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弗萊明在一塊發黴的麵包上發現了青黴素

可以說,20世紀上半葉青黴素的發現是現代醫學取得的最大進步。1929年,蘇格蘭細菌學家亞曆山大·弗萊明無意中發現了這一“靈丹妙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演講:1942—1962年》(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42-62)出版了弗萊明1945年獲諾貝爾獎時的演講。弗萊明在演講中承認,“我隻是偶然觀察到了青黴素”。當時,弗萊明正在研究治療流感的方法。一次偶然的機會,弗萊明看到一個廢棄的培養皿中長出了一種神奇的黴菌。所以,弗萊明不是在自己剩下的午飯上發現青黴素的。1929年,弗萊明撰寫了論文《關於黴菌培養的殺菌作用》(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Cultures of a Penicillium),並發表在《不列顛實驗病理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上。在這篇文章中,弗萊明說,“在實驗過程中,培養皿必須與空氣接觸,然後培養皿就被各種微生物汙染”。(實際上,弗萊明的實驗室一般都比較亂,做實驗用的培養皿會在放了好幾個星期後才會清理。)

有人說,汙染培養皿的黴菌是從開著的窗戶飄進來的。實際上,這些孢子是由樓下的實驗室飄上來的,當時樓下的實驗室正在做過敏實驗。這個故事之所以會和麵包有聯係,是因為培養皿中的黴菌是麵包黴。麵包黴把培養皿裏的細菌都殺死了,所以弗萊明認為這種黴菌可以“殺菌”。弗萊明繼續寫道,“我唯一的貢獻就是沒有忽視這一現象,並且以細菌學家的身份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弗萊明的研究還不算徹底。《20世紀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一書指出,弗萊明“未能對青黴素進行提純,也未能說明其真正的治療價值”。《大英百科全書》認為這是因為弗萊明缺少“必要的化學手段”,因此“無法分離和確認青黴素裏的活性物質”。而J. K.阿倫森(J. K. Aronson)在《牛津醫藥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edicine)一書中補充說,弗萊明“未能試著將青黴素應用於臨床之上”。甚至弗萊明本人都承認,“我1929年發表的論文隻是別人研究青黴素的起點,特別是研究青黴素在化學領域的起點”。

事實上,直到1940年,厄恩斯特·錢恩(Ernst Chain)和霍華德·弗洛裏(Howard Florey)才證明了“青黴素作為抗生素的巨大價值……二人的研究為其他各種抗生素研究鋪平了道路,宣告了細菌和真菌疾病治療方法變革的到來”。

阿姆洛斯·萊特爵士(Sir Almroth Edward Wright)曾於1942年8月28日寫信說,“榮膺發現青黴素的‘桂冠’的是這一研究實驗室的亞曆山大·弗萊明教授”。所以,我們有可能就因此認為,弗萊明一人就發現了青黴素及其價值。顯然,阿姆洛斯爵士急於為自己的疫苗接種部門邀功。這一部門隸屬於倫敦帕丁頓區(Paddington)的聖瑪麗醫院(St Mary's Hospital)。阿姆洛斯爵士繼續寫道,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並第一個寫了文章,指出了青黴素可能在醫學上的重要應用”。但是,科學界更了解事情的真相:1945年,弗萊明、弗洛裏和錢恩共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