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正常的孩子”

我們常常談論問題兒童,我們會嚐試描述他們的問題並進行分類;我們也會談論正常或健康的兒童,但是描述正常兒童要比描述問題兒童難得多。從生理角度來說,我們都很清楚正常是什麽意思,是指孩子的發展在同齡人裏大致是平均水平,孩子沒有身體疾病。我們也知道智力正常是什麽意思。但一個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孩子,可能仍然不是一個正常、完整的人。

我們可以考慮行為的層麵,把一個孩子與同齡的其他孩子進行對比,但在我們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給孩子貼上異常的標簽時,我們會猶豫不決,因為正常的、人們可接受的標準是如此廣泛和多樣。孩子饑餓時會大哭,可關鍵在於這個孩子的年紀多大,一個1歲的孩子因為饑餓而大哭就是正常的。孩子從媽媽的包裏拿了一塊錢,同樣地,我們要看這個孩子多大,2歲的孩子多數都會不時這麽做。我們比較兩個總是表現出害怕被打的孩子,可一個孩子沒有任何害怕被打的現實根據,而另一個孩子在家裏確實總是挨打。又或者,一個3歲的孩子還在吃母乳,這在英國是很不尋常的,但在其他一些地方,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我們並不能通過簡單地對比兩個孩子,就理解我們所說的正常是指什麽。

我們想知道的是,一個孩子人格的建立是否是正常的?他的性格是不是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在逐步形成?一個孩子頭腦聰明,並不能彌補他人格發展的遲滯。如果情感發展在某個點受到阻滯,那孩子就必然會回到特定情景所重現的時刻,表現得依然像個嬰兒或幼兒。比如,如果一個人一受挫就變得非常無禮或心髒病發作,我們就會說他表現得像個孩子。一個所謂的正常人會用其他方式來應對挫折。

我會談談正常發展的積極層麵。首先我們要知道,嬰兒的需求和情感是無比強烈的。盡管嬰兒才剛剛開始與世界建立關係,我們也必須把嬰兒看作有著強烈情感的人類。人們采用各種方式來再現嬰兒期和童年早期的情感,這些情感正因非常強烈才如此珍貴。

基於這個假設,我們可以把童年早期看作是逐漸建立信念的過程。對人和事物的信念就在這個時期通過無數好的體驗而一點點建立起來。這個“好的”是指足夠滿足的,這樣嬰兒的需求或者衝動才能說得到了滿足或者確證。這些好的體驗會抵消掉壞的體驗——“壞的”體驗指的是憤怒、痛恨和懷疑等不可避免的情緒。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內在(那是本能衝動所在的地方)找到一個位置,在那裏運轉和構建自我;在他被分配到的特定世界之中,每個人都要發展出個人化的方法,與這些本能衝動共存,而這並不容易。事實上,我主要想指出的是,嬰兒和兒童的生活盡管有很多好的地方,但它並不容易,根本沒有什麽完全順遂的生活,除非一個人放棄自發性,完全順從。

人生本就是艱難的,所有嬰兒和兒童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種種困難。從這個事實出發,我們可以推出,每個人身上都會出現症狀,而任何一個症狀在特定條件下都可能是某種疾病的表現。正常的發展就是艱難的,哪怕是最善良體貼的家庭生活環境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一個完全適應寶寶需求的家庭會是難以忍受的,因為寶寶不能為自己的憤怒找到正當的理由,就沒有辦法減輕自己的內疚。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正常這個詞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對心理學家有用的含義,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標準,他們一定會把所有不完美的東西都稱為異常;另一個是對醫生、父母和老師有用的含義,他們會用這個詞來描述那些最終很可能會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孩子,盡管這些孩子現在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症狀或行為問題。

