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去除壞習慣的同時,要播下好習慣的種子。就像去除院子裏的荊棘,最好馬上種下鮮花,否則荊棘又有可能再生。下麵告訴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飯桌氛圍

在家庭建立良好、愉快溫馨的飯桌氛圍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物質環境,一部分是心理環境。物質環境是指為孩子布置一個優美、整潔、富有童趣的進餐環境,例如,經常變換餐廳的環境布置,包括餐桌的擺放、台布的更換、餐具的巧妙搭配等。心理環境是指努力營造孩子進餐的愉快氣氛,時時處處都應消除孩子緊張和憂慮的情緒,喚起孩子旺盛的食欲,讓孩子真正感到進食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或每天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使愉快的進餐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

怎樣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飯桌氛圍呢?下麵我們重點講述在飯桌上如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首先,當孩子在飯桌上吃飯時,父母要避免問及考試成績或在校表現之類的問題。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強,如果他(她)考得不理想或受到老師批評的話,其心情一下子會變得壞起來,吃飯就沒有了胃口。加上有些父母自身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一旦孩子的答案與家長所期望的不符時,就開始批評責罰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進食習慣多方指責,過分幹預,以致孩子精神緊張或出現對抗情緒,弄得孩子飯菜和著眼淚吃。

其次,家長在餐桌上不要用“武力”來強迫孩子吃不願吃的食物,要知道,即使營養再豐富的食物,孩子不願吃,也不能強迫他(她)吃,而是要想辦法講道理讓他(她)逐漸喜歡吃;不要因進食的問題而責罵孩子,否則全家的進餐氛圍就會被破壞,這樣時間一長,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有些父母之間經常鬧矛盾,往往肚子裏憋著氣就往孩子身上發泄,對孩子非打即罵,在飯桌上也免不了經常吵上幾句。還有的父母之間出現了感情危機,在飯桌上也是大眼瞪小眼,鬥起嘴來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甚至丟盆摔碗來發泄。如此氛圍,叫年幼的孩子如何吃得下飯?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懂得夫妻間的不愉快或感情上的糾葛不要在孩子麵前發泄,不能把孩子當成“出氣筒”,更不能把問題擺在飯桌上爭論,以免給孩子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

家長們如果注意了上述問題,那麽飯桌上的氣氛就會融洽、溫馨和愉快得多。您不妨試一試。

2.養成定時定量進食的飲食習慣

機體需要勞逸結合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胃腸道也和機體其他器官一樣,其工作也是有時間性和規律性的。按我國人們的習俗,對一般成人而言,絕大部分是一日三餐,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來說,其一天進食的次數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定時定量進食而形成習慣。到該進食的時候,胃腸道分泌大量消化液,準備接受食物的到來,孩子就會出現主觀食欲,同時產生饑餓感,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條件反射。

每個孩子的年齡、發育情況不同,進食的多少也會千差萬別,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發育情況及進食情況,靈活地掌握孩子的進食量。另外,值得說明的一點是,一定量隻是相對的。孩子與成人一樣,也會有偶爾食欲不好的時候,也會有身體狀況欠佳的時候,而在這些特殊的時候孩子的進食量會比平時少一些或根本吃不下去,父母此時不要過分擔心,也不要強迫孩子一碗飯非吃下去不可。此時,應該讓孩子自己決定吃多少,強迫孩子進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時甚至可以導致神經性厭食。

一般來說,1個月以內的小寶寶每3個小時喂1次,每天喂7~8次。如孩子一切正常的話,每次喂15~20分鍾,孩子就會慢慢停止吸吮或吐出**,進入睡眠狀態,此時說明孩子已吃飽。如果嬰兒雖已入睡,仍不肯吐出**,仍有時斷時續的吸吮動作,或睡眠不安、體重不增,每天排尿次數少於6次,說明母乳不夠,需適當添加其他代乳品。3個月以內的嬰兒每天需喂6~8次,4~5個月的嬰兒可減至5次,並適當添加輔食如蛋黃、菜泥及新鮮水果等。半歲以後可酌情每天哺乳4~5次,此時可逐漸添加肉末、稀飯、麵片等。總之,各年齡段的喂養次數和量不是絕對的,猶如同樣是成人,每個人的飯量是不同的,小兒要以軟便、入睡好,培養規則的進食來決定哺喂次數和哺喂量的多少。以下介紹僅供參考。

1~2歲幼兒:每日總熱量為每千克體重418千焦耳(100千卡),飲食次數每天4~5次為宜,食物要求細、碎、爛,可用適量植物油烹調,切忌用油炸,不宜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薑、蒜、辣椒等。

2~3歲幼兒:每日總熱量為每千克體重376~418千焦耳(90~100千卡),飲食次數以每天4次為宜,牛乳或豆漿每天可給250~500毫升,食品烹調仍須切小煮爛。該年齡段的幼兒嚴禁吃花生、豆類或有核食物,防止食物誤人氣管發生意外。

3~6歲幼兒:勿食刺激性的、油炸的或過硬的食物,其他食物種類與成人相同,每日進食3次,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總熱量334千焦耳(80千卡),此期幼兒應注意維持食物成分的平衡,包括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的含量,以保證良好的生長發育。

6歲以後:可進食正常成人餐,每天3次;注意粗細糧搭配,葷素搭配,幹稀搭配,飲食不宜過甜過鹹,可按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安排一日3餐。

