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爭奪戰——劉邦與項羽的第三回合

劉邦跑回了關中,原來守成皋的英布一看劉邦跑路,怎麽還敢待在原地等項羽來進攻,馬上跟著劉邦跑了,成皋輕易地就被楚軍占領。劉邦很清楚滎陽和成皋對他的意義重大,自然是丟不得的,他回到關中後,馬上又糾集了一票人馬,準備和項羽再戰滎陽。

雖然劉邦總是打不過項羽,但好在他手下能人很多,他也善於聽別人的意見。這時候,他手下一個叫轅生的謀士給他出主意,轅生說:“您和項羽在滎陽打了這麽久,總是吃虧,怎麽還想著去滎陽呢?我建議大王這次要打不如出武關打,反正項羽的注意力都在您的身上,您出武關,他肯定會跟著跑到南邊來,這樣我們堅守在滎陽的士卒就可以得到休整的機會。您再命令已經占領趙國的左丞相韓信去攻打燕國和齊國,這樣就相當於我們從北麵和西麵包圍了項羽,他要防備的地方多了,力量就要被分散,那個時候,我們再以逸待勞,一定能夠戰勝項羽。”

劉邦一聽,是這麽個道理,而且自己確實沒什麽其他好辦法了,就帶著隊伍出武關駐紮到宛城。這時候項羽已經快把滎陽城的城牆都刨平了,拿下滎陽指日可待,可一聽說劉邦那廝跑到了宛城,他立即拋下唾手可得的滎陽,帶著大隊人馬急匆匆地直奔宛城而來。

劉邦見項羽果然上當了,就一麵命令隊伍堅壁清野,不和項羽交戰,一麵派人催促韓信和彭越趕緊行動。彭城之戰後,彭越一直在項羽的後方打遊擊,以“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策略不斷騷擾項羽軍隊的糧道。這次接到劉邦的命令,彭越更是賣力表現,帶著他的遊擊隊不僅斷了楚軍的糧道,還打敗了項羽的親信項聲,殺死了將軍薛公。項羽一看這情況,不親自出馬是不行了,隻好撇下劉邦不管,命令手下一個叫終公的將軍守成皋,自己率隊去打彭越。

劉邦一看項羽離開了前線,覺得機會難得,也顧不得分散楚軍實力的策略,馬上率領大隊人馬進攻成皋。

為什麽劉邦不再等一下,準備充足再出擊?其實劉邦也沒有辦法,彭越雖然表現積極,但韓信的大軍在趙國一直沒動啊。劉邦清楚,彭越怎麽會是項羽的對手,如果他現在不趁機占領成皋,等項羽打敗了彭越,自己就沒什麽機會了。

好在項羽雖然天下無敵,但他手下沒幾個像樣的將領,這個終公也一樣,就是給楚軍將士送終的,完全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趁著彭越吸引走項羽主力軍的機會,迅速揮師北上,輕易打敗終公占領了成皋。

正如劉邦所預料的,遊擊隊長彭越在項羽麵前不堪一擊,項羽很快打敗了在楚國後方搗亂的彭越,正準備一口氣把彭越趕到海裏喂魚,這時他又接到了成皋被劉邦占領的消息,不得不回師對付劉邦。

項羽被劉邦踢皮球一樣調來調去,依項羽的脾氣,當時肯定窩了一肚子的火,他心裏肯定發誓要一次性徹底解決劉邦。回到前線的項羽準備步步為營,不受劉邦這個香餑餑的**。劉邦不是愛在成皋待著嘛,項羽就讓他先待著,自己先拿下滎陽,再拿下成皋,一步步地把他往絕路上趕。

項羽再次來到已經被圍困多時的滎陽。這時,滎陽城裏的情況極其差,劉邦上次逃跑時,城裏已經“絕食”,之後又過了將近一個月,估計連死人都吃得差不多了。這次項羽終於攻破了滎陽,破城時,楚軍生擒了滎陽的守將、劉邦的禦史大夫周苛。

項羽對這個在劉邦出逃後,在絕境中依然堅守了滎陽一個月的將領充滿了興趣。他要搞清楚,為什麽劉邦帶兵打仗不如自己、對士兵的愛護不如自己、身上那股英勇豪邁之氣也不如自己,像紀信、周苛這樣的人卻甘心為劉邦賣命。自己的手下如英布、範增這樣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開自己?於是項羽命人將周苛押解到自己麵前,對他說:“如果你肯投到我的帳下,我就任命你做上將軍,封三萬戶,怎麽樣?”

