宴會慶祝的時候,程昱卻說道:“我這輩子知足了,看來我可以功成身退了。”於是把自己所有的兵權交出,闔門不出。

曹操身邊許多重要的謀士早早就封侯了,可是程昱沒有,雖然以程昱的功勞甚至封個公爵都不為過。

都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程昱沒有被封侯肯定不是因為他的功勞不夠高,那又是什麽原因呢?

說法各種各樣,比如郭頒的《魏晉世語》上說,程昱因為曹軍缺糧草,竟然在征糧時,在糧草裏夾雜了大量人肉下鍋,所以失掉了天下士人的心。這個故事顯然不太可信,之前的任何史料都沒有記載過此事。

還是《三國誌》上的說法比較靠譜,程昱生性剛戾,與人多有不和,所以,很多人不喜歡他,還有人常常誣告他妄圖謀反,曹操卻對其賜待益厚。不過,一個人人如果時常得罪人,搞不好和別人的關係,早晚是要倒黴的。程昱這麽聰明的人,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嗎?

程昱懂的,想在曹操這樣精明的領導身邊混,沒能力不行,但是需要注意凡事隻出主意,永遠讓領導自己決定。

還有一點最關鍵的是“君子不黨”,程昱之所以故意搞惡與同事們的關係,也是做給曹操看的,讓他知道自己絕無結黨之心。

213年,魏國正式建立,程昱為衛尉,後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程昱這一歇就是七年。曹操像是突然遺忘了程昱,沒有給他任何的補償。

而一切真相都在220年時被公布了,曹操死後,曹丕代漢稱帝,程昱複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並前共有八百戶。程昱終於被封侯了。稍有政治經驗的人都會明白曹操用意之深,他是想把這個恩典留給自己的兒子,因為無論怎麽看程昱都是最適合輔佐曹丕的人。

而不幸的是,曹操雖然善謀,曹氏卻沒有那個福分。正當曹丕想晉封程昱為公爵的時候,程昱卻去世了。

在曹魏謀士中,程昱是最忠義的一個,也是最識大體的一個。他的每一個計謀都十分有分寸,即便在最危急的時刻,也絕不越禮行事,給了曹操最起碼的尊敬。而曹操也與程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以說,這種情誼源自於男人彼此間的信任。

都說劉、關、張情同兄弟,其實曹操和程昱又何嚐不是呢?

程昱的悼詞:

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種活法,你可以為了自己而活著,也可以為了功名利祿而去掙紮。可是有一種人,他是為了別人而活著。

這就是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

管仲和鮑叔牙,劉備、關羽、張飛,當然還有曹操和程昱,都是這種人的代表。

可以說,程昱就是曹操陣營的關羽、張飛,他一生不曾投效過他人,因為他知道自己隻為曹操而生,終生隻為曹操獻計,雖九死而猶未悔。

不為爵位,不為利祿,不為名聲,隻為一個人!這是一種什麽境界呢?

不能說他高尚,這種境界不能和荀彧的那種理想相比,但是卻需要我們崇敬,因為這是中國人心目中人與人相處的最高意境。

這種境界,就叫做義!不是像劉備、關羽那樣的哥們義氣,而是一種對知音、知己的人間之義,程昱就是三國中最好地詮釋了這種大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