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外部世界 5歲以下孩子的需求

嬰幼兒的需求並不多變,他們的需求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

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這樣的方式十分有益,對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每個4歲的孩子也是3歲、2歲、1歲的孩子,也是一個斷奶的嬰兒、新生的嬰兒,甚至還在媽媽子宮中的嬰兒。孩子的情感年齡就是會往複的。

從新生嬰兒到5歲孩子,無論是人格還是情感的發展,都是一段漫長的曆程。如果沒有特定的條件,孩子就不能很好地度過這段曆程。這些條件隻要足夠好就可以了,因為孩子的心智會越來越能夠容忍失敗,而且孩子漸漸也能通過提前準備來應對挫折。我們都知道,孩子個人成長的必要條件是他們自己不是靜態和固定的,而是處於一種質和量的變化狀態,而這種變化是與自己年齡和需求變化相稱的。

讓我們仔細看下健康的4歲男童或女童的狀態。在一天當中,可能有某些時候孩子會表現得像成人一樣世故。男孩變得能夠認同父親,女孩變得能夠認同母親,也會有一些交叉認同。這種認同能力會體現在行為上和在有限的時間和特定區域內對責任的承擔;它會體現在某些遊戲中,這些遊戲直觀地展現了婚姻生活、為人父母和教育孩子等任務及其樂趣;它會體現在這個年紀典型的暴力的愛和嫉妒之中;它也會存在於日間的幻想之中,尤其存在於孩子的夢境之中。

這些是表現出健康的4歲孩子的成熟的一些要素,尤其要考慮到孩子的生命力的強大是源自本能,而本能是興奮的生物學基礎。興奮的發生表現出一定的次序:準備階段表現為本能張力的提高,提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到達**,緊接著就是某種滿足感和隨之而來的張力釋放。

5歲以前孩子的夢境往往情感強烈,這標誌著成熟——孩子處於人類三角關係的頂點。在這個情感強烈的夢境中,我們稱之為本能的生物驅力是可接受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跟上自己的生理成長絕非易事,因此,在夢境中和清醒時的潛在幻想中,孩子的身體功能會參與激烈的愛恨衝突。

一個發育良好的4歲孩子的需求是有可以認同的父母。在這個重要的年齡段,灌輸道德觀和文化模式是沒有意義的。有效因素是父母、父母的行為以及孩子所感知到的父母雙方的關係。這才是孩子吸收並模仿或反抗的東西,這也是孩子以無數種方式應用在自己個人發展過程中的東西。

此外,家庭是以父母關係為基礎構建的,它的持續存在也行使著相應的功能;即便存在最糟糕的情況,家庭也因為最好的情況的存在而持續行使其功能,因此,孩子才可以容忍恨的表達和出現在可怕的夢境中的恨。

但有時,一個出奇成熟的四歲半的孩子會在切到手指或偶然跌倒時,因為需要安撫而變成2歲的狀態,而在準備睡覺的時候又會變成嬰兒的狀態。無論孩子幾歲,當他需要被深情地抱著時,他就是需要一種肢體形式的愛,這是他在媽媽肚子裏和媽媽懷抱裏時媽媽自然而然給到他的那種愛。

事實上,嬰兒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認同他人的能力。在這種能力出現之前,嬰兒必須先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或獨立的自我,然後逐步發展到能夠感受到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都與自我相關,但都不是自我本身。自我是個體化的、獨特的,絕不會有兩個孩子的自我是相同的。

在3歲至5歲,與年齡相稱的成熟最為重要,因為健康的嬰兒和兒童一直在發展出這種成熟,且這種成熟對個體的整個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與此同時,5歲以下孩子的成熟通常與各個種類、程度的不成熟相適應。這些不成熟是健康依賴狀態的殘餘,而這些依賴狀態是所有早期發展階段的典型特征。相較於繪製出4歲孩子的融合圖景,分別給出各個發展階段的圖譜要更加容易。

即使進行最大限度的簡化,我們也一定要區分以下元素:

