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女主天下——雙麵太後 懦弱至死的孝惠帝劉盈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老皇帝死了,太子就要即位做新皇帝來治理國家,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劉邦死後,這樣自然的事情都不能自然地發生。

劉邦的太子是他和呂後的兒子劉盈,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劉盈就被劉邦立為漢王的王太子。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劉盈自然升格為了皇太子。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劉邦從彭城一路敗逃時候的那幾腳把劉盈踢壞了,長大後的劉盈身上完全看不到他老子劉邦身上那種“提三尺劍而取天下”的豪氣。劉盈的為人說得好聽點兒是比較仁慈,說得難聽點兒叫懦弱,這樣的兒子完全不對半文盲加大老粗劉邦的脾氣,使得劉邦晚年時常因為劉盈在氣質上不像自己而苦惱,打算廢掉劉盈而改立自己寵愛的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做太子,並幾次三番地想付諸行動。

中國有句古話,叫“國賴長君”,意在說明廢長立幼的事情大多沒有好結果。這一點,朝廷的大臣們遠比劉邦清醒,所以,劉邦每次提出廢太子,幾乎所有大臣的意見都是不同意。不僅是張良這樣的聰明人,就連口吃的大臣周昌、一生主要以投機取巧為生的儒生叔孫通都極力反對,叔孫通還曾經為阻止劉邦廢太子而以死相逼。張良也獻計呂後,讓她請來號稱“商山四皓”的四位避世隱居的老頭兒輔佐太子,讓劉邦知道天下的民意都在太子劉盈這裏。最終,劉邦的理智戰勝了感情,才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劉邦一死,最緊張的就是他的皇後呂雉。劉邦在時,她貴為皇後,雖然因為更年輕貌美的戚夫人的存在,呂雉逐漸失去了劉邦的寵愛,但她畢竟母儀天下,名分擺在那兒,又有太子劉盈這座靠山,地位不是他人可以輕易撼動的。

雖然呂雉當年隻是一個新到沛縣的年輕女子,甚至有可能待字閨中時連大門都極少邁出,但之後十幾年,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見識過秦朝的大牢,協助丈夫造過反,當過項羽的人質,殺死過名滿天下的大臣,這一切使得呂雉的性格逐漸變得剛毅起來,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奉父母之命嫁給劉邦的少女了。

然而,不管呂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現在劉邦死了,她四十多歲就成了寡婦。她的兩個哥哥雖然都做了將軍,但一個早死,另一個身體不好,即便沒死也就隻剩半條命在,而她的兒子又未成年。這都讓呂雉不由得擔心:孤兒寡母怎麽鎮得住滿朝的老臣?

這時候的呂雉還沒有太多的政治經驗,也沒有做好升格為太後的準備,又被劉邦晚年的疑心病所傳染,總覺得所有的文武大臣隨時準備趕跑他們母子倆。於是,為了保住劉邦留下來的江山,她決定,在想出保證政局穩定的萬全之策前先秘不發喪。

就這樣一直過了四天,呂後居然還不對外公布劉邦的死訊。要知道,那可是在天氣已經挺熱的四月,四天下來,劉邦的屍體恐怕都已經開始發臭生蛆了。呂後卻仍致力於和她的寵臣審食其商量,準備先把那些她認為可能會覬覦帝位的大臣全都幹掉。

想來那劉邦也端的是可憐,管你生前如何地位崇高,多麽威風八麵,死後也不免落得被人利用的下場。好在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這股風還夾雜著屍臭,終於,呂後的打算還是被別人知道了。

將軍酈商也不知怎麽得知了劉邦駕崩和呂後準備誅殺大臣的消息。他急忙告訴呂後的寵臣審食其,如果呂後還不發喪,而是準備誅殺朝中的大臣,其結果必然是大臣們在朝中叛亂,諸侯們在外麵造反,天下可能瞬間就不姓劉了。

審食其是當年劉邦去造反時留在家裏照顧呂雉和劉太公的沛縣同鄉,他常年服侍在呂後左右,與呂後年紀相仿,又共患過難,還一起做過項羽的人質,兩人之間的交情不可謂不親密。在長期的鬥爭生活中,審食其與呂後有沒有產生過超越患難朋友的友誼,我們不好判斷,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當年呂後身邊為數不多的絕對信任的人之一。因此,劉邦當了皇帝後,想來是通過呂後的關係,沒什麽戰功的審食其也被封了個辟陽侯。