周苛鄙夷地看了項羽一眼:“哼!不如你投降我們漢國吧,我們也可以給你高官厚祿,你小子可不是我們的對手。”

項羽哪受得了別人對自己冷嘲熱諷,想也不想就又命人支起他平時煮人的大鍋,把周苛給煮了。自始至終,項羽從周苛的眼睛裏看到的隻有嘲弄和不屑,沒有看到恐懼和驚慌失措。我們很難想象,用大鍋煮活人是一種什麽樣的場景,即便煮熟了周苛,項羽也沒能找到他要的答案。

項羽不理解,也想不通,為什麽他們為了劉邦寧可從容赴死也不投降。正如同他不理解天下無敵的自己最後為什麽會失敗一樣。劉邦和項羽成敗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他們自身,從後來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劉邦也是個疑心病很重的人,但眼下劉邦知道自己不如項羽勇武,所以他懂得團結身邊能征善戰的勇士;知道自己不如項羽善戰,所以他懂得利用身邊有智慧的謀士。而項羽自己太強大了,所以他看不起別人,他太自負了,所以他不相信別人。他不懂得權力鬥爭在某些時候也需要隱忍,需要妥協,需要退讓。但這不能全怪罪於項羽,畢竟劉邦比他大了二十多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劉邦吃過的鹽比項羽吃過的米還多。項羽二十四歲起兵,二十七歲就做了天下諸侯的盟主,唯一有能力且能讓項羽甘心聽命的項梁又早早地死了。項梁的死可以說是項羽最大的損失,它讓項羽失去了人生的導師,失去了指引,致使高高在上的項羽越來越偏執。終於,項羽的霸業在自己一次次支起的大鍋裏被煮得七零八落。

沒辦法,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

項羽可不會想這麽多,他拿下滎陽以後又包圍了成皋。這次劉邦學精了,看著項羽的大軍圍攏過來,再看看自己手下已經沒有第二個紀信,幹脆不再與項羽糾纏,直接帶著自己的車夫夏侯嬰跑掉了。

可能大家讀著讀著就覺得奇怪了,劉邦幾次都把自己的隊伍拋下不管,隻顧自己逃命,這算什麽本事?其實對將領來說,逃跑也是一個技術活兒,甚至是一個成功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技能。下麵我們用一點兒時間簡單地討論下在戰場上為什麽要逃跑,以及如何才能快速成功地逃跑。

在戰場上逃跑,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膽怯,另一種是為了保命。所謂膽怯的逃跑,是雙方勝負未分時,一方因為怕死而臨陣脫逃,士兵逃跑稱為逃兵,將領逃跑可以稱為逃將。這種情況下的逃跑者被抓到,按軍法是要被砍頭的,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如果勝負已定,而你隻是一個無名小卒,既沒有懸賞可拿,又沒有身負重要機密,逃跑是否成功隻是個人的事情,對整個大局沒有影響,這種情況也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我們要討論的是,作為一個將領,如何在敗局已定的時候適時恰當地逃跑以便保住性命,畢竟留得命在才能圖謀再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要了解逃跑,我們就要先知道怎麽打仗,因為有仗打是逃跑的前提。

我們現在看很多古代的戰爭劇,雙方開戰時,總是兩方的將領先出列,相互報一輪字號,再比拚一番武藝,一定要分出個勝負才算完。有時甚至要雙方各派數人反複較量,類似於現在體育比賽的三局兩勝、五局三勝。比武勝利一方的將領這時候就顯得非常牛,大手一揮,身後的士卒們就好像得到了英雄光環加持一般,神情亢奮地衝殺過去。失敗的一方則仿佛全體中了詛咒,盡管兵器可能更加先進,人數可能占優勢,但也隻能節節敗退。讓人覺得跟當年玩遊戲《三國群英傳》一樣,隻要將領武藝超群,隨便帶幾個阿貓阿狗上去也能平定天下。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這種特別的戰鬥方式在曆史上隻是極個別的情況。戰爭的方式是隨時間而改變的,早期的時候,諸侯國之間打仗往往以一種我們現在看起來比較特殊的方式進行,操作流程比較固定,大概如下:

首先甲乙雙方先行排兵布陣一番,然後雙方的最高將領(一般是諸侯國的君主)出列進行問答,通常是進攻的一方(比如甲方)先說話,內容大概就是告訴對方“你犯了什麽什麽樣的錯,我為什麽要過來打你”之類。然後,甲方將領問對方:“你服不服?”接下來,另一方(乙方)的將領對對方的提問進行回答或解釋。如果乙方的將領表示同意或認錯,那就相當於雙方談攏,兩方隊伍就地解散,乙方將領回去自動改正錯誤;如果乙方表示不同意,就相當於沒談攏,那他們就準備開打,這樣雙方才能開戰。

即便開打了,那時候的對打也是很有講究的。開打之後,不管你是將軍還是士兵,如果覺得和你對砍的是個高手而自己不是他的對手,那你隨時可以掉頭就跑,而且隻要你能夠跑出五十步(中途不被砍死),接下來你就不用跑了,可以回頭在外圍觀戰。因為在當時,按道義來講,戰鬥的時候,逃跑就算你認輸,隻要你能跑出超過五十步,對方就不能再追殺你。這時候,如果你看見旁邊一個人很緊張,跑出了一百步才知道停下來,你是可以嘲笑他的,因為他後來那五十步相當於白跑了,此所謂“五十步笑百步”也。

