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用多數對付少數

代善的正紅旗、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拒絕前行,強烈要求皇太極班師回朝。在這個時候,皇太極才意識到,兩個大貝勒的影響力有多大。他很後悔,在沈陽沒有和他們形成統一意見,就貿然出兵。現在,領導班子意見相左,進也不行,退也難受。

皇太極指揮不動兩個大貝勒,也不敢獨自率兵前進。如果他堅持那樣做,代善、莽古爾泰回到沈陽,與阿敏會師後,極有可能要另立中央。皇太極所帶的隊伍中,也不是鐵板一塊,蒙古各部,習慣騎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四分五裂的後果對他們是最好的。

皇太極覺得自己這個大汗當得實在窩囊,急也不是,惱也不行,隻好讓大軍停下來休整。

這次出兵,貴在神速,這是每個將領都清楚的事兒。現在,一仗未打,大軍沒有理由地停下來,讓很多將領不知所措。

皇太極不作任何解釋,要求大軍休整,不符合作戰常理。小貝勒濟爾哈朗、阿巴泰、阿濟格、德格類、多爾袞、多鐸、嶽托、杜度等人,知道三大貝勒開了個會,但不知道商量什麽,然後軍隊就莫名其妙地停下來。他們決定到皇太極那裏問個明白。

他們來到皇太極的大帳裏,見皇太極非常沮喪地坐著,顯得非常無奈。很多人見皇太極臉色如此難看,連話都不敢說了。濟爾哈朗、薩哈粼、多爾袞3個人,心眼兒最多,站在那裏,一言不語,擔心自己哪句話衝了大汗的肺管子,會成為免費的出氣筒。

嶽托是個直性子、敢擔當的人。他沒有顧及太多,上前問道:“大汗,我軍一仗未打,為什麽要停止不前呢?現在下麵說什麽的都有,軍心不穩乃兵家大忌啊!現在很多將領都站在大帳之外,是進是退,要求您給個明確的答複!”

皇太極顯得非常無助、失望,說:“先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帳中,等候命令。我的所有計劃都被破壞了,我現在是有想法沒辦法,有勇氣沒脾氣。所以,我沒讓秘書對你們下達任何命令!”

濟爾哈朗見皇太極這樣說,便意識到肯定是代善、莽古爾泰與皇太極在進兵、退兵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皇太極拿兩個大貝勒沒辦法,所以愁成這樣。於是他決定在這個關鍵時刻,與皇太極站在一起。

嶽托也明白了,是保守的父親和莽撞的五叔給皇太極出了難題。父親和五叔要求退兵,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次出兵,舍近求遠,勞師遠征,以己之短對敵所長,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他又知道,皇太極這次出兵,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占領哪座城池,而是在攻不下錦寧之後,作一種新的嚐試,對八旗兵和聯合部隊遠途作戰能力,進行一次檢驗。既然是嚐試和檢驗,為什麽不去試一試呢?

濟爾哈朗和嶽托,兩個人出發點不一樣,但是意見是一致的,都支持皇太極繼續前進。於是,兩個人一起對皇太極說:“我們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能退兵,而應迅速進軍。未戰先怯,我們八旗兵沒有這個先例。”

其他貝勒,除多爾袞之外,都請求馬上進軍,直逼北京城下。多爾袞是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這次以這樣的方式出兵,的確是一次賭博。他現在不知道兩大貝勒和皇太極兩方,誰能賭贏。一旦皇太極輸了,他不僅會輸掉大汗寶座,還極有可能搭上身家性命。在這個時候,沉默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皇太極見這些年輕的貝勒,尤其是嶽托和濟爾哈朗,在這個時候能與他站在一起,感到非常高興。但是,他表達得很委婉:“我這麽做,也是為了後金國的利益,是在拿錦寧沒辦法之後,想出這一招。在沈陽時,你們明明知道,這次出兵是一次冒險,為什麽當時不攔著我?現在才想起來出兵不合適,要求我灰溜溜地回去。這不是純粹想看我笑話,讓我騎虎難下嗎?”

皇太極用了一個激將法。他知道下麵這群年輕人,是嗜殺成性、寧丟性命不丟麵子的好戰分子。現在,他把貿然出兵的責任,推到這群年輕人身上,忽悠他們找兩個老不死的去理論,他坐收漁翁之利。

年輕人聽皇太極這麽說,頓覺自己對這次突然出兵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皇太極說得沒錯,這次出兵路線,在沈陽開會討論過,當時誰都沒有反對。現在再說出兵犯了大忌,要求退兵,這不是拿一把手當猴耍嗎?自己作為小兵,說過的話可以不算,愛過的人可以再換,人家是大汗啊,能把13萬兵馬、23位蒙古貝勒,像處理自家廚房裏的蘿卜一樣,想削就削,想剁就剁,不想吃就扔到垃圾桶去嗎?

年輕貝勒們認為兩大貝勒這時要求班師純屬瞎胡鬧,亂攪局。於是他們一起表示,願意帶著本部人馬隨皇太極繼續前進。

皇太極說:“兩個大貝勒要求班師,也是為了後金國的利益,隻是對我們這次出兵的意義沒有徹底理解而已。我們這次出兵,隻想檢驗一下我軍長途作戰的能力,與友軍的協同作戰的能力而已。對於城池,能占則占,不能占就走,主要是搶奪大明民眾的糧食、財物、人口和牲口,給大明政府的經濟以重創。遠征是事實,但談不上舍近求遠,棄長用短。這樣吧,嶽托、濟爾哈朗你們倆牽頭,召開八大固山額真貝勒會議,大家舉手表決。開會的地點呢,在大貝勒或三貝勒那裏都可以。”

代善、莽古爾泰提出班師的理由之後,皇太極也意識到,他這次出兵,確實非常冒險,也有些後怕。但是他身為一國大汗,又調來蒙古23位貝勒的兵馬,一槍不放、一仗不打就回去,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他硬著頭皮也得扛下去。

死扛肯定不行,一旦再出現錦寧那樣的大敗,不用人說,他就得引咎辭職。為了讓眾貝勒支持他繼續作戰,他調整了作戰方針,隻搶東西不攻城,這是八旗人都願意做的事情。做這樣的事,基本不用動員,滿洲人都會積極響應的。

嶽托、濟爾哈朗主持這次會議。代善、莽古爾泰見皇太極提出的作戰策略——隻搶東西不攻城,致使他們以前所有的觀點都不成立了,也就同意繼續進軍。

通過這個事件,皇太極意識到,三大貝勒不能不除,否則以後在很多事情上,三大貝勒會對他構成威脅。同時,他也發現,那些更好說話的年輕貝勒已經成長起來,他們的合力,已經足以和三大貝勒抗衡。隻要把這些年輕人團結在他的身邊,就不怕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