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好口才孩子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取決於語言的。”可見語言與智力密切相關,語言能力是各種能力的基礎。

學習說話是一般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說話。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曾經體驗過那種興奮的感覺及那種不可言喻的成就感——就在孩子開始跟父母說話的那一刹那。

說話及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其他各項技能發展的基礎。所謂語言,指的是我們溝通時所使用的各種不同的方式,不隻是我們說話的方式,還包含了聆聽、表情、手勢、閱讀和寫作。

孩子為了要了解周遭的世界,必須給每個人物、東西和動作冠上名稱,他們必須思考、推論事情發生的原因和時間,甚至必須掌控某些人和事。

有關語言發展的研究明白地指出:孩子早期發展說話能力,是唯一對孩子往後一生發展有莫大助益的技能;其他諸如能夠提早坐著、走路或長出第一顆牙等等的發展,都跟後來的學業能力沒有什麽關係。雖然比較晚才學會說話的孩子未必一定會有學習上的障礙,但是早期就善於說話的孩子卻很少發生學習困難的狀況。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媒介,又是獲得知識、學習其他技能的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開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語言學習的好壞將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麽如何引領孩子進入語言的世界呢?

一般而言,語言環境對兒童語言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專家認為,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或老師)總是會為孩子創設一種寬鬆愉悅的精神環境,使孩子生活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這樣,孩子才會樂於與你交往,並接受你的語言訓練。

兒童學說話是從聽說話開始的,對於幼兒來說要隨時為他提供聽說話的環境。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時說著你正在做的事,如你在洗衣服,可對孩子說:“媽媽給爸爸洗衣服。”你在看書,可以說:“媽媽在看書,寶寶長大了也要看書。”

此外,還可以說孩子正在做的事。如孩子在吃蘋果,你說:“寶寶在吃蘋果,好吃嗎?”孩子在玩玩具,你可以說:“寶寶在玩積木,真乖。”這種語言環境的作用在於開拓兒童的“聽\說係統”。

幼兒與成人交往時,在最初自發發音的基礎上和視、聽、觸的過程中,通過生活活動和遊戲,就會模仿成人的語音和語調,也就是學會了說話。在訓練幼兒聽話能力的時候,父母可適時選用較慢、重複的話語對孩子說話,這有助於孩子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話語,對幼兒初期的語言發展很有好處。

要注意的是,父母說話時務必做到發音準確、清楚。因為孩子從小養成的語言習慣和發音特點,以後是很難改正的,要讓他們從小就規範化地使用語言,為將來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

事實證明,讓孩子在童趣中學習語言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生活在單調環境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利,要創設不同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才有“素材”可說。如三歲左右的小朋友常常分不清鞋子的左右。家長若隻是單純地說教這是左腳鞋子,那是右腳鞋子,說得再多孩子可能還是分不清。這時,你可以編一個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寶寶你看,你的兩隻鞋子背對著背,都生氣了,它們為什麽不高興呢?因為啊,它們在說:‘把我們穿錯了,我們要麵對麵。’”隨後,你可以幫孩子把穿錯的兩隻鞋對換,再說:“瞧,兩位好朋友正麵對麵地點頭微笑呢,它們為什麽會這麽高興?因為它們穿對了。”你甚至還可以配上一幅人物化了的兩隻生氣鞋子的卡通漫畫和一幅正在微笑的兩隻鞋子的卡通漫畫,讓孩子邊看邊說。這樣,孩子不僅很快就能分清左右鞋子,而且以後也會用這麽有趣的語言去和別人交流。

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成人應該采取相應的談話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否則會使孩子的語言水平停留在幼稚的低水平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