我認識一個早產的小男孩。醫生會說這是異常的。他前十天都不能從媽媽的**喝奶,所以他的媽媽會把乳汁擠到一個奶瓶裏。這對一個早產的寶寶來說是正常的,但對一個足月的寶寶來說就是異常的。從他原本應該出生的那天起,他就開始用**喝奶,盡管他喝奶的速度很慢。一開始他對媽媽的要求很高,媽媽發現自己隻有順著他、讓他決定什麽時候開始和什麽時候結束,這樣才能成功地給他喂奶。在整個嬰兒期,他會對每一件新事物大叫;要讓他用一個新的杯子、毛巾或者嬰兒床,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這個東西介紹給他,然後慢慢等他自己主動去使用這個東西。他如此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這對心理學家來說就意味著異常,但他有一個願意順從他的媽媽,我們仍可以說這個孩子是正常的。對於這個孩子來說,生活艱難的另一個證據是,他會大聲尖叫,這種時候沒有什麽可以安慰到他,媽媽隻能把他留在嬰兒床裏,在一旁等著他恢複。他在尖叫的時候不認識自己的媽媽,所以此時媽媽對他起不到任何作用,直到他恢複到平時的狀態,媽媽才又成為那個可以為他所用的媽媽。他的媽媽把他送到一個心理學家那裏進行專門檢查,但媽媽在等待看診的時候發現她和孩子開始不用外力幫忙就可以理解彼此。心理學家就不再幹涉他們。他可以在孩子和媽媽身上看到異常性,但他傾向於把他們視為正常的母子,讓他們獲得運用自身天然資源擺脫這個艱難處境的寶貴經驗。

於我自己而言,我這樣形容一個正常的孩子:一個正常的孩子可以運用天然就有的任何或所有的技巧來對抗焦慮或難以忍受的衝突。他們使用的技巧(在健康的情況下)與可獲得的幫助有關。而異常則表現為對症狀的有限而僵化的運用,不能很好地利用症狀來對抗焦慮或衝突,且很難讓人看出症狀與需要得到的幫助之間的關聯。當然,我們一定要接受這一點,即嬰兒最早期的時候很難判斷可以獲得什麽樣的幫助,相應地,就需要媽媽及時適應寶寶的情況。

以尿床為例,這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幾乎所有人都要麵對孩子尿床的問題。如果孩子通過尿床來有效地表達對嚴格管教的抗議,捍衛自己的權利,那這個症狀就不是異常;相反,它表明孩子還想要保持自己受到威脅的個體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尿床都發揮著某種作用;在得到正常、良好的照料後,孩子最終會擺脫這個症狀,而采用其他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權利。

又或者以拒絕進食為例——這也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孩子拒絕進食是很正常的。我想你給孩子的食物肯定是好的。關鍵在於孩子不可能一直感受到食物是好的,也不可能一直覺得好的食物是理所當然得來的。在媽媽的溫和照顧下,孩子最終能夠知道自己覺得什麽是好的,什麽是不好的;換句話說,孩子會像所有人一樣,發展出自己的好惡。

我們稱之為症狀的,正是這些孩子通常采用的技巧,我們也會說正常的孩子在特定的情形下也會表現出各種相應的症狀。但在異常的孩子身上,真正的問題並不是這些症狀,而是這些症狀沒有在發揮相應的功能。這些症狀不僅對媽媽來說是麻煩的,對孩子自己來說也是麻煩的。

因此,盡管尿床、拒絕進食和其他各種症狀可能意味著需要認真治療,但也並非一定如此。事實上,那些一定正常的孩子也會表現出這些症狀,這僅僅是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艱難的,對任何處於生命初期的人來說都一樣。

那麽,這些困難究竟來自哪裏呢?首先是兩種現實之間的根本衝突,一種是所有人所共享的外部世界的現實,另一種是每個孩子自己感受、想法和想象的內在世界的現實。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接觸外部世界的現實。在早期喂哺體驗中,嬰兒會把想法與事實對比,會把想要的、期望的、想象的東西與被提供的、取決於另一個人的意誌的東西對比。人一生都要麵對這種必然存在的困境所帶來的痛苦。哪怕是最好的外部現實也會讓人失望,因為它不是想象中的現實,盡管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可能被操控,但它不能被想象所控製。那些愛護孩子的人所麵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通過在任何時刻都盡可能地簡化孩子麵前最迫切的問題,來幫助孩子實現從幻想到幻想破滅的痛苦過渡。孩子在嬰兒期的很多尖叫和發脾氣都是圍繞著外在現實和內在現實的拉鋸,而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拉鋸當成正常的。

