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為什麽受傷的就是你 1.整人的機會

1630年2月14日,皇太極為班師做好準備,開會布置遵化、永平、灤州、遷安4城的守城任務。

阿巴泰、濟爾哈朗、薩哈粼、索尼、寧完我、喀木圖率領正白、鑲紅、正藍3旗,鎮守永平。

鮑承先、白格率領鑲黃、鑲藍2旗,鎮守遷安。

圖格爾、納穆泰、庫爾纏、高鴻中率領正黃、正紅、鑲白3旗鎮守灤州。

察哈喇、範文程率蒙古將士,鎮守遵化。

同時,皇太極寫信給留守的蒙古喀喇沁部酋長卓裏克圖、岱達爾罕等人,要求他們對部下嚴加管束,不得侵擾剃發的降民。如果有人殺害降民,殺人者必須抵命。搶掠降民財物者,按律嚴懲。

皇太極擔心這些蒙古人不理解,特意說明:“殺一個漢民,沒什麽不可以的,也不可惜。但是,這會讓其他想投降我們的漢民,對我們不再信任,而對我們以死相抗!”

對守城的貝勒們,皇太極明確宣布紀律:如果誰的屬下發生濫殺剃發降民的事兒,鞭100,刺耳,罰取安葬死者產生的費用;偷盜搶劫者,如數賠償,鞭82,刺耳;牛錄額真、章京如果不知道手下人犯罪,按失察條例治罪;知而不報,與首犯同罪。

布置完任務後,皇太極在灤河岸邊,舉行慶祝這次出征勝利儀式,論功行賞,大吃大喝3天。

3月1日,留守沈陽的阿敏,協同留守官員,到遼河岸邊迎接皇太極大軍。

熟知作戰常識的阿敏,對這次皇太極不符作戰常例的勞師遠征,他和代善、莽古爾泰一樣,認為此次八旗兵長途奔襲,凶多吉少,弄不好,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他這樣想,但見皇太極命他留守,也就沒有說。大軍離沈之後,他根本不把皇太極交代的事兒當回事兒,不但不在家好好值班,還經常帶著家人,到牛莊、張義站等地打獵。關於前線打仗的事,對手下隻字不提。

老虎不在家,猴子當大王。皇太極走了,阿敏是留沈大臣的絕對領導。為了保持他的領導權威,他要求開例會時,其他人坐兩邊,他坐中間,找找麵南背北的感覺。

阿敏在沈,盼著皇太極大軍受明軍前後夾擊,然後裏無糧草,外無救兵,被殺死或者被困死。這樣,他就可以實現他的人生終極夢想,成為獨立王國的一把手,不再看別人臉色行事。

可惜,皇太極不但不在阿敏的預料之內,而且還占4城,帶著數不清的財物滿載而歸。這讓阿敏很鬱悶。阿敏沒有表演的天賦,心裏有的,自然就掛在臉上。他在遼河邊上,麵對凱旋而歸的皇太極,既無表情,也無心情。

皇太極回到沈陽之後,嶽托、豪格向他匯報了一個情況。

嶽托和豪格說,他們先遣大部隊回沈,阿敏不但不迎接,而且在他們拜見阿敏時,他居然對前線的戰事一點也不關心。兩個貝勒遠道而來,連一句問候都沒有。當時,所有留守大臣坐在阿敏的兩側,阿敏坐在中間,和南明的皇帝一模一樣。

同時,嶽托留在沈陽的親信,已經把阿敏這4個月的活動,全部告訴嶽托,嶽托也如實轉告給皇太極。

皇太極聽了兩個貝勒的匯報,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了,你們忙你們的去吧!”

阿敏對皇太極不冷不熱,而皇太極對阿敏,卻是超乎尋常的熱情,不但非常尊重,在各種場合還時不時地表揚阿敏,說他不在沈陽的幾個月裏,大貝勒阿敏把政府的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條,給他很多驚喜。

皇太極回沈後的幾天內,主要的工作就是分財物。

滿洲人最大的樂趣,就是打仗歸來分財物。分財物時,什麽都忘掉,十分專注。

皇太極和這些貝勒考慮的事情,絕對不一樣。經過幾天的縝密考慮,他覺得現在必須辦一件大事。這件事,隻能成功,不能失敗。而這時,是辦這件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考慮好之後,皇太極召開管旗大臣以上級別的擴大會議,商量誰去遵化、永平替崗值班的事。

皇太極先給這個人選定了調子。他說:“永平、遵化、灤州、遷安是我後金釘在北京前麵的4顆釘子。下一步,我們要攻占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到那時,就算這3座城池再難啃,也禁不住我們內外夾擊。這樣一來,保住4城是關鍵。在秋後,我一定要親自去管理這4座城池。在我去之前,我認為,應該派一位指揮經驗豐富、作戰作風頑強、在後金有權威的人,去擔任4城的總督。大家想想,誰去最合適呢?”

大家聽皇太極這麽一說,都把目光集中在三大貝勒身上。

皇太極繼續補充說:“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隨我出征4個月,那麽大年紀,跟年輕人一樣衝鋒陷陣,鞍馬勞頓,十分辛苦,這次就不必再去了。”

嶽托明白皇太極的意思,他說話了:“依我看,二貝勒最符合大汗所說的條件。論作戰指揮經驗,他是我們這些人中最豐富的;論資格,也是眾貝勒裏最老的。二貝勒去,可以與大汗親臨相媲美!”

嶽托在眾年輕貝勒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這麽一說,大家都齊聲說二貝勒阿敏去最合適。

皇太極順勢也說:“我也認為二貝勒阿敏去最合適。二哥,那就麻煩你走一趟吧!”

阿敏看出來了,皇太極這是非讓他去不可。作為久經沙場裏的老帥,他心裏自然明白,後金軍占領的4座城池,等於揉進南明政府眼裏的4粒沙子。南明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去的。到那時,北京方向和山海關方向一起出兵,就會把4城的守軍包了餃子,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他實在找不出理由不去。眾貝勒中,隻有他和碩托未隨隊出征。如果他硬是不去,皇太極依然會處理他,判他個違命之罪。

阿敏想到這裏,隻好說:“既然這4城池如此重要,我就先代大汗鎮守一段時間。不知大汗還派誰去,允許我帶多少人馬?”

皇太極說:“那就叫碩托陪你去吧。明朝軍隊,不堪一擊,你帶5000人馬足夠。當地還有數萬投降我們的明軍,足以守住4城。你這次去,主要任務就是守城。”

阿敏想,他的弟弟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左膀右臂,心腹能人。隻要濟爾哈朗和他在一起,皇太極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於是,他說:“既然這4城對我們如此重要,就讓濟爾哈朗留下,和我一起守城吧。我這個弟弟,足智多謀、膽大心細,留在我身邊,對我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皇太極看透阿敏的心思,一口回絕了阿敏的請求。他說:“濟爾哈朗這次隨我出征,擔任右翼大軍的先鋒,次次打頭陣,已經非常辛苦、疲勞了。這次,我又留他守城,已經感到非常過意不去。你去了之後,再不換他回來,於情理不合啊!明軍外強中幹,不堪一擊。你去堅持半年便可,不要有過多不必要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