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顆

唐代詩人杜牧的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讓南方的荔枝聲名大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是宋朝文人蘇東坡流放嶺南後的名句,或許東坡居士有聊以自我安慰的意思,但更多的是稱讚荔枝的美昧。

荔枝成熟於盛夏高溫季節,是藥食兼用之品,其入藥始於唐代。荔枝品種繁多,著名的有糯米糍、妃子笑、一品紅等。僅廣東一省就有荔枝品種約36個,稀有品種達25個之多。荔枝營養豐富,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質1.5%、脂肪1.4%、維生素A、B、C,以及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對人體十分有益的成分。

祖國醫學認為,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氣止痛之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病後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氣疼痛等症。此外,荔枝核還有舒肝、散結、止痛的效果,藥用價值較高。治男性鞘膜積液,可用荔枝幹(帶核)、小茴香各等量,略炒研末,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送服;治疝氣疼痛,可用荔枝核、桂圓核、橘核各15克,煎水服,每日2次。

現代研究發現,荔枝有營養腦細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並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荔枝好吃,但不要貪多,日啖荔枝三百顆,畢竟是一種藝術的誇張。傳統中醫認為,荔枝性甘溫,具有補氣養精、散寒行氣的作用,陰虛體質的人,特別是患有慢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會加重“虛火”,故民間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可以在吃荔枝前後喝一點鹽水或涼茶、綠豆水、冬瓜水、生地湯等預防“上火”。也可以按《本草綱目》的說法,取一碗蜂蜜水或荔枝殼煮水服用,即可解決吃荔枝“上火”的問題。

大量吃荔枝會出現低血糖“荔枝病”,出現頭暈、大汗、心慌、全身無力等症狀。專家分析,雖然荔枝含有大量果糖,但是大量的果糖同時會刺激體內分泌大量胰島素,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多吃荔枝影響食欲,熱量攝取不足,機體儲糖減少,而脂肪及蛋白質未能及時分解補充,就可能導致低血糖的產生。病人出現症狀後應盡快喝大量糖水,及時到醫院治療。一般經靜脈輸入葡萄糖,並做對症處理後,一二天內就可以恢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