由此可以推見,審食其應該是很替呂後著想的。所以,他立即把酈商的話告訴了呂後,並且建議她立即給劉邦發喪。呂後很信任審食其,馬上就給劉邦發了喪,把大概已經發臭的劉邦的屍體安葬在了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離長安城三十五裏的長陵裏。

一切安排妥當後,又過了二十二天,太子劉盈即位。事實證明,大臣們還是比較安分的,新皇帝即位後,天下還是姓劉,天子也還姓劉,呂後之前想象的大臣們時刻準備打倒他們孤兒寡母的事情根本沒有出現。

劉盈當皇帝的時候不過十六七歲,依照古人“二十而冠”的概念,他還是個未成年,各位大臣又沒有專權的想法,朝廷的大權實際上就落到了太後呂雉的手裏。呂後一看大臣們都挺忠於漢朝又都挺能幹的,雖然劉邦不在了,但大家緊緊圍繞在新皇帝劉盈身邊,仍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不需要自己母子二人去操心,她之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放下心來的呂雉看著國家政權穩定,她呂太後的架子便擺起來了。以往總是躲在幕後的她現在要走到台前,抖一抖皇太後的威風,教訓下那個不識好歹的人。

這個人就是戚夫人。

戚夫人是在劉邦當漢王後、統一全國前出現在劉邦身邊的美人,籍貫定陶,再具體的出身、背景就不清楚了,但從她沒什麽外家勢力來看,應該不是什麽名門望族。戚夫人來到劉邦身邊恰好是在劉邦和呂雉長期分居的時候,之後呂雉又在項羽那裏當了多年的人質。這樣一來,正好讓戚夫人鑽了好酒及色的劉邦的感情空子,等到呂雉終於回到劉邦身邊時,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都好幾歲了。

後來,劉邦當了皇帝,一邊是年輕、漂亮、愛撒嬌、沒什麽城府的戚夫人,一邊是年紀大、性格剛毅、結婚多年沒什麽新鮮感的呂後,對劉邦來說,選擇更寵愛誰那真的是太容易了。所以,貴為皇後的呂雉雖然表麵風光無限,但實際上長期獨守空閨。劉邦常年在外平叛,陪伴在側的都是戚夫人,呂後總獨自落得個留守關中的“重任”,有時候甚至很久都見不上劉邦一麵。

劉邦還活著的時候,呂雉心裏對戚夫人已經是非常怨恨,隻是因為戚夫人有劉邦罩著,呂雉才不敢對她怎麽樣。對此,沒什麽心機的戚夫人卻毫無警覺,仗著劉邦的寵愛就不知進退,居然還幾次三番哭哭啼啼地在劉邦麵前為自己的兒子劉如意謀求太子的位置,全憑群臣極力反對和劉邦的理智,戚夫人最終才沒有得逞。

雖然劉盈的太子之位沒有讓劉如意奪去,但這事讓呂雉和戚夫人徹底決裂。太子不僅是國家的根本,也是她呂後的根本。戚夫人要動太子就如同要動呂雉的命一般,於是呂雉對戚夫人的怨恨更是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可以想見,這種怨恨一旦爆發出來將是一股多麽可怕的力量。

戚夫人不懂得宮廷鬥爭的殘酷,既沒有外家勢力可以憑借,也沒有在朝中培養、拉攏自己的親信,隻憑著劉邦的寵愛就任意行事。現在劉邦死了,以往罩在戚夫人身上那層看起來刀槍不入的保護罩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戚夫人便完全暴露在呂後麵前。很快,呂後的報複接踵而來。

要對付戚夫人,呂太後不需要找什麽借口,而是直接命人將戚夫人剃光頭發關到永巷,每天就幹舂米的活兒。平日裏享受慣了錦衣玉食的戚夫人哪裏受得了這種苦,她感到委屈、鬱悶,整日一邊舂米一邊作歌:

兒子做王啊,

母親做囚犯,

整天做著舂米的活兒,

時常與死亡相伴。

兒啊,我們相隔三千裏,

能找誰來告訴你?

