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初體驗

心理學理論容易流於淺顯易懂,或者深奧難懂。但是,對於嬰兒最初的活動以及他們在入睡時或憂慮時所使用的物品的研究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這些東西似乎往往介於淺顯和深奧之間,介於對顯著事實的簡單觀察和對無意識深晦領域的深入探索之間。因此,我想讓人們注意到嬰兒是如何使用普通常見的物品的,從而讓大家認識到,從日常可以觀察到且一直在上演的東西中可以學到很多。

我說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比如普通孩子的泰迪熊。照顧過寶寶的人都能講出一些有趣的細節,這些細節就跟其他行為模式一樣具有獨特性,你不會在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一模一樣的情形。

大家都知道,嬰兒最初會把拳頭塞到嘴巴裏,很快他們會發展成一個模式,可能會選擇某個特定的手指、兩個手指或者是拇指來吮吸,而另一隻手則撫摸著媽媽或者床單、毛毯、羊毛衣或者自己的頭發。此刻有兩個事情在同時發生:第一個,嬰兒把手指放在嘴裏吮吸,這很明顯與喂哺的興奮有關;第二個則比興奮的發展水平高一些,更接近情感。嬰兒可能通過這樣情感性的撫摸而發展出與恰巧放在自己身邊的某種物品的關係,而這個物品可能會成為對嬰兒很重要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嬰兒的第一個所有物,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屬於嬰兒,又不像拇指、兩隻手指或者嘴巴那樣是嬰兒的一部分的東西。因此,這是多麽重要啊,它證明了嬰兒與世界的關係開始了。

這個部分隨著嬰兒安全感的建立、隨著嬰兒與另一個人的關係的開始而發展。這個部分的出現意味著嬰兒的情感發展正在順利展開,嬰兒開始建立對關係的記憶。而這些又可以利用在嬰兒與這個物體所建立的新的關係中,我自己喜歡把這個物體叫作“過渡性客體”。當然,不是這個物體本身在過渡,而是說它代表著嬰兒的過渡,從與媽媽的完全融合的狀態過渡到在與媽媽的關係中把媽媽當作外在、獨立的客體。

我本想強調這些現象的存在是健康的表現,但我不想讓大家覺得如果嬰兒沒有發展出我所描述的這種興趣,那就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一些嬰兒會持續擁有和需要媽媽本身,而不需要過渡性客體;而另一些孩子則覺得這個過渡性客體足夠好,甚至是完美的,前提是媽媽一直存在於背景環境中。很多嬰兒會漸漸特別依戀某個特定的物體,這個物體很快會有一個名字。探究這個名字的起源是件有意思的事,這個名字常常來源於嬰兒在會說話前早就聽到過的詞。當然,很快父母和親人就會送給孩子一些柔軟的玩具,這些玩具(可能是出於成人的喜好)往往是動物或寶寶的形狀。對嬰兒來說,它們的形狀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它們的觸感和氣味,氣味尤其重要——父母們都知道,如果洗了嬰兒最喜歡的玩具,那他們肯定免不了要遭殃。平時很愛幹淨的父母要為了不打破寧靜而常常不得不帶著一個又髒又臭的東西。嬰兒現在長大了一點,他需要這個東西一直在身邊;需要在自己一次又一次把它從嬰兒床或嬰兒車扔出去時,有人把它拿回來;需要能撕扯它,能在它身上流口水。事實上,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發生在這個東西身上的,這個物品要經受孩子非常原始的愛——混合著溫情的撫摸和破壞性的攻擊。最終,孩子也會依戀別的玩具,這些玩具做得更像動物和寶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試著讓寶寶說“謝謝”,這意味著寶寶能夠認識到這個洋娃娃或者泰迪熊是來自外部世界,而不是自己的想象。

如果我們回到第一個物品,它可能是一塊方巾、一個特別的羊毛圍巾或者是媽媽的手帕。我想我們必須承認,從嬰兒的角度來看,我們讓嬰兒說“謝謝”,讓他認可這個物體是來自外部世界的,這是不恰當的。從嬰兒的視角來說,他覺得這個物品就是他自己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這是嬰兒創造世界的開始,而我們似乎隻能認同,每一個嬰兒都勢必要重新創造世界。世界本來的麵貌對這個剛剛開始發展的人類來說沒有意義,除非這個世界在被發現之外,還可以被創造。

我們不可能很好地涵蓋嬰兒各種各樣的早期所有物以及他們在痛苦時所采用的應對技巧,尤其是在入睡時。

有一個女嬰會在吮吸大拇指的時候撫摸媽媽的長發。在她自己的頭發夠長之後,她就把自己的頭發撥弄到臉上,嗅著自己的頭發入睡。她一直這麽做,直到她年齡更大時,想要剪掉頭發,讓自己像個男孩子一樣。她對剪短的頭發很滿意,當然,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她抓狂了。幸好,父母保存了剪下的頭發,給了她一撮。她立刻像往常一樣,把這撮頭發放在臉上,聞著頭發幸福地睡去。

有一個小男孩很早就開始喜歡一條彩色的羊毛被。不到一歲時,他開始喜歡按顏色整理自己從這條被上拔下來的線頭。他一直保持著對羊毛觸感和色彩的興趣。長大後,他成了一家紡織廠的色彩專家。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隻是想說明這種現象的廣泛性,以及寶寶在健康狀況下、痛苦或分離時所采用的應對技巧的豐富性。幾乎所有愛自己孩子的人都能舉出這樣的例子,研究每一個例子都會很有意思,前提是這個人能首先意識到所有的細節都很重要。有時,我們發現的不是過渡性客體而是過渡性技巧,比如哼歌,或者更隱秘的活動,比如找出相同的光線,或者觀察邊界的交錯——像是微風中兩個窗簾輕微擺動那樣,或者觀察自己移動頭部時兩個物體相對位置變化而帶來的重疊。有時這種技巧會是思考而不是外在的活動。

