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心計的人晉升最快

皇太極一再更改各種政體製度,圈子裏的大部分滿族人,依然不明白皇太極的意圖。他們依然把思維停留在“八王共治”的政體模式裏,一切還按照“八王共治”時代的慣性思路思考問題。

但是從明朝投降過來的漢官,到後金圈子裏謀生的漢人,卻深諳官場的潛規則,熟悉窩裏鬥的套路。這些人已經看出皇太極要拋棄八王共理共治體製,采取迂回策略集中君權,搞一把手專政。

寧完我、高鴻中、範文程等人,跟後金圈子裏的滿人想法不一樣,他們特別希望皇太極搞獨裁統治。在後金圈子裏,一旦皇太極成為絕對領導,他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的前途,要比八王共治時代好得多。

皇太極的確想成為集軍、政、財大權於一身的一把手。他對自己的名譽大汗身份早已深惡痛絕。

皇太極怎麽也忘不了,在他第一次率八旗軍征討北京時,代善、莽古爾泰中途要退兵,為此他們像訓孫子一樣,逼迫他這位大汗服從的情景。皇太極隻要想到此事,就會火冒三丈。因此,他下決心要做掉所有阻止他大權獨攬、朝綱專斷的人,不論是誰。

現在,皇太極已經是後金圈子裏最具實力的人,但是,他仍然受“八王共治”政體管理模式的製約。為此,他非常苦惱。

一把手需要什麽,圈子裏自然會有人提供什麽。

寧完我對皇太極給予他的賞識、重用和提拔,心存感激,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報答皇太極的知遇之恩。

寧完我確實有才華,對於治理國家有高於常人的見解。而且他這個人心直口快,隻要是對後金圈子發展有益,對皇太極管理圈子有幫助,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寧完我這個人,雖然有才華,但也有傳統文人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一旦領導對他賞識重用,他就忘乎所以,不拿自己當外人。

寧完我聯合高鴻中、範文程等人,公開上疏提出,隨著後金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麵的發展,舊有的管理模式和機構,已經成為後金邁向大國、強國地位的羈絆。後金政府要想和明政府抗衡,改革政體製度,降低無謂的內耗已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因此,模仿明政府的管理模式,結合後金實際情況,成立具有後金特色的六部管理機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皇太極對於寧完我等人建議設置六部的目的,心裏自然非常清楚。一旦後金政府設立六部衙門,無疑為逐漸顛覆大貝勒聯合執政、八旗固山額真共同參政議政的傳統製度,為他實現一把手負責製、大權獨攬奠定基礎。

阿敏被囚,濟爾哈朗接班後,皇太極在後金圈子裏,可以說達到了一呼百應。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他想幹什麽,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止。

因此皇太極召開了貝勒級別以上的幹部擴大會議。在會上,他拿出寧完我等人提出的政體改革、設置六部機構的草案,讓諸貝勒討論,最後該草案順利通過並實施。

六部,分吏、兵、刑、戶、工、禮部。

每部由大汗提名的貝勒統攝,根據各部的不同情況,下設若幹承政、參政和啟心郎。每部統攝的貝勒,直接歸大汗領導;所屬承政、參政和啟心郎,由該部統攝貝勒領導。

吏部,由多爾袞貝勒統攝,圖格爾為承政,滿朱習禮為蒙古承政,李延庚為漢承政,其下設8名參政,索尼為啟心郎。

兵部,由嶽托貝勒統攝,納穆泰、葉克書為承政,蘇納為蒙古承政,金礪為漢承政,其下設參政8員,祁成格為啟心郎。

刑部,由濟爾哈朗貝勒統攝,車格爾、索海為承政,多爾濟為蒙古承政,高鴻中、孟喬芳為漢承政,其下設參政8員,額爾格圖為啟心郎。

戶部,由德格類貝勒統攝,英俄爾岱、覺羅薩壁翰為承政,巴思翰為蒙古承政,吳守進為漢承政,其下設參政8員,布丹為啟心郎。

工部,由阿巴泰貝勒統攝,孟阿圖、康喀賴為承政,囊努克為蒙古承政,祝世胤為漢承政,其下設滿洲參政2員,蒙古參政2員,漢參政2員,苗碩渾為滿洲啟心郎,羅繡錦、馬鳴佩為漢啟心郎。

禮部,由薩哈粼貝勒統攝,巴都禮、吉孫為承政,布彥代為蒙古承政,金玉和為漢承政,其下設參政8員,穆充格為啟心郎。

各部的辦事筆帖式,也就是文員、秘書,按各部的工作性質及需要,酌情補授,名額不受限製。

皇太極設立的六部,與明政府的六部比較而言,就是一個草台班子,很多方麵還不夠完善。盡管六部負責人依然是以前參政議政的貝勒,但他們現在的權力,不再像以前那樣,由努爾哈赤時代所規定的製度賦予,而是由現任大汗皇太極賞賜。

六部部門領導,由皇太極任命。所任命的貝勒,就必須對皇太極負責,並隨時接受皇太極的監督。這樣一來,後金政府的權力,已經變相地集中在皇太極的手裏。

設置六部的主要倡導者寧完我,為皇太極實現大權獨攬,立下首功一件,因此寧完我也就成了皇太極身邊的紅人。

從六部的一把手來看,除工部的阿巴泰,屬於沒心沒肺、無黨無派人士外,其他5人,都是皇太極的心腹或親信,特別是3大重要權力部門,吏、兵、戶3部,幾乎和皇太極自己掌控一樣。

在六部統攝中,吏部一把手多爾袞,是後金圈子裏這幾年晉升速度最快的人。

1626年8月,多爾袞在皇太極即位時,還僅僅是擁有15個牛錄的閑散貝勒。

1628年3月,多爾袞接替哥哥阿濟格之職,成為正白旗的主旗貝勒。

1631年7月,多爾袞成為後金政府六部之首吏部的一把手。

為什麽說多爾袞晉升速度最快呢?因為多爾袞和四大貝勒有逼母殉葬的深仇大恨,四大貝勒都是多爾袞的仇人。而且,在皇太極即位時,多爾袞還是個孩子,寸功未立,和皇太極的“五大金剛”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從多方麵看,多爾袞在後金圈子裏根本沒有前途可言。他與其他少壯派貝勒相比,隻有劣勢,沒有優勢。

但是,多爾袞和皇太極,卻是後金圈子裏個人目標最明確的人。皇太極一心想成為真正的皇帝,多爾袞一心想成為後金圈子裏的二把手。多爾袞在看清皇太極的需要、自己的需要之後,便把他的目標放在皇太極的目標之中,在幫助皇太極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他也就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多爾袞為了實現他的個人目標,製定了名為“尊汗抑王”的發展計劃。

多爾袞的“尊汗抑王”計劃,分為“尊汗”和“抑王”兩大部分。“尊汗”,就是時時、處處維護皇太極的利益、立場,為滿足皇太極的需要,可以作任何犧牲。“抑王”,就是抑製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巧妙利用3人之間的矛盾、弱點和失誤,在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給予堅決、徹底的打擊。

皇太極為了實現他的目標,自然四處招募打手。他經過種種考察、驗證後發現,多爾袞是能幫他實現個人目標的理想人選,便毫不吝嗇地提拔多爾袞。

人是活出來的,事是做出來的,和基礎無關。

前途是明確計劃和堅決執行的結果,與出身、本事、能力有關,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