(1)三角關係(家庭中的)。

(2)兩人關係(媽媽向嬰兒介紹世界)。

(3)非融合狀態下的媽媽抱持嬰兒(嬰兒已經看到完整的他人,但還未感知到完整的自我)。

(4)媽媽以照顧嬰兒身體的方式所表達的愛(母性技巧)。

(1)三角關係。孩子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人類這個群體的一分子,陷入了一種三角關係。在潛在或無意識的夢境中,孩子愛上了父母中的一方,因而恨著另一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恨得以通過直接的形式表達,那這個孩子就是幸運的,他能夠匯聚起早期階段殘留的潛在攻擊性,並將其運用在這種恨意中。這種恨意是可接受的,因為其基礎是原始的愛。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恨意讓孩子能夠認同夢中與自己競爭的父母。此處,家庭的情形承載著孩子和孩子的夢境。這個三角關係有其現實形態,而這個形態是完好無損的。這種三角關係也存在於其他各種親近的關係中,這使得孩子的注意力從家庭三角關係這一核心主題中轉移出來,讓孩子因家庭三角關係而產生的張力得以減輕,最終孩子可以在現實情境中應對這些張力。遊戲在此尤為重要,因為它既是現實,又是夢境。盡管遊戲讓孩子可以感受到各種本來會被封存在遺忘的夢境中的感受,但遊戲最終會停止,那些一起玩喝茶或者洗澡和睡前故事遊戲的人也會離開。而且,孩子在遊戲中(對於我們當前討論的這個年齡段來說),旁邊總會有一個成年人被間接卷入到遊戲當中,這個成年人也願意承擔控製權。

假扮爸爸和媽媽、假扮醫生和護士——對這兩個童年期遊戲進行深入觀察會對不熟悉這個主題的人很有教益,模仿媽媽做家務和爸爸去工作的遊戲也同樣如此。研究兒童夢境需要特殊的技能,但也自然比簡單觀察孩子的遊戲更能幫助我們深入孩子的無意識領域。

(2)兩人關係。在早期階段,我們看到的不是三角關係,而是更為直接的嬰幼兒與媽媽的關係。媽媽通過擋開意外的衝擊,或多或少在恰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提供孩子所需要的東西,極其巧妙地讓孩子逐漸認識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在這個兩人關係中,孩子自身應對困難的能力的成長空間比三人關係中更有限;換句話說,兩人關係中的依賴性更強。盡管如此,這個關係中有兩個完整的人,他們緊密地相互關聯、相互依賴。如果媽媽自身是健康的,不焦慮、不抑鬱、不混亂、不畏縮,那孩子就會在日益豐富的母嬰關係中獲得更廣闊的人格發展空間。

(3)非融合狀態下的媽媽抱持嬰兒。當然,在這之前還有更強的依賴關係。媽媽作為一個每天都存在著的人,一個能夠整合各種感受、感官知覺、興奮、憤怒、哀傷等的人,而被孩子需要著,這些東西構成了嬰兒的生命,但嬰兒卻不能容納這些東西。嬰兒還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媽媽抱持著嬰兒,這個正日益成為人類的嬰兒。如果必要的話,媽媽可以在大腦中回想這一天對於寶寶意味著些什麽。她理解嬰兒。她在嬰兒還不能感知到完整的自我時,就把嬰兒看作是一個人。

(4)媽媽以照顧嬰兒身體的方式所表達的愛。更早的時候,媽媽也是抱持著嬰兒。我指的是身體上的抱持。所有非常早期的身體照料對嬰兒來說都是心理層麵的照料。媽媽主動適應嬰兒的需要,一開始可能是非常徹底的適應。媽媽本能性地知道哪些需要十分迫切。她會以唯一一種不會造成混亂的方式來向嬰兒呈現這個世界,那就是在嬰兒的需求出現時就去滿足這些需求。同時,通過照料嬰兒的身體和給予嬰兒身體的滿足來表達愛,她讓嬰兒的心靈能夠開始棲居於嬰兒的身體中。通過照料嬰兒的技巧,她表達了對嬰兒的情感,並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可以被這個發展中的個體識別出的人的形象。

