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基督教後,君士坦丁大帝才成為明君

公元3世紀的羅馬君主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有幸成為羅馬第一個皈依基督教的皇帝。

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在羅馬的合法地位,並建立了君士坦丁堡。公元312年,在一次戰役前夕,君士坦丁看到了基督神跡,神跡向他許諾,追隨這一記號,就能取得勝利。君士坦丁果然贏得了勝利,並從此一往無前。於是,在這之後他突然改信了基督教。《天主教百科全書》一書說道,“君士坦丁為婦女兒童及奴隸做了很多實事,而舊有羅馬法律體係對這一群體十分苛刻”。

遺憾的是,君士坦丁似乎對家人卻沒有這種仁慈寬容的基督精神。323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Licinius)因宗教政策問題發生戰鬥。當時君士坦丁與李錫尼共同統治羅馬,並且李錫尼還是君士坦丁的妹夫。盡管君士坦丁再三保證確保李錫尼的人身安全,但是幾個月後,還是下令讓人把他勒死了。

幾年後,他又將備受自己喜愛的兒子克裏斯普斯(Crispus)秘密謀殺。這似乎是因為克裏斯普斯的繼母福斯達(Fausta)指控克裏斯普斯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所以君士坦丁就把自己的兒子殺了。不幸的是,這一指控沒有事實根據。根據成書於4世紀、作者匿名的《諸愷撒略記》(The Epitome de Cuesaribus)中記載,君士坦丁急於彌補過錯,結果又犯下另一個錯誤,他“把妻子福斯達丟入滾燙的熱水中,把她活活燙死了”。

為了保險起見,君士坦丁又把李錫尼的兒子鞭笞至死,而這僅僅是因為他的母親是一位奴隸。有些資料則說君士坦丁隻是把他流放到非洲,終身為奴。

《天主教百科全書》如是評論說:“讀完君士坦丁大帝的殘暴行徑,很難相信同一位皇帝有時還會突然變得溫和起來;但是人性本就是充滿矛盾的。”此話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