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厄運的納粹“卐”字飾

萬(“卍”)字飾(swastika)的主體是一個長度相等十字架,十字架的兩端呈直角彎曲,按照同一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牛津世界史詞典》一書表示,“卍”字起源於梵文的“svastika”一詞,表示“萬德吉祥”的意思。左旋或逆時針旋轉的“卍”字飾被稱為“卐”(sauvastika),有時(但不是經常)表示厄運之意。在某些設計中,“卐”字飾僅僅表示是“卍”字飾的鏡像。

羅馬馬賽克鑲嵌畫上就繪有“卍”字飾,法國13世紀的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的地麵設計也采用了“卍”字飾。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詩:1889年至1896年》(Verses 1889 to 1896)一書中也使用了這個標誌。書中有一個腳注還寫道,吉卜林在這本書中經常使用這個標誌。1908年,一個小型的社區在加拿大北安大略省(Northern Ontario)的一個礦區成立了,這個社區被命名為“斯瓦斯提卡”(“卍”字飾在英語中的音譯),並一直沒有改過名字。路易斯·雅各布斯(Louis Jacobs)在其著作《猶太宗教簡明指南》(A Concise Companion to the Jewish Religion)一書中寫道,“考古學家在猶太教會堂也發現了‘卍’字飾,表明猶太人也會使用這個標誌,不過僅僅是作為裝飾用途”。20世紀初,許多國家都認為“卍”字飾代表著好運。

《大英百科全書》寫道,“納粹德國將這個標誌順時針傾斜變成‘卐’字,之後用作整個國家的象征”。《牛津第二次世界大戰指南》指出,納粹德國“認為這一標誌最早是日耳曼人使用的(不過這一想法是錯誤的),所以就采用了這一標誌”。

阿道夫·希特勒於1927年寫出了自己的政治宣言《我的奮鬥》一書。這本書的原德文標題為Mein Kampf,有些黨派批評家戲稱這本書為Mein Krampf(《我的抽風》)。在這本書中,希特勒用了好幾段的文字詳細講述了他自己是如何想出這一設計的。他吐露說,“我作為納粹黨領袖,是不願意公開我的設計的,因為有可能有人會想出和我一樣好的設計”。(要是你也是未來的領袖,那你可要小心類似的事情了。)他說,他不得不“放棄了數不清的設計建議……其中有許多設計都用了‘卐’字飾”。希特勒隨後承認說,“來自施塔恩貝格(Starnberg)的一位牙科醫生提交了一份很好的設計,與我的設計類似。但是他的設計圖上有一個錯誤,就是他的‘卐’字飾……是白底的”。最後旗幟采用的設計是紅色底色,中間位置有白色圓盤,圓盤正中間是黑色“卐”字飾。希特勒特意補充說,他“還製定了”納粹黨的政黨標準。這當然得由他製定了。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希特勒選擇了代表厄運的“卐”字飾,而沒有選擇象征好運的“卍”字飾。人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對這個標誌的“左旋”和“右旋”的定義出現了混淆。所有的權威人士都認為右旋的萬字飾象征好運。包括《大英百科全書》在內的大部分權威資料認為,末尾朝向右邊的萬字飾即為右旋。但是,包括魯迪格·達爾克(Rudiger Dahlke)所寫的藝術書籍《世界的曼陀羅》(Mandalas of the World)在內的一小部分權威資料則認為,末尾朝向右邊的萬字飾是左旋的,就好比是一架噴氣式飛機(想象尾氣是從末尾排出的),是朝左邊旋轉的。

在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中,在這一點上爭執不休顯得有點兒奇怪。關於希特勒的缺點一事,存在很多比納粹軍隊在戰場使用這一旗幟好得多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