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能力
是指生意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運用組織賦予的權限,按照經營目標的要求,通過下達命令,對下屬進行領導和給以指導,把各方麵工作統籌起來的能力。
生意人指揮能力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麵:
1.正確下達命令的能力
命令,是指揮的一種手段。沒有命令,也就說不上指揮。不能正確下達命令,就無法有效的指揮。所謂“正確下達命令”,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強調下達命令㈠容的正確性;二是強調下達命令方式的正確性。
生意人下達的命令,必須前後連貫,命令之間不能相互矛盾,朝令夕改,弄得下屬無所適從。
2.正確指導下屬的能力
生意人要使自己的命令能切實貫徹執行,除了命令本身的正確和下達命令方式的正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那就是要正確指導下屬,使下屬的經營行為,符合命令的要求。這是令行禁止的重要保證。
生意人正確下達命令的能力,是強調指揮能力的單一性;而乍意人正確指導下屬的能力則是強調指揮能力的多樣性。因為生意人麵對不同類型的下屬,由於這些下屬的年齡、修養、性格、籍貫和學曆的不同,各有各的特點,必須對他們采取“因人而異”的指導方式和方法,從而使每一個下屬對同一命令有統一的認識和行動。對於生意人來說,堅持命令單一性和指導多樣性的統一,是其指揮能力的基本內容。
生意人有效地發揮指揮能力的標誌,是下屬是否真正服從其指揮;是內心服從,還是表麵服從。一個經營者,有了指揮權,不等於就能有效地發揮指揮能力。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下屬對生意人指揮的態度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
一是不服。有少數員工,對企業經營者的指揮,無論從內心到表麵,都表示出不服氣。
二是懾服。有部分員工,由於老板獨掌大權,怕長不了工資,怕“炒魷魚”等原因,因此不管企業經營者指揮正確與否,在表現上都是服從的。而當經營者不在場時,往往就會另外一個樣,牢騷滿腹,意見一大堆。
三是佩服。因為老板懂行,當生產經營上發生問題時能把原因說得清清楚楚,能把責任分得明明白白,對什麽都認認真真,大部分員工對其十分佩服,感到在這種老板的手下幹事,就得認真,來不得絲毫差錯。在這種情況下,員工雖然心理上是緊張的,但又是佩服經營者的。
四是悅服。如果生意人不僅在生產經營上懂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對員工既嚴格要求,又熱情關懷,這樣,在生意人行使指揮權時,就會出現一呼百應的局麵。這時,員工接受的指揮是主動的、心甘情願的。所以,指揮能力有效發揮的關鍵是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徹底轉變“見物不見人”的傳統管理觀念。惟有如此,才能提高生意人指揮能力的有效性。
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這三種能力是生意人的必要能力。其中決策能力是核心,由於各種原因,目前生意人的決策能力比起其他兩項能力要低一些。因此,生意人更需要下功夫迅速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以適應在未來新的經濟環境下持續發展的需要。