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上兒童的鍛煉方法

一般來說,6歲以上的兒童不需要家長的勸誘而能自覺地到處活動。他們天生就愛四處活動,無休無止,有時會來個突然奔跑,有時跳躍,有時原地打轉,有時在地上打滾和來回扭動身體。他們似乎有用之不竭的能量,並且從這些體能運動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不過,有證據表明,電視與電腦正改變著兒童好動的天性。孩子因電視的吸引而長時間地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節目,或久坐不動地玩電腦遊戲。為了抵禦這種負麵的影響,家長必須主動地激勵這些大孩子出去鍛煉身體。剛開始時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如果你的孩子久坐不動或者體重特別超重,那麽運動就要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不可過量過猛。你的目的是把這個運動介紹到孩子的生活中來,把它當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在活動中創造一種既有趣又開心的情感體驗,它將刺激孩子再次嚐試這項運動或其他相關的運動。當你的孩子因你的引導和參與而對活動產生了興趣,那麽你就要繼續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使孩子保持這種興趣,並漸漸養成愛活動的好習慣。

試著勸導孩子參加到家庭其他成員都喜歡的活動中來,但是一定記著不要在兄弟姐妹或同齡兒童中進行比賽時嘲笑孩子,對孩子取得的任何一點成績都要給以讚揚,並多次開展這樣的活動,直到它們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喜歡一項活動,那麽他們會一直把它保持到他們的成年時期。研究顯示從兒童時期養成的運動習慣可預測到其成年時期的運動習慣。

1.散步

散步的緊張程度比其他活動要輕,散步也能使孩子邊走邊看邊說話,增長見識,結交朋友,使他們的社會感增強。散步會給每一個孩子一種成就感和有所獲得的滿足感。而且散步可以因計劃去動物園或博物館而變得讓人感到有趣和令人想往。

當去野外散步時,所要記住的是要穿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穿上棉質衣服,以吸收汗液,肥胖的孩子還要在身上撤一些爽身粉,以防在大腿之間和腋下出現疹子,特別是在較熱的天氣裏。

2.遊泳

在水裏對於會遊泳的孩子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情,在炎熱的夏季待在水裏涼快身體,會使他們感到很愜意。甚至是那些還怕水而不能遊泳的必須由成年人或年齡較大的兄弟姐妹照看的孩子也喜歡在水波裏嬉戲。

鼓勵孩子在當地的遊泳池裏嬉戲玩耍會使他們逐漸熟悉水並開始喜歡在其中遊玩。你可以帶孩子報名參加社區遊泳訓練課程來學習如何在水中遊泳或提高他們的劃水技能和堅忍力。

遊泳是適合所有的孩子的一種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有益,特別是對超重的孩子有益,因為,遊泳運動沒有其他需要承受體重運動所感受的難以忍受的重力。遊泳時要預防耳朵感染,戴上耳塞,可避免因進水而使耳朵感染。

3.騎車

騎自行車似乎是所有運動中最好的運動。孩子們都喜歡騎自行車,因為它不像散步那樣,它可以很快地從A地到B地,這樣的速度會給他們帶來驚喜和衝動。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騎車上有汽車的馬路,這很危險。

4.跳繩健身法

日本自治醫科大學教授宮本忠雄認為,跳繩不僅有助於增強心功能和身體素質,而且是一項非常有效的健腦運動。人在跳繩時,身體以下肢跳和後蹬運動為主,雙臂擺動,胸、腹、背、膈肌都參加活動,所以大腦也在不停地運動。同時,手握繩頭不斷地旋轉會刺激拇指相關的穴位,進而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活力。

中醫學認為,腳乃人體之根,有六條經脈及眾多穴位在這裏交錯匯集。跳繩可促進血液循環,使人頓覺精神舒適,步行有力,更主要是可起到活絡醒腦和溫煦髒腑之作用。6歲以上的兒童應經常到戶外做跳繩運動,這對提升其免疫力大有裨益。

雖然有人認為跳繩是很容易傷害到膝蓋的運動,不過根據專家研究報告指出,跳繩對膝蓋的衝擊力量隻有跑步的1/2~1/7,而且,隻要家長告訴孩子跳繩的技巧——用腳掌的前端著地,那麽孩子的腳離地不過隻有三四厘米,對身體的衝擊是相當的小的,而且長久下來,不但能強化孩子的心肺功能及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還可訓練平衡感和身體的敏捷度。

理想的跳繩材質應該是用珠子串聯起來的繩索,這會比用其他材質如布、尼龍、皮革來得沉重又均勻。長度則是當孩子把繩子的中點踩住時,繩子的另一端可以輕觸到孩子的腋下就行了。另外,千萬不要讓孩子光著腳跳繩,最好選擇有提供側邊防護功能的鞋子,這可有效地吸收運動時對腳的衝擊力。

