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管理,不是隻管不理

皇太極自1629年10月出兵,經喀喇沁城,入洪山口,克遵化、圍北京、破良鄉、焚通州,占永平、灤州、遷安,掠奪了數不勝數的黃金、白銀、珠寶、糧食、牲畜和人口。可以說,已經撈得盆滿缽盈,便決定班師回沈陽。

在班師回沈之前,皇太極最不放心的,還是那些投降過來的明將。這些人從出生就接受忠君思想教育,心裏隻有君,而無我。即使他們的君王是個拿別人生命當兒戲的渾蛋,也要舍命保護。

這些人心中隻有君,而無民。君如天,民如蟻,出生時就注定的。為了支撐那個天,這些人不珍惜老百姓的命,也不珍惜自己的命。

讓皇太極想不通的是,他們抓住了被明政府革職、在家待業的道員馬思恭,覺得他是個人才,任命他為遵化巡撫,管理遵化城裏城外投順的百姓。

按理說,後金政府比明政府對馬思恭要好。可是,馬思恭並不感激皇太極,他上任之後,居然給明軍寫信,報告遵化城裏的情況,要求明政府派兵來攻。

這事被發現之後,皇太極依然沒有殺害馬思恭,隻是打發他回家,任郎中賈維鑰署理巡撫。

明將降了又叛,叛了又降,讓皇太極頭疼不已。他心裏很清楚,他今天麵臨這樣的尷尬,都是在為父汗努爾哈赤對漢人的錯誤政策埋單。在努爾哈赤眼裏,漢人都是和牲口一樣的賤民。投降,就當奴隸一樣使用;不投降,殺之。

在明人心目中,不投降,是死;投降,生不如死。既然這樣,幹嗎要投降呢?

民不畏死,官就無權威可言。

於是皇太極決定,在班師回沈之前,他要和那些投降的明將見個麵、吃個飯,好好地交流一下,去掉他們的心病。

在明政府,下級能和領導坐在一起喝酒、吃飯、聊天,那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榮譽。皇太極要讓這些人知道,在後金政府裏,他不是高不可攀的天,而是和他們一起奮鬥的同誌。

麻登雲、賈維鑰、楊文魁、孟喬芳、楊聲遠、藏調元等人,如約而至。皇太極已經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與眾人搭肩挽臂進帳,分頭落座。

皇太極一點兒官架子都沒有,還親自給眾人斟酒、夾菜,非常隨意地開著玩笑。

等大家放鬆下來之後,皇太極說:“我這次帶兵入關,已經4個月有餘。我們是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知。明朝的君臣,視疆場將士的生命如草芥,一點都不知道珍惜,這一點,我想在座的各位,感觸比我深。我也不願意兩國刀兵相見,打仗也是被逼無奈之舉。雖然我後金將士勇猛,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我還是懂的。自我即位以來,一直主張議和、對話,別對抗。可是,我連連遣使,明政府連理都不理啊。這件事情,放在你們身上,能無動於衷嗎?更何況我是一國的大汗!”

麻登雲說:“大汗,我們雖然是軍人,但也不是嗜殺如命的人,更知道自己軍隊的實力,論攻城野戰,明軍根本不是後金軍的對手,我們當然非常支持您的和談主張。但是我們的國君非常年輕,對軍隊的實際情況根本不了解。他身邊那些執政大臣,都是一些看風使舵的政客,隻會做官,不會做事。他們考慮最多的,還是他們的位子和利益。皇帝認為大明是天朝大國,自己是上天之子,怎麽可能和一個偏邦屬國講和?”

皇太極嗬嗬一笑,說:“一棵200多年無人侍弄的柳樹,枝枯幹爛,一陣風就能刮倒,大又有什麽用?兩國相爭,拚的是實力!實力來自哪裏?來自對人才的有效管理。大明崇禎,對手下人才隻管不理,甚至不管不理。即使我們不攻,也會內亂的!”

麻登雲點頭,同意皇太極的說法:“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明知道議和的重要性,也知道議和的必要性,但誰也不敢提出來。提出議和,如果被采納,固然好。一旦不被采納,那就是禍及九族的大罪。因此在皇帝麵前,沒人敢說真話、實話。隻能順著皇帝的意思,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官話,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的套話,討皇帝高興的馬屁話。我們這樣做,您可能瞧不起我們,但是在明朝圈子裏,說真話吃虧,說實話送命。”

皇太極聽後,很是高興。他說:“如果南明圈子裏真是這樣的話,那是天賜我良機。就算是為了身處水深火熱的黎民百姓,我也不能退出所占之地,不能讓那些隻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繼續魚肉百姓!”

說到這裏,皇太極長歎一口氣,搖搖頭說:“想到這事,真是無奈。我們一旦駐兵留守,當地百姓恐怕無法種地了,以何為生呢?山海關、寧遠、錦州3城,易守難攻,我們暫時無法使我們占領的城池連成一片,進行統一管理。不過,我下定決心,即使這樣,也要多占領一些關內城池,讓更多的百姓免於貪官的魚肉!”

在飯桌上,皇太極一直拿自己和崇禎比較,證明崇禎皇帝是個年幼無知、昏庸無道、不辨是非、狹隘專製、心理齷齪、卑鄙無恥的人。同時也在暗示這些明將,在大明圈子裏,跟這樣的領導混,不會有好結果。要想有個好前途,還得到後金圈子裏來,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在他掌控的圈子裏,隻要好好表現,升官、發財決不成問題。

為了把這次發動戰爭的責任,推卸給明政府,2月9日,皇太極給錦州守軍負責人寫信,要求休兵議和。

在信中,皇太極把他這次進兵的責任,都歸罪到明政府不與他“議和”上,並巧言爭取民心。

他在信中,是這樣寫的:

我承認我國早年無故殺戮漢民這一事實,但那是後金前任領導人犯的錯誤,我不敢評論,也不忍心評論,隻求天下人能夠原諒!

自我當政以後,落實了很多養民興學的政策,這個你們也是知道的。兩國不斷產生矛盾,久戰不息。我不忍心看到生靈塗炭,想罷戰養民,屢次派人與你們誠心講和,要求和平共處。可是你們的南明皇帝不願意,逼得我不得不進兵。

托上天的關照,這次我獲得了遵化、永平等地,我隻好聽從上天的旨意,好好經營打理,以圖長久。現在你們居於絕地,前後被我軍包圍,你們怎麽種地?吃什麽?就算你們勉強把地種上,你們能保證吃得著嗎?

原來的河東父子兄弟,因為各自利益鬧分家,各自為戰。他們投到我的麾下之後,結果是父子團聚,兄弟和諧相處,皆大歡喜,共享太平。你們錦州、寧遠之人,也應該識天時、度世勢,認清當前的形勢,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前途。想想你們的朝廷,連北京都保不住,還指望他們能罩著你們嗎?不如歸順於我,享受高位高薪高待遇。

我保證,如果官員率眾歸順我國,保證你們的職位子孫世襲,與國同休。如軍民歸順於我,子子孫孫免稅免差役。

如果你們不識相,不知天高地厚,頑抗到底,必然要遭到我軍前後夾擊,東西受製,你們還能堅持多久呢?到那時,就別怪我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