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本生發明了本生燈

大多數人在學校的科學課上都接觸過本生燈(Bunsen burner)這種實驗器材。本生燈是一種小型的煤氣燈,底部有調節套管,可以在點火之前控製進入的氣體含量。本生燈的一大優勢是火焰的溫度較高,煤氣灶和燃氣灶就是根據本生燈改良而來的。本生燈於1855年得到了19世紀德國化學家羅伯特·本生(Robert Bunsen)的推廣。但是,《麥克米倫百科全書》(Macmillan Encyclopedia)寫道,“羅伯特·本生本人並沒有發明本生燈”。

第一台實驗室用的煤氣燈是由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研製的。法拉第在其1827年的著作《化學操縱》(Chemical Manipulations)一書中熱情地寫道,“幾年之前還隻是一件奇物的化學煤氣燈現在終於變得……有價值了”,因為現在“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對煤氣燈進行精確調節”。《物理學詞典》(A Dictionary of Physics)一書寫道,本生後來使用了這樣一盞燈,但是那盞燈“沒有調節套管”。A. J.羅克(A. J. Rocke)在《牛津現代科學史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一書中表示,本生要求科學技師彼得·迪斯德加(Peter Desaga)研製出一種煤氣燈,這種煤氣燈“可以控製進氣量,在燃燒之前氣體與空氣就可以混合,燃燒的火焰溫度高,無煤煙,不發光”。迪斯德加設計出了可行的方案,“並且……生產了50盞本生燈”。羅克說,本生“於兩年之後發表文章,介紹了本生燈”,經過改良後的煤氣燈很快得到了采用。迪斯德加從未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這種做法“讓整個科學界都共享了這一重要發明”。

曆史證明,本生燈對現代科學的進步做了十分有價值的貢獻。我過去在化學課上,覺得無聊的時候就會把本生燈墊著的小墊子給啃了,後來我發現,即便是這種小墊子也是由最好的石棉網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