幻想破滅的過程涉及一個特殊的部分:孩子發現即時衝動的快樂。如果孩子長大後要融入群體當中,那他就必須要放棄自發性所帶來的快樂。但是,孩子不可能放棄一個沒有被發現和擁有的東西。媽媽要確保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擁有了愛的要素,然後才能要求他們接受不能得到全部的愛,這對媽媽來說多麽不易啊!我們很容易預見,這樣痛苦的學習過程中會出現衝突和抗議。

第二個來源是,孩子開始有一個可怕的發現,伴隨興奮而來的是強烈的破壞性想法。在吃奶時,孩子很容易感受到那種想要毀掉一切好東西的衝動——毀掉食物,還有給他提供食物的人。這個念頭很嚇人;或者在孩子意識到照顧自己的是一個人後,這個念頭慢慢變得很嚇人;或者因為孩子開始喜歡這個在喂奶時就會出現,好像是在尋求被毀滅或被用盡的人,所以這個念頭變得嚇人。隨之而來的還有另一種感受:如果一切都被毀滅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那時會發生什麽呢?饑餓會再次出現嗎?

那麽,我們可以做些什麽呢?有時孩子幹脆不再渴望食物,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但同時孩子也失去了一些寶貴的東西,因為如果沒有渴望,就不可能有全然滿足的體驗。因此,這裏就有了一個症

狀——對正常渴望的壓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一定要接受正常的孩子身上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媽媽在嚐試各種方法來幫孩子擺脫這個症狀的時候,知道這些症狀背後的原因,那她就不會那麽容易感到恐慌,也能夠耐心地等待。耐心地等待在照顧孩子的道路上常常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人類寶寶會因為負責照顧他的人心平氣和,並且始終如一地自然行動,最終實現成長,這著實令人讚歎。

這一切還隻涉及嬰兒與媽媽的關係。很快,嬰兒還會意識到除此之外,爸爸也會參與其中。爸爸的出現自然會帶來一些難題,也會帶來更為廣泛的影響,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很多症狀都與此有關。但我們不希望因此而讓孩子缺少爸爸的陪伴。孩子出現的各種症狀是孩子對爸爸的嫉妒、愛或者各種情感混合的直接結果,這顯然好於孩子完全不需要應對外部現實的情況。

類似地,新的孩子的降生也會帶來煩惱,這些煩惱同樣是值得擁有的,而不是需要摒棄的。

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原因,但我想說的最後一個原因是,孩子很快會創造出一個自己的內在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輸有贏,幻想控製著一切。你可以從孩子的繪畫和遊戲中看到這個世界的一些東西,如果你看到了,那就一定要認真對待。因為對孩子來說,這個內在世界是有一個位置的,它好像在孩子的身體裏,因此你一定要接受孩子的身體參與其中。比如,這個內在世界的壓力和緊張會造成孩子各種身體疼痛和不適。孩子在努力控製內在世界時,會有身體的疼痛,或者做出他認為有魔力的手勢,或者像被附身的人一樣舞動。當你不得不麵對自己孩子身上這些“瘋狂”的事情的時候,我希望你不要覺得孩子病了。你一定要接受孩子被各種真實的或想象中的人、動物或者事物所附身,有時這些想象中的人或動物會跑出來,那你就要假裝自己也看得到他們——除非你想要求小小年紀的孩子做出大人的樣子,而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惑。當你不得不去照顧到孩子想象中的玩伴時,不要吃驚,這些玩伴源自孩子的內在世界,對孩子來說是完全真實的,但出於某種原因,這些玩伴對孩子來說暫時存在於內部世界。

我不想再繼續解釋為什麽人生是艱難的,而想以一個善意的忠告結束本章的內容。我希望家長們務必要特別重視孩子的遊戲能力。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兩種症狀,如果孩子可以享受單人遊戲和多人遊戲,那他當下就沒有什麽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能在遊戲中運用豐富的想象,同時也能夠從依賴於對外在現實準確認知的遊戲中獲得愉悅感,那你應該感到非常開心,哪怕這個孩子尿床、口吃、發脾氣、不時惡心頭痛或抑鬱。因為這個孩子的遊戲能力表明,在良好穩定的環境下,他能夠發展出自身的生活方式,並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被世界接受和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