以上對於孩子需求的描述是為後麵探討家庭模式的各種變化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奠定基礎。考慮到這些需求的變化屬性,每一種需求都很獨特。如果不能滿足這些需求,就會導致孩子個體發展的扭曲。我們也可以將以下視為一個真理:需求的類型越是原始,個體對環境的依賴程度就越高,而不能滿足這些需求就會造成越嚴重的後果。對嬰兒的早期照料不是通過意識思考和刻意計劃就可以做好的,隻有通過愛才有可能做好。我們有時會說嬰兒需要愛,但我們其實是在說,隻有愛嬰兒的人才能對嬰兒的需求做出必需的適應,隻有愛嬰兒的人才能漸進地不能適應寶寶的需求並且正向地加以利用,而這種漸進的發展與嬰兒能力的發展相稱。

5歲以下孩子的基本需求屬於所有相關的個體,而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這個真理適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世界上各個地方、各種文化的人類。

父母和他們對於職責的觀念

當今的年輕父母對於完成職責似乎有著新的觀念——這是統計調查中沒有出現的許多重要的內容之一。現代父母會等待、計劃、閱讀。他們知道自己隻能給到兩三個孩子恰當的關注,因此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以盡可能好的方式來完成自己有限的父母職責:他們自己做。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結果就是一種直接的親子關係,這種關係的強度和豐富性程度本身就會造成恐慌。我們認為,少了護士和其他照顧者,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問題,事實也確實如此。父母與孩子的三角關係真正成為現實。

我們可以看出,那些如此刻意地打定主意要讓孩子在通往精神健康的道路上有一個好的起點的父母,他們自己就是個人主義者。正是因為這種個人主義,父母自身以後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個人成長。在當代社會,虛假的偽裝在減少。

這些覺得自己在履行一項職責的父母給嬰幼兒提供了豐富的環境。此外,如果有可獲得的真正的幫助的話,這些父母也會加以利用,但這幫助一定不可以削弱父母的責任感。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新生兒的出生可能是一次寶貴的經曆,也可能是一個極大的煩惱,而願意花時間去考慮的父母能盡可能地避免錯誤。但我們一定不能指望花時間思考就可以避免愛、恨和關於忠誠的矛盾。生活是艱難的,而正常健康的3歲至5歲孩子的生活最為艱難。萬幸的是,生活也是有回報的,在這麽小的年紀,生活還是會帶來希望的,前提是家庭能帶來穩定感,孩子對父母的相互關係感到幸福與滿足。

那些想要成為合格父母的父母當然是給了自己一個艱巨的任務,而且也總會麵臨沒有回報的風險。很多偶然的因素會竊取父母的成功,但幸運的是孩子患上身體疾病的風險比二十年前低了很多。父母願意去了解孩子的需求,這有所助益。但我們也一定要記得,如果父母之間出了問題,他們也沒辦法因為孩子需要他們關係穩定就保持對彼此的愛。

社會及其責任感

社會對嬰幼兒照顧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人們理解,心理健康和最終的成熟基礎是在嬰幼兒時期奠定的,這種成熟意味著成為成人之後,在認同社會的同時,不喪失自我價值感。

在20世紀上半葉,兒科學的重大進展主要集中在生理層麵。人們已經普遍認為,如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孩子的身體疾病,那心理層麵可以任其自行發展。兒科學仍需超越這個基本原則,也一定要找到一種方式既超越這個原則,又不失對生理層麵的把握。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醫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嬰兒與母親分離的不良影響,他的工作使得醫院的工作程序產生了極大的改變,現在媽媽會去醫院看望孩子,而且醫院盡可能避免讓嬰兒與媽媽分離。此外,對於被遺棄的孩子的管理政策也發生了改變,基本上廢除了住院護士製度,而更多地發揮寄養家庭的作用。但是參與這些事務的兒科醫生和護士仍然缺乏對於孩子為何需要與父母的持續關係的理解。如果人們能夠意識到,通過避免孩子不必要的分離可以大大地減少孩子的心理問題,那這會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我們仍然需要加深對正常家庭環境中孩子是如何建立心理健康的理解。

我要再次強調,醫生和護士雖然非常了解孕產期生理層麵的事情以及嬰兒在最初幾個月的身體健康相關的問題,但他們不了解在最初喂奶時要讓媽媽和嬰兒待在一起,因為這是一個無法用規則清晰描述的事情,非常微妙,隻有媽媽自己知道該怎麽做。在世界各地,當媽媽在最初嚐試找到與寶寶相處的方式時,其他領域的專家對此的幹涉都會造成極大的困擾。