這樣的戰爭是所謂的“義戰”,雙方都不搞埋伏,不搞突襲,不能放冷箭,也談不上用什麽陣法戰術,簡單地說就是單純比拚武力,毫無技術性可言。而“義戰”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當時諸侯國之間是非對錯的問題,並不是為了消滅某個國家或某些人。但這樣的“義戰”後來越來越少,到了春秋時期,戰爭的目的就完全變成了單純的殺戮和擴張。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所以孟子才會說:“春秋無義戰。”

正因為這樣,在戰場上逃跑也就成了將領們的一門必修課。在戰場上逃跑不用講究步伐,可以大步流星,可以小步快走,也可以淩波微步;不用講求風度,可以蓬頭垢麵,可以披頭散發,也可以割須棄袍。但有以下四點注意事項,或者說,要想做一個優秀的逃跑者就要過以下四關:

第一關,要有逃跑的意識。為了適應戰爭情況的變化,各國的軍事家、先賢們總結出了一套套用來打仗的陰謀詭計,謂之兵法。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能熟練運用兵法的統帥,則可稱為兵家,而兵家又有雲:“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餘者惟死與降爾。”可見逃跑曆來都是將領的必備技能。

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畢竟打仗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正確判斷戰場上的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對策是一個成功將領的必備條件。該堅持的時候自然要堅持,該逃跑的時候也不能含糊。這方麵的反麵教材是本來應該很強大的項梁,他也許是當時最傑出的將領,也許可以滅秦建立統一中國的楚政權,也許可以……但定陶一戰時不知道及早逃命、死在了亂軍之中的他,讓這些也許永遠成了“也許”。劉邦在這方麵做得就很好,一看情況不對,跑得是既快又準,真正領悟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

第二關,要有逃跑的準備。現在你知道自己要逃了,所以你要有所準備。首先要有一條確定的路線,不能隨便跑;其次,逃跑時人多不一定有用,不能說逃就逃,不能蠻幹,不能硬來。如果蠻幹和硬來能逃掉的話,你就不會輸到要逃跑的地步。逃跑的一方畢竟處於劣勢,更要講究策略,要知道靈活運用諸如聲東擊西、偷梁換柱之類的計謀,不能像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被圍之後居然親率勁卒從正麵突圍,最後被秦軍亂箭射死在陣前。這一點,劉邦做得也很好,逃跑前還知道玩一把李代桃僵的把戲,很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第三關,要有逃跑的技能。現在你知道要逃了,也做好逃跑的準備了,但還是不能亂來。因為逃跑是個體力活兒,考驗的是自己的體力、**的馬力和手下的能力。如果你平時愛鍛煉身體,跑個馬拉鬆不成問題,自然就贏在逃跑的起跑線上了;如果你已經負傷或體力不濟也不要緊,隻要平時努力學好駕駛技術,考個A本駕照,再配上一匹好馬,也能逃脫;如果自己年老體弱,平時又疏於練習,駕駛技術不精湛,那還有辦法,就是招募一個得力司機幫自己駕馬行車。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出身貧賤的趙高有能力毀了龐大的秦朝——他本來就是嬴政的司機(中車府令)。

這方麵的反麵教材是陳勝,他雖然在大局上眼光獨到,選人置將有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無奈選錯了司機,以致在撤退的路上被自己的司機莊賈所殺,斷送了性命。反觀劉邦的司機夏侯嬰就非常得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亂軍中帶著劉邦和他的家屬逃過對手的追殺。

好了,你有意識,有準備,又有能力,現在你逃出去了,但還有第四關要過。第四關,是要有逃跑的後招。因為對手不是木頭人,不會目送你逃跑,人家也懂得那些“斬草除根、趕盡殺絕”“一日縱敵,數世之患”的道理。對一個將領來講,在逃跑的路上盡可能地阻止對手前進的腳步並保住自己的地盤,跟保住自己的性命一樣重要。你不能一味瞎逃,被趕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必然性命不保。比如周文,他率領數十萬人馬被章邯從戲水到曹陽再到澠池一路追殺,節節敗退,最後走投無路隻能自殺。這也是劉邦的逃跑技術之所以比其他人更精湛的主要原因。鴻門宴的時候,劉邦逃跑時不忘命令手下的四位將軍步行殿後,一旦項羽派兵追殺,步行的將軍們逃不了必然隻能拚死一戰,這樣就可以確保劉邦順利回到大本營;而彭城一戰,劉邦雖然輸得很狼狽,但他沒有隻顧著悶頭往巴蜀鑽,最終還是在滎陽擋住了項羽的大軍,保住了自己和項羽分庭抗禮的資本。

當然,除了這四關要過之外,還要有一點兒運氣。即便你在戰場上什麽能力都具備了,若最後一支流矢飛過來射穿了你的腦袋,那一切就都成了浮雲。你天縱奇才、略不世出、蓋世英豪、氣壯山河都是以你活著為前提的,如果你運氣不好死了,就什麽都不是了。

所以,逃跑並不丟人,活著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