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革命中,布爾什維克曾猛攻冬宮

1917年俄國共產主義革命風起雲湧,位於聖彼得堡的冬宮被認為是俄國貴族奢侈生活的象征。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製製度,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開始掌權。但是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布爾什維克的軍隊在冬宮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布爾什維克黨把十月革命中攻占冬宮一事描述成一次英勇的奮戰,但是史蒂夫·菲利普斯(Steve Phillips)在《列寧與俄國革命》(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一書中說道,“這是對史實的嚴重誇大”,因為冬宮“並不是被攻克下的”。真實的情況是,冬宮大門敞開,幾乎沒有人受傷。湯姆·馬斯特斯(Tom Masters)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一書中寫道,這件事隻造成了很小的間接損害,“3枚彈藥擊中了冬宮,廣場一側布滿了彈孔,三樓的一個窗戶被擊碎了”。

菲利普斯解釋說,之所以隻需要這麽少的武裝力量,是因為“臨時政府掌握的權力極小”。彼時的臨時政府“幾乎不值得被推翻”。而且,曆史學教授彼得·凱內茲(Peter Kenez)在《蘇聯史始末》(A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一書中表示,盡管圍攻者人數較少、無甚組織,但這“並沒有關係”,因為臨時政府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得到什麽武裝力量的支持”。

英國軍官阿爾佛雷德·W.諾克斯(Alfred W. Knox)在其回憶錄《與俄軍同行:1914—1917年》(With the Russian Army, 1914-17)一書中也證實,“因為沒有糧草,臨時政府的人已經餓了兩天,都各自逃走了,實際守衛冬宮的人並不多”,他還說,“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來發號施令和執行紀律。因為饑餓,人們已經沒有心思戰鬥了”。諾克斯表示,“冬宮裏隻剩下哥薩克人,他們表示自己反對流血殺戮!……晚上10點的時候,絕大多數少尉都撤退了,隻留下少數守軍、工程學校的少尉和婦女軍守衛冬宮”。

美國記者約翰·裏德(John Reed)在其1935年出版的《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一書中回憶道,次日淩晨2點,革命者的隊伍“就像一條黑黝黝的河水,順著街道一直向前奔流著,沒有唱歌,也沒有呼喊口號,當我們穿過紅色拱門的時候……冬宮正門兩旁的便門都敞開著,裏麵傾瀉出燈光”。裏德和他的同誌們夾在人群裏,“湧進了右首的入口,這入口通向一個巨大而空****的拱形房間” 。裏德說搶劫剛剛開始,就聽到有人大聲喊道:“同誌們!不要拿任何東西!這是人民的財產!”

他繼續寫道,人們沒有對士官生(yunkers)施以任何暴行,盡管“那些士官生已經嚇得魂不附體了”。革命者們大聲責問道:“現在,你們還要再拿起武器來與人民為敵嗎?”士官生回答道“不敢了”,在這之後,“就讓他們自由離開了”。

貌似是演藝界演繹出了攻占冬宮的故事。彼得·凱內茲認為後世從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導演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October)這一電影中熟知了這個故事。但是,“與這位偉大導演執導的作品不一致的是,冬宮並非是被攻克下來的”。迪特裏希·肖伊爾曼(Dietrich Scheunemann)撰寫的《戲劇與電影中的蒙太奇》(Montage in Theatre and Film)一文收錄於揚·範·德·恩格(Jan van der Eng)的《CCCP》一書之中。肖伊爾曼在這篇文章中指出,這部影片的主要場景拍攝成本高昂,賦予了影片“原汁原味的紀錄片”的觀感。

人們常說革命不流血是癡人說夢,但是這一不流血的曆史事件卻恰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