3.限製進餐的時間

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應包括每次迸餐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目前很多家長注意了孩子吃飯應定時定量,注意了營養的綜合平衡,可就是不管孩子一頓飯吃多長時間,隻要孩子能把父母盛的飯菜吃完就可以了。由於家長沒有嚴格要求,很多孩子都是邊吃飯邊玩,吃飯時一會兒坐著,一會兒躺著,一會兒看書,一會兒看電視,一口飯在嘴裏含幾分鍾,父母吃完了飯,孩子碗裏的飯還沒動多少,一餐飯要吃1個小時,有時甚至是1個半小時。當然,也有些父母給孩子盛的飯菜實在太多,孩子很難吃下去,父母又規定必須吃完,孩子就隻能拖延時間了。久而久之,吃飯成為任務,孩子提不起進食的興趣,尤其是在冬天,吃飯時間過久,一桌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吃到孩子肚裏時已經冰涼,對胃有很大刺激,容易使孩子患上消化不良等症。對此種情況,作為父母或保育人員,應該從孩子剛學吃飯時起,就開始訓練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的習慣。

4.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允許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因為電視播放動畫片的時間有時正好是晚餐的時間。還有些家長安排孩子吃飯時聽英語磁帶,更有些家長自己很忙,早、中餐都不在家,對孩子吃飯不聞不問,聽其自然,讓他們為所欲為。小孩在吃飯時或玩,或看書,或講話,或做其他的事情,殊不知這樣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為在進食時體內的血液大部分流向胃腸道,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如吃飯的同時做其他的事,流向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大腦的血液就多了,相對流到胃腸道的血液就少了,人體消化食物的能力就會減弱。如果長期這樣,人就會發生消化不良,甚至誘發胃病,因此,孩子應從小培養專心吃飯的習慣。

平時,在烹調食物時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孩子的食欲,同時安排好進餐的環境,如準備餐桌,關掉電視機,吃飯時不詢問孩子幼兒園或學校的情況等。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專心吃飯,給孩子一個好的示範,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或報紙什麽的,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容易染上父母的不良習慣。

5.正確適當地選擇零食

零食吃得過多,不僅增加了機體熱量的供應,也大大增加了胃腸道的負擔,以致胃腸道終日不停地工作。另外,經常吃零食,尤其是餐前進食大量零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食欲。

相當多的孩子喜歡吃糖果及蛋糕類零食,尤其喜歡吃巧克力、奶油蛋糕及含糖點心。這類零食含熱量較高,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和奶油又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如果孩子在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過多地食用這類零食,必然會攝入過量的熱能,並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兒童肥胖或血脂水平升高,這是導致成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吃糖或甜食過多,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鈣,幹擾神經功能的平衡,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所以,此類零食應少食為宜。當然,在體力消耗較大或學習任務很重,需要補充能量時,可以適當吃一些改良後的巧克力糖果,如各種果仁巧克力或沙棘巧克力等。

果仁及堅果類零食如花生仁、杏仁、桃仁、瓜子仁、鬆子、腰果、開心果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中富含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脂肪主要是多種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亞麻酸等)。另外,這類零食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鈣、鎂和一些微量元素。孩子食用這類零食,可以補充身體發育對蛋白質的需求,尤其是增加必需氨基酸的攝入。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可以提高大腦功能,促進智力發育,還有利於防止成年後的心血管疾病,所以,應鼓勵孩子吃些這類零食。但是,由於嬰幼兒磨牙未長出,不能細嚼食物,同時咳嗽反射不健全,不會咳嗽,稍有不慎,這類食物極易誤入氣道,造成危及孩子生命的氣管異物發生,因此,3歲以內的孩子應禁食此類食物。

冷飲類零食包括各種冰激淩、酸奶、乳酸菌或乳酸飲料、果汁果肉飲料及天然無色飲料,其營養成分主要是牛奶、果汁或果漿,糖、有機酸、果膠、維生素等。冷飲類零食雖容易消化吸收,但若經常大量食用,因冷飲類食物寒冷的刺激,會引起胃腸道血管收縮,減弱胃腸的消化和殺菌功能,易誘發胃腸炎、膽囊炎等疾病。因此,切不可讓孩子過分貪吃此類零食,尤其是平素體質較弱的孩子更要少吃。

冷飲類零食中,以酸奶和乳酸菌飲料最適合兒童,它們可以大大增加奶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率,大量補充各種維生素,還可抑製腸道中有害細菌的生長,防止外來致病菌的感染,從而有利於兒童健康。

市場上各種熱門的配製飲料,主要由天然果汁、維生素、香精、礦物質、糖、食用色素、防腐劑等調配而成,由於其中含糖較高,飲用後會影響孩子的食欲,而糖又代替不了營養全麵的正常飲食,所以經常給孩子飲用,會引起營養不平衡。此外,這類飲料中的防腐劑、色素等對人體毫無用處,多飲會加重肝髒負擔,所以要少給孩子購買這類配製飲料。

水果類零食如蘋果、梨、橘子、紅棗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糖分及水分,可以補充食物中的某些營養成分不足,以滿足孩子均衡的營養需要。新鮮水果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橙黃色或深綠色的水果中含有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來源之一。水果中還含有較多的鐵、鈣、磷等礦物質,可防止貧血,幫助骨骼生長。水果中的有機酸、纖維素和果膠有促進消化、通便的作用。水果色澤鮮豔,味道甜美,應鼓勵孩子多吃此類零食。有些當作蔬菜的瓜果如番茄、蘿卜、胡蘿卜、黃瓜、涼薯也可當作水果吃。

總而言之,在不影響正餐進食量的同時,可給孩子適當吃一些有益於健康的零食,以補充生長發育所需,但零食不可多食,尤其不宜在餐前進食大量零食,更不能以零食代替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