從這首歌就可以看出來,戚夫人這個人確實不適合生活在深宮後院裏。自己落到這步田地是很慘,但如果能夠忍氣吞聲、委曲求全,說不定呂後還不至於進一步下殺手。畢竟自己的命還在,自己的兒子還在趙國當王,還不是非常慘嘛。不就是頭發被剃了嘛,隻要頭還在,頭發剃了還能長。假以時日,等自己的兒子長大,呂後老死,搞不好自己還能翻身嘛,誰讓你之前風光的時候一個勁兒地得罪人呢?現在倒好,歌聲很快傳到呂雉的耳朵裏,劉如意的名字再次刺激了呂雉。一想到劉如意這個臭小子三番五次地威脅自己兒子的地位,呂雉更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出使者要把劉如意從趙國召回來,斬草除根。

可呂雉的使者一連去了三撥都沒有見到劉如意,使者們從趙國國相的口中得到的都是一樣的回複:趙王劉如意病了,不便出門。

原來劉邦對自己的這個發妻還是很了解的,當他晚年改立太子的打算落空後,劉邦就非常擔心呂雉會在自己蹬腿之後報複戚夫人母子。為了讓劉如意遠離危險,劉邦早早便讓年幼的劉如意之國,還派遣了大臣中脾氣最硬、最耿直的周昌去做趙國的國相,意在讓他保護劉如意。

即便如此,劉邦還是很不放心,總是想著日後戚夫人有可能被呂後欺負的慘狀,以致已經到彌留之際的劉邦一聽說自己的連襟樊噲已經和呂後商量好,一旦自己咽氣,就幹掉戚夫人和劉如意一幹人等,便既不思考也不審查,立即命令陳平去樊噲軍中斬了樊噲的腦袋。誰都知道樊噲是劉邦最信任的武將,他連樊噲都要不由分說地殺掉,可見劉邦已經緊張到了什麽程度。他或許已經預料到戚夫人母子二人的下場,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無能為力了。

當然,陳平這種權力鬥爭中的牆頭草是不會為一個馬上要死的老皇帝的命令去得罪太後和新皇帝的,他到了軍中並沒有執行立即處決樊噲的命令,隻是把樊噲用囚車押回來。果然和陳平預料的一樣,劉邦一死,呂後馬上就把樊噲放了出來並官複原職。

不過,還是有人忠實地執行著劉邦的命令,這個人就是周昌。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周昌可以說是呂雉和劉盈的恩人。在劉邦易太子的態度最堅決的時候,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公開在朝廷上討論這件事情。有一次,劉邦的態度非常堅決,大臣們怎麽勸劉邦都沒有用,劉邦看起來已經鐵了心要把劉盈換下去。大家一看勸不動劉邦幹脆閉口不言,說到底,立誰為太子畢竟是劉邦自己的事,誰願意這麽不知好歹地觸怒皇帝,萬一真把劉邦惹急了,隨便給自己安個謀反什麽的大逆不道的罪名,最後落得個誅三族的下場又何必呢。

然而,哪個朝代都有所謂的骨鯁之臣,周昌就是這樣的臣子。廷議陷入僵局,大家都不再發言的時候,是周昌在朝廷上冒死力爭,才讓劉邦暫時打消了易太子的決定。周昌這人有個毛病,就是口吃,尤其是在緊張的時候,更是經常結巴得說不出話來。為廢立太子的事,劉邦和周昌當場起了爭執,緊張的氣氛讓周昌口吃的毛病又犯了。看到劉邦如此不顧大局,周昌氣得麵紅耳赤,半天說不出一句整話,最後幹脆擺出一副不怕死、混不吝的嘴臉,對劉邦耍起流氓來:“臣就——就口吃,說——說——說不出話——話來,但臣期——期知其不——不可!如——如果陛下一——一定要——要廢——廢了太——太——太子,臣期——期不——不奉詔!”說完,周昌跪在地上,擺出一副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表情。

劉邦被周昌給氣樂了,隻好作罷,宣布擱置爭議退朝。劉邦走後,呂後卻從東廂房裏走出來,原來呂後聽說劉邦要廷議廢太子的事情,緊張之下就跑到後殿來偷聽。周昌和大臣們的話她都聽到了,最後聽到因為周昌的力爭,劉邦沒能廢掉太子,呂後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激動之餘,呂後也顧不得什麽禮數不禮數,走出來後對著周昌納頭便拜:“如果不是閣下,太子的位置這次就保不住了。”