為了強調這些情況的正常性,我想要談談分離是如何影響它們的。簡單來說,當媽媽或者寶寶依賴的其他人不在時,寶寶不會立刻就發生變化,因為他內部有一個媽媽,這個媽媽會在一定時間內存在著。當媽媽離開的時間超出了這個時間限度時,內部的媽媽會逐漸消失;與此同時,所有的過渡性現象也都沒有了意義,嬰兒沒有辦法使用過渡性客體或過渡性技巧。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一個一定要有人照顧或喂奶的嬰兒,如果他一個人待著,那他就會轉而去進行一些能夠帶來感官滿足的興奮性活動。其中缺失的是情感聯係的整個中間地帶。如果媽媽離開的時間不長,寶寶就會在內在建立起媽媽的一個新版本,而這需要時間。嬰兒重新開始使用過渡性活動就表現出了他成功地重建了對媽媽的信任。我們在嬰兒身上看到媽媽離開的影響會在他大一點時更加明顯,此時當他覺得被媽媽拋棄了,他就沒辦法玩耍,他也不能表達情感和接受情感。與之相伴的,還有我們前麵提到的強迫行為。情感剝奪的孩子在恢複過程中的偷竊行為,也可以說是尋找過渡性客體嚐試的一部分,而過渡性客體的失去則是因為內化的媽媽的死亡或消失。

一個女嬰總是吮吸纏繞在自己拇指上的一小塊羊毛麵料。她3歲時,這塊破布被拿走了,她吮吸拇指的毛病也就“治好”了。後來,她發展出了非常嚴重的強迫性咬指甲的行為,以及入睡時的強迫性閱讀。

11歲時,她在分析家的幫助下記起了那塊羊毛麵料、上麵的花紋和自己對它的喜愛,自此她才停止了咬指甲。

在健康的情況下,孩子會有一個從過渡現象和對過渡性客體的使用,到擁有完整遊戲能力的演變過程。很明顯,遊戲對所有的孩子都至關重要,而遊戲的能力則是情感健康發展的標誌之一。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遊戲能力在早期就是孩子與第一個物體的關係。我希望父母在認識到這些過渡性客體是正常的、是健康成長的標誌之後,對自己在每次帶孩子出門時都要隨身攜帶某種奇怪的東西的行為,能夠不感到羞愧。他們當然不會表現出對這些東西的不尊重,他們會盡己所能避免這些東西丟失。這些東西就像老兵一樣,終究會淡出孩子的生活。換句話說,它們會變成延伸到孩子的整個遊戲和文化興趣及活動疆域的一組現象,而這個寬廣的疆域就是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的中間地帶。

區分夢境與外在現象顯然是一個艱難的任務。這是一個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完成的任務,這樣我們才能宣稱自己是精神正常的。但在做這個任務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休息的地方,這個休息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文化興趣和活動。我們允許小孩子比大人有著更廣闊的由想象主導的區域,因此,遊戲這個取材於現實世界卻又保持夢境的劇烈強度的活動,被看作兒童生活的典型特征。在達成成人水平的心智健全的這個艱巨任務上,嬰兒才剛剛開始,我們允許他們有一個中間地帶,尤其是在他們從清醒到睡著的這段時間裏。而這個中間地帶中,我所提到的這些過渡現象和其中所用到的物體,就屬於我們最初給到嬰兒在這個任務中休息的地方,因為,此時我們對於嬰兒區分夢境和現實隻有一點點期待。

作為一名兒童精神分析家,當我接觸孩子們,看著他們畫畫,聽他們聊自己和自己的夢境時,我很驚訝地發現他們多半都記得這些非常早期的物體。他們對一些布塊或者奇怪的物體的記憶常常讓父母感到詫異,因為父母早就忘記了這些東西。如果一個物體還能夠找到,那能從模糊的記憶中想到它在哪裏的人,一定是孩子,它可能在抽屜的最深處,或者櫥櫃的最頂層。不僅是這個物體的丟失(有時它確實會意外丟失)會給孩子帶來痛苦,當父母因為不了解它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而把它送給別的孩子時,孩子也會感到痛苦。一些家長對這些物體的印象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在新的小寶寶出生時立刻把家中的過渡性物體放在小寶寶身邊,期望能夠達到跟上一個孩子一樣的效果。自然地,他們可能會失望,因為以這樣方式出現的這個物體,可能會對這個新的嬰兒很重要,也可能不會。這都要看情況。我們很容易看到,以這樣的方式將一個物體呈現給寶寶,有其危險性,因為它奪走了嬰兒創造的機會。當然,如果孩子能運用家中的某個物體,這通常是非常有益的;這個東西會被命名,並且幾乎會成為家中的一分子。寶寶對這個東西的興趣最終會帶來寶寶對洋娃娃以及其他玩具和動物的專注。

這整個主題都非常引人深思,值得父母們深入學習。你們不必非得是心理學家才能學習這些,過渡空間是你們的每個孩子都有的特征,你們可以從觀察或記錄過渡空間中這種依戀和過渡技巧的發展線中學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