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正確意見的錯誤提法

皇太極把左鄰、右舍、自家後院收拾停當之後,便開始琢磨攻打大明了。

1629年6月,皇太極開始為征討明政府製造輿論。在一次貝勒級會議上,皇太極說:“從前,我主張派白喇嘛向明政府提出議和,是這樣想的:如果明政府願意與我們和好,共享太平,那麽,我國各族人民,就會采參開礦,拿這些東西與他們做買賣,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如果明政府不願意與我們和好,同我們做買賣,那麽,我國缺少的,也不過是絲綢之類的東西而已。我們缺這些東西也不要緊,積極發動廣大群眾,種棉紡線,也無所謂。我國屢次與明政府議和,可是明政府卻給臉不要臉,跟我們裝燈整景,我們豈能善罷甘休?所以我決定再次出兵教訓不知好歹的明政府。為了保險起見,這次出兵不能像以往那樣,靠我軍單兵作戰。我們要與科爾沁、喀爾喀、紮魯特、敖漢、奈曼等蒙古各部,組成滿蒙聯軍,一起討伐明政府。”

為了麻痹袁崇煥,在為進兵北京作準備的同時,皇太極還舉著和談大旗。兩家各有各的目的,根本不想真心談判,自然無法坐到談判桌前。皇太極便以此製造出兵輿論,把戰爭的發起責任全部推到袁崇煥身上。

經過精心的籌劃和準備,皇太極決定於1629年10月帶重兵出沈陽,奔西北方向,經彰武、喀喇沁、科爾沁、老河、喜峰口進入關內,直插北京。

為了麻痹明政府和袁崇煥,在8月糧食成熟季節,皇太極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掩蓋後金軍要繞道入關前的軍隊調動跡象,就派出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對錦寧地區發動佯攻。

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兵前往錦寧地區,一路上大肆殺掠。後金兵所到之處,焚燒明人屯糧,縱馬**田禾,擄掠人、獸3000餘。9月,兩個人帶兵返回沈陽,立刻參加入邊戰役。

皇太極對這次入關,下了必勝的決心,要求後金國能征善戰者,如代善、莽古爾泰、濟爾哈朗、阿巴泰、阿濟格、德格類、多爾袞、多鐸、嶽托、杜度、豪格、範文程、寧完我等將領悉數參戰,並調蒙古科爾沁部奧巴等23位貝勒遣兵聯合出兵。隻留阿敏、碩托、圖賴留守沈陽。皇太極對阿敏不放心,他臨走時叮囑碩托、圖賴一定要看緊阿敏,防止他趁大家不在,私下裏搞小動作。

喀喇沁部台吉布爾噶都,曾經經蒙古進京受賞,對進京路況比較熟悉,因此聘他做向導。10月2日,13萬八旗兵,在皇太極的帶領下,舍近求遠,繞道蒙古向北京進發。蒙古紮魯特、奈曼、敖漢、巴林等部,前來與後金兵會合。

11日,後金大軍駐紮遼河河畔,等待科爾沁各部。幾天之內,科爾沁的23位貝勒,全部到位。

皇太極設宴招待蒙古各位貝勒。在飯桌上,皇太極故意說:“各位,我們現在有兩個敵人,一是明政府,另一個是察哈爾。明政府呢,我們真心實意地與他們和平共處,想由對抗轉為對話。可是明政府拿我們的好心當做驢肝肺,與他們談了一年多,啥結果都沒有;察哈爾呢,不說大家也知道,對蒙古各部心懷不軌,不是今天搶這家牲口,就是明天占那家地盤,沒有一天老實過。今天,咱們幾家人馬已經聚齊,你們說打哪一家,就打哪一家,我沒意見。”

這時有人說,察哈爾離這兒也太遠了,而且天寒地凍的,不利於我們作戰;有人說,這麽多軍隊出來,可不是旅遊的。既然大軍已動,兵將已合,怎麽著也得幹點啥,要不就去北京走走親戚?

皇太極早就合計好要征明,現在讓他們討論,隻不過是走一個過場而已。於是他趁機說:“既然在座各位都同意打北京,咱們就少數服從多數,到北京走親戚!”