周昌就是這麽一個耿直、強硬的人,可就是這麽一個耿直、強硬的人,最終也沒能拗得過呂雉。呂雉一看周昌不讓劉如意進京,就打算先把周昌召回來。太後召自己回京,不管有沒有病,周昌都是不敢不答應的。等周昌回到長安,呂後再派人去召劉如意,可就再也沒有人敢阻攔,這下劉如意隻能乖乖地上了回京的馬車。

誰都知道,劉如意一旦回到長安皇宮裏將會是什麽結果。好在這個時候劉盈念及兄弟之情,挺身而出,主動到郊外去接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雖然這個弟弟差點兒讓自己做不成皇帝,但年輕的劉盈並不記恨劉如意,而是把他接到自己的寢宮裏居住,每天與他形影不離。

可想而知,以呂雉的脾氣,看到劉盈橫插一道,她會多麽憤怒。她可能也找過各種理由斥責自己的兒子,但她還不至於公開說“我要殺了劉如意,你小子長眼的話快滾開”之類的話。而劉盈一直默默地與自己的母親抗爭著,時刻保護著劉如意,甚至劉如意每天吃的飯菜,他都要先親口嚐過。這讓呂雉毫無辦法,她隻能時時從旁窺伺,等待機會。

雖然有劉盈的保護,劉如意暫時安全了,但劉盈畢竟年輕,警惕之心容易懈怠。在十二月的一天,劉盈早起去射獵,劉如意因為天冷賴床就沒有跟劉盈一起去,這就給了呂雉可乘之機。要知道,劉盈是天沒亮起床出發的,到黎明天亮的時候就已返回皇宮,和劉如意隻分開這麽短短的一兩個時辰,就讓呂雉抓住了機會。她命人拿著見血封喉的毒藥強行灌入劉如意的口中(也有說是呂雉命力士用被子把劉如意悶死的),等劉盈回來的時候,劉如意已經死挺在**了。

殺死劉如意後,呂雉很得意,總算去了她的一塊心病,但沒了趙王並不意味著她會忘掉戚夫人。相反,劉如意的死讓她更加肆無忌憚。接下來,呂雉對戚夫人所做的事情簡直令人發指,隻有後世的武則天對王皇後的暴行方可與之匹敵。

呂雉幾乎喪心病狂,她命人砍掉戚夫人的四肢,剜去她的雙眼,弄聾她的耳朵,又給她灌了啞藥,然後把這樣一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半死不活的戚夫人命名為“人彘”,丟到廁所裏。或許是出於對劉盈違抗自己的意願保護劉如意的懲罰,或許是長期怨恨戚夫人母子所致的心理扭曲,反正猜不到呂雉到底是出於什麽樣的心態,幾天後,她居然叫劉盈來廁所裏觀看自己的“作品”。

當呂雉不無得意地告訴劉盈,廁所裏這個“東西”就是戚夫人的時候,生性懦弱的劉盈哪裏受得了這樣的刺激,隨即當場號啕大哭,但他又能拿自己的母親怎麽辦呢?

如果說劉如意被殺隻是讓劉盈對自己母親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那麽呂雉所製造的“人彘”則徹底割斷了劉盈和她的情感聯係。從廁所出來後,劉盈就大病了一場,病中的劉盈托人轉告呂雉,她的所作所為實在不是人幹的,而因為有這樣的母親,身為皇帝的他已沒有臉麵去治理這個天下了。

劉盈這一病就是一年多,病好以後,他就開始縱情於聲色犬馬,再也不理朝政。雖然他生來懦弱,沒有劉邦那樣的豪氣,沒有暴起反抗的膽量,但他沒有妥協,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呂雉無言的抗爭,或許他仍然希望終有一日能喚醒呂雉的人性和良知。

接下來的幾年,麵對一個百廢待興的社會,處於青春年少、本可以大展拳腳的皇帝劉盈做過的可以算得上政績的事情,我們概括如下:在當皇帝的第三年,劉盈征附近的農民來修長安的城牆,工程進行得還算順利,一年時間就修了一半。接下來,劉盈下詔減少征用農民工的數量,不能因為修城牆就耽誤了老百姓的生活。於是工程速度減慢,又過了兩年,也就是劉盈當皇帝的第六年,才把城牆修好,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才當了七年皇帝、年紀僅僅二十三歲的漢惠帝劉盈就因為長期縱情於酒色而病死於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