跳繩最好的地方就是木頭材質的地板,因為木頭本身具有相當的彈性。如果孩子是新手上路,剛開始不要讓他跳得太快。原則上,孩子每跳一兩百下就可以稍稍休息,如此練習三四次。若要達到預期的功效,每分鍾最少要跳100次,理想心跳速度約為150次。

★小學生別玩“掰手腕”遊戲

6歲以上的孩子一般都上小學了。小學生,特別是男孩子,好勝心很強,喜歡掰腕子。其實這種遊戲對身體沒有好處。為什麽呢?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當兩人掰手腕時,肘關節必須屈曲到90度位置支撐在桌麵上,才能穩定前臂和上臂,然後將全身力氣用在手腕上,試圖以最大力量壓倒對方。比賽時,雙方的上臂部位都有兩種相反的力量在對抗,對方拚命地屈曲手指和腕關節,借著全臂旋前、肘關節屈曲及上臂內旋的動作壓向對方。這樣,在肱骨幹(也就是前臂的骨骼)上產生一個向內旋的扭轉力。而這種相反方向的扭轉力剛好在肱骨內旋肌,包括三角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大圓肌等附著點之下相交,這就容易在肱骨幹的中下段部位發生螺旋型骨折。往往在雙方用力拚搏的刹那間,哢嚓一聲,上臂突然發生劇烈疼痛,於是再也不能動彈了。

所以,小學生掰手腕是一種不宜提倡的活動,對身體健康弊多利少。小學生應該多參加有益的活動,如打乒乓球、跳繩、羽毛球等。

★玩電腦遊戲勿過度

一般情況下,孩子適當玩一下電腦遊戲是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的,而且還可以鍛煉手眼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有利於大腦的發育。然而,凡事都應該有個度。有些孩子迷上了遊戲,整天坐在電腦前不肯休息,甚至為了躲避父母的監督去泡網吧。這樣做顯然會妨礙身體健康。

這是為什麽呢?

電腦遊戲是一項低體力消耗的靜止性遊戲。玩遊戲時,長時間坐著不活動,容易引起兩側肩膀僵直,腰椎、頸椎受到壓迫損傷;而且兩隻眼睛長時間盯著閃爍的熒光屏,視力會受到嚴重損害。

有的孩子過度迷戀電腦遊戲,將自己的零花錢都“投資”給網吧老板,連家長給的吃早飯的錢也拿去玩了,因此隻能餓著肚子去上學,這就更加影響健康。

還有的孩子因為迷戀電腦遊戲而逃學、賴學,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平時經常出入網吧的兒童一般比較任性,易發脾氣,好勝心強,喜歡與爸爸媽媽爭吵,而且經常精神萎靡不振,容易感到疲勞,還容易得感冒和尿床。

鼓勵孩子赤腳玩耍

年輕的父母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們都不願意穿鞋。其實從健康的角度講,讓孩子經常赤腳玩耍是大有益處的。

在日本,把“赤足訓練”當成一門正式課程的學校已有200多所,著名的愛知大學附屬幼兒園不惜耗資600萬日元,將院內地麵鋪上紅土,以便讓孩子們赤腳在泥土上盡情玩耍。

腳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構成的運動器官。腳不僅支撐全身的重量,而且具有行走、跳躍等功能。因此,腳部血液循環的好壞與全身血液循環密切相關。俗話說:雙腳如樹根,治腳治全身。孩子經常赤腳活動,可使腳底部肌肉群受到摩擦,有助於腳部以至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的調節功能,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以及機體的免疫力。

孩子經常將雙腳**在新鮮空氣和陽光下,有利於足部汗液分泌和蒸發、增加末梢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耐受能力、預防感冒和腹瀉等。赤腳運動對腳趾、腳掌心等部位還是一種良好的按摩,這種按摩可收到健脾益腎、鎮靜安神、強骨明目等功效,對小兒遺尿病、消化不良、小兒便秘、佝僂病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赤腳運動對鍛煉孩子的踝關節至關重要。如踝關節柔軟性差,人在運動時極易跌倒,走路也極易疲勞。因此,讓孩子經常赤腳行走,使其稚嫩的足底直接受到泥土的摩擦,不但可增強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而且能提高踝關節的柔韌性,有利於預防幼兒扁平足的發生。

在日本的實踐證明,80%以上的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赤足訓練後體質明顯增強,身高、體重增加很快,大大減少了幼兒扁平足畸形的發生率。日本東京某小學一年級學生推廣赤足訓練9個月,扁平足發病率已從原來的38.6%降至3.7%,而且連傷風感冒也很少發生。當然,讓孩子赤腳走路,路麵一定要平坦、幹淨,謹防足底被雜物刺傷。在有鉤蟲病流行的農村,因泥土易受糞便中鉤蟲蚴的汙染,不宜提倡赤腳行走。

赤腳玩耍要作為一種提升免疫力的有趣運動,適合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的每一個兒童。當然,它也適合作為父母的你。因此,你不妨和孩子一起共享赤足的歡樂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