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好嗎

當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有一種“教育越超前越好”的思想傾向。有些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綱”甚至把“超前性”作為家教的一個教育原則提出來。於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現了任意超越兒童年齡階段的“超早期”智力開發。比如,在孩子的肢體活動很差的時候就進行某些“高難”動作的訓練;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其識字、算算術,四五歲就把小學算術、語文課本教孩子攻讀;有的人甚至主張把小學階段要解決的在孩子3歲時就解決,“0歲識字,3歲掃盲”等,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有些父母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超前教育和訓練,其願望是想讓孩子將來在進入小學以後的學習起點比別人高,能在學習的競爭中占有優勢。

其結果呢?“雖然算得快,但錯得也多。還有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日後想扳都扳不過來。”說起超前學習,小學教師頗多感慨,教這樣的孩子累極了。

兒童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進程,無論是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發展,均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往往會把事情弄得很糟,這樣不僅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效果,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在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中,表現得較為普遍的就是父母缺乏等待孩子自然成長的耐心。許多年輕父母迫不及待地要求幼小的孩子學這學那,過早地讓孩子投入到所謂的“學習”環境之中,把識字、拚音、計數、外語當成早期教育的全部內容。父母這種片麵的認識和盲目的舉動,背離了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加重了孩子的認知負擔和心理負擔,以致產生不良後果。華東師範大學學前兒童學習負擔研究課題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兒童夢囈、磨牙、夜驚、夢遊、五歲以上孩子遺尿等睡眠障礙的發生率高達46.97%,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壓力過大。孩子過早進入學習階段,免不了會遭遇種種困境與失敗,而不少父母隻是一味地批評、責罵孩子,卻很少檢討自己的心態和行為。父母在急於求成的心理驅使下,往往隻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敗。在這種狀況下,尊重孩子就更談不上了。其實,孩子們需要的是自然成長的時間表,家長應讓他們逐個地、循序漸進地走完每一個成長階段。

教育應該是順其自然還是刻意雕琢,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中國父母。諾貝爾獎得主們的經驗是:孩子不是靠父母施壓就能成材的。

很多時候,父母無法預知什麽道路才真正適合孩子。朱棣文說,他從小繪畫成績很好,父親認為他應該學建築業,但是他喜歡的是物理。父親反對說,“學物理是無法生存的”。

朱棣文上高中時發現,有些思想可以通過物理實驗來證明,然後進行調試,“這實在太有趣了,實驗是最後的裁決者”。

可是父母並不看好他的未來。家族中有著12個博士和碩士的朱棣文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差,家長警告說,等他拿到博士學位才準結婚。他的弟弟更糟,甚至高中都沒有畢業。

但是,朱棣文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弟弟則開了家律師事務所,是家中掙錢最多的人。

霍夫特說,父親希望我當工程師,可是我從小希望當科學家,我想飛機輪船都有人發明了,沒意思。物理學的核子、原子沒人懂,我覺得自己聰明,有能力了解那些是怎麽回事。

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不要讓父母的期望改變了孩子自己真實的想法。羅伯特·拉夫林的父母希望他當大學問家,他們失敗了。“我想做科學家,我要走自己的路。”

回顧走過的道路,他們認為即使在選擇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要太在意。康奈爾說,雖然學理科很好,可是我喜歡有挑戰的事情。上大學時,這位勇敢的年輕人中途休學,改學中文和東亞文化,還跑到台灣教英語。可是為什麽最終還是回到了物理上?他笑著說:“這個挑戰實在太大,我發現自己還是更能勝任物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