皇太極這次率傾國之精兵,勞師遠征,在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代善和莽古爾泰看來,是犯軍事大忌的,主要有以下5點。

一、假如袁崇煥的錦寧之兵,趁沈陽空虛,攻占沈陽。13萬八旗兵,老窩被抄,失去後方的支持,就成為無處落腳的散步遊勇。

二、假設滿蒙聯軍能攻到北京城下,錦寧、山東、山西的明軍,幾天之內就會齊聚北京。前後夾擊,疲憊的八旗兵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三、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八旗兵奔襲萬裏,戰線過長,糧草根本無法及時供應。裏無糧草,外無援軍,軍隊不打自散。

四、八旗兵不善攻堅戰。明軍守城不出,用火炮轟擊城下的八旗兵,八旗兵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五、察哈爾林丹汗,並沒有臣服後金政府,如果他們勾結喀爾喀5部,後麵偷襲,八旗兵將會首尾難顧。

兩個人都擔心,這一次皇太極會把父汗經營多年的家底折騰光。皇太極可以為了自己擴大圈子,拿八旗子弟的身家性命豪賭,兩個當大哥的,不能坐視不管,任老八胡來。

代善、莽古爾泰反對這次出兵,意見出奇的一致,一拍即合。於是兩個人決定,等大軍駐紮下來時,找皇太極談談,分析利弊,叫他不能玩得太過火。

滿蒙聯軍抵達科爾沁的青城,駐紮休整。代善、莽古爾泰湊在一起商量好之後,決定晚上找皇太極單獨談談,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義務。

晚上,代善、莽古爾泰帶著各自的侍衛,來到皇太極的大帳之前,叫侍衛橫在帳前,不允許任何人進入,不論是誰。

皇太極見兩位哥哥一臉愁容地進來,感覺有點不對,趕忙讓座,倒水。

莽古爾泰是個直性子,狗肚子裝不下二兩香油,進帳後大聲對皇太極說:“老八,這仗咱們不能打,也沒法打,也不是這個打法,趕緊回去吧。”

皇太極說:“兩位哥哥,為了這次出兵,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年時間,設計殺毛文龍,出征察哈爾,襲擊錦寧,現在我們13萬八旗兵,蒙古23位貝勒的人馬,一仗未打就撤,你叫我怎麽向他們解釋?”

莽古爾泰說:“正因為一仗未打,我們才有機會坐在這裏說這個事兒。一旦打起來,我都不知道你還有沒有機會聽!”

莽古爾泰說話的特點是直、硬、臭,不分在哪說,不分跟誰說。

代善說話講究方式方法。他說:“老八,我們倆要求班師,並不是怯戰,而是我們經過幾天的思考,認為這次出兵,八旗軍在很多方麵都處於劣勢。”

皇太極說:“那你就說說,我們都在什麽地方處於劣勢。”

代善說:“我們兩次攻打錦州、寧遠,結果都大敗而回,現在想想當時的情況,還心有餘悸。八旗兵雖然英勇善戰,但是在攻城上,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我們所有的兵將,在攻城上都落下病根兒了,不攻自怯。這次征明,主要的任務還是攻城,我們用未戰先怯的疲憊之師,打城堅炮利以逸待勞的明軍,能有幾成勝算呢?”

“隻有兩種結果,一是老窩被端,二是被人在外包餃子。老八,要說打仗,我和老二比你有經驗。別囉唆了,丟麵子比丟小命強多了!”莽古爾泰的大嗓門,吵吵起來,像破鑼似的。

皇太極說:“你們隻考慮了我們的弱點,沒考慮明軍的弱點。這次,我們之所以舍近求遠,就是想利用我們的長處,攻擊明軍的短處。明朝除寧遠的袁崇煥還是那麽回事兒外,其他將領都是酒囊飯袋。”

“孤軍深入,自古都是兵家大忌。我們已經連續輸給明朝兩陣了,如果這次出兵再受挫,後金國的前途就很難預料了。”代善說。

“如果二貝勒在,他也會反對你繼續進兵的。咱們四大貝勒,三人同意班師,你反對是不是也無效啊?老八,我們是尊重你,才和你商量,聽人勸,吃飽飯。如果你硬要進兵,那你帶你的兩個黃旗去吧,我的正藍旗、大貝勒的正紅旗,可沒有陪葬的習慣!”莽古爾泰態度非常強硬,最後攤牌了。

代善也表態了:“老八,你好好考慮一下我們的建議。咱們不能這樣冒失前進了。這事,我們老哥仨意見必須得統一。”

二比一,皇太極再能言善辯,也說服不了兩個已經油鹽不進的老家夥。這時,他非常奇怪,那些年輕人都跑哪裏去了,怎麽一個都不進來,幫自己說句話呢?

皇太極說:“這樣吧,明天我們開個會,研究一下,如果大家都同意班師,那就回去吧。”皇太極來了一個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