我們需要看到,在這個領域裏,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者(產科護士、家訪護士、幼兒園老師等某個崗位的專家)相對於父母來說可能是不成熟的人員,父母對於某個具體問題的判斷可能比這些工作者要更加有依據。如果我們理解了這一點,那這些工作者的存在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困難。這些工作者之所以必須參與其中,是因為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父母一直以來需要的是有人給他們關於事情背後原因的啟示,而不是給他們建議或者是指導他們怎麽做。父母還要被給予試驗和犯錯的空間,這樣他們才可以學習。

個案社會工作的方法拓展到心理學領域後,因其接受更寬泛的照料方式,很快發揮了其在問題預防方麵的價值,但它同時也對正常或健康的家庭生活構成了威脅。我們需要牢記,國家的健康仰賴於家庭單元的健康和父母的情感成熟。因此,這些健康的家庭是神聖的領域,不容外人進入,除非這些人真正理解家庭的積極價值。但健康的家庭單元需要更大的單元的幫助。父母一直忙於自己的人際關係,他們要仰賴這個社會的支持才能實現自身的幸福和融入。

相對缺少兄弟姐妹

家庭模式的一個重大變化是,不僅相對缺少親兄弟姐妹,也缺少表親。不要妄想孩子有了玩伴,就能彌補沒有表親的缺憾。血緣關係可以逐步替代孩子與母親的兩人關係、與父母的三人關係,在孩子走向更廣闊的社會的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我們可以預見到,現代的孩子沒辦法得到傳統大家庭時代的孩子所能得到的那種幫助。很多孩子是沒有表親的,而對獨生子女來說,這是個嚴峻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原則的話,我們可能會看到,現代小家庭可以獲得的主要幫助是人際關係的範圍和機會的延伸。幼兒園、保育班和日托如果孩子人數不多、職工配備合理,就可以有很大的幫助。我所指的不僅僅是職工的數量,還有職工在嬰幼兒心理學方麵的受教育水平。父母可以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自己能休息一會兒。這樣可以增大孩子的人際交往範圍,讓孩子不僅和其他成人來往,也和其他小孩子交往,還可以增大孩子遊戲的範圍。

許多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父母如果整日整夜地帶孩子,就會很容易對孩子生氣,但如果他們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在剩下的時間裏和孩子相處得很好。我特別指出這一點,是因為我在行醫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平靜而尋找兼職的媽媽,她們需要幫助。人們對此有很多爭議,但對於健康的家庭(我希望大家可以接受這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父母可以參與做出送孩子去幼兒園或者日托的各種決定。

英國幼兒園的教育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我們的幼兒園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部分歸功於瑪格麗特·麥克米倫(Margaret McMillan)和我已故的朋友蘇珊·艾薩克斯(Susan Isaacs)。對幼兒園老師的教育已經影響到了對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的整體態度。確實,對於更大年齡的孩子的教育,除了將適合健康家庭的那些幼兒園教育進行進一步發展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會是悲劇。相比之下,日托就不是主要針對嬰兒設計的,支持日托的權威人士也不一定對教職工和設備的配備那麽感興趣。日托比幼兒園更可能受到醫療部門的支配,因為我自己是一個醫生,我很遺憾地說這些醫療部門似乎認為隻要孩子身體發育正常、不生病,就沒問題了。然而,日托也可以承擔一個配備了恰當的教職工和設備的好幼兒園能承擔的一部分工作,最重要的是,日托可以讓疲憊、擔憂的媽媽成為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因為日托可以讓媽媽得以喘息,從媽媽的職責中脫身一段時間。

日托對於整個社會的困境有著明顯的價值,因此它們將可以持續得到官方的支持。隻要它們配備良好的教職工和設備,它們就不會對健康家庭的正常孩子造成傷害。現在的幼兒園辦得很好,因此現代的好家庭可以合理運用它來擴展原本孤單的孩子的社交空間。因為好的幼兒園可以滿足健康家庭的需求,它對社區有著無形卻非常獨特的無法量化的價值。如果大家認真對待當下,那我們的社會就一定會擁有